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如何管理对虾养殖厂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网箱养虾的饲养管理工作要注意哪些环节?(网箱养殖虾是怎样养殖的)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网箱养虾的饲养管理工作要注意哪些环节?
网箱养青虾的饲养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应着重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1)虾苗、虾种的放养 网箱养殖青虾一般一年可养两茬。第一茬虾3月下旬放养,以放越冬的大规格虾种为主,体长为2.5~3厘米、体重为0.5~1克的优质虾种,每平方米网箱可放100~150尾。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饲养管理,6月下旬至7月上旬开始起捕上市,或作人工繁殖的亲虾出售。第二茬虾7月下旬开始放养,以放当年培育的虾种为主,体长为1.5~2.5厘米、体重为0.2~0.5克的虾种,每平方米网箱可放150~200尾。虾种的放养密度,还可根据水域条件、饵料来源、饲养管理技术以及网箱面积的大小因地因时制宜,加以调整,以充分合理利用水体资源,提高网箱养殖青虾的产量和效益。有条件的单位,特别是虾苗、虾种配套条件较好的,一年可养三茬青虾。(2)科学投饵 网箱养殖青虾,由于其水体交换快,水质条件好,投喂的饵料质量与数量就成了养虾的关键。在饵料的投喂上,一是要把好饵料的质量关。网箱养殖青虾,使用配合饲料的粗蛋白含量要求在35%左右。同时,注意使用系列配合饲料,以提高饵料的适口性。还要增喂一些用螺蚬蚌肉、小鱼虾加工成鱼糜状的动物性饵料。**变质的饵料不能用,粗蛋白含量低的配合饲料也不要用。二是要科学掌握每天的投饵量。配合饲料的日投饵量,可按在箱虾体重的5%~8%投饲。天气晴好,青虾吃食旺盛,可适当多投,*雨天则可少投;大批青虾蜕壳时应少投,蜕壳后应多投。三是要采取正确的投饵方法。网箱养殖青虾,饵料要采取少量多次和定时、定质、定量的投饵方法,每天投喂2~4次,以晚上投喂为主,应占全天投喂量的70%。并根据青虾的吃食活动以及天气变化的情况,适时调整每天的投喂量,防止饵料的流失与浪费。(3)强化日常管理 网箱养殖青虾的管理,主要内容有“四勤”、“四防”。四勤是:一是勤巡箱检查,每天检查网箱3~4次,查青虾的活动吃食情况,查水体交换情况,查网箱有无破损,查青虾的生长情况;二是勤洗刷网箱,网箱在水中很容易附着很多藻类和污物,阻塞网眼,影响箱体内外水体交换通畅,因此,要经常洗刷网箱,清除箱内的残饵和虾的排泄物,保持箱体清洁卫生;三是勤维修设施,经常检查网箱的完好状态,发现破洞要及时修补或调换,确保网箱完好无损;四是勤记录。四防是:一是防敌害;二是防逃;三是防汛;四是防病。(4)搞好网箱内人工虾巢的设置 青虾的栖息、摄食与蜕壳都需要附着物,网箱内人工虾巢的设置有两种,一是投放水草,主要由轮叶黑藻、菹草和浮萍等,要求占网箱面积的1/3;另一种是在网箱内悬挂网片,用聚乙烯编织,网目为9目,宽50厘米,长度与网箱短边相等。网片与网箱短边呈平行排列,每隔1米悬挂1片,网片的两端与网箱长边相连,网片上侧高出水面5厘米,下侧悬空,以增加箱体内栖息的附着面积,防止青虾过分集中。悬挂网片的网箱,也应配以水草相结合。
淡水对虾养殖技术?
.养殖之前,必须要有优质的养殖设施,也就是池塘。池塘的深度要在1~1.5米之间,面积在4亩以上,但是也不要太大,不要超过10亩,池子边缘要有坡度,池底的土壤要软和并且平坦。池子边缘的坡度要坚硬,水源质量好。最好可以有一套水位控制系统,还要有科学的排水灌水系统。
超市明虾怎么养?
1、建造池塘
(1)在水源充足、水质干净的地方建造池塘,池塘深度以1.8米左右为宜,水中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2)为池塘配置完善的进排水系统,增设固定功率的增氧设备,于规定时间内供氧,确保溶氧含量充足。2、大棚构架
(1)大棚构架以“人”字形为主,这样有利于节省搭建材料,降低搭建难度。建议使用竹木框架,这样既便于拆卸,又能循环利用。
(2)在大棚上覆盖一层白色的薄膜,薄膜要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厚度要达到0.6-0.8毫米。3、消毒灭菌
(1)放养虾苗前要对池塘进行灭菌处理,在正式放养虾苗的前25天,用生石灰进行全池消毒。
(2)经过消毒后,提前7天向池塘中撒施一定比例的漂**,再施入一些腐熟的有机肥,比如鸡粪,这样可达到肥水效果。4、放养虾苗
(1)选择虾苗
池塘里面的水质一般是淡水,因此要将经过淡化的对虾品种作为养殖对象(尽量选择市场上销量较多的虾苗),或根据池塘的养殖条件选择对应品种。
(2)无毒检测
对虾苗进行无毒检测,确保虾苗的各项指标达到规定要求,防止它们出现交叉感染。
(3)放苗入池
①为了降低虾苗的应激反应,防止明虾因不适应环境而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放养前要将装有虾苗的袋子放在池塘中浸泡15分钟,使虾苗适应水温和环境,然后再拆袋分批投放入池。
②放养密度可根据池塘的面积来决定,一般可在池塘中放置固定的网格,并在每个网格中放养固定数量的虾苗,这样既能有效控制放养数量,又能防止虾苗乱游动。5、饲养管理
(1)根据明虾的生长情况合理投喂饵料,投喂量只需能满足它们的生长需求即可。若投喂量过多,则会造成饲料浪费,若投喂量过少,则会影响它们的生长。
(2)投喂时间要与明虾的进食习惯相对应,这样可减轻饵料对池塘水质造成的影响。
(3)一般情况下,当明虾的规格为1-3厘米左右时,日投喂量为体重的8-10%;规格为3-10厘米左右时,日投喂量为体重的5-7%;到了养殖后期,日投喂量为体重的3-4%。
(4)投饵量白天占30-40%左右,晚上占60-70%左右。6、调节水质
(1)通过采取固定频次的水质监测、及时掌握水质的变化情况、适当减少投饵量投等方式,可有效地调节池塘水质。
(2)当水温随着季节发生变化时,应采取相应措施使其稳定在适宜范围内,若水温忽高忽低,则会影响到明虾的发育。7、调节水中溶氧量
(1)水中的溶氧含量不足时,可使用氧气泵向水中注入氧气来增加溶氧量,然后再使用溶氧含量检测装置,检测水中的溶氧含量是否达标,待溶氧含量达到标准后即可停止供氧。
(2)水中的溶氧含量会受到季节的影响,养殖期间可灵活调整溶氧量。8、防治病害
(1)养殖一段时间后池内就会出现较多的淤泥,细菌也会大量繁殖,此时要及时清理淤泥,并做好灭菌工作,防止水质恶化,爆发疾病。
(2)用网格饲养可有效隔离**,防止明虾相互传染,减少疾病的扩散。
(3)根据虾苗的生长情况,确定感染病害的种类,然后再对症下药,提高疾病的防治效果。
对虾的种类和养殖技术?
雌,雄对虾的成熟期是不同时的。雄虾当年就可达性成熟,而雌虾需到翌年4、5月才能成熟。雄虾成熟后,约在10月中旬至11月初与雌虾交配。交配时是在雌虾退壳后新的甲壳未变硬前由雄虾将精类送入雌虾的纳精囊内。交配后的雌虾纳精囊由原先的平扁而透明变得饱满微凸而呈*白色。
在交配后的第二年4-6月,雌虾性腺成熟并产卵,中国对虾在自然海区的产卵水温为13-18℃。人工饲养在控温的条件下可提前到3月份产卵。对虾具有多次(分批)产卵的习性。雌虾产卵时一边产卵,一边将纳精囊中的**放出与卵结合。
中国对虾从产卵受精孵化到仔虾是要经过3个完全不同形状的阶段,9次脱壳,即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幼体才到仔虾。仔虾再经过14一22次脱壳才达到性成熟进行交配繁殖后代。
中国对虾养殖技术及视频指导
对虾育苗的环境因子
对虾育苗在南方一般都是采在水泥池内进行,中国对虾育苗的适宜环境因子是:
1、水温:产卵及受精卵孵化最适宜水温为18-20℃,无节幼体阶段为20-22℃,蚤状幼体为22-24℃,糠虾幼体为23-25℃,但当培育到仔虾期时,虾苗准备出池前2-3天,要逐渐降到与养殖池水温相接近。以免出池后与养殖池温差过大而死亡。
2、pH值一般均为7.8-8.6之间。
3、盐度一般均为25‰左右。
4、溶解氧4毫米升以上。
中国对虾养殖技术及视频指导
对虾养成技术
1、清池除害:池塘建成或老塘修复后,在拟定放养20天前,要进行清塘、清塘包括清除淤泥,杂藻及动物性敌害生物。清除敌害生物的方法是:不积水的池塘,在对虾收获后将塘水排干,曝晒一冬,就能达到清除之目的。但不能排干曝晒的池塘,需用药物清除。常用的药物有茶籽饼,漂**、鱼藤精、生石灰等。
2、饵料生物培养:清除后,就可以进水培育生物饵料,它是对虾放养的基础饵类、具有方法简单,营养价值高,省力又能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一口基础饵料培育好的虾塘,虾苗放养时可半月内不需报饵。
3、虾苗运输及注意事项:虾苗运输是否得当,对其成活率的影响很大。运输途中溶解氧和水质是主要因素。目前大多数都是采用聚乙烯袋充氧运输。这种方法轻便、安全、适应各种工具运送。在体积为10升的聚乙烯袋中,装入新鲜海水约1/4,虾苗约2万尾,再充入氧气约3/4,然后把袋口扎紧,运输时间在10小时以内不会有问题,如果将袋装放入纸盒内更为安全。虾苗运输注意事项有:①装苗不能用育苗池中的育苗水,而应用新鲜海水,另外混浊或已被污染的海水不能用。②运苗时间最好安排在清晨或傍晚,避免中午日烈炎热,运输水温最好能控制在与育苗池水温相近,尽量避免超过20℃。
4、放苗时应注意的事项:放苗时要注意虾塘内的理化因子是否适宜虾苗生活,一般4月份放养时,水温要回升稳定在14℃以上为好,苗放时水深以不低于40厘米,盐度在20‰-30‰,pH值在7-8.6为宜。
5、养殖日常管理
①巡塘观察。虾苗放养后就必需认真巡塘,仔细察看虾塘情况动态和环境因子的变化。以防意外情况发生。巡塘观察的内容主要有:闸门及过滤网是否严密完好,虾的活动、摄食,脱壳是否正常,环境因子的差异是否过大,池水是否有异样气味。
②换水。换水是改善虾塘水质条件的一项必需措施,它可以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调节盐度、pH值、水温,控制单胞藻繁殖过密,带走代谢污物,改善环境条件,增加饵料生物,**对虾脱壳等。具体的操作一般是:前期(虾苗投放后半个月内)以添水为主,每天添少量直至虾塘加满,此后每天适量换水,中后期日换水量可增至30%左右。后期在正常的情况,日换水量最好控制在50%左右,以免换水量太大时对环境因子差异过大。
③投饵。目前在浙南地区养殖对虾饵料以张网小鱼虾为主,也投部分配合饵料及蛤、螺类等。
据研究表明,对虾的摄食具以下特点、一是对虾中枢神经系统简单,很难形成条件反射,无法利用条件**来作为投饵信号。二是对虾的视觉范围和活动范围都不大,它主要是靠嗅觉觅食。三是对虾是用螯足捕获食物,腭足抱持着食物后才经小腭撕碎,大腭的嘴嚼进入胃。所以饵料需有一定形状,不能太细,也不能太大,四是对虾的摄食随蜕壳周期呈规律变化。刚蜕壳的对虾,因身体未变硬,不吃任何东西。五是在水质条件好的情况,健康的对虾在水温7-32℃这一适温范围内,对虾的摄食量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力。因此,投饵时需要根据上述特点和对虾个体大小来确定投饵量和饵料颗粒的大小。在正常的情况下,投饵料后一小时应有70%以上的对虾达到饱胃或半饱以上即可。四、对虾配合饲料由于对虾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加上繁鱼期的休渔管理,在养殖过程中必需采用配合饲料来代替天然饵料,好的配合饵科优点是:能适合不同阶段对虾营养需要,特别是利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饵料对水质、低质的污染;减轻病害;便于保存和投喂等。所以在目前病害严重影响对虾养殖业时,专家呼吁要尽量采用配合饲料养殖对虾,能起到防治病害,控制病害的作用。
中国对虾养殖技术及视频指导
病害及病害防治
养殖对虾的病害可分为生物**害与非生物**害两大类,生物**害包括由杆状**、立克次什体、病原体等所致的****,由弧菌等所致的细菌**,由镰刀菌所致的真菌**,由聚缩虫等所致的原虫**,由线虫,绦虫等所致的蠕虫**等。非生物**害,包括营养**所致的营养**,由水质恶劣所致的环境因素病,由有害化学物质所致的中毒**等。
对虾病害的发生,情况是相当复杂的、尽管生物性和非生物**因素的存在和侵袭,是对虾发病的直接原因,但也并非致病生物的存在就一定发病甚至死亡,这还取决于虾体健康状况和环境条件,因此保护好环境,增强对虾体质可起到预防作用。
目前,对虾养成期间疾病流行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给对虾养殖业造成毁灭性打击,至今仍末找到有效地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