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泥鳅市场销路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泥鳅养殖现状与发展前景是怎样的(泥鳅养殖市场前景)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中国泥鳅养殖现状与发展前景是怎样的

你感觉那

泥鳅的市场前景

泥鳅具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在国内,中国人民一直以来都将泥鳅视为滋补强身的佳品,市场需求年年攀升,市场价格稳中有升。在国际市场上,泥鳅更是畅销紧俏的水产品,是中国传统的外贸出口商品,在日本、韩国和中国港澳台地区尤其受欢迎。在日本,泥鳅的价格甚至高于鳗鲡,还经常供不应求。据市场调查显示:从1995 年至今,小泥鳅连续10 年走俏市场。国内市场需求量每年为10万~15万吨,但市场仅能供应5万~6 万吨,缺口很大,拉动市场价格连年攀升。1995年全国市场批发价平均为5~7 元/千克,2002 年上涨至15~18千克。近两年,有些市场批发价格甚至上升至32 元/千克。与此同时,国际市场对中国泥鳅需求热度也逐年升温,订单连年增加,尤其是日本、韩国需求段较大。连云港口岸仅2006 年2 月份一个月就出口泥鳅542 吨,货值97 万美元,分别比2005 年同期增长了193 %和239 %。据不完全统计,日本、韩国对泥鳅的年需求量在10 万吨左右,中国已无大货可供。香港、**市场也频频向内地要货,且数量较大。因此,许多部门和专家在预测未来几年最有前途的水产品时,都将泥鳅养殖作为热门对象之一。有了市场销路,发展养殖就有了动力。尤其是由于市场需求量增大,人们加大了捕捞天然泥鳅的力度,再加上农药及工业“三废”等的污染,使得天然泥鳅资源急剧减少,仅靠捕捞早就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于是,人工养殖泥鳅开始在各地发展起来。中国的泥鳅繁育和养殖起步较晚,1985 年随着泥鳅人工繁殖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泥鳅养殖业才开始逐步发展起来。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方如江苏、浙江、广东、湖南等省进行的苗种繁育和养殖推广工作,成效显著。泥鳅人工繁殖的苗种可以和四大家鱼的苗种一样批量供应,池塘养殖成鳅,每667 平方米产量可高达1 000 多千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从养殖角度来看,泥鳅病害少,繁殖简单,运输方便,而且泥鳅能用肠呼吸,耐低氧,食性杂,几乎什么动、植物食料都能吃,饲料来源广,最有利于养殖的是由于能耐低氧,泥鳅的适应力特别强,几乎能在各种容器和水域中养殖,像木箱、水缸、水桶、土池、水泥池、稻田、莲田、荸荠田等,甚至排水沟中也能养。而且,养殖泥鳅成本低,市场价格高,所以经济效益显著。稻田养殖,既可收稻谷又可产泥鳅,一举两得,每667 平方米稻田可产泥鳅50~100 千克,增加产值1 000 元以上;池塘养殖,每667 平方米可产泥鳅1000 多千克,产值至少10000 元,除去苗种成本、饲料成本、水电、防治疾病药物成本等,每667 平方米可获纯利6000~7000 元;网箱养殖,普通8 平方米网箱,可产泥鳅1000 千克左右,产值也要过万元,由于网箱养殖成本较高,纯利润能达5 000 元左右.事实证明,泥鳅养殖有广阔的市场为依托,有成熟的技术为保证,必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帮助养殖者走上致富之路。

泥鳅怎样养殖

花泥鳅的养殖方法如下:
前期准备
1.
养殖池与鱼巢设计
养殖池为闲置的养鳖池,硬化水泥池结构,养殖池规格为长15米、宽10米、深1.0米。养殖前对进水口、出水口进行简单改进,将进水口移至池壁上方,并在进水口处接一直径为6~7厘米的PVC塑料管,使进水管向养殖池中间延伸约40厘米,同时在池底排水口上安装网罩,防止泥鳅逃跑。
人工鱼巢用废旧的自行车外胎,将收集的废旧自行车外胎洗净,用30~4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后,以20~30度角倾斜均匀摆放在池底,摆放密度为5只/㎡。废旧自行车外胎作为鱼巢,柔软性强,遮光性能好,虽然轻便但可以自然沉于水中,可为泥鳅提供隐蔽性的栖息场所,是比较理想的人工鱼巢
2.
鳅种来源与放养
(1)
鳅种苗放养
种苗放养前10天,养殖池加水30厘米,将20千克生石灰加水化浆后立即全池均匀泼洒消毒。3天后施基肥肥水,培育池水中的浮游生物,使鳅种在下塘后就可摄食到一些天然饵料生物。
种苗放养时间为5月17日,放苗时对暂养的野生鳅苗进行最后挑选,操作方法是,在较大容器中配制4%的食盐水,将野生泥鳅苗倒入盐水中浸泡4~5分钟,伤病的泥鳅苗会剧烈蹦跳,体质差的泥鳅苗会发生昏迷、软弱无力,淘汰这类个体,将在盐水中正常活动的泥鳅苗进行放养,通过食盐浸选法共放养泥鳅种96
千克,放养密度为80尾/㎡。
(2)
种来源
泥鳅苗种为2009年3-5月收购的野生种苗,购买野生泥鳅苗时,尽量选择人工诱捕的苗种,要求规格整齐、健壮活泼、无病无伤、无畸形,体色以桔**或青灰色为佳。野生种苗的挑选方法为:将泥鳅苗放入塑料盆中,加入半盆水,用手按一定的方向螺旋式划动,形成漩涡,体质差的泥鳅苗在漩涡的中间,体质好的泥鳅苗逆水能力强,在盆的边沿,去除中间的泥鳅苗,将边沿的泥鳅苗留做种苗,种苗规格大小为6~10克/尾,体长5~8厘米。
泥鳅养殖池中娇艳的水葫芦花
A、多孔木块或混凝土块
大小、厚度、间距同多孔塑料泡沫,只是重叠后铺排在水中,从底往上排。
B
、水质
由于泥鳅无土养殖整个生长时期全部在水中,要求水质肥爽清新,不要有异味异色。夏天生长旺季,且气温较高,要经常加注新水。如果有微流水不断流动更好。
C、草隐蔽
池中放水草(水葫芦等),漂浮在水面,为泥鳅遮阳隐蔽,夏热时节不仅可以吸收强紫外线对泥鳅的直接照射,还可调节水温;水草根系发达,不仅给泥鳅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而且还可净化水质,改善饲养泥鳅池内的整个生态环境。水草覆盖面积占水面的
2
/
3
左右。
因此,可以直接用水草放在水中进行泥鳅的无土养殖,特别是大规模养殖时,对泥鳅的生产过程易管理,易操作,管理适当。其泥鳅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都将有很大的提高。

养殖泥鳅前景怎样

近年来,泥鳅天然资源总的趋势是在下降。这是市场需求增加、农药大量使用以及捕捞强度增大等原因所致。另外,特种水产的兴起,也导致泥鳅被大量捕捉作为饲料。因此,开展泥鳅人工养殖有着广阔的前景。 泥鳅生命力较强,容易开展人工养殖。由于泥鳅能利用皮肤、肠道进行呼吸,对水的依赖性相对较小,所以特别适于在各种浅水水体(如稻田、洼地、小塘坑)及山区水源不足处养殖。泥鳅食性杂,饲料来源容易解决。泥鳅繁殖力较强,天然资源较丰富,苗种成本较低,也容易解决。泥鳅适应性强,分布广"。这些优点都为泥鳅人工养殖带来极大的便利。 养鳅是投资少、方法简便、节省劳力、效益较高的生产方式。据报道-¨本农民每年大规模利用空闲稻田养殖泥鳅,采用水稻、泥鳅轮作制,秋季平均每100平方米水面巾放养200kg泥鳅,投喂一些米糠、马铃薯渣、蔬菜渣等,第二年秋季可收获400kg泥鳅,而且养过泥鳅的稻田来年产量更高。稻田养殖泥鳅是目前发展特种水产养殖的一条好途径。与稻田养殖其他水生动物一样,可以充分利用稻田生态条件,发挥稻田的利用价值,达到粮食增产、泥鳅丰收的规模经济效益。从目前的养殖技术水平看,一般每亩稻田可产泥鳅50~lookg。投入大、管理好的,产量和收入则更高。庭院养殖泥鳅,经120~150天饲养,即可增重5~10倍,达到上市规格,一般l00~200rr12鳅池可产泥鳅250--500kg。 我国泥鳅养殖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但进展缓慢。近年来,随着渔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特种水产养殖业的兴起,泥鳅养殖受到各地的重视。但发展速度不是很快,规模不大,且各地发展不平衡。许多地方仍以天然捕捞为主,人工养殖处于次要地位。多数地区的泥鳅养殖,除部分专业户外,仍以渔(农)户庭院或房前屋后的坑凼养殖较为普遍,而且泥鳅人工养殖的技术应用不太普及,加上规模小、养殖户分散,产量和效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不能满足目前国内外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从国内市场来看,我国的居民尤其是南方人有喜食泥鳅的习惯,市场需求量较大。泥鳅多年来一直销路看好。在国际市场上,泥鳅销路一直很好,特别是在日本和我国港澳地区更受欢迎。日本每年泥鳅的销量在4000t以上,其中有2500t左右要从我国和韩国等国家进口。 由此可见,泥鳅在国内外市场的容量和销售潜力很大。如果在现有基础上增加科技和物质投入,扩大泥鳅养殖规模,实行苗种培育、成鳅养殖、泥鳅加工和销售一条龙配套,一定会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摘自泥鳅养殖网 yangniqiu

中国泥鳅养殖现状与发展前景是怎样的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养泥鳅难度大不大,一亩地成本要多少?

难度不大,一亩地成本3500左右。养泥鳅一定要建池塘,池塘防渗一定要做好,节约引水成本,避免渗漏,长期保持水质。

泥鳅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各地池塘、沟边、湖泊、河流、水库、稻田等淡水水域中均能发展养殖,而且养殖效益非常高,泥鳅的养殖生长周期非常短,盈利周期短,基本上养殖四五个月就可以拿去上市售卖了,而且产量非常高,100-200平方米的池塘可以产出泥鳅250-500公斤,收入可以达到2500到5000元。

耐低氧,泥鳅具有耐低氧的优势,他能够用皮肤和肠道呼吸,所以可以实现高密度的养殖,提高亩产量,不像鱼的养殖密度过高就会缺氧而死。

泥鳅是多栖于静水或微流动的水底层以及腐烂的植物淤泥底层。喜中性和酸性泥土。它属温水性鱼类,最适生长水温24~28℃,5℃以下钻进泥水深处冬眠。泥鳅能正常用鳃呼,还利用肠壁和皮肤呼吸,一旦遇水中溶氧不足,就浮出水面,肠呼吸可占全部呼吸的一半。而且泥鳅可以和其他水产一起养,非常便捷。

养殖泥鳅有发展前景吗

泥鳅前景不错,但规模化养殖有一定困难。

1、泥鳅养殖成本计算

我们采用的泥鳅养殖模式为围网养殖我们以一亩为单位进行计算:

养殖场地租赁费:一般为400-600元/年,有的地方可能更低

饲料:6000-7000元

苗种:每亩投放10万尾,每万尾800元,10*800=8000元

网具:400元:

渔药及消毒药物:100元

水电:200元

其它:1000

成本核算16000-17000元

2、养殖利润计算:

10万苗种经过6个生长月饲养后产量可以达到2000斤左右,每斤泥鳅价格按最低十五元计算2000*15=30000元。扣除成本纯利润13000-14000元

这样的利润可想而知,泥鳅养殖的有利可图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

3、当然,上面的计算方法,都是按照普通、平均标准为依据。

如果考虑到技术水平、市场价格波动因素,以及其它无法预期因素的影响,则每一个个例,在结果上,也会有较大差异。

不过还要做充分的技术准备,这东西容易生病,利润还是有的,最好去专业基地学习一些相关知识,我们学校有相关专业的,同学家也有做相关行业的,欢应追问!!!!!!!

在农村想要靠养鱼致富的话,哪些鱼类最适合养殖?

在农村想要脱贫致富的话,养殖业是一个最快的方法,但是养殖业所承担的风险也是巨大的。如果在农村想要依靠养鱼致富的话,必须要选择那种繁殖率高,市场价格稳定,并且生命力比较顽强的鱼类,泥鳅就是其中一种。

养泥鳅鱼的其实并不多,在全国只有几个的城市有这种养殖泥鳅的农户,之所以养泥鳅的农户非常少,是因为泥鳅的生长周期比较漫长,从鱼卵一直到成品泥鳅最少也需要5年的时间,但是泥鳅的生命力比较强,基本上没有出现大批死亡的情况。

一亩鱼塘可以养殖2000尾泥鳅,而一亩鱼塘5年的纯利润,最少也能达到10万元左右,这是以2018年的泥鳅批发价为准。因为泥鳅的市场需求并不大,但是一些高档酒店还是需要这种鱼类,也可以把泥鳅出口到国外,进行二次深加工,所以养殖户少自己的市场空间就是巨大的,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但是泥鳅这个东西,并不是所有的气候都适合养殖,泥鳅鱼不能够长期生活在雨水偏多的地方,因为他们习惯于在死水当中生活,雨水过多会影响他们的成长。而且养泥鳅鱼最好的一面就是不需要经常性的喂养,每个月2~3次的鱼虫喂养就可以。因为泥鳅可以吃水里面的微生物,因为生长周期漫长,所以进食的周期也比较长。过度的喂养只会消耗农户本身的投入费用。

在河南养殖**泥鳅有什么好销路

**泥鳅长得快抗病能力强,是个比较好的养殖品种,但也是要科技养殖的,任何事情看来简单做起来还是不容易的,请你学习养殖知识,从小到大获得成功!

我想养殖泥鳅,但是没有销路应该怎么做

有人收的,一般水产市场和大型泥鳅养殖场都收的。

泥鳅市场销路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