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种蛋怎么选择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怎样选择种蛋?(种蛋选择的要求有哪些)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怎样选择种蛋?
(1)种蛋的来源 种蛋应来源于饲养管理正常、高产、健康无病的鸡群,公母比例恰当,受精率至少不低于80%。
(2)种蛋品质新鲜、清洁 用于孵化的种蛋越新鲜越好。一般以产后1周内为合适,最好是5天以内的。种蛋壳上不应污染粪便、污泥、蛋白和蛋黄等物,若有污染,在使用前必须清洗干净。
(3)蛋壳的结构正常 蛋壳厚薄要适中,质地应致密均匀。砂壳蛋、薄壳蛋等孵化时易破损,水分蒸发过大,孵化率低,弱雏多;钢壳蛋(手敲时声音发脆)孵化时蛋内水分和二**碳难以排出,啄壳困难,死胎多,孵化率低。
(4)种蛋大小适中 种蛋的大小要符合本品种标准,超过标准15%不宜作种蛋。一般要求蛋重以55~65克为宜。地方品种鸡所生的蛋可略低一点。种蛋大小均匀则出雏大小也均匀,出壳时间集中。过大的蛋孵化率低,出雏迟;过小的蛋雏鸡小,育雏成活率差。
(5)种蛋的形状应正常 种蛋的形状以椭圆形,蛋形指数为1.3~1.35之间为好。过长、过圆、腰凸、橄榄形(两头尖)、扁形等畸形蛋均会影响孵化率,应予以剔除。
怎样选择鸡的种蛋?
1,种蛋的来源。种蛋应来自健康高产的鸡群,初产母鸡前半个月所产的蛋不宜用于孵化。2,种蛋的蛋形。种蛋应呈椭圆形,过长,过圆的畸形蛋均不能用于孵化。合格的种蛋,蛋的短径(横轴直线)除以蛋的长径(纵轴直线)在0.72~0.76之间。若小于0.72,则蛋形过长,若大于0.76,则蛋形过圆。
3,蛋重。种蛋的重量不应低于品种蛋重的标准。褐壳蛋鸡用于孵化的种蛋一般在50~60克。
4,蛋壳的厚度。种蛋蛋壳结构应紧密均匀,细致光滑,厚薄适中。蛋壳太厚出雏时破壳困难,太薄水分容易蒸发,且容易破碎。凡是蛋壳不光滑,粗糙有沙点,有皱纹或腰鼓的均不能用于孵化。
5,蛋的颜色。蛋的颜色代表品种特征,在孵化时应尽量选颜色一致的蛋,这样孵化出的鸡毛色比较一致。
6,新鲜度。孵化种蛋越新鲜越好,一般夏季在常温下保持最长不能超过5天,冬季不能超过7天。
7,蛋面清洁。蛋壳上不应有粪便、污泥。稍有脏污时可用温水洗净。
如何挑选能孵出小鸡的鸡蛋
挑选能孵出小鸡的鸡蛋:1.胚胎发育的适温范围和孵化最适温度 鸡胚胎发育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温度在35~40.5℃(95~105F),都有一些种蛋能出雏。但若使用电力孵化器孵化,上述温度不是胚胎发育最适温度。在环境温度得到控制的前提下,就立体孵化器而言,最适孵化温度是37.8℃即10F。出雏期间为37~37.5℃。
2.高温、低温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1)高温影响 高温下胚胎发育迅速,孵化期缩短,胚胎死亡率增加。雏鸡质量下降。死亡率的高低,随温度增加的幅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而异。孵化温度超过42℃,胚胎2~3小时死亡。孵化5天胚蛋孵化温度达47℃时,2小时内全部死亡。孵化16天的在40.6℃(104F)温度下经24小时,孵化率稍有下降;43.3℃(110F)经9小时,孵化率严重下降;在46.1℃经3小时或48.9℃(120F)经1小时,则所有胚胎全死亡。
(2)低温影响 低温下胚胎发育迟缓,孵化期延长,死亡率增加。孵化温度为35.6℃(96F)时,胚胎大多数死于壳内。较小偏离最适温度的高低限,对孵化10天后的胚胎发育的抑制作用要小些,因为此时胚蛋自温可起适当调节作用。
3. 变温孵化与恒温孵化制度 目前在我国关于鸡孵化给温有两种主张:一种提倡变温孵化,另一种则采用恒温孵化。这两种孵化给温制度,都可获得很高的孵化率。
(1)变温孵化法(阶段降温法) 变温孵化法主张根据不同的孵化器、不同的环境温度(主要是孵化室温度)和鸡的不同胚龄,给予不同孵化温度。其理由是:①自然孵化(抱窝鸡孵化)和我国传统孵化法,孵化率都很高,而它们都是变温孵化;②不同胚龄的胚胎,需要不同的发育温度。
(2)恒温孵化法 将鸡的21天孵化期的孵化温度分为:1~19天,37.8℃;19~21天,37~37.5℃(或根据孵化器制造厂推荐的孵化温度)。在一般情况下,两个阶段均采用恒温孵比,必须将孵化室温度保持在22~26℃。低于此温度,应当用废气、热风或火炉等供暖;如果无条件提高室温,则应提高孵化温度0.5~0.7℃;高于此温度则开窗或机械排风(乃至采用人工送入冷风的办法)降温,如果降温效果不理想,考虑适当降低孵化温度(降0.2~0.6℃)。
如何挑选能孵出小鸡的鸡蛋
挑选能孵出小鸡的鸡蛋:1.胚胎发育的适温范围和孵化最适温度 鸡胚胎发育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温度在35~40.5℃(95~105F),都有一些种蛋能出雏。但若使用电力孵化器孵化,上述温度不是胚胎发育最适温度。在环境温度得到控制的前提下,就立体孵化器而言,最适孵化温度是37.8℃即10F。出雏期间为37~37.5℃。
2.高温、低温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1)高温影响 高温下胚胎发育迅速,孵化期缩短,胚胎死亡率增加。雏鸡质量下降。死亡率的高低,随温度增加的幅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而异。孵化温度超过42℃,胚胎2~3小时死亡。孵化5天胚蛋孵化温度达47℃时,2小时内全部死亡。孵化16天的在40.6℃(104F)温度下经24小时,孵化率稍有下降;43.3℃(110F)经9小时,孵化率严重下降;在46.1℃经3小时或48.9℃(120F)经1小时,则所有胚胎全死亡。
(2)低温影响 低温下胚胎发育迟缓,孵化期延长,死亡率增加。孵化温度为35.6℃(96F)时,胚胎大多数死于壳内。较小偏离最适温度的高低限,对孵化10天后的胚胎发育的抑制作用要小些,因为此时胚蛋自温可起适当调节作用。
3. 变温孵化与恒温孵化制度 目前在我国关于鸡孵化给温有两种主张:一种提倡变温孵化,另一种则采用恒温孵化。这两种孵化给温制度,都可获得很高的孵化率。
(1)变温孵化法(阶段降温法) 变温孵化法主张根据不同的孵化器、不同的环境温度(主要是孵化室温度)和鸡的不同胚龄,给予不同孵化温度。其理由是:①自然孵化(抱窝鸡孵化)和我国传统孵化法,孵化率都很高,而它们都是变温孵化;②不同胚龄的胚胎,需要不同的发育温度。
(2)恒温孵化法 将鸡的21天孵化期的孵化温度分为:1~19天,37.8℃;19~21天,37~37.5℃(或根据孵化器制造厂推荐的孵化温度)。在一般情况下,两个阶段均采用恒温孵比,必须将孵化室温度保持在22~26℃。低于此温度,应当用废气、热风或火炉等供暖;如果无条件提高室温,则应提高孵化温度0.5~0.7℃;高于此温度则开窗或机械排风(乃至采用人工送入冷风的办法)降温,如果降温效果不理想,考虑适当降低孵化温度(降0.2~0.6℃)。
怎样提高种鸭蛋的个体蛋重?
1、环境方面光照突然发生变化。光照强度突然减弱、日常光照时间缩短,都会引起蛋鸭产蛋量突然下降,所以鸭舍内需要保持光照强度以及光照时间的稳定性。如果有必要缩短光照时间和减弱光照强度,需要每天慢慢地减少,让鸭群有个适应的过程。
天气的突然变化。大风、寒流及热浪的突然出现,蛋鸭的产蛋量都会突然下降。冬季要做好应对寒流的准备工作,鸭舍温度要控制好,出入鸭舍要及时关门,窗户隔风效果要好,保证鸭舍不被寒风直接吹入。
2、饲养管理方面
饲喂方面。蛋鸭喂料不足、喂料的配方存在问题、喂料的质量不过关,都会导致蛋鸭产蛋量突然下降,甚至不产蛋。所以在对蛋鸭进行喂养时要针对阶段性使用不同的配方,更换饲料时要采用“7天过渡法”循序渐进更换饲料,产蛋期如没特殊情况不建议更换饲料。
免疫因素。在对蛋鸭进行免疫接种时,如果采用的免疫方法不对,造成鸭群过度惊吓,也能引起产蛋量的突然下降。所以,在给鸭群做免疫时,一定要注意采用较好的免疫方法,将对鸭群造成的应激降低到最小。
3、及时疾病防控
**性疾病。**性传染病引起的产蛋率下降主要有新城疫、禽流感、减蛋综合症和鸭痘。鸭群产蛋率每天下降2%以上,产蛋率连续降低。平时在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杜仲叶提取物(仲能)增加鸭子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细菌性疾病。鸭副嗜血杆菌病一般造成蛋鸭产蛋率下降10%~40%,弯曲杆菌性肝炎病造成蛋鸭产蛋率下降20%~40%。可以在饲料中添加杨树花提取物(欣达安)预防各种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孵化鸡蛋需要凉蛋吗?
一般是孵化后期才要晾蛋,最后选择早、晚,温度适宜的常温就行了,二次相隔也是约12小时,晾的时间长短根据季节来定,如果是夏天,还需要喷20几度的水,冬天的话,凉蛋要把握时间,不要冷坏了如何挑选 土鸡蛋
辨别土鸡蛋最好的方法,早知道就好了鸡的种蛋如何选择?
(1)种蛋的外部选择:_种蛋的蛋形:种蛋要求大小均匀、长短适中,种蛋的蛋形指数在72--76%之间。_种蛋的重量:蛋用鸡种蛋50--65g;肉用鸡种蛋52--68g。_种蛋的蛋壳厚度:0.33mm--0.35mm之间孵化率最高。_
种蛋的清洁度:孵化用的种蛋表面应光洁、无污点、无羽毛及粪便等物。_种蛋的蛋壳颜色:必须符合本品种的要求。_
(2)照蛋选择_
用照蛋灯在夜间或暗室内对种蛋进行**,凡有裂纹、气室过大、蛋黄上浮、散黄及蛋内有异_物的种蛋不能入孵。_
(3)种蛋的新鲜程度_
种蛋应保持新鲜,保存期要短。保存期越短,种蛋越新鲜,种蛋的品质越好,孵化率越高,孵出的_雏鸡体质健壮,种蛋产后5天内入孵最好。_
(4)种蛋必须来自健康高产的鸡群。
怎样选择合格的种蛋?
种蛋的品质对孵化率和雏鸭的质量均有很大的影响,也是孵化场经营成败的关键之一,而且对雏鸭及成鸭的成活率都有较大的影响。种蛋的品质好,胚胎的生活力强,供给胚胎发育的各种营养物质丰富,种蛋的孵化率高。因此,必须根据种蛋的要求进行严格的选择。(1)种蛋的质量要求
①种蛋来源 首先应注意种鸭的品质,种蛋应来源于遗传性能稳定、生产性能优良、繁殖力较高、饲养管理良好、公母比适宜、健康无病的鸭群。
②种蛋新鲜度 种蛋的新鲜程度对孵化率的影响很大。种蛋越新鲜,孵化率越高;种蛋的保存时间越长、保存室温越高,孵化期推迟,孵化率降低,孵出的弱雏率越高。通常春秋季的种蛋保存时间以7天为宜,夏季的保存时间以3~5天为宜,冬季的保存时间以7~10天为宜。种蛋的新鲜程度除与保存时间有关外,还与保存的温度、湿度、方法等因素有关。
③蛋的形状和大小 种蛋的形状和大小应符合本品种特征,以达到本品种的平均水平或稍高于其平均水平为宜。蛋形要求正常,呈卵圆形,过长或过圆、两头尖等均不宜作种蛋使用。蛋重应符合品种要求,过大或过小也不宜作种蛋用,蛋重过小时孵出的雏鸭较小,蛋重过大时孵化率低,通常小型蛋鸭的蛋重以65~75克为宜,大型肉鸭蛋重以85~95克为宜。种蛋形状可用蛋形指数来衡量,即蛋的纵径与横径的比值,鸭蛋的蛋形指数通常为1.35~1.42。
④蛋壳结构 合格的种蛋蛋壳应致密均匀,表面正常,厚薄适度;蛋壳结构不均匀,表面粗糙,气室过大或过小(可通过照蛋检查)等均不宜作种蛋使用。蛋壳厚度一般为0.35~0.44毫米,蛋壳过厚、过硬时,孵化时受热缓慢,水分不易蒸发,气体交换**,雏鸭破壳困难;蛋壳过薄时,水分蒸发过快,孵化率低。
⑤蛋壳表面清洁度 种蛋的蛋壳表面不应有血块、粪便、羽毛、泥水等污物,否则气体交换受阻,而且污物中的病原微生物侵入蛋内,易引起种蛋变质**,同时也可能影响其他种蛋和孵化机,导致种蛋的孵化率降低。受轻微污染的种蛋,在入孵前必须进行必要的清洗和消毒。
(2)种蛋的选择方法 种蛋的选择有很多种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将多种方法结合使用,以保证种蛋选择的准确性。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①感官法 孵化场在选择种蛋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通过看、摸、听、嗅等感官来鉴别种蛋的质量(如蛋形、大小、清洁程度等),其鉴别速度较快。“看”是指用眼观察,考察蛋表面的清洁情况、蛋形是否正常、大小是否适中等;“摸”即用手触摸蛋壳表面,考察其表面的光滑或粗糙程度,手感蛋的轻重是否正常,有些蛋的蛋壳表面钙的沉积不均匀,表面有凹凸不平的“结痂”,此类蛋俗称“沙皮蛋”,不宜作种蛋入孵;“听”指用耳听,两手各拿3枚蛋,转动5指使蛋互相轻轻碰撞,根据蛋与蛋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其是否破损,这种方法又称为“揉蛋”,完好无损的蛋发出的声音清脆,有裂纹、破损的蛋可听到破裂声,也可两手各持一蛋,轻轻敲击,据其声音可准确地剔除“钢皮蛋”(“钢皮蛋”蛋壳过厚,撞击时发出的声音类似金属撞击发出的声音,不适宜作为种蛋入孵);“嗅”指用鼻嗅,嗅蛋的气味是否正常,有无特殊气味等。对于有明显的恶臭味(硫化氢的气味)的鸭蛋,应剔除。
②**法 利用太阳光或照蛋器,通过光线检查蛋壳结构、气室大小和位置、蛋白、蛋黄、血斑或肉斑等情况,对种蛋作综合的鉴定,这是一种既准确又简便的判断种蛋品质的方法。如发现系带松弛、蛋白变稀、双蛋黄、蛋黄膜破裂(俗称“散黄”)等,均不能作种蛋使用。如发现气室较大或倾斜移位,则基本可判断种蛋已有裂纹或破损。
③抽验剖视法 抽验剖视种蛋,测其哈氏单位、蛋壳厚度、蛋黄指数,可进一步判断种蛋的内部品质。此法多在孵化率异常时进行抽样测定。测量哈氏单位时,先将蛋打破倒在玻璃板上,在保持蛋黄和浓蛋白层完好的情况下,避开系带,用蛋白高度测定仪测量蛋黄周围浓蛋白层中部的蛋白高度,取三个等距离点的平均值作为蛋白高度H(毫米),蛋重为W(克),则哈氏单位为100·lg(H-1.7W0.37+7.57)。浓蛋白越高,蛋就越新鲜,哈氏单位就越大;新鲜种蛋的哈氏单位应在75~80;蛋黄指数指蛋黄高度/蛋黄直径,蛋黄指数越小,表明蛋越陈旧;新鲜种蛋的蛋黄指数应为0.401~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