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肉牛养殖及疫病防治技术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养殖肉牛,怎么学会给牛看病治病?(养肉牛怎样预防牛病)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养殖**,怎么学会给牛看病治病?
你好朋友,您要是养殖**想给**看病治病您首先应该了解您所养殖**的品种以及它的各项特点, 比如饲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牛舍环境等的要求,牛的品种不一样对管理也不一样,我自己奋斗多年才建成的大汉养牛场其中的黄牛**跟其他的国外牛等养殖的时候就应该注意一些养殖小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让牛健康生长,减少及疾病发生。
**饲养技术有哪些内容?
一、养殖环境
**养殖需要将牛舍建立在地势较高、干燥、土壤质量好、饲草资源丰富且交通良好的地方。养殖环境对**的生长是非常重要的,好的环境能够提高**的生长能力,降低饲料成本。
如果环境不适的话,不仅会影响**的生长,饲料的利用转化率也会降低。所以我们在修建牛舍的时候一定要保证环境适宜**的生长,其中包括温湿度、光照及空气质量等,要为**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二、品种选育
品种的优良同样也与**的养殖效益有着直接的联系,养殖户在引种的时候要保证外观体型类似,有着良好的遗传能力。种牛首先要保证有良好的繁殖能力,能够正常生育。且生长健壮、无疾病困扰,这样才能够使后代幼牛有着较强的生长能力。
并且要加强种牛的防疫工作,防止传染病危害,传染病对**的生长危害是非常大的,轻则降低养殖效益,重则会导致**死亡。
三、放牧管理
**育肥前期若有放牧条件可进行放牧2~3个月,不仅可节省一部分饲料成本,还可增强**体质与骨架生长,当然中后期则需要尽可能采取圈养。太冷太热均不适合**放牧,一般春秋季节放牧最为适宜。
养殖**容易得什么病?
口蹄疫俗名“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临床特征是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高热,成年动物的口腔粘膜、蹄部和*房等处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幼龄动物多因心肌受损使其死亡率升高。(一)病原口蹄疫**属微核糖核酸**科口蹄疫**属成员。**粒子呈圆形或六角形,结构简单。内部为单链线状RNA,决定**的感染性和遗传性;外部为蛋白质,决定**的抗原性、免疫性和血清学反应能力;口蹄疫**含有4种多肽(VP1~VP4),VP1~VP3组成核衣壳蛋白亚单位,VP4则与RNA紧密结合而构成**粒子的内部成分。VP1与中和抗体及抗感染免疫有关。口蹄疫**有7个血清型即A、O、C、SATI、SAT2、SAT3及 Asial,共65个亚型并常有新的亚型出现。**各型之间没有相互交叉的免疫性,同血清型的各亚型之间也仅有部分的交叉免疫性,因此只能部分保护口蹄疫**对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50%的**生理盐水中5℃条件下能存活1年以上,因此可以用此方法来保存毒种。肉品在屠宰后产酸能**该**,但骨髓及淋巴结内的**因产酸**而能存活多年。(二)流行病学患病动物是该病最主要的传染源。口蹄疫**可感染多种动物,但以偶蹄动物的易感性较高,易感性的高低顺序排列为黄牛、绵羊、山羊和猪,人对本病也具有易感性。本**可间接接触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空气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能随风传播到50~100km以外的地方,甚至能引起远距离的跳跃式传播。口蹄疫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牛口蹄疫在牧区多从秋末开始,冬季加剧,春季减轻,而农区则季节性不明显。口蹄疫流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动物带毒的时间的长短不一,带毒动物主要为偶蹄兽,例如非洲野生水牛个体带毒5年,而群体带毒达25年,带毒的部位为咽喉和软腭的背侧,所以野生动物是不可忽视的传染源。(三)症状该病潜伏期2~5d,体温4041℃,食欲不振,精神沉郁,闭口,流涎,开口时有吸吮声。发病1-2天后,病牛齿龈、舌面、唇内面可见到蚕豆到核桃大的水疱,内含透明的液体。涎液增多并呈白色泡沫挂于嘴边。采食及反刍停止。水疱约经1-2d后破裂,形成溃疡,这时体温会逐渐降至正常。在口腔发生水疱的同时或稍后,趾间及蹄冠的柔皮肤上也发生水疱,并很快破溃,形成烂斑,然后逐渐愈合。有时在*头皮肤上也可见到水疱。本病一般呈良性经过,经一周左右即可自愈;若蹄部有病变则可延至2-3周或更久,死亡率1%2%有些病牛在水疱愈合过程中,病情突然恶化,全身衰弱、肌肉发抖心跳加快、节律不齐,食欲废绝、反刍停止,行走摇摆、站立不稳,往往因心脏麻痹而突然死亡,死亡率高达25%50%。犊牛发病时往往看不到特征性水疱,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胃肠炎和心肌炎,死亡率很高。四)病理变化除口腔和蹄部病变外,还可见到食道和瘤胃粘膜有水疱和烂斑;胃肠有出血性炎症:肺呈浆液性浸润:心包内有大量混浊而粘稠的液体。恶性口蹄疫可在心肌切面上见到灰白色或淡**条纹与正常心肌相伴而行,如同虎皮状斑纹,松软似煮过的肉,俗称“虎斑心”(五)诊断口蹄疫病变典型易辨认,故结合临床病学调查不难作出初步诊断。其诊断要点为:发病急、流行快、传播广、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且多呈良性经过:大量流涎,呈引|缕状:口蹄疫定位明确(口腔粘膜、蹄部和*头皮肤),病变特异(水泡、糜烂)恶性口蹄疫时可见虎斑心;为进一步确诊可采用动物接种试验、血清学诊断及鉴别诊断等。**中和试验(VN)和 ELISA方法是国际贸易中指定使用的检测方法。口蹄疫与牛瘟区别:牛瘟传染猛烈,死亡率高;消化道膜可见糜烂但蹄部无病变;胃肠炎严重;真胃及小肠粘膜有溃疡。口蹄疫与牛恶性卡他热区别:后者常散发;口腔及鼻粘膜有糜烂,但不形成水疱;常见角膜混浊。
**有哪些常见普通病?如何预防?
1 )口炎、咽炎、创伤性网胃炎.主要由饲料中尖锐异物机械损伤口腔、叨部及网胃所致.牛误食或吸入有**性气体也易导致口炎和咽炎。因此,预防口炎、咽炎和创伤性胃炎的主要措施是注意饲料卫生,剔除饲料中混有的铁钉等坚硬的异物,及时修整病齿,保持牛舍清洁。向瘤胃内投放磁棒,可吸除网胃内异物,预防网胃炎。( 2 )食管梗塞。主要是牛饿后贪食,采食过急或采食中突然受惊急咽,多在吞食萝卜、甘薯、甜菜等块状饲料时因食物卡于食管而发病.预防措施是,定时定量饲喂,块根饲料要切碎切细,豆饼要泡软。( 3 )瘤胃积食。主要是由于饲喂不当,采食大最粗硬劣质难消化的饲料或采食大量适一口易膨胀的饲料所致。预防的措施是,饲料丰富多样,防止过食,防止突然更换饲料,粗饲料要适当加工软化后再喂。( 4 )瘤胃敌中毒. 主要是由于突然采食大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籽实饲料(大麦、小麦、玉米、高粱)或长期过量采食块根饲料(甜菜、马铃薯或甘薯)以及酸度过高的青贮饲料所致。症状:病牛食欲不振,外观精神委靡,行动徽散,脉搏加快,双眼下陷和脱水。预防措施是不要在日粮中突然使用大量精料,饲喂优质干草,可预防该病发生。( 5 )瘤胃胀气。也称瘤胃鼓气,是动物采食大量易发酵产气,使瘤胃急剧膨胀的疾病。动物在采食大量易发酵的幼嫩多汁的紫云英、首箱、三叶草等豆科牧草,或采食大量的雨季潮湿的青草、霜冻的牧草及**发酵的饲料,均能引起本病。症状:瘤胃内聚积过多的气体,呼吸困难,过度的流涎,左腹部膨胀,严重时可致死亡。预防措施是不在有露水的草场放牧,防止牛采食冷冻的牧草及**青贮饲料,( 6 )感冒。牛因受寒而引起,如寒夜露宿、久卧冷地、贼风侵袭、冷雨浇淋、风雪袭击而引起的疾病。症状:呼吸道出现炎症,病牛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反自减少或停止,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结膜潮红,羞明流泪。预防措施是,加强动物耐寒锻炼,注意气候变化,做好牛舍的保暖工作。( 7 )中暑.在炎热季节,牛的头部受到强烈阳光照射,引起脑及脑膜充血和脑实质急**变,称为日射病。它是由光线穿透脑颅骨引起局部温度升高所致;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机体散热困难,体内积热、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发生热射病。日射病和热射病统称中署。症状:病牛精神沉郁或兴奋,运步缓慢,体躯摇晃,步样不稳。全身出汗,体温升高,呼吸加快,脉搏增加,食欲废绝,饮欲增加。后期,高热昏迷,卧地不起,肌肉痉孪而死.预防措施:,**在炎热季节早晚放牧,中午休息。圈栏圈养时在运动场应设凉棚,以遮阳光避风雨。舍饲牛、牛舍应通风良好,饲养密度不可过高,畜舍温度应不超过 30 ℃ 。车船运输,应注意通风,不可过分拥挤。
**得了肺炎,应该怎么治疗?
牛患肺炎后,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眼结膜潮红或红紫,体温高达39.5~41℃;脉搏增快,每分钟60~100次,呼吸急促,每分钟可达40~100次;咳嗽,流鼻涕,**听诊,肺泡音减弱,或有捻发音。大叶性肺炎到肝变期,鼻液出现棕**或铁锈色,口腔发红、干燥。 治疗方法 (1)青霉素400万~800万单位,链霉素600万~80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昼夜注射2~3次。 (2)**四环素4克,5%葡萄糖1500毫升,0.5%氢化可的松15~25毫升,静脉滴注。 (3)3%双氧水70~120毫升,25%葡萄糖700毫升,生理盐水600毫升,维生素C3~5克,混合后一次缓慢静脉注射,每日2次。 (4)病牛呼吸困难,可有氨茶碱1~2克进行肌肉注射。 (5)呼吸困难,可皮下注射5%***,剂量为每次5~12毫升。 (6)瓜蒌根100克(捣碎),鸡蛋清10个,麻油、蜂蜜各160毫升,温水冲,一次灌服。 (7)生石膏150克,地骨皮80克,侧柏叶50克,蜂蜜150毫升,水煎,一次灌服。 (8)病牛高烧不退,气喘急促,流浓鼻涕或铁锈色鼻涕,可用栀子46克,知母45克,桔梗47克,黄连44克,连翘45克,黄芩46克,葶苈子44克,玄参45克,天冬46克,贝母47克,麦冬45克,甘草23克,杏仁60~120克,石膏250克,共研为细末,热水冲,一次灌服。 (9)病牛虚弱,出虚汗,口清白,口鼻冰凉,四肢浮肿者,可用黄芪60~120克,五味子50~110克,*参70~130克,麦冬60~130克,牡蛎120~180克(最后放进去煎),龙骨120~170克,共煎汁,一次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