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蜜蜂人工怎么换蜂王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怎么换蜂王(怎么换蜂王视频)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怎么换蜂王

更换蜂王时间的选择

在更换蜂王时选择对的时间,是换王成功的关键,大家最好选择在外界蜜源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换王,而且换王时最好的时间是在夜间。再就是在诱人新蜂王之前应该提前一到两天把蜂群之中的老蜂王取出,让蜂群以无王的形式存在一段时间,这种更换蜂王更容易成功。

利用蜂群王台进入换王

怎么换蜂王

在蜂群势力扩大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就会出处自然分得有,这时蜂群中就会出现多个王台,大家可以选择这些王台中最大的一个保留下来,然后把其他的王台全部毁掉,然后再把原有蜂群之中的蜂王剪掉翅膀,这样可以防止自然分群的出现。等新王台出现蜂王以后,更换蜂王也就成功了。

利用蜂王习性换王

在蜂群中蜂王具有母女交替的特性,大家可以利用它们的这种习性,去更换蜂王,在换王之前把原有蜂王的翅膀和中足破坏掉,这时蜂王就成了残废,大家可以在这时把新的蜂王引入到蜂群之中,过两天观察一下,如果被工蜂所接受,就是换王成功了。

怎样更换蜂王?

在生产中,一般一年需更换一次蜂王,以充分利用蜂王的产卵高峰年龄段。对于不产卵蜂王和劣质蜂王、伤残蜂王,都应及时更换。

更换蜂王,是在小交尾群的蜂王交尾产卵数日,经考察正常后,将需要更换的蜂王提前1~2天取出,先给蜂群造成一种无王的环境,再根据不同季节采取适当的蜂王介绍法,将一只正常的产卵新王介绍进去。

中华蜜蜂怎么人工分群

人工分群,就是利用人工育王或自然王台,对产生分蜂热的强群,进行有计划地抽出部分蜜蜂、子脾和蜜脾,组织一个新蜂群,以增加蜂群数量,并防止发生自然分蜂。
人工分群,有均等分群和混合分群两种分群方法。
均等分群:就是将一个蜂群一分为二,分成两个均等蜂群。分开的两个蜂群,如在气温较低时,可用闸板,把蜂箱一分为二,各开巢门,两群蜂饲养在同一箱内。在气温较高,蜜粉源较好时,可用各离原箱位置一个箱距远的两个蜂箱原地均等分群,子脾、蜜蜂均分,无王群诱入一只产卵王。
混合分群:在流蜜初期,为了解决分群与采蜜的矛盾,可以从各强群中抽1~2框带蜂的成熟子脾,混合组织4~6框蜂的新蜂群。一二天后,给新群诱入一个成熟王台或一只产卵王。这样,既不太影响原群采蜜,新群到采蜜盛期又可作为采蜜群。抽出的新群为避免老蜂飞回原巢,剩余蜂数太少,应多抖入一些幼蜂,或把新分出群巢门用纸或鲜草叶塞住让蜜蜂咬开,重新认巢。

我家房顶有一窝蜜蜂。怎么安全的?把蜂王转移到蜂箱里。

可以人工育蜂王,然后分蜂,出新蜂王时,可以通过检查王台是否**判断。
培养新王分自然育王和人工育王,蜂王的产生又分别有自然分蜂、急迫改造、自然交替三种类型,对新手而言,急迫改造是最容易的方法,就是在温暖季节提一脾带蜂的卵脾,单独放在一个空箱内,喂蜂蜜,蜜蜂就会把卵改造成蜂王,蜂王自己会飞出去交尾,然后就会产卵成为新群了。
王台通常在脾的中下部,象倒长的锥形,第一个王台封盖咬破后就知道出新王了。

人工分蜂没蜂王怎么办视频

蜜蜂的人工育王包括8个要素:时间和条件,准备工作,移虫育王的工具,移虫方法,移虫后的管理,利用大卵培育蜂王,裁脾育王,交替王台的利用。
1.时间和条件
  蜂群在当年培育的新蜂完全更换了越过冬的老蜂,进入发展壮大时期以后,就可以准备进行人工育王。北方,以在初夏白天气温稳定在20℃以上有蜜源时,特别是在有丰富粉源时进行。这样既可以保证蜂王的质量,又可利用新蜂王及早更换衰老的蜂王,有当年蜂王的蜂群不会发生自然分蜂。利用早期培育的新蜂王实行人工分蜂,经过1个半月的增殖,就可以发展成强群,采集中、晚期蜜源。初秋,在最后一个主要蜜源初期培育蜂王,新王群可以培育大量越冬蜂,对于蜂群安全越冬以及翌年蜂群的发展都有利。长江中下游一带,以在紫云英花期育王为好。培育优质蜂王的条件是:
  (1)天气温暖气候稳定
  **王交尾期间,白昼气温应在 20℃以上,力求避开连*雨天气。
  (2)有蜜粉源
  育王期间自然界应有良好的蜜粉源,充足的粉源更重要。每日傍晚对于种蜂群和育王群进行不间断的奖励饲喂。
  2.准备工作
  在进行人工育王以前,需要认真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选择父母群
  通过考察,选择蜂蜜或蜂王浆产量超过全场平均产量以上、分蜂性弱、群势发展快的健壮无病的蜂群作父母群。以父群培育雄蜂,用母群的幼虫培养蜂王。在人工培育蜂王时,1个母群可以提供成千上万条雌性幼虫;同样1个父群也可以哺育出数千只雄蜂。如果每年都使用一两群种 群培育**王和雄蜂,全场蜂群就会形成近亲繁殖,使生产力和生活力下降。因此,要选择和使用多个蜂群作父群和母群;并且定期从种蜂场引进同一品种不同血统的蜂王(或者蜂群)。
  (2)培育种用雄蜂
  雄蜂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王的交尾成功率,还关系到授精效果,进而影响子代蜂群的品质优劣。因此,必须在着手人工育王的20日前开始培育雄蜂。为培育种用雄蜂,需事先准备好雄蜂脾,也可将巢脾下部切除一部分,插在强群中修造成雄蜂脾。为保证交尾质量,按1只**王比50只雄蜂的比例培育雄蜂。蜂王的发育从卵到羽化成虫约需16天,达到性成熟需5日左右,共计21天。而雄蜂从卵到羽化成虫为24日,出房到性成熟约需12日,共计36日。因此,必须在人工育王前20日左右开始培养雄蜂,才能使雄蜂和**王的性成熟期相适应。通常可在种用雄蜂开始大量出房时,着手移虫育王。同时将场内其他蜂群的雄蜂和雄蜂蛹全部消灭。
  (3)准备育王群
  育王群是用来哺育蜂王幼虫和蛹的强壮蜂群。应选择无病、无蜂螨,群势强壮,至少有15框蜂以上的蜂群作育王群。在移虫育王前1日把其蜂王和全部带蜂未封盖子脾提入新蜂箱,放在原群旁;原群有6~8个脾(包括封盖子脾和蜜脾、粉脾)组成无王的育王群,做到蜜蜂密集,多的巢脾抖落蜜蜂,加到分出的有王群。对育王群每晚饲喂0.5~1千克糖浆。也可以用有18~20框蜂加继箱的有老蜂王的蜂群作育王群,在巢箱和继箱之间加上隔王板,把蜂王限制在巢箱内产卵,继箱**放1框小幼虫脾,一侧放一花粉脾,其余放封盖子脾,外侧放蜜脾。有王群没有无王群对移植幼虫的接受率高,但是对于封盖王台照护得较好。
  3.移虫育王的工具
  移虫育王的工具有移虫针、育王框、蜡碗等。移虫针是将小幼虫移植到王台碗内的工具,可用粗铜丝或者鹅毛管自制,一头呈扁薄的尖舌状,另一头呈弯匙状。带弹簧的移虫针使用方便。育王框是安放王台的框子。可用标准巢框改制,其上下框梁和侧板的宽度相等,为13毫米左右。框内等距离地横着安装3条宽10毫米的板条。蜡碗棒是蘸制蜡碗的木棒,长100毫米,蘸蜡碗的一端十分圆滑,距端部10毫米处直径8~9毫米。蜡碗是培育蜂王的王台基,用蜡碗棒蘸熔化的蜂蜡制成。把蜡碗棒放入冷水泡一段时间,取出甩去水,垂直插入熔蜡中约10毫米深处,取出稍停,如此反复蘸2~3次,一次比一次蘸得浅一些。然后将它放入冷水**后取下。制成的蜡碗口薄底厚,里面光滑无气泡。也可以使用塑料王台。此外还要准备毛巾、面盆、蜂王浆等。蜂王浆可临时从自然王台取得,也可预先收集保存在冰箱内,使用时加l倍温水把蜂王浆调稀。
  4.移虫方法
  移虫育王可以有计划地培育出需要数量的、成熟期一致的**王。首先在育王框的板条上粘上2~3层巢础条或者按相等距离用熔蜡粘上小三角形薄铁片,其上粘7~10个蜡碗, 3条共20~30个蜡碗。放人育王群中,让蜜蜂清理2~3小时,取出,用蜂扫扫去蜜蜂,在每个蜡碗内滴上1滴稀释的蜂王浆或者蜂蜜,即可进行移虫。最好在清洁、明亮的室内移虫,室内温度保持在25~30℃,相对湿度80%~90%。如果湿度不够,可在地面洒水。气温在25℃以上没有盗蜂时,可在室外的*处移虫。 从母群提出1框小幼虫脾,扫净蜜蜂拿去移虫。先把粘有蜡碗的板条并排放在桌上,用清洁的圆头细玻璃棒或者细竹棒,在经过蜜蜂清理的蜡碗里滴上米粒大小的稀蜂王浆,然后 移虫。移虫要从幼虫的背部(凸面)一侧下针,把针尖插入幼虫和房底之间,将幼虫挑起,放在蜡碗里的蜂王浆上。幼虫十分娇嫩,移虫的动作要轻稳、迅速,1条幼虫只允许用移虫针挑1 次。移完虫的板条用湿毛巾盖上,再移第二条。把移完虫的板条装到育王框上,加在育王群内幼虫脾和花粉脾之间。
  5.移虫后的管理
  育王群中加入移虫的育王框后,连续在傍晚奖励饲喂。第二天检查幼虫是否被接受。已被接受的幼虫,其王台加高,王台中的蜂王浆增多,幼虫浮在蜂王浆上;未被接受的,其王台被咬坏,王台中没有幼虫。如果用无王群育王,这时把育王框转移到有王育王群的继箱中,同时把无王育王群与原群合并。 如用有王育王群育王,第六天王台已经封盖时检查封盖王台情况,淘汰小的、歪斜的王台。统计可用王台的数量,以便组织需要数量的交尾群。
  6.利用大卵培育蜂王
 实验证明,**王初生体重超过200毫克的大蜂王,其一对卵巢的卵巢管数量多,具有较强的产卵能力。并且证明,采用较大的蜂卵,可以培育出体重大的蜂王。把选出的母群的蜂王关在蜂王产卵***内,或者把母群饲养在3~5框的小群内,限制其产卵,1星期后就能得到较大的蜂卵。等大蜂卵孵化成幼虫时,用其24小时以内的幼虫人工培育蜂王。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制的蜂王产卵***,是用塑料制造的,内围尺寸:长457毫米、宽54毫米、高244毫米,刚好能放入一个标准巢脾。使用方法:在移虫育王前12日,于蜂王产卵***内放入一个几乎没有空巢房的封盖不久的蛹脾,并将蜂王放在该脾上,盖上***的盖板,将其放在蜂群内巢箱的中部。蜂王在器内产卵受到限制,到新蜂陆续出房以后,蜂王才逐渐产卵。在育王前4日,提出***内的子脾,放在蜂群内由蜜蜂抚育,次日就可得到由大卵孵化成的1日龄的幼虫。在生产蜂王浆时,将蜂王控制在一个巢脾上产卵可获得适宜日龄的、供移虫用的幼虫。蜂王产卵***还可用于生产雄蜂蛹。
  7.裁脾育王
  如果视力不佳,移虫有困难,可以采用切割未封盖子脾的方法培育蜂王。当蜂群发展强壮时,从母群提出2~3框带蜂封盖子脾连同蜂王放入一新蜂箱,补加1~2框蜜脾,放在原群一旁。母群成为一无王的育王群,从中提出l框有大量卵和初孵化幼虫的子脾,从巢脾**部位切下1块200毫米X 35毫米的长方形巢脾,使切口上缘巢房中的卵和幼虫露出来,让蜜蜂在上边切口处筑造王台。第三天检查,选留10~20个幼虫发育良好、地位适宜的王台。把修造和饲喂情况不好的王台、提早封盖的急造王台以及多余的王台全部割除。记录留下的王台里幼虫的日龄,以便掌握蜂王出房的日期。无王育王群在取出封盖王台后,与原群合并。
  8.交替王台的利用
  选择具有老蜂王的优良蜂群作种群。在它们修造交替王台时,加以选留。自然交替蜂王可使种群的优良性状更加稳定地遗传下去。发生这种自然交替现象时,蜂群一般只造几个王台,育成的蜂王质量比较好。把带有交替王台的巢脾提出,放入继箱群的继箱内,巢箱和继箱间加隔王板,把蜂王限制在巢箱内。可以陆续从这种老王群提出自然交替王台。

怎样人工培育蜂王

蜜蜂的人工育王包括8个要素:时间和条件,准备工作,移虫育王的工具,移虫方法,移虫后的管理,利用大卵培育蜂王,裁脾育王,交替王台的利用。
1.时间和条件
  蜂群在当年培育的新蜂完全更换了越过冬的老蜂,进入发展壮大时期以后,就可以准备进行人工育王。北方,以在初夏白天气温稳定在20℃以上有蜜源时,特别是在有丰富粉源时进行。这样既可以保证蜂王的质量,又可利用新蜂王及早更换衰老的蜂王,有当年蜂王的蜂群不会发生自然分蜂。利用早期培育的新蜂王实行人工分蜂,经过1个半月的增殖,就可以发展成强群,采集中、晚期蜜源。初秋,在最后一个主要蜜源初期培育蜂王,新王群可以培育大量越冬蜂,对于蜂群安全越冬以及翌年蜂群的发展都有利。长江中下游一带,以在紫云英花期育王为好。培育优质蜂王的条件是:
  (1)天气温暖气候稳定
  **王交尾期间,白昼气温应在 20℃以上,力求避开连*雨天气。
  (2)有蜜粉源
  育王期间自然界应有良好的蜜粉源,充足的粉源更重要。每日傍晚对于种蜂群和育王群进行不间断的奖励饲喂。
  2.准备工作
  在进行人工育王以前,需要认真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选择父母群
  通过考察,选择蜂蜜或蜂王浆产量超过全场平均产量以上、分蜂性弱、群势发展快的健壮无病的蜂群作父母群。以父群培育雄蜂,用母群的幼虫培养蜂王。在人工培育蜂王时,1个母群可以提供成千上万条雌性幼虫;同样1个父群也可以哺育出数千只雄蜂。如果每年都使用一两群种 群培育**王和雄蜂,全场蜂群就会形成近亲繁殖,使生产力和生活力下降。因此,要选择和使用多个蜂群作父群和母群;并且定期从种蜂场引进同一品种不同血统的蜂王(或者蜂群)。
  (2)培育种用雄蜂
  雄蜂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王的交尾成功率,还关系到授精效果,进而影响子代蜂群的品质优劣。因此,必须在着手人工育王的20日前开始培育雄蜂。为培育种用雄蜂,需事先准备好雄蜂脾,也可将巢脾下部切除一部分,插在强群中修造成雄蜂脾。为保证交尾质量,按1只**王比50只雄蜂的比例培育雄蜂。蜂王的发育从卵到羽化成虫约需16天,达到性成熟需5日左右,共计21天。而雄蜂从卵到羽化成虫为24日,出房到性成熟约需12日,共计36日。因此,必须在人工育王前20日左右开始培养雄蜂,才能使雄蜂和**王的性成熟期相适应。通常可在种用雄蜂开始大量出房时,着手移虫育王。同时将场内其他蜂群的雄蜂和雄蜂蛹全部消灭。
  (3)准备育王群
  育王群是用来哺育蜂王幼虫和蛹的强壮蜂群。应选择无病、无蜂螨,群势强壮,至少有15框蜂以上的蜂群作育王群。在移虫育王前1日把其蜂王和全部带蜂未封盖子脾提入新蜂箱,放在原群旁;原群有6~8个脾(包括封盖子脾和蜜脾、粉脾)组成无王的育王群,做到蜜蜂密集,多的巢脾抖落蜜蜂,加到分出的有王群。对育王群每晚饲喂0.5~1千克糖浆。也可以用有18~20框蜂加继箱的有老蜂王的蜂群作育王群,在巢箱和继箱之间加上隔王板,把蜂王限制在巢箱内产卵,继箱**放1框小幼虫脾,一侧放一花粉脾,其余放封盖子脾,外侧放蜜脾。有王群没有无王群对移植幼虫的接受率高,但是对于封盖王台照护得较好。
  3.移虫育王的工具
  移虫育王的工具有移虫针、育王框、蜡碗等。移虫针是将小幼虫移植到王台碗内的工具,可用粗铜丝或者鹅毛管自制,一头呈扁薄的尖舌状,另一头呈弯匙状。带弹簧的移虫针使用方便。育王框是安放王台的框子。可用标准巢框改制,其上下框梁和侧板的宽度相等,为13毫米左右。框内等距离地横着安装3条宽10毫米的板条。蜡碗棒是蘸制蜡碗的木棒,长100毫米,蘸蜡碗的一端十分圆滑,距端部10毫米处直径8~9毫米。蜡碗是培育蜂王的王台基,用蜡碗棒蘸熔化的蜂蜡制成。把蜡碗棒放入冷水泡一段时间,取出甩去水,垂直插入熔蜡中约10毫米深处,取出稍停,如此反复蘸2~3次,一次比一次蘸得浅一些。然后将它放入冷水**后取下。制成的蜡碗口薄底厚,里面光滑无气泡。也可以使用塑料王台。此外还要准备毛巾、面盆、蜂王浆等。蜂王浆可临时从自然王台取得,也可预先收集保存在冰箱内,使用时加l倍温水把蜂王浆调稀。
  4.移虫方法
  移虫育王可以有计划地培育出需要数量的、成熟期一致的**王。首先在育王框的板条上粘上2~3层巢础条或者按相等距离用熔蜡粘上小三角形薄铁片,其上粘7~10个蜡碗, 3条共20~30个蜡碗。放人育王群中,让蜜蜂清理2~3小时,取出,用蜂扫扫去蜜蜂,在每个蜡碗内滴上1滴稀释的蜂王浆或者蜂蜜,即可进行移虫。最好在清洁、明亮的室内移虫,室内温度保持在25~30℃,相对湿度80%~90%。如果湿度不够,可在地面洒水。气温在25℃以上没有盗蜂时,可在室外的*处移虫。 从母群提出1框小幼虫脾,扫净蜜蜂拿去移虫。先把粘有蜡碗的板条并排放在桌上,用清洁的圆头细玻璃棒或者细竹棒,在经过蜜蜂清理的蜡碗里滴上米粒大小的稀蜂王浆,然后 移虫。移虫要从幼虫的背部(凸面)一侧下针,把针尖插入幼虫和房底之间,将幼虫挑起,放在蜡碗里的蜂王浆上。幼虫十分娇嫩,移虫的动作要轻稳、迅速,1条幼虫只允许用移虫针挑1 次。移完虫的板条用湿毛巾盖上,再移第二条。把移完虫的板条装到育王框上,加在育王群内幼虫脾和花粉脾之间。
  5.移虫后的管理
  育王群中加入移虫的育王框后,连续在傍晚奖励饲喂。第二天检查幼虫是否被接受。已被接受的幼虫,其王台加高,王台中的蜂王浆增多,幼虫浮在蜂王浆上;未被接受的,其王台被咬坏,王台中没有幼虫。如果用无王群育王,这时把育王框转移到有王育王群的继箱中,同时把无王育王群与原群合并。 如用有王育王群育王,第六天王台已经封盖时检查封盖王台情况,淘汰小的、歪斜的王台。统计可用王台的数量,以便组织需要数量的交尾群。
  6.利用大卵培育蜂王
 实验证明,**王初生体重超过200毫克的大蜂王,其一对卵巢的卵巢管数量多,具有较强的产卵能力。并且证明,采用较大的蜂卵,可以培育出体重大的蜂王。把选出的母群的蜂王关在蜂王产卵***内,或者把母群饲养在3~5框的小群内,限制其产卵,1星期后就能得到较大的蜂卵。等大蜂卵孵化成幼虫时,用其24小时以内的幼虫人工培育蜂王。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制的蜂王产卵***,是用塑料制造的,内围尺寸:长457毫米、宽54毫米、高244毫米,刚好能放入一个标准巢脾。使用方法:在移虫育王前12日,于蜂王产卵***内放入一个几乎没有空巢房的封盖不久的蛹脾,并将蜂王放在该脾上,盖上***的盖板,将其放在蜂群内巢箱的中部。蜂王在器内产卵受到限制,到新蜂陆续出房以后,蜂王才逐渐产卵。在育王前4日,提出***内的子脾,放在蜂群内由蜜蜂抚育,次日就可得到由大卵孵化成的1日龄的幼虫。在生产蜂王浆时,将蜂王控制在一个巢脾上产卵可获得适宜日龄的、供移虫用的幼虫。蜂王产卵***还可用于生产雄蜂蛹。
  7.裁脾育王
  如果视力不佳,移虫有困难,可以采用切割未封盖子脾的方法培育蜂王。当蜂群发展强壮时,从母群提出2~3框带蜂封盖子脾连同蜂王放入一新蜂箱,补加1~2框蜜脾,放在原群一旁。母群成为一无王的育王群,从中提出l框有大量卵和初孵化幼虫的子脾,从巢脾**部位切下1块200毫米X 35毫米的长方形巢脾,使切口上缘巢房中的卵和幼虫露出来,让蜜蜂在上边切口处筑造王台。第三天检查,选留10~20个幼虫发育良好、地位适宜的王台。把修造和饲喂情况不好的王台、提早封盖的急造王台以及多余的王台全部割除。记录留下的王台里幼虫的日龄,以便掌握蜂王出房的日期。无王育王群在取出封盖王台后,与原群合并。
  8.交替王台的利用
  选择具有老蜂王的优良蜂群作种群。在它们修造交替王台时,加以选留。自然交替蜂王可使种群的优良性状更加稳定地遗传下去。发生这种自然交替现象时,蜂群一般只造几个王台,育成的蜂王质量比较好。把带有交替王台的巢脾提出,放入继箱群的继箱内,巢箱和继箱间加隔王板,把蜂王限制在巢箱内。可以陆续从这种老王群提出自然交替王台。

蜜蜂是如何成为蜂王的,是选举还就是命中注定的?

蜜蜂成为蜂王是命中注定的,上一代蜂王会选择在两种情况下选择再生产一个蜂王出来:一是蜜蜂过多的时候;二是蜂王寿元将近的时候;其他时间里,蜂王只孕育工蜂和雄蜂。下面将以两种繁殖情况来说说蜂王的出现。

一、蜜蜂过多的时候,会产生蜂王。一代蜂王出现后,它的职责就是生孩子,因为它是整窝蜜蜂里唯一的雌蜂,它不需要找食物,不需要酿蜂,也不需要建蜂巢,在它成年之后,只需要无限的产卵,以保证后代的延续。每窝蜜蜂的供给及蜂王能产卵的输出,大约在3000只工蜂左右,超过这个数之后。

(图中所圈者为蜂王)

如果不分巢,那么工蜂之间就会开始打架,这连蜂王都管不住,所以它就会开始下令,腾出一块地去培育另一只蜂王,在这块地建设完毕之后,就在那产下王卵,并且让那只蜂王慢慢发育,喂对蜂王的发育最好的食物——就是最富含雌性激素的蜜源,就是大部分人传说中的蜂王浆。直到蜂王成年,老蜂王就会把它及部分的工蜂赶走,让它择地为王。

二、蜂王寿元将近之时。一只普通蜜蜂的寿命是6个月左右,一只雄蜂的寿命是12天左右,而蜂王的寿命,也仅仅只有三年。而新蜂王的卵进入王台之后,它的卵期需要3天,才能长成蜂王幼虫,而成为蜂王幼虫之后(就是蛆状),就开始吃属于蜂王的食物,5天之后,它就会从幼虫期进入蛹期,蛹期进食很少,基本上都靠工蜂喂食。

(蜜蜂的蛹期)

持续6天之后,工蜂就开始封王台,留8天时间让蜂王发育,如果发育顺利完成,8天后新蜂王就会咬破封膜爬出王台,成为新的蜂王,如果失败,那么就会重新准备下一代蜂王。有些老蜂王对自己的寿元计算不准,就会出现如果失败一代蜂王,整窝蜂就走向灭王的命运。

(羽化成蜂的蛹)

因此,蜜蜂的蜂王,其实是命定的,但是并不是成为王卵了就是新蜂王,考验新蜂王的是蛹期,只要熬过了蛹期,才能是一只合格的蜂王。

蜜蜂人工怎么换蜂王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