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塘?L养殖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用淡水养殖虾有哪些好处?(淡水能养虾吗?)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淡水养殖虾有哪些好处?

产量高,虾的品质好。

虾池条件与清塘淡水虾为底栖动物,大部分时间在池底和池壁活动。淡水虾的耗氧量高。不耐低氧环境。因而用来养殖淡水虾的池塘要求紧靠水源,水质清新,没有污染,进排水方便。

.虾种放养池塘单养淡水虾,虾种的放养分为夏秋两季进行。夏季放养自3-4月份开始,以放养越冬虾种为主,规格为1000-3000只/公斤的,每亩虾池放养1.5万-2万只。

用淡水养殖虾有哪些好处?

虾种放养时,应坚持带水作业,动作要轻,虾种不宜在容器内堆压。  

饵料的种类及投饵方法淡水虾在一年中的生长期约有5-6个月。当水温达18℃以上时,即应开始人工投饵。

淡水池塘怎么养鱼

  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目前中国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
  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_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_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_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a. 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
  b. 单养、混养和套养
  c. 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 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条件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_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_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_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 1.0_1.5米为宜。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_2.0米。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清塘消毒
  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药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
  注水和培育水质
  池塘消毒后,待药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_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鱼种放养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_0.75公斤,如放养0.5_0.75公斤的可长到1.0_1.5公斤。鲢鳙鱼一般放一龄鱼种,12_1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_0.75公斤。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_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 .5公斤,团头鲂150_350克,鲫鱼100克以上。
  高产放养模式:
  各地根据多年养殖经验,经过科学总结,制订了许多放养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在此仅介绍80:20放养技术:
  1. 用上述标准方法准备池塘。
  2. 将规格均匀一致的能摄食颗粒饲料的鱼类(如鲫鱼)的鱼种和规格比较均匀的滤食性鱼种(如鲢鱼)放入已准备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别占总产量的80%和20%。
  3. 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计划和方法饲喂80%的鱼类。
  4. 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始终将池塘水质维持在一个不会引起鱼类应激反应的水平。
  5. 在收获时,主养鱼(80%)的个体应大小均匀、达到上市规格。
  鱼种放养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对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养殖者,每亩水面收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限量:
  a. 在增氧受限制、不能冲水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167公斤;
  b.在增氧不受限制、冲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267公斤;
  c.在增氧和冲水均不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400公斤;
  d. 连同配养鱼20%的重量,a、b、c三类池塘的总产鱼重量分别为209公斤、333公斤和400公斤。
  e. 若希望出塘平均规格为500克,则a、b、c三类池塘放养鱼总数量分别为418尾、666尾和800尾。其中主养鱼占80%,配养鱼养鱼占20%。
  池塘养鱼的饲养管理
  好的管理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养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大的利润。最大的利润是通过维持生产成本与鱼种的质量和数量、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来取得的。科学的饲养管理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经常巡塘,观察池塘中鱼群动态
  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的程度如何;日间可结合投饵和测水温等工作,检查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在高温季节,天气突变时,鱼类易发生严重浮头,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时制止严重浮头,防止泛池。
  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
  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适当水量,防涝抗旱,防止逃鱼 根据情况,10_15天注水一次,以补充蒸发消耗,使鱼类有充裕舒适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根据天、水温、季节、水质、鱼类生长和吃食情况,确定投饵量,及时做好防病工作。
  做好全年饲料、肥料需求量预算和分配。
  合理使用增氧机,投饵机等渔业机械,搞好维修保养和用电。
  注意市场行情,及时安排出塘,有条件的地方可搞好轮捕轮放。
  做好池塘日记记录和统计分析 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鱼种放养和计划收获、实际收获记录
  投饵施肥记录
  水质管理和鱼病记录
  经济效益分析
  以上是池塘养鱼技术的主要要点。用八个字可系统地加以概括:
  水要有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适宜的水温,宽敞的水面;
  种要有优质的品种和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
  饵要有营养全面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
  密以较高的密度获得较高的产量;
  混适当混养肥水性鱼类;
  轮搞好轮捕轮放,也可搞轮作即上茬养成鱼,下茬养鱼苗;
  防认真做好防病治病的工作,贯彻“有病早防,无病先防,防重于治”的原则;
  管精心的日常管理。
  祝早日成功!!!

请问在家后院建个鱼池要多深呢,养草金鱼的

随你喜欢呀,看你的条件。
一般最浅20CM即可,我们小区的人工小溪就是这个深度,养锦鲤也没问题。

最深不要超过1米吧,看你后院多大,以及鱼池面积多大了。对鱼来说没影响的,都可以养得很好。

**水养殖黄颡鱼好吗

可以的,我的也是井水养鱼

养虾用em菌液对养虾塘养虾有什么好处?

EM菌在南美白对虾养殖实验中对比
针对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低产多病的难题,用EM液在南美白对虾养殖全过程进行处理,在老式自然纳潮进水的虾塘,试验组池塘水质稳定,85天养成52尾大规格商品虾,产量达每亩227公斤,比对照组产量(138公斤)每亩净增产89公斤。可见EM技术确实是一项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 (1)试验处理:试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面积为7.5亩,对照组面积为12亩,均选用自然纳潮进水老式虾塘,每池设置两台增氧机,试验期间水温24~32℃,海水盐度为10‰~22‰,两组均投虾苗每亩1.3万尾。

① 清塘处理:试验组先按常规办法清除野杂鱼虾,于放养前2周用EM菌液处理塘底。具体方法:将池塘水排至尽可能低的水位,但必须保持池底湿润,按每亩2.5公斤好旺农EM菌液的量泼洒塘底,先泼洒其中的一半,翻耕后再泼洒另一半;一星期后进水,同时按每亩1公斤菌液的量泼洒池塘,然后按常规方法培育水质,适时投放虾苗。

② 水质处理:南美白对虾放苗后每半个月泼洒一次EM液,用量为每亩1.5公斤,后期延至1个月泼洒一次。

③ 饲料处理:用好旺农EM液直接喷洒饲料后再投喂,用量为每公斤饲料喷25毫升EM液,每天一次。

在养殖全过程中不施用任何消毒剂。共换水两次,不定期抽淡水补充到正常水位。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清塘及养殖。试验期进行三次水质和底质分析,即清塘前一次,投苗后一个月和投苗后两个月各进行一次。

(2)结果与分析
① 溶氧:由于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有增氧机,溶氧相差不显著。
② 水质:试验组水色为黄绿色,体现水体中绿藻占多数,能很好地保持水质稳定。对照组水色多变,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质不稳定。

③ 氨氮含量:从三次水质分析看,试验组氨氮由每升0.2毫克上升到0.6毫克,表明随养殖时间的延长,水体污染程度并不加重。对照组氨氮由每升0.2毫克上升到0.8毫克,甚至达到每升1.2毫克,表明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水体污染越来越严重。

④ 生化需氧量:试验组生化需氧量低于对照组,并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而对照组生化需氧量则明显升高,表明水体污染日趋加剧。

⑤ 硫化氢含量:试验组硫化氢污染(0.08毫克/升)低于对照组(0.25毫克/升),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试验组硫化氢污染增加不明显。

⑥ 底质分析:从感观上,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对照组黑化区域明显增大,并且随养殖时间的延长,硫化氢味也逐渐加浓;而试验组有发酵香味,可能由于EM菌群使底质有机残饵、虾粪等发酵的结果。

⑦ 成活率和产量:对照组后期水质污染严重,白斑病暴发,陆续出现死虾,为减少损失,于9月25日起捕,只养殖了70天,规格较小,为每公斤76尾。试验组成活率为79%,比对照组高,并且养殖期间水质稳定,始终未发生过疾病,能养成较大规格,每公斤52尾,因而产量大大提高,产量可达每亩227公斤,比对照组每亩138公斤增产89公斤。

⑧ 饵料系数:试验组饵料系数为1.2,低于对照组的1.4。这可能是EM有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和提高饵料蛋白质质量的缘故。

通过上述试验,可以肯定的是有效微生物复合菌液可以改良底质,稳定水质,是保证南美白对虾养殖成功的重要技术。好旺农EM菌运用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必须将塘底处理、水质处理、饲料处理三项措施结合进行,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EM菌液处理南美白对虾养殖全程,由于没有再施用化学药剂,因而生产出来的水产品是比较完全和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并可避免水产品产生所谓的抗药性,一旦出现虾病时用药救治也容易见效。多年连续使用EM菌液的虾塘必定能形成有效微生物菌群的生态优势,达到虾塘环境的良性循环,保证南美白对虾养殖持续发展。

一亩鱼塘能养多少斤鱼?

池塘养殖品种的多少,完全由你自己决定,很多鱼都是可以搭在一起混养的!至于产量这个问题就看你放养的品种和密度了,不同的品种和不同的放养密度,产量是不同的!

1、 挑选鱼苗需选体质健壮、生活力强的优质鱼苗。

2、看鱼苗群体色素。优质鱼苗群体色一致,无白色死苗,身体清洁,略带暗青色,劣质鱼苗群体色素不一,为花色苗,并且体质发黑带灰色。

3、看鱼苗游动情况,用手或木棒在鱼篓内将水搅动成漩涡,优质鱼苗逆水靠边游,劣质的测旋人中间,顺水游动。

4、抽样检查:用一个瓷盘子,将鱼苗连水一起盛满盘子,将嘴平盘沿用力吹气,鱼成群迎风游来的为优质的,顺风漂去的为劣质的。也可将盘内的水慢慢倒净,鱼苗背背朝上,尾部卷曲成弧形并顺逆往复乱动的为优质的,鱼体壁紧贴盘底不动的为劣质的。

新手怎么养殖水产?

一、养殖场地选择
四大家鱼的成鱼养殖通常选择5~10亩左右长方形或多边形鱼塘。养殖青鱼、草鱼最适水深1.5~2m,鲢鱼、鳙鱼1.4~1.6m。鱼塘最佳走向为东西向,通风向阳,进水口与出水口呈对角分布,底部略高于出水口,坡比为1∶100,便于自然增氧。鲢、鳙鱼池池底需有20cm深淤泥,青、草鱼池池底则可以不含淤泥。
二、四大家鱼种苗的识别
刚孵出的仔鱼,一般叫水花,按季节分为“春花”和“夏花”两种,通常春花成活率高于夏花。“四大家鱼”水花识别可归纳为“青驼背”“鲢灰身”“草桔红”“鳙暗黑”。具体识别方法是:青鱼头较尖,身体和鳍为灰黑色,鳞片不明显;鲢鱼体色银白,头比鳊鱼小,胸鳍尖端仅达腹鳍基部;草鱼体色淡黄,吻端钝圆,鳞片清楚;鳙鱼体色黑而稍带**,头大,胸鳍尖端越过腹鳍基部。四大家鱼水花长至一寸时称为寸片,可以用作鱼种。
三、种苗的选择和放养
1.鱼种选择
成鱼养殖中,通常应选择色泽鲜艳、肌肉丰满、个体重无病伤、规格整齐、游动活泼的鱼种,反之如果体色暗黑、鱼种瘦弱、游动缓慢则不应作为养殖鱼种。
2.鱼种放养前准备及具体做法
(1)放养前准备 放养鱼种的鱼塘分为精养塘和粗养塘两类。没有养过成鱼的粗养塘,要全面清塘和消毒后才能投放鱼种。养鱼一年以上的精养塘要全面清淤,为鱼种提供适宜生活环境。
(2)具体做法 如果主养鲢、鳙鱼,清塘消毒1~2d后即施放底肥,投放磷氮比例一般为5∶2,即每亩养殖池塘投放50kg过磷酸钙、20kg碳酸氢铵,25kg左右的草木灰来培肥水质,如果主养草鱼在清塘7d后方可投放鱼种。如池塘为精养塘,应彻底清淤后再施肥,且仅限于施少量磷肥和草木灰。冬季放养鱼种池水深度不低于1.8m,便于保温越冬;春放时,如有可靠水源,初次注水不应超过80cm深,以便水温迅速升高,促进鱼群摄食饵料。
四、种苗搭配及放养
1.鱼种放养及搭配
鱼种的放养需根据主养鱼种进行不同搭配,在无流水养殖条件下,投放密度不宜加大,以免影响商品鱼规格和品质而降低养殖效益。如果主养草鱼,一般需按16∶7搭配鲢鳙鱼苗(即每亩投放800尾草鱼苗搭配350尾鲢鳙鱼苗)以便收获时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鱼种的放养时间
四大家鱼的放养方式和具体放养时间主要由水温确定,在南方一般采取春放模式,即3月5日-3月15日投放鱼种,此时水温为6~10℃,四大家鱼活动能力较弱,容易捕捞,操作过程中可减少鱼体损伤。
五、成鱼养殖池塘管理
1.清塘、去杂。放养四大家鱼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清塘、除杂、培肥水体,同时搭配好主养鱼种和其他品种放养比例。
具体操作步骤为:抽水—去杂—清淤—播撒生石灰消毒—注水—施肥—投放鱼苗。即先抽干池水,清除野杂鱼及部分污泥,每亩泼洒150kg生石灰。7d后,可注入0.8m深池水,并施250~300kg/亩腐熟粪便作底肥,晾晒12d左右再投放鱼苗,促进鱼苗早开食或增加摄食。
2. 早施饵肥。主要目的是迅速满足
成鱼营养需求。当水温达到6~8℃时,鲢、鳙亲鱼池必须抓紧施肥,以便饵料生物迅速繁殖生长,培肥水质。同时可根据水色,适当追肥。养成“看水色、看天气、看鱼的活动情况”决定施肥数量的好习惯。
①看水色,关键在于掌握四字原则:即水体的“肥”“活”“嫩”“爽”,首先看水色是否为鲜嫩的淡黄绿色,透明度是否高于25cm,水体颜色是否会在1天中出现多次变化,如出现一日三变或多变就表示水体为鱼种生存的最适养殖水体,就不应再投放饵肥;②看天气,指看是否可能出现闷热或暴雨天气,是否会发生气温突变,避免水温骤变引发鱼群感冒;③看鱼群活动,指观看鱼群是否出现浮头或萎靡不振,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六、饵料投放
1. 投饵量及投饵计划
(1)投饵量一般可通过公式计算。即全年投饵量=池塘的鱼产量×饲料百分比×饲料饵料系数×鱼塘面积,计算公式:
Q=PrKA式中:
Q-某种饲料全年的用量(kg);
P-池塘的鱼产量(kg/亩);
r-该种饲
料的搭配比例(%);
K-该种饲料的饲料系数;A-鱼池总面积(亩)。
(2)投饵量确定。一年中各月的投饵计划,主要是根据水温、鱼类生长情况和饲料供应情况来制定。鱼类摄食量通常与水温变动成正相关,与饵料系数及鱼类的体重成反相关,即适温范围内,水温越高,摄食量越大,鱼类生长明显,反之超过或低于适温,则必须减少饵料投放。主要需遵循“早开食”“晚停食”“抓中间”“带两头”的投喂规律,即精青饲料放在鱼类摄食旺盛、生长最快的季节投喂。南部属于**带气候,鱼类的适温季节为5月下旬-9月下旬,5月份以前及10月份以后投喂饵料的比例应相应减少,1-3月份则不应投喂饲料。每日投饵量,应根据季节、天气、水色和鱼类摄食情况而定,具体做法:①颗粒饲料投喂量以鱼群20min内吃完为佳;糊状饲料投喂量以鱼群1h内吃完为最佳;青饲料则应当天吃完,以免污染水质;如果投放青鱼饲料(如螺蛳、蚌、蚬、蛤等)则没有数量和时间限制,以下次投饵前吃完即可。②根据天气确定投饲量:如果水温为适温,天气晴朗且水中溶氧量高,应适当多投;反之则应少投或不投,以免污染水质。③根据水质好坏确定投饲量:如果水体气味清新,清爽,透明度高,且鱼类活动积极应适量多投;反之则应少投或不投。如水质已被污染,应立即捞出**物,开动增氧机,补充新鲜水,以便水质变好。

池塘养鱼技巧有哪些?

养龙虾的池塘怎么建

楼主,你这问题问的我都无语了

在家里养鲟鱼有没有什么要求?

1、养殖密度

不同的鲟鱼养殖模式或同一养殖模式下不同规格的鲟鱼,养殖密度有所差别。养殖密度对鲟鱼的生长影响较大, 密度过高对鲟鱼的生长具有消极作用,特定生长率和日增重及摄食率显著降低。

2、投饲策略

投饲策略主要包括投饲率和投饲频率。不同规格的鲟鱼,在不同养殖模式及环境下,投饲策略有差异,不同的水温条件下,投饲策略也有所变化,确定适宜的投饲策略有助于提高鲟鱼的养殖产量及饲料利用率,减少对养殖环境的污染。

3、疾病防控

鲟鱼病害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病原体、水环境和鲟鱼机体抵抗力等因素, 若水环境发生变化时,或机体因其他原因不能适应环境条件时,都会引起病害的发生。

鲟鱼人工养殖的病害风险防控应重点从机体抵抗力和环境等方面人手,以预防为主,建立免疫防控、 药物防控和生态防控的综合防控规程,加强饲养管理,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扩展资料鲟鱼的习性:

1、鲟鱼是动物食性的鱼类,在幼鱼开食阶段可捕食浮游动物,但很快鱼苗就发展成营底栖生活。与这一生活方式相适应,这时的鲟鱼口部突出、下位。鲟鱼喜欢的食物随不同种类而有变化,主要食物是水蚯蚓、甲壳类、软体动物以及小型鱼类等。

2、鲟鱼的行动笨拙,性情孤僻,不喜欢集体洄游,终年在江河的中、下层水域中过着寂寞的独居生活。但在刮风涨水时候,它会显得特别活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鲟鱼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