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玉米水分怎么看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如何感观判断饲料的质量感官判断饲料好坏六大法(饲料怎么看质量好不好)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如何感观判断饲料的质量感官判断饲料好坏六**

(一)通过触觉判断

检测者可将手伸入一袋粮食中,如果粮食是干燥的,在袋子的里层和外层不会感到任何的温度差异;如果粮食的水分含量高,那么在冬季会感到袋子中心处的粮食比外层的粮食热,在夏季您会感到袋子中心处的粮食比外层的粮食凉。

取一勺米糠放在手掌中,用手指挤压、摩擦,如果感到太粗糙,这可能说明米糠中掺杂了稻壳;抓一小把米糠在手握紧成拳头后再慢慢松开手指,质量好的米糠会留有手指的压痕,而掺了杂的米糠则会散开无法成形。家禽的粉状配合饲料显示出这样的手指压痕,说明其水分含量高,因为水分含量正常的饲料容易散开。当鱼粉的水分含量较高时,摸起来会比较热,更柔软、更潮湿。

如何感观判断饲料的质量感官判断饲料好坏六**

(二)用味觉判断

通过味觉,可以判断饲料及其原料的新鲜程度。新鲜的饲料及其原料口感较好,而储存一定时间后,其中的油脂由于游离脂肪酸的存在会酸败,导致口感极差。过期的饲料有一种令人难以忍受的陈腐、发霉味。

通过牙咬和品尝饼粕,能够分辨出饼粕的新鲜程度、酸败程度、霉变程度和掺杂程度。目前,绝大多数饼粕掺有米糠、蓖麻籽、棉籽和其他廉价的榨油种籽。采用饲料显微镜、咀嚼、品尝、辨别颜色和气味的方法能够分辨出绝大多数掺入物。通过牙咬和咀嚼粮食或饼粕,很容易判断出其中的水分含量,干的饲料原料咬起来应该是又脆又硬且易碎。如果鱼粉、碎米等原料中掺杂有沙子、碎石,咀嚼起来会感到牙碜。

(三)用眼睛观察

检查时要注意原料的自然颜色、掺杂物含量、霉菌生长情况、结块情况、虫咬情况和任何其他异常情况,使用这些发霉结块的饲料和用变质原料生产的饲料会导致低投入产出比和高死亡率。发霉的粮食会变绿、变灰或变黑。过期或不当的贮存、原料的水分过高导致结块和霉菌生长。榨油后的坚果饼粕中掺有米糠或其他廉价果实,鱼粉中掺有虾头、蟹壳、贝壳等的粉末,都能通过仔细的观察和饲料用显微镜来发现。由于含油少易保证质量,浅色的鱼粉比暗色的鱼粉好。

用饲料显微镜比直接用眼睛检查更精确,在一台适用范围较广的显微镜下,饲料原料中掺杂的异物如果皮、果壳、石子和廉价替代物,都能很容易地被检查出来。饲料显微镜可用来判别饲料原料中掺杂物,如沙石、果皮、果壳、变质的粮食,鱼粉、肉粉中掺入的毛粉、皮粉,芝麻籽粉、葵花籽粉中掺入的蓖麻籽粉、棉籽粉及其他相似的廉价替代物。

简单的化学制品和试剂能区分饲料原料。例如将浓度为2.5%的钼酸铵溶液加入到饲料原料中,晃动后没有沉淀,说明其中可能混有碳酸钙或碳酸钠;如果没有晃动就产生**沉淀,说明其中可能混有磷酸盐或骨粉、磷酸二氢钙;如果将浓度为1%的硝酸银溶液加入到饲料原料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其中混有氯化物;如果不产生沉淀,说明其中没有氯化物;将蒸馏水加入到饲料原料中,溶液变白,说明其中混有*产品。

对于米糠、鱼油、油料籽、肉粉、蚕蛹粉、脂肪、油脂和其他含油丰富的饲料原料,由于过期或不正确的贮存会产生酸败,通过嗅觉能够分辩。在动物饲料中使用这些酸败的原料会破坏饲料中的脂溶维生素,而且饲料的口味极差,降低了饲料的口感和转化率。如果饲料及其原料有霉味,说明其中有霉菌生长,这样的饲料绝不能喂动物。肉粉中掺有皮革废弃物、毛发粉或蚕蛹粉会有一种强烈的皮革味或动物脂肪酸败的气味,这类混有掺入物的肉粉不易消化。

(四)注意倾听

干燥的粮食和鱼粉在手中晃动时有一种干的、脆的、类似金属的声音,而水分含量高的粮食和鱼粉会有低沉的声音。干燥的饲料及其原料流动性好,干的鱼粉易散不易成形。

(五)判断豆粕烘炒的程度

豆粕是世界范围内家禽饲料中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它含有极好的氨基酸,但也含有微量影响消化吸收的胰蛋白酶***之类的毒素。通过加热,主要是烘炒可以破坏这些毒素。市场上买到的豆粕是经过烘炒、用溶剂萃取后的产品。烘炒过度和烘炒不够都是不可取的,因为烘炒过度会使蛋白质变性,烘炒不够将不能完全地破坏胰蛋白酶***和其他毒素。有一种快速现场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大豆的烘炒程度,美国豆粕协会和其他机构为这种快速现场检测方法提供一种含有甲酚红+尿素+百里酚蓝+丙三醇的混合试剂,将样品在培养皿或光滑的白纸上均匀地摊成薄薄的一层,把混合试剂喷到样品上,如烘炒不够,豆粕微粒在1分钟内很快变红;如烘炒程度合适,仅有10%微粒变成红色,而且变红速度很慢;如烘炒过度,则没有微粒变红。

(六)对粮食的检测应检测粮食的颜色、容重、虫咬情况和有无沙石、玉米芯、皮壳、糠麸等杂质;

还应检测粮食的胚芽部分是否发霉。随机从不同的袋子里取50~100粒粮食观察是否有霉菌繁殖,如果超过2%的粮食有霉菌,就应拒绝使用这批粮食;如果有1%~2%的粮食受到霉菌污染,应将所取的样品送实验室进行菌霉素检测和确认。通过牙咬、触摸、抖动能够判断出粮食的水分含量。如果需要更精确的判断,可将100克粮食放在煎锅加热,连续搅动大约10分钟,注意不要烧焦,然后将样品**后再称重,这就是干物质的重量。这种方法也能用于饼粕水分含量的估计。

玉米的等级划分标准是什么?还有玉米水分的划分标准是什么?国家标准

玉米国家级质量标准参照玉米国家标准GB1353-2009划分5个等级,按照容重、杂质、水分、不完善粒以及色泽气味(生霉)指标等衡量玉米质量,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指标,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权威性。参照下表。 玉米水分划分标准为14%以下。国储粮收购的玉米,烘干后水分基本上在14%以下,最多不超过14.5%。 扩展资料: 玉米质量标准有三个,分别是最基础的玉米国标、饲料用玉米国标以及工业用玉米国标。 这三个标准既相互联系又各有特点。玉米国标是大宗玉米的通用标准,广泛适用于商品玉米的收购、贮存、运输、加工以及销售。而饲料用玉米标准和工业用玉米标准针对性更强,在玉米国标的基础上,又有一些变化和调整。 这三个标准共同点是以水份、杂质、不完善粒、生霉粒等作为衡量玉米品质的主要指标;其不同点在于饲料用玉米除保留容重等主要指标外,还增加了粗蛋白质这一技术指标,而工业用玉米则舍弃了容重这一指标项。

玉米质量标准有三个,分别是最基础的玉米国标、饲料用玉米国标以及工业用玉米国标。 这三个标准既相互联系又各有特点。玉米国标是大宗玉米的通用标准,广泛适用于商品玉米的收购、贮存、运输、加工以及销售。而饲料用玉米标准和工业用玉米标准针对性更强,在玉米国标的基础上,又有一些变化和调整。 这三个标准共同点是以水份、杂质、不完善粒、生霉粒等作为衡量玉米品质的主要指标;其不同点在于饲料用玉米除保留容重等主要指标外,还增加了粗蛋白质这一技术指标,而工业用玉米则舍弃了容重这一指标项

玉米14个水分定价0'70元那么30个水分多少钱?是怎样计算的?谢谢老师!

先折合成纯干玉米单价。

0.7÷(1-14%)≈0.814元/斤

含30%水分每斤价格:

0.814×(1-30%)≈0.57元/斤

刚刚收获的玉米水分大概是多少

刚刚收获们玉米水份。大概是多少呀,这LI个一般他

们水份在26至30之间。也有20的水份。

计算玉米水分的1.2是怎么计算的

当玉米的水分含量高于安全水分1%的话,那么的就要扣量1.2%。

例如:有100斤玉米,含水量为20%,如果要折合到安全水分,计算方法为:安全水分玉米量=100-100*[(20-14)%*1.2]=92.8

水分(%)= (1— ───── )×100 -------------- (2)m0×m2

式中:

m0 -- 第二次烘前试样质量g

m1 --第二次烘后试样质量g

m2 -- 第一次烘前试样质量g

m3 -- 第一次烘后试样质量g

扩展资料:

水分是粮食的一个重要成分,它不仅影响 粮食籽粒的变化,还影响粮食的加工、储藏及粮食食品的制作。水分过高的粮食易发热霉变,适量的水分可保证粮食加工及食品制作的顺利进行。

粮食中存在两种水分形式:游离水和结合水。当谷类粮食水分达到14%~15%时。开始出现游离水,当粮食水分在13.5%以下时,一般看做是结合水 。游离水在粮食籽粒内很不稳定,它的存在对粮食的安 全储藏十分不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含水率试验

收新玉米怎么看水分?比如30水的怎么看

30的水分除非在冷冻的情况下,不然就烂了。你最好去粮库找个有经验的保管员教你,和水分测定仪比对。一般是用指甲掐胚部、牙咬、听声音来感官经验判定。好多不好描述的,凭经验

玉米扣水分怎么计算

就是玉米含水率为14%,就不扣水份,如果含水率为16%。

干重是1000公斤玉米扣水份是:

含水14%的湿重=1.14×干重=1.14×1000=1140公斤

含水16%的湿重=1.16×干重=1.16×1000=1160公斤

扣水份=1160-1140=20(公斤)

如果玉米含水率是16%,扣2%的水份,1000公斤玉米扣20公斤水,这样就剩余980公斤玉米了。

扩展资料:

直接干燥法测定水份

固体试样:取洁净铝制或玻璃制的扁形称量瓶,置于101 ℃~105 ℃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加热1.0 h,取出盖好,置干燥器内**0.5 h,称量,并重复干燥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mg,即为恒重。

将混合均匀的试样迅速磨细至颗粒小于2 mm,不易研磨的样品应尽可能切碎,称取2 g~10 g试样(精确至0.0001g),放入此称量瓶中,试样厚度不超过5 mm,如为疏松试样,厚度不超过10 mm,加盖,精密称量后,置101 ℃~105℃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干燥2 h~4 h后,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内**0.5 h后称量。

然后再放入101 ℃~105 ℃干燥箱中干燥1h左右,取出,放入干燥器内**0.5 h后再称量。并重复以上操作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 mg,即为恒重。

注:两次恒重值在最后计算中,取最后一次的称量值。

X=(M1-M2)/(M1-M3)×100%

式中:

X ——试样中水分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m1 ——称量瓶(加海砂、玻棒)和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2 ——称量瓶(加海砂、玻棒)和试样干燥后的质量,单位为克(g);

m3 ——称量瓶(加海砂、玻棒)的质量,单位为克(g)。

水份,指物质中所含水的质量与总质量的比值,通常表示为百分数,常用于化验指标,为生产、处理等提供依据。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都有专业的仪器进行测量,并且准确性、易操性都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份

怎么看玉米有多少水份

首先需要明确说明的是,依靠目测等感官手段只能大概判断玉米水分,不能作为依据。欲得到精确数据还是需要利用检测手段(仪器分析、化验等)。下述方法供参考。

1 听
  听声音:用扦样器扦样时,听玉米落入样盘中的响声,发出沉闷响声的,说明此玉米水分在25.0%以上;发出清脆响声的(除冬季的冻粒玉米外),说明此玉米水分在21.0%以下。
2 看
  一看品种:如黑单、叶单类等品种,在年景差、成熟度低时要比别的品种的水分高2.0-3.0%。
  二看色泽:看色泽要背光,即不能在大阳光直射下观看,也不能在日光灯下观看。在日光灯下观看玉米,它的色泽较强(比较光亮),同一样品在日光灯下观看要比在正常光下观看水分要高出2.0%左右。一般来讲,光泽强的玉米水分在25%以上。
  三看胚的大小:近年来玉米的品种繁多,有的玉米胚部比较大,有的玉米胚部较小。胚大的玉米含水量高,胚小的玉米含水量低,水分相差1.0-2.0%之间。
  四看角质多少:根据品种的差异,有的玉米含角质多,有的玉米含角质少,有的几乎没有角质(即粉质玉米),角质多的玉米水分低,角质少的玉米水分高。
  五看胚的凸凹:玉米胚凹陷的水分低,胚凸出的水分高(自由水分大)。
3 摸
  摸就是用手感觉:
  用手满把握时有刺手的感觉,胚基收缩,胚部凹陷,用大拇指甲掐胚部阻力大(掐不动),没有掐痕,手摸粒面光滑、光泽弱,此玉米样品水分在14.0%以下。
  用手满把握时有刺手的感觉,粒面光滑,胚基收缩,胚部凹陷,用大拇指掐胚部,没有响声,只留有轻微的掐痕,指甲受到的阻力大,此时玉米水分在14.0-15.0%之间。
  胚部凹陷,用大拇指甲掐胚部有轻微的的响声,指甲稍有下陷,玉米稍有光泽,此时玉米水分在15.0-16.0%之间。
  胚部稍有凹陷,用指甲掐胚部时,较易掐入,玉米有光泽,此玉米样品的水分在16.0-17.0%之间。
  胚部有80%为稍有凹陷,20%与胚*相平,有光泽,用指甲较易掐入,此玉米样品的水分在17.0-19.0%之间。
  胚部稍有凹陷的占60%,其余的40%与胚*相平,有光泽,用手满握有涩的感觉,用指甲掐入*力小,此玉米水分在19.0-22.0%之间。
  胚部几乎没有凹陷,稍有凸出胚*的占样品的80%,用手满握有明显的涩感,光泽较强,用指甲易掐入胚部(冻粒需解冻),此玉米水分在22.0-25.0%之间。
  胚部凸起超过胚*的粒占90%以上,粒型显涨,手握潮湿,个别粒胚部掐去胚基,能挤出水珠,剥去胚上的种皮,能刮出冰渣,此类玉米的水分在25.0-27.0%之间。
  胚部明显凸出胚*,并且胚的基部凸出粒面较高,用指甲剥开胚部的种皮,皮下有一层冰(0℃以下自由水结冰)。如果不剥开种皮,用手焐化,用指甲掐掉胚基,用食指托住玉米粒,大拇指挤压胚部,有水珠湛出,此类玉米若占样品的50%,其余是平胚,那么样品的水分在27.0-29.0%之间;若此类玉米占样品的60-70%,其余是平胚,那么样品的水分在29.0-32.0%之间;若此类玉米占样品的80-90%,那么样品的水分在32.0-35.0%之间;若此类玉米占样品的95%以上,那么样品的水分在35.0-40.0%之间。
  另外,有的玉米脱粒后因储存温度与脱粒前不同(即产生温差),玉米表层出现结霜现象,用手握时听到沙沙的响声,这时要全面观察,仔细看其品种、成熟度、胚的大小、胚的凸凹等现象来鉴定此玉米的水分,但表面所结的霜要加上0.5-1.0%的水。
  以上是感官检验玉米的一点体会,由于人的感觉**的感觉因人而异,有的经验"易做难说",文字说明又不一定能表达的恰当,所以要比较准确的由感官鉴定玉米的水分,必须经常把感官检验结果与烘箱法检验的结果相对照,多次反复比较、琢磨、记忆,从中积累经验,再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还应经常性的用标准法对照,随时总结经验,及时纠正偏差。
  建议初学者估测练习最好采用被测物含量系列比较法。例如:感官鉴定玉米水分,将已知水分的玉米样品配成18.0-22.0%、等差距为0.5%的水分含量系列样品(即18.0、18.5、19.0、19.5、20.0、21.0、21.5、22.0%),然后按照水分含量系列反复地练习,记忆,感觉水分含量不同的样品在用眼看、手摸(包括插、握、掐)、耳听时的不同感觉。反复练习,达到与烘箱法测定结果不超过0.5%时,即可以认为掌握了玉米水分的感官鉴定技术。
  在掌握了感官检验技术后,必须熟练它,常言道:"无他,只手熟耳 ",要想提高感官检验水平、提高感观检验的准确度,必须经常结合仪器校正分析(如水分必须常与标准烘箱法对照),与实物标本进行反复对照验证,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再来指导实践。

玉米多少水分计算公式

玉米水分计算公式:

粉碎样、整粒样含水量按公式(1)计算:

m0-m1

水分(%)= ───── ×100 --------------- (1)

m0-m

式中:m -- 铝盒质量,g;

m0 -- 烘前试样和铝盒质量,g;

m1 -- 烘后试样和铝盒质量,g;

6.2 两次烘干样含水量按公式(2)计算:

m1×m3

水分(%)= (1— ───── )×100 -------------- (2)

m0×m2

式中: m0 -- 第二次烘前试样质量,g;

m1 --第二次烘后试样质量,g;

m2 -- 第一次烘前试样质量,g;

m3 -- 第一次烘后试样质量,g。

两次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15%,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二位。

扩展资料

水分是粮食的一个重要成分,它不仅影响 粮食籽粒的变化,还影响粮食的加工、储藏及粮食食品的制作。水分过高的粮食易发热霉变,适量的水分可保证粮食加工及食品制作的顺利进行。

粮食中存在两种水分形式:游离水和结合水。当谷类粮食水分达到14%~15%时。开始出现游离水,当粮食水分在13.5%以下时,一般看做是结合水 。游离水在粮食籽粒内很不稳定,它的存在对粮食的安 全储藏十分不利。

只有粮食的含水量下降到结合水 范围内时,粮食籽粒才能处于休眠状态,生命活动才能减到最低限度,才有利于粮食的储存。

参考资料来源:国家标准网--玉米水分测定法 GB T 10362-1989

玉米水分怎么看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