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蛋鸡生虱子怎么治疗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月季花棚里用了鸡粪后有很多鸡虱子,请教一哈用什么药可以杀死鸡虱子又不伤到花?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月季花棚里用了鸡粪后有很多鸡虱子,请教一哈用什么药可以**鸡虱子又不伤到花?
碳氨
鸡虱子螨虫用什么药最好?
黑芝麻?有那么大么,鸡虱子很小的,而且爬的很快。
夏天热,清理粪便要及时,最好三天一次,然后撒白灰进行地面消毒。
兽药店有那种消毒剂,兑水喷雾的消毒,对鸡没什么害处,也没那么**。因为是皮肤外部的寄生虫,没办法给吃什么,而且没听说给鸡吃驱虫药的,只能外部环境改善。
鸡生虱子怎么处理方法
使用强力杀虫药,或是喷强力的消毒水。
为了控制鸡虱的传播,必须对鸡舍、鸡笼、饲喂、饮水用具及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对螨虫栖息处,包括墙缝、网架缝、产蛋箱等,用上述杀虫药液喷至湿透,间隔1周再喷一次,注意不要喷进料槽与水槽。
在鸡舍内疫沙浴池,在细沙内拌入5%的硫磺粉,或0.05%的**磷,或3%除虫菊,供鸡自由沙浴。
将樟脑丸研碎压成粉末,等夜晚鸡入窝后均匀在撒在鸡舍内,过三天检查鸡身,若仍有活虱存在,则用同样的方法加大用量进行第二次防治,便可全部消灭鸡舍和鸡身上的虱子。
将硫黄放在柴草上,点燃后,利用烟雾熏鸡、鸡笼和栖架,以消灭鸡虱。一般在第一次治疗7—10天后,需要在进行第二次治疗。
特别提醒:所有防治本病药剂,都必须与鸡虱直接接触才能**鸡虱。
鸡虱子怎么治疗?有好用的药吗?
药物名称:顺通虱蚤绝杀 (2010款浓缩型) 兑水外表喷洒 外用 鸡虱子特效药 性状:本品为浅褐色液体,清香。 药理作用:对寄生虫的作用方法以诱杀为主,并对害虫兼有胃毒和触杀的作用,麻痹寄生虫神经,使其拒食,导致死亡。 适应症:用于驱杀鸡和种鸡身上的虱,蜗,鸡蚤,蜂,库嵘,纳等体外寄生虫,环境喷洒对鸡的白冠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用法用量:本品 80ml/瓶 兑水1-2公斤稀释,喷洒于300-400只鸡体表即可。 “通顺虱蚤绝杀”特点: 1,配方独特 通过科学组方可使寄生虫主动吞食和接触药物;渗透助效剂:可克服家禽羽毛油性性质,并能改变羽毛表面的张力,从而使药液能有效渗入羽毛下。因而对寄生虫的驱杀率可达哦100%。 2,附着性好 本品能很好的附着在家禽的羽毛上,在缓慢释放出有效成份杀虫,可在家禽羽毛上附着3-4周的时间,这样可以把虫卵孵出的次生代幼虫**,这样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寄生虫反复发作的现象。 3,广谱、高效、低毒、人禽安全 本品毒性较低,使用时对人禽安全,可直接带鸡喷雾杀虫,施药时无须把家禽使用的器具收起,也不会引起家禽中毒,本品气味芳香,不会对家禽的呼吸系统造成伤害,对种鸡的受精率,产蛋率和孵化率无任何**影响。大棚里的鸡虱子怎么能**
夏季的到来,是鸡虱子出现频繁的日子,对此养殖户也比较头疼。鸡虱子属短角鸟虱科,是家禽常见的一种体表寄生虫,主要寄生在鸡的羽毛和皮肤上。体小,雄虫体长1.7~1.9毫米,雌虫1.8~2.1毫米。头部有赤褐色斑纹。一、先来了解一下鸡虱子病的发生特性:
1、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特别是秋季是鸡虱高发时期,其繁殖当气温达到25℃时,每隔6天即可繁殖一代;人、畜、禽(尤其养鸡多年的鸡场中的蛋鸡、种鸡等)均易感染虱子。
2、鸡虱子数量多时,鸡贫血消瘦,产蛋明显减少。如果产蛋窝内白天比较*暗,虱子也会到鸡身上吸血,以致鸡不愿进去产蛋。雏鸡如果感染严重,则会因大量失血可能造成死亡。虱子成虫和稚虫时期在晚上爬到鸡身上吸血,其余时期均躲在鸡舍的缝隙当中。成虫能耐饥饿,不吸血状态可生存82-113天。
3、鸡虱子白天藏伏于墙壁、栖架、产蛋箱的缝隙及松散干粪等处,并在这些地方产卵繁殖;夜晚则成群爬到鸡身上叮咬吸血,每次一个多小时,吸饱后离开。
二、我们来了解一下鸡虱子的危害有哪些?
1、鸡虱主要以鸡的羽毛、绒毛及皮屑为食,使鸡发生奇痒和不安,有时也吞食损伤部位流出的血液。
2、多量寄生时,可引起鸡的消瘦,生长发育受阻和产蛋量下降。
三、针对鸡虱子,该做好哪些防治措施呢?
(1)对新引起的鸡群,要加强隔离检查和灭虱处理,可用5%的氯化钠、0.5%的敌百虫(防止中毒)、1%的除虫菊酯、0.05%的**灵等。
(2)将樟脑丸研碎压成粉末,等夜晚鸡入窝后均匀在撒在鸡舍内,过三天检查鸡身,若仍有活虱存在,则用同样的方法加大用量进行第二次防治,便可全部消灭鸡舍和鸡身上的虱子。如果鸡身上的虱子较多,也可辅以樟脑粉擦鸡身,使其进入丛毛中,防治效果更佳。
(3)为了控制鸡虱的传播,必须对鸡舍、鸡笼、饲喂、饮水用具及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刚定植的棚内有很多鸡虱子,怎样杀灭呢?
棚内的鸡虱子主要是棚内使用未腐熟的鸡粪造成的,如果使用腐熟鸡粪这种情况就很少出现。建议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浇一大水,溺毙大量鸡虱子;结合使用乐斯本1000倍或辛硫磷1500倍喷洒地面,可有效减少鸡虱子数量,但瓜类蔬菜苗期应慎用。各位鸡身上长虱子怎么办
张伟杰同志:您好!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目前,随着集约化规模养殖的迅速发展,农村畜牧小区的分布越来越集中,也就明显增加了传染病、寄生虫病等在各养殖场间相互传播的机会。羽虱作为寄生于鸡体表的一般寄生虫,但它传播速度非常快,危害相当严重。一个鸡场一旦传播上本病,养鸡户治疗起来比较麻烦,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患鸡表现逐步消瘦,发生奇痒和不安,啄断自身的羽毛,产蛋鸡表现产蛋减少,鸡群虽不引起死亡,但造成生产性能降低,损失非常严重。用精制敌百虫片研细后同灭毒威均匀混水喷雾,效果非常好。具体用法是:每1000只成年蛋鸡用量为:敌百虫片250片(规格为0.3克)。灭毒威粉为75克,将敌百虫片研细后同灭毒威粉一同混入15千克温水中完全溶解,搅匀后全方位喷雾,间隔5-7天,再进行一次,会完全彻底灭净。该办法在临朐、昌乐、青州、安丘、临淄等养殖场中被广泛采用,效果非常好。注意事项:1、被喷鸡群,要求是健康的,最好不能有呼吸道症状,防止气味太浓引起呼吸道病。2、喷雾时,将整个鸡舍封严实,防止喷雾后,气体冒出舍外,影响治疗效果。3、在喷雾时,最好将水槽、料槽暂时一盖,防止敌百虫被鸡饮食用,造成中毒。4、喷雾时间,最好选在室温较高的傍晚进行,饮水中不要加入小苏打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查看原帖>>家里有很多鸡虱子怎么办
使用强力杀虫药,或是喷强力的消毒水。
为了控制鸡虱的传播,必须对鸡舍、鸡笼、饲喂、饮水用具及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对螨虫栖息处,包括墙缝、网架缝、产蛋箱等,用上述杀虫药液喷至湿透,间隔1周再喷一次,注意不要喷进料槽与水槽。
在鸡舍内疫沙浴池,在细沙内拌入5%的硫磺粉,或0.05%的**磷,或3%除虫菊,供鸡自由沙浴。
将樟脑丸研碎压成粉末,等夜晚鸡入窝后均匀在撒在鸡舍内,过三天检查鸡身,若仍有活虱存在,则用同样的方法加大用量进行第二次防治,便可全部消灭鸡舍和鸡身上的虱子。
将硫黄放在柴草上,点燃后,利用烟雾熏鸡、鸡笼和栖架,以消灭鸡虱。一般在第一次治疗7—10天后,需要在进行第二次治疗。
特别提醒:所有防治本病药剂,都必须与鸡虱直接接触才能**鸡虱。
蛋鸡身上长虱子怎么办
用于体表的药较多,多用几天就好了。以后每批鸡淘汰后把空鸡舍用***喷一遍下批鸡就没有了。但千万不能带鸡喷那样会中毒的。 查看原帖>>鸡虱子怎么治疗?
家禽的体外寄生虫主要是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 鸡的羽毛杂乱表面没有亮度 2 鸡很容易啄自己的羽毛特别是在鸡的*门附近 3 严重着还可以导致鸡的采食量和产蛋量下降特别严重的还可以导致死亡 4 用手翻看翅膀下和*门附近可以看到有很多类似跳*的东西在动 那就是我们所说的 鸡虱子 鸡虱是家禽常见的一种体表寄生虫,主要寄生在鸡的羽毛和皮肤上。鸡虱属于一种永久性寄生虫,全部生活史都在鸡体上...羽毛虱在鸡体上的寿命可达数月之久,但离开后只能生存5~7天,所以鸡虱发育周期为3~4周。 也是家禽的一种最普通的体外寄生虫;大约芝麻粒大小,与他昆虫一样有6条腿,种类较多,约有20多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特别是秋季是鸡虱高发时期,其繁殖当气温达到25℃时,每隔6天即可繁殖一代;人、畜、禽(尤其养鸡多年的鸡场中的蛋鸡、种鸡等)均易感染虱子。寄生在鸡身上的主要有鸡体虱、头虱、羽虱等。它们有的取食羽毛、皮屑,也有的刺咬皮肤、吸取血液,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轻者导致鸡生长受阻,产蛋鸡产蛋减少或完全停产;重者则鸡冠苍白,因失血过多而导致贫血死亡。发病症状 病鸡奇痒不安,会蹦跳飞跃,常啄自身羽毛与皮肉,导致羽毛脱落,皮肤损伤,食欲下降与渐进消瘦和贫血,精神萎靡不振,营养缺乏,进而出现贫血症状甚至死亡。雏鸡长鸡虱会影响生长发育;产蛋鸡长鸡虱则产蛋率下降。
防治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很有效防治方法 在这里推荐一种特别有效的药物 那就是 《特效灭虱灵》它可以一次根除鸡的体外寄生虫而且维持时间比较长。
《特效灭虱灵》用于驱杀鸡和种鸡身上的虱、螨、*等体外寄生虫。
产品特点:1、配方独特:特定助效剂,可使菊酯类药物对寄生虫驱杀效果提高数倍。通过科学组方可使寄生虫主动吞食和接触药物,改变羽毛表面张力和油性性质,从而使药液有效渗入羽毛下,因而对寄生虫驱杀率可达100%。
2、本品广谱、高效、低毒、气味芳香,不会对鸡呼吸系统造成伤害,不影响鸡的产蛋率、授精率、孵化率,对人禽安全。
3、使用方便,本品对水后直接带鸡喷雾使用即可。
药理作用:对寄生虫作用方式以诱杀为主,全其吞食,导致死亡。
适应症:用于驱杀鸡和种鸡身上的虱、螨、*、恙虫等体外寄生虫。
主要成份:胺菊脂、氯氰菊脂、特定助效剂等。
性状:本品为浅**溶液;清香。
用法用量:按每瓶兑水2公斤稀释,均匀喷洒于300--400只鸡体表面即可。
注意事项:1、远离食物和儿童;
2、沉淀均属正常,用时摇匀即可;
3、远离家蚕,蜜蜂等。
**反应:暂未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