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水产养殖亚硝酸盐指标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水产养殖亚硝酸盐标准是多少(淡水养殖亚硝酸盐标准是多少)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水产养殖**酸盐标准是多少
1、水产养殖**酸盐标准要求在0.1ppm以下。
2、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
3、**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指**酸钠,**酸钠为白色至淡**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 硝酸盐和**酸盐广泛存在于人类环境中,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含氮化合物。人体内硝酸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还原为**酸盐,N-**基化合物的前体物质。 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并在工业、建筑业中广为使用,肉类制品中也允许作为发色剂限量使用。由**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机率较高。 食入0.3~0.5克的**酸盐即可引起中毒,3克导致死亡。
鱼缸**酸盐正常值是多少
鱼缸硝酸盐浓度需要保持在<10毫克/升是最为合适的。
鱼缸中必定存在氨,是由**的食物或者其它物质产生。对观赏鱼来说是有毒物质。硝化细菌分为两种,一种将氨转化为**酸盐,这种物质毒性稍小,但是依然会伤害到观赏鱼,另一种硝化细菌将**酸盐转化为硝酸盐,从表面意义来说对观赏鱼已经是没有毒性了。
扩展资料
不要再多花钱买各种各样的硝化细菌产品了,好的一种就够了,问题并不是在于硝化细菌行不行。而且硝化细菌也不是加越多越好。理论上,只要鱼缸中的溶解氧和有机物等达到正常水平,无需买硝化细菌产品添加,鱼缸中也会自动生成硝化细菌,并建立稳定的菌落。
但是什么时候放鱼和放多少鱼进去很关键,视鱼缸大小,建议最好是先放几条闯缸鱼进去,只要鱼产生的粪便足够硝化细菌生长繁殖就可以。
水产养殖水质的基本检测指标有哪几项?各项指标需要达到什么标准?
水产养殖对水体比较关注的指标基本上有这几个:水温,盐度,PH,DO(溶解氧),氨氮,**酸盐,还有个别的会关注一下总碱度和硫化氢。水温:根据养殖品种的不同,要求也不同。比如大菱鲆属于冷水性鱼类,水温在12-18度比较合适,海参在10-16度比较合适,水温高于20度就会进行夏眠。南美白对虾喜欢高水温,在22度以上生长速度比较快。
盐度:同水温一样,不同品种对盐度要求也不一样。淡水养殖品种就不说了,海水养殖品种有广盐性和狭盐性的区分,广盐性的品种在不同盐度下都可以生存,比如鲟鱼,花鲈,南美白对虾,虹鳟。而狭盐性品种只在一定盐度范围内才可以生存,比如海参等,而且水体的盐度不易短时间内变化太快。
PH:绝大多数水产养殖品种在中性或者弱碱性的水环境下比较适合生存,比如在ph7.5-8.2之间。淡水鱼类对ph的适应范围能更广一下,在ph6.5-9.0之间都可以。说句题外话,在观赏鱼养殖中,有专门玩草缸的爱好者,这种草缸的水环境要求是弱酸性。
溶解氧:有耐低氧的品种和不耐低氧的品种,但总体来说DO大于5mg/L比较好,当然,溶解氧过高,会使鱼类得气泡病。
氨氮:基本都要求低于0.2mg/L,高了会使养殖品种中毒。
**酸盐:一般会要求低于0.1mg/L,高了的话会向氨氮转化,间接导致水产动物中毒。
总碱度:我只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了解到这个指标,要求在80-120mg/L。
硫化氢:基本也是要求低于0.1mg/L。
以上纯手打,我是学水产养殖的,对水产比较热爱。希望能帮到你。
怎样养殖蚯蚓
养殖蚯蚓方法1、下种
将腐熟好的饲料调节好湿度后,沿着桑园开挖好的沟槽平铺10 cm,然后均匀放入含卵块及幼叫的蚯蚓种,上而再放5 cm的饲料。养殖密度可控制在2-2. 5 kg/m2或1-1. 5万条/m2,原则上前期密度可稍大,后期密度可逐渐缩小。
2、遮*与防护网
蚓种放好后,沟上先覆盖一层塑料防蚊网,再放塑料薄膜,泡沫板等防雨材料覆盖。既可防鼠、青蛙等危害又可防雨保湿。
3、温湿度的调节
蚯蚓的最佳养殖温度在20-27℃,和蚕儿对温度的要求一样。
冬季桑园采用加厚养殖床到40-50 cm,饵料上盖麦秸或稻草,也可把冬季桑树枯叶、剪下的桑枝条加厚平铺,再上盖塑料布保温保湿;冬季大棚、蚕室加温需注意火炉必须通烟管,
以防蛆叫煤气中毒,另外,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80%,每天通风3一4次,每次30min。夏季结合通风每天浇1次水降温,一般情况一星期浇1次水即可。
4、勤除薄喂
除蚯蚓粪、取叫蚯蚓茧或倒翻饲育床,结合喂料每月2 -3次,每次厚度10 cm,力求粪料新鲜透气,降低因粪料堆积过厚除蚯蚓粪不及时对蚯蚓造成感病的几率,为蚯蚓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5、分期饲养
蚯蚓饲养可分成种子群、繁殖群、生产群,薄饲勤翻,每月给料2次,每次给料厚度10 cm。分期饲养既有利于蛆叫的常规管理,又有利于蚯蚓的繁殖生长,防比病虫害的发生。
6、蚓叫茧及种叫的处理
蚯蚓经过20天的饲养后,经异体交配产下大量的蚓茧,此时可以把种蚓和蚓茧分离孵化,把分离出的蚓茧、粪料及蚓粪混合物堆成新的养殖堆,保持好温湿度。
蚓茧孵化50%时可在堆上而再覆上10 cm粪料,约经20天即可完全孵化,此时孵化堆中的密度很大,每1 m2可孵叫茧5-6万,应及时分堆处理,可分成2-3份并覆上新粪料饲喂,经过常规管理约经过40天左右即可全部长大。
把从种蚓中分离出的种叫重新搭配后放入新粪料饲喂,20天后即可再次繁殖处理。
7、适时采收
蚯蚓的采收时期:一般掌握在成叫环带明显,生长发育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时进行,夏季每月采收1次,春秋季节每1. 5月采收1次,采收后及时补料。
扩展资料:
病害防治
1、饲料中毒症
发现蚯蚓局部甚至全身急速瘫痪,背部排出**或草体液,大面积死亡,这是新加的饲料含有毒素或毒气。
这时要迅速减薄料床,将有毒饲料撤去,钩松料床的基料,加入蚯蚓粪吸附毒气,让蚯蚓潜入底部休息,慢慢就可以适应了。
2、蛋白质中毒症
如发现蚯蚓的蚓体有局部枯焦,一端萎缩或一端肿胀而死,未死的蚯蚓拒绝采食,有悚悚颤栗的恐惧之感,并明显出现消瘦。
这是由于加料时饲料成分搭配不当引起蛋白质中毒。
饲料成分蛋白质的含量不能过高(基料制作时粪料不可超标),因蛋白质饲料在分解时产生的氨气和恶臭气味等有毒气体,会使蚯蚓蛋白质中毒。
发现蛋白质中毒症后,要迅速除去不当饲料,加喷清水,钩松料床或加缓冲带,以期解毒。
3、缺氧症
如果发现蚯蚓体色暗褐无光、体弱、活动迟缓,这是氧气不足而造成蚯蚓缺氧症。
其原因有如下几点:①、粪料未经完全发酵,产生了超量氨、烷等有害气体;②、环境过干或过湿,使蚯蚓表皮气孔受阻;③、蚓床遮盖过严,空气不通。
此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加以处理。如将基料撤除,继续发酵,加缓冲带。
喷水或排水,使基料土的湿度保持在30—40%左右,中午暖和时开门开窗通风或揭开覆盖物,加装排风扇,这样此症就可得到解决。
4、胃酸超标症
在发现蚯蚓痉挛状结节、环带红肿、身体变粗变短,全身分泌粘液增多,在饲养床上转圈爬行,或钻到床底不吃不动,最后全身变白死亡,有的病蚓死前出现体节断裂现象。
这说明蚯蚓饲料中淀粉、碳水化合物或盐分过多,经细菌作用引起酸化,使蚯蚓出现胃酸超标症。处理方法是掀开覆盖物让蚓床通风,喷洒苏打水或石膏粉等碱**物中和。
5、水肿病
如发现蚯蚓身体水肿膨大、发呆或拼命往外爬,背孔冒出体液,滞食而死,甚至引起蚓茧破裂或使新产的蚓茧两端不能收口而染菌霉烂。
这是因为蚓床湿度过大,饲料PH值过高而造成的,这时应减小湿度,把爬到表层的蚯蚓清理到另外的池里。
在原基料中加过磷酸钙粉或醋渣、酒精渣中和酸碱度,过一段时间再试投给蚯蚓。
蚓体出现痉挛状结节,变粗而短,环节红肿,全身粘液分泌增多,蚯蚓变白而死亡。
原因是蚯蚓吃了有毒的饲料,如在畜粪堆附近喷过农药,蚓床上浇了污染的水,在蚯蚓暂养育壮处曾堆放过化肥、农药,运送蚯蚓的容器接触过有毒物品,
以及暂养蚯蚓放在薄膜上又不漏水,喂的饲料太潮,蚯蚓生活的环境过份潮湿,气温高时出现蚓体变白,少数死亡。
如因毒害出现这种情况,可采取多次喷水,让有害物质随水洗掉,还要勤添精饲料米糠、麸皮等;室内暂养蚯蚓发病,则要搬离。
如因过份潮湿造成蚓体变白,可添加发酵过的干畜粪或精饲料,与原有潮料和蚓粪拌和,并将薄膜取出,如发现已有少数死亡,即搬入蚓床饲养,以使尚能活动的蚯蚓恢复健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蚯蚓
池塘中**酸盐高是什么原因?如何处理?
养殖水体中**酸盐、氨氮、硫化氢、pH值、化学耗氧量等含量的高低将决定着养殖水质的好坏。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如果**酸盐、氨氮、硫化氢、pH值等指标过高,将给养殖的水生动物带来很大的危害,现简单地介绍一下它们形成的原因、危害和处理方法。 一、形成原因 **酸盐是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在养殖水体中由于大量的投饵而留下的残饵、水体中水生动物的大量排泄物的累积和定期使用的消毒药剂,把有害的和有益的细菌通通杀灭,氧气的供应不足,造成大量积累的氮素硝化过程受阻,形成养殖时水中氨氮和**酸氮含量高,但由于氨氮的转化速度较快,使得**酸氮的问题最为突出。 硫化氢在缺氧条件下,由残饵或粪便中的含硫有机物经厌氧细菌分解而产生。硫化氢可与水体底泥中的金属盐结合形成金属硫化物,致使池底变黑。 二、造成危害 当水中的**酸盐浓度积累到0.1毫克/升后,**酸盐将对水体中养殖的鱼、虾产生危害。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鱼虾的呼吸作用,由鳃丝进入血液,鱼、虾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逐渐减少,血液载氧能力逐渐减低,出现组织缺氧。此时鱼、虾摄食量降低,鳃组织出现病变,呼吸困难、躁动不安或反应迟钝,从而导致鱼虾缺氧,甚至窒息死亡。**酸盐还可与仲胺类反应生成致癌性的**酸胺类物质,pH值低时有利于**酸胺形成。很多池塘出现鱼虾厌食现象,**酸盐过高就是主要原因之一。 当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含量超过0.2毫克/升时。氨氮将对鱼、虾造成危害,其危害相似于**酸盐。氨氮毒性与池水的pH值及水温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温度和pH值愈高,毒性愈强。 硫化氢有臭鸡蛋味,当养殖水体中硫化氢的浓度在0.1毫克/升以上时,对水体中的鱼、虾产生危害。硫化氢具强烈**、**和影响鱼类呼吸的作用,对鱼、虾具有较强毒性。 水体pH值低可造成养殖鱼、虾血液中的pH值下降,削弱其血液载氧能力,尽管水中的溶解氧较高,还是会造成鱼、虾生理缺氧症,经常浮头,且生长受阻或患病。pH值过高则可能腐蚀鱼虾鳃部组织,使鱼虾等失去呼吸能力而大批死亡。另外,水中的pH值过高或过低,均会造成水中的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物不易分解。 三、处理方法 1.当**酸盐、氨氮含量过高时,处理方法有:①开动增氧机或全池泼洒化学增氧剂,使池水有充足的溶氧,以促进**酸盐向硝酸盐的转化,从而降低水体中**酸盐的含量。②使用活性碳,每亩泼洒活性碳粉2~4千克有一定的效果,但成本也较高;或泼洒“**酸盐降解灵”,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吸附或降解**酸盐。③泼洒沸石,一般亩用沸石15~20千克。④在水体中泼洒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制剂,通过微生物分解**酸盐。⑤培植、种植少量的水生植物,以吸附氨氮等有毒物质。 2.当硫化氢含量过高时,处理方法为提高水体的溶解氧;严重的鱼池可每亩泼洒300~500毫升双氧水及放入一定量的铁屑。 3.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一般淡水养殖水体的pH值为6.5~8.5,海水养殖为7.0~8.5。当pH值过高时,首先应换掉一部分池水或注入新水;每亩池塘可泼洒0.5~1千克的明矾加以控制;每亩用300~500毫升**,充分稀释后全池泼洒。当pH值过低时,每次每亩用10~15千克生石灰化水后全池泼洒;水深1.5米的鱼塘每亩施入草木灰110~190千克,既可升高pH值,又能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鱼类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 来源于:科学养鱼水产养殖**酸盐标准是多少
1、水产养殖**酸盐标准要求在0.1ppm以下。2、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
3、**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指**酸钠,**酸钠为白色至淡**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 硝酸盐和**酸盐广泛存在于人类环境中,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含氮化合物。人体内硝酸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还原为**酸盐,N-**基化合物的前体物质。 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并在工业、建筑业中广为使用,肉类制品中也允许作为发色剂限量使用。由**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机率较高。 食入0.3~0.5克的**酸盐即可引起中毒,3克导致死亡。
养殖水体**酸盐高怎么办
1、要预防**酸盐过高必须从做水开始,定期施用芽孢杆菌制剂,水质偏浓或*雨天气施用光合细菌或*酸菌制剂,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2、多施具有硝化—反硝化功能的有益菌,促进含氮有机物进行硝化—反硝化反应。
3、如果发现**酸盐过高,应该从处理塘底开始,施用底质改良剂改良底质,然后,再大量施用具硝化—反硝化功能的有益菌和芽孢杆菌制剂,同时加强增氧。
注:养殖中、后期水体**酸盐过高,是由于池底有机物较多,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产生的。**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指**酸钠,**酸钠为白色至淡**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食入0.3~0.5克的**酸盐即可引起中毒,3克导致死亡。
扩展资料:
防止**酸盐中毒的有效措施:
1、蔬菜应妥善保存,防止腐烂,不吃腐烂的蔬菜。
2、食剩的熟菜不可在高温下存放长时间后再食用。
3、勿食大量刚腌的菜,腌菜时盐应多放,至少腌至15天以上再食用;但现腌的菜,最好马上就吃,不能存放过久,腌菜时选用新鲜菜。
4、不要在短时间内吃大量叶菜类蔬菜,或先用开水焯5分钟,弃汤后再烹调。
5、肉制品中硝酸盐和**酸盐用量要严格按国家卫生标准规定,不可多加。
6、苦井水勿用于煮粥,尤其勿存放过夜。
7、防止错把**酸盐当食盐或碱面用。
8、多食入维生素C和维生素E,以及新鲜水果等。
9、蔬菜食用前沸水浸泡3分钟处理,马铃薯放在浓度为1%的食盐水或维生素C溶液浸泡一昼夜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酸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深圳市**酸盐监督管理若干规定
水中硝酸盐含量超标对人体会造成后果?
大量摄入硝酸盐和**酸盐可诱导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临床表现为口唇,指甲发绀,皮肤出现紫斑等缺氧症状,可致死亡,该病经常发生在饮用水中硝酸盐含量较高的地区,而且多发于婴儿。主要是由于人体内大量的**酸盐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高铁血红蛋白含量上升,因高铁血红蛋白不能与氧结合,导致缺氧的发生;硝酸盐的摄入也能减少人体的碘的消化吸收,从而导致甲状腺肿。
硝酸盐有致畸性,孕妇摄入大量的硝酸盐后会引起婴儿先天畸形,主要是中枢神经瘤。
扩展资料:
硝酸盐对环境的危害
水中的硝酸盐浓度积累到0.1mg/L后,硝酸盐将对水体中养殖的鱼、虾、蟹产生危害。硝酸盐通过水产动物的鳃及体表的渗透和吸收,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的携氧蛋白结合,而使之失去携带氧气的功能,从而表现为缺氧症状。
即使水体中的溶解氧高,水产动物也表现出缺氧、昏迷状态,如摄食量下降,呼吸困难,游动缓慢,体力衰退,鳃部受损变黑,出现“游塘”、“浮头”、“偷死”、“冒底”等现象。
水产动物长时间生活在**酸盐偏高的水体中,摄食量降低,活力差,自身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病原,而暴发疾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硝酸盐的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