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水蛭养殖水为什么要肥水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水蛭养殖能用猪粪肥水吗?(井水养水蛭如何肥水)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水蛭养殖能用猪粪肥水吗?
不能,水蛭对水质非常敏感,不耐碱,用粪肥水会使水质恶化,而且水质会因粪便发酵成偏碱性,最终造成水蛭死亡。
水蛭养殖池里的轮虫如何除掉?
水域杀灭轮虫的常用方法
1.代森铵全塘泼洒法
农用代森铵溶液是含代森铵为45%的淡**液体,1994年开始用于治疗生产动物车轮虫病,1996年用于杀灭水体轮虫,起初用量为1米水深150∼250毫升/亩,由于抗药性的产生至2015年用量已增至1米水深400∼800毫升/亩。代森铵优点是杀灭速度快,药性比较温和,同时也有一定的杀菌作用;缺点是对虫卵不敏感,经常使用,水产动物易产生耐药性,轮虫易产生抗药性,用后水体有时出现混浊现象,鳜鱼、虾蟹专养塘禁用,乌鳢和鲇鱼慎用。
2.菊酯类杀虫剂泼边法
用于杀灭水体轮虫的菊酯类杀虫剂主要有4.5%的氯氰菊酯和2.5%的溴氰菊酯溶液两种,杀灭剂量前者为1米水深50∼70毫升/亩,后者为1米水深40∼50毫升/亩,用法为黎明沿池边水域均匀泼洒杀灭,由于这两种药毒性较大,用药后存有安全隐患,使用时要保证鱼类紧围增氧机,连续开机24小时以上。此方法虾蟹塘禁用,无鳞和特养鱼类慎用,这类药品在酸性或中性水体效果较好,碱性水体可复配0.2克/米3硫酸亚铁增强效果。
3.抗生素类杀虫剂杀灭法
抗生素类杀虫剂常用的是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溶液,有的使用其衍生物(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固体“轮虫净”常为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可湿性粉与代森锰锌可湿粉复配而成,有的再加入适量中药提取物增强效果。
4.其他杀虫法
轮虫比较难杀也易产生抗药性,生产上杀灭轮虫的办法五花八门,各地用法也有区别,最常见的有0.7克/米3硫酸铜杀灭法、30毫升/米3福尔马林泼洒法、80%****油0.15毫升/米3+硫酸铜0.3克/米3复合杀灭法等,盐度突变对轮虫增殖也有影响,但这些方法有的毒性较大,对水体生态平衡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用后要注意科学解毒和积极进行水环境的修复。
注意轮虫越杀越泛滥
轮虫越杀越泛滥,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水域泼洒药物毁灭了轮虫的天敌生物。
2.外用药洗杀了轮虫的体表寄生生物。
3.某些药物不杀虫卵并且**了轮虫大量产卵。
4.杀灭轮虫后的善后处理常促进了轮虫的增殖。
防治轮虫泛滥与复发的科学方法
1.翻新池底与合理混养
轮虫易泛滥的养殖水体可混养较多的花鲢,也可混养一定数量的乌子头鱼苗;对虾养殖可分批投苗,实施不同规格的混养;另外也可混养一定数量的鲫鱼或“垃圾鱼”等以清除水下有机污染,这在很大程度上可预防轮虫的增殖。
2.减少投喂与局部杀灭
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对轮虫的发展要进行动态**,当其数量到达危害临界值时可采取清晨下风水域局部杀灭(在轮虫数量难以控制到达泛塘的状态下不排除全池杀灭,但全塘杀灭风险很大也容易破坏水环境),消灭轮虫的有生力量,限制其快速增殖。局部杀灭能有效保护轮虫的天敌生物,维护水体的生态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利用轮虫自然消减规律达到控制轮虫的目的,轮虫也就很难重复泛滥。
3.加水引藻与积极肥水
轮虫易泛滥的养殖水体有机污染比较严重,水体肥分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现象,此时应补充水体严重缺乏的营养成分,积极而科学地肥水,常规可补钙、补磷、补钾和补微量元素等,也可施入有机酸复合肥、复合氨基酸肥及藻类激活素等(注意不可施用益生素,如芽孢杆菌、EM菌、酵母菌和光合细菌等),让水体保持肥水状态,就能**藻类增殖,有效抑制轮虫密度的增大。
4.轮换用药与防止抗药性
杀灭轮虫不可长期使用一种药物,养殖户反映再好的药物使用3∼4次,就觉得效果没以前好了,他们常认为药物有假了,其实不然,这主要是轮虫产生了抗药性。为了防止抗药性的产生,我们推广轮换用药法,也就是杀一次后,下次更换另外一种药杀灭,这样不仅能提高杀灭效果,延长药物的使用寿命,还能有效预防轮虫抗药性的产生。另外,在用药后应对应解毒,消除药物在养殖环境中的残留,有效维持养殖水域的生态平衡,修复养殖动物的体内体外环境,保护最佳生产力。
水蛭池不坏水的方法?
要想不坏水首先是调节水质,水源是水蛭生存的主要条件,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繁殖。在水泥池中进行人工养殖水蛭时,由于投放的密度大,故水质较易恶化,所以水质一定要调节好,要求水质肥爽清新,不要有异味异色,可以2〜3天换一次水,如果有微流水不断流人更好。
金钱蛭养殖方法?
1)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为3-5个月,便可上市,有两个快速生长期(6—7月,9月),8月到泥里,生长缓慢;
(2)饵料主要摄食螺类(田螺),蚯蚓,鱼,青蛙,禽畜等动物的血液,人工饲养还会添加米糠等
(3)水蛭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水蛭的生长发育直接受到环境温度的制约。水蛭的适宜生长水温是10-35℃,最适生长水温25℃。在25-30℃,生长最快;2—lO℃是它的适宜休眠温度。
(4)水蛭要求水和土壤中性偏酸,pH值6.5-7之间,肥水透明度在 20-30厘米。水土碱性不能过强。对水源要求不严,在污水中也能生长。
(5)雌雄同体,异体交配。外***雄性在第11节,雌性在第12节。繁殖期标志:生殖带会变黄,**越明显,越快产茧,产茧后**褪去。3~4月产卵,一般产卵莹1~4个,每个卵莹可繁殖60~80条幼蛭,夏季是其繁殖旺季,也是捕捉的最佳季节;4~10月,水蛭卵莹外呈海绵状,多产在半湿不干的沃土中,因此饲养水蛭的水田、水池不宜大、深,雨天要注意排水,水位不要浸过土面,否则卵易死。
(6)有脱皮习性,与生长没有直接关系
(7)江苏地区4月中下旬产茧(2-3cm,棕红色,有白色泡沫),5月底出苗。每条水蛭产2-3个茧,最多5个,最多70-80条/茧。苗的数量与茧的大小有关。小苗养殖期需要附着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