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怎么让母鸡下蛋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怎样让母鸡多下蛋(怎么让母鸡多下蛋)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怎样让母鸡多下蛋

冬季气温低,光照时间短,是母鸡产蛋的淡季。但是,如果饲养管理得当,满足母鸡产蛋的各种条件,冬天也可以多产蛋。

(1)注意保暖 鸡产蛋最适宜的温度为10~24℃。冬季鸡舍除留通气孔外,墙缝要堵塞,鸡窝要垫草,一般每平方米鸡窝可放鸡10只,使窝内温度保持在10℃以上。有条件的,鸡舍内可安装取暖设备。圈养地点最好选择在背风向阳的地方。鸡群要早关迟放,防止在户外受寒冻坏鸡冠,给鸡饮温水,不要让水在水槽内结冰,及时扫除运动场的积雪,白天尽量让鸡在外面活动。

(2)增加蛋白质饲料 普通产蛋鸡每天至少需要蛋白质16~18克,高产鸡需要蛋白质20克以上。冬季自然界给鸡提供动物性蛋白质的数量大大减少。因此,在饲料中必须有20%的豆饼或不少于5%的鱼粉,同时要注意增加含热高的谷类,减少体积大、营养差、纤维多的糠麸,并适当喂些青饲料、矿物质饲料、食盐和多种维生素。

怎样让母鸡多下蛋

(3)补充光照时间 产蛋鸡每天需要光照时间在14小时以上,然而由于冬季昼短夜长,往往自然光照不足。为了有充足的光照**母鸡性**活动,必须补充光照,可利用早晚开灯增加人工光照。光照强度按鸡舍面积每平方米2~3瓦,灯泡悬挂于距地面2米处,灯泡之间的距离要相等,使光线分布均匀。在增加光照的同时,还要注意一定把鸡喂饱喂好。

怎么样才能把母鸡训练到固定位置下蛋呢

对巢*选择影响最重要的时期是鸡刚开产的时候,即22-27周龄。当母鸡在某一位置下了4-8个蛋之后,其就巢的习惯就养成了,之后,鸡就会找同一地方或类似的地方产蛋。母鸡在开产前七天之内开始寻找可以产蛋的地方。在预期鸡开产期的7天之前应将产蛋箱打开。我们可以通过在鸡开产前后多到鸡舍几次,并将鸡向产蛋箱方向移动来确保即将开产的年轻鸡群找到下蛋的位置。然而,不要在离产蛋箱太近的地方走动,以免把鸡从产蛋箱中吓跑,要沿着墙边或地面**走。走动时间最好在傍晚,早晨大多数鸡都进产蛋箱了,走动容易把鸡从窝中吓跑。

母鸡的天性决定,她们会选择感觉安全的地方做窝(例如:结实 封闭 光线暗的地方)。调整设备,使最满足条件、最适合鸡做窝的地方,仅限于人工做的产蛋箱。拆除任何可以使母鸡在其下方或在其旁边感觉封闭且安全的东西。料线和水线的高度要足够,这样,鸡可以在其下面自由活动。甚至尽量贴近板条表面,以防止鸡在其下方做窝。

地面上的木花如果被鸡刨后形成凹形,也会被鸡当作下蛋的窝。尤其是上方有东西遮挡的前提下,下面的木花被刨成凹陷的情况。由于这个原因, 在喂料过后,将料槽用绞盘提高,十分重要,这样可以避免母鸡在料盘下面产蛋。地面的光源应该适当调整、交错排列,使公鸡的料槽提升后没有*影。

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土鸡多下蛋?

对于养鸡人来说,母鸡下蛋越多自然是越好,那么怎么才能让母鸡下更多的蛋呢。

鸡蛋的价格越来越高,尤其是那些农村的土鸡蛋,人们认为营养价值更高,更好吃,所以经常被抢购一空,养殖户们如果想要多赚钱,肯定是希望自己的鸡能够尽可能多下蛋,所以土鸡的产蛋率将会直接影响到农村的养殖户的养殖效益,其实养殖过土鸡的人都知道,土鸡的下蛋的周期非常短暂,有的母鸡一个周期也就最多下二十多个鸡蛋就不下蛋了,其间还会起抱。

给母鸡吃好的含蛋白质高的饲料就下蛋了。母鸡下蛋所需的主要营养也就是蛋白质。母鸡在产蛋期的营养消耗非常的高,所以饲料的蛋白质营养一定要充足,为了能够提高母鸡的产蛋量,目前市场上蛋鸡的饲料主要成分是以玉米,豆饼以及鱼粉为主,再结合一些实际情况适当添加其他的添加剂。但是如果是家里自己散养的母鸡,则可投喂些玉米粒或碎玉米,适当的加点米糠就可以了。

鸡蛋如果要进行有机标准认证的话,就不能给那些养殖的母鸡吃一些普通的饲料,应该给它们吃一些蛋白质营养含量比较高的精饲料,比如蚯蚓、苍蝇蛆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这些精饲料都是通过人工饲养的,既有营养又能补充蛋白质有利于母鸡的营养健康。

母鸡在产蛋的时候最好有适宜的温度和适当的光照,所以养殖场应当注意温度的变化,在冬季这种光照比较少的时候,应该要及时的安装电灯进行人工补充光照;而夏季光线比较强的时候,则应注意养殖场的随时通风和降温。

以上就是可以土鸡多下蛋的一些方法。

怎样让母鸡多下蛋

冬季气温低,光照时间短,是母鸡产蛋的淡季。但是,如果饲养管理得当,满足母鸡产蛋的各种条件,冬天也可以多产蛋。
(1)注意保暖 鸡产蛋最适宜的温度为10~24℃。冬季鸡舍除留通气孔外,墙缝要堵塞,鸡窝要垫草,一般每平方米鸡窝可放鸡10只,使窝内温度保持在10℃以上。有条件的,鸡舍内可安装取暖设备。圈养地点最好选择在背风向阳的地方。鸡群要早关迟放,防止在户外受寒冻坏鸡冠,给鸡饮温水,不要让水在水槽内结冰,及时扫除运动场的积雪,白天尽量让鸡在外面活动。
(2)增加蛋白质饲料 普通产蛋鸡每天至少需要蛋白质16~18克,高产鸡需要蛋白质20克以上。冬季自然界给鸡提供动物性蛋白质的数量大大减少。因此,在饲料中必须有20%的豆饼或不少于5%的鱼粉,同时要注意增加含热高的谷类,减少体积大、营养差、纤维多的糠麸,并适当喂些青饲料、矿物质饲料、食盐和多种维生素。
(3)补充光照时间 产蛋鸡每天需要光照时间在14小时以上,然而由于冬季昼短夜长,往往自然光照不足。为了有充足的光照**母鸡性**活动,必须补充光照,可利用早晚开灯增加人工光照。光照强度按鸡舍面积每平方米2~3瓦,灯泡悬挂于距地面2米处,灯泡之间的距离要相等,使光线分布均匀。在增加光照的同时,还要注意一定把鸡喂饱喂好。

蛋鸡吃什么比较多生蛋?

给母鸡喂点大米、剩饭和择菜时丢掉的菜叶就行,没什么特别的。可以在鸡窝边放一点沙子供它们采食,这有助于它们消化食物。

控制蛋鸡产蛋量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温度和光照的调控、饲料的配比以及饮水的控制等。

影响鸡产蛋量的其他因素也有很多,比如动物的应激反应。当鸡从一个环境转移到另一个环境中,或受到惊吓后会减少采食量从而使产蛋量减少甚至停产。应激反应的强弱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因个体而异。

影响母鸡产蛋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鸡的年龄。工厂饲养条件下的母鸡不到200天就可以达到产蛋高峰,而农村散养的土鸡却需要300多天才开始产蛋。当年春天养的小鸡要到第二年的春天才开始产蛋,夏天天热就会停产,秋天换羽后开始进入产蛋高峰期,第三年的秋季产蛋量骤减,进入淘汰期。

如果想继续饲养就要注意一下温度。母鸡进入产蛋期的合适温度为24度左右。现在已进入冬季气温较低。农村的土鸡大多数已经停产,养鸡场为使母鸡冬季不停产就采用加温的办法,使鸡舍内的温度保持在24度左右。所以也要注意鸡窝的温度,不要太低。如果鸡窝的温度太低,既使给母鸡喂促产的激素也收效甚微。

扩展资料

鸡技术

1 品种选择

地养鸡的特点是放牧,在品种选择上应当选择适宜放牧、抗病力强的土鸡或土杂鸡为宜,如桃源鸡、仙居鸡、固始鸡、肖山鸡、庄河鸡、三黄鸡、杏花鸡、阳山鸡、清远麻鸡、三黄胡须鸡、中山沙栏鸡、信宜怀乡鸡、广西鸡等地方优良品种。它们耐粗饲,抗病力强,虽然生长速度较慢,饲料报酬低,但肉质鲜美,价格高,利润大,应作为山地饲养的首选品种。

2 棚舍搭建

场址选择。山地养鸡的场地选择是否得当,关系到卫生防疫、鸡只的生长以及饲养人员的工作效率,关系到养鸡的成败和效益。场地选择应遵循如下几项原则: (1)既有利于防疫,又要交通方便。(2)场地宜选在高朗、干爽、排水良好的地方。(3)场地内要有遮*设备,以防暴晒中暑或淋雨感冒。(4)场地要有水源和电源,并且圈得住,以防走失和带进病菌。避风向阳,地势较平坦、不积水的草坡。其中最好有树木,以便鸡到树荫下乘凉。

3 搭棚方法

鸡舍设计的要求是:通风、干爽、冬暖、夏凉,座向宜坐北向南。一般棚宽4-5米,长7-9米,中间高度1.7-1.8米,两侧高0.8-0.9米。通常用由内向外油毡、稻草、薄膜三层盖顶,以防水保温。在棚顶的两侧及一头用沙土砖石把薄膜油毡压住,另一头开一个出入口,以利饲养人员及鸡群出入。棚的主要支架用铁丝分四个方向拉牢,以防暴风雨把大棚掀翻。

4 清棚消毒

每一批鸡出栏以后,应对鸡棚进行彻底清扫,更换地面表层土,清洗工具。对棚内地面及用具先用复合酚水溶液或火碱进行喷雾和浸泡消毒,然后再进行熏蒸消毒,每35立方米空间用烟客烟熏消毒剂1包。原饲养过鸡的草山草坡,也应先在地面上撒1层熟石灰,然后进行喷洒消毒。最好是利用无污染的草山草坡建新棚。

5 铺设垫草

为了保暖需铺些垫料。垫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松软,干燥,吸水性强的锯屑、小刨花、稻草、谷壳等,可以混合使用。使用前应将垫料曝晒,挑出发霉垫草。厚度以3-5厘米为宜。

6 饲料选择

一般来说,优质土鸡的生长速度较慢,对饲料营养水平的要求比较低,但也不能只喂单一饲料,以免造成营养缺乏,影响生长发育,降低成活率。应当选择优质土鸡系列全价颗粒料或混合饲料。另外,可以用山地种植的南瓜、蕃薯、木薯等杂粮代替部分混合料。

有什么办法使鸡一天下更多的蛋

  控制蛋鸡产蛋量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温度和光照的调控、饲料的配比以及饮水的控制等,最主要的是使用激素。激素的危害大家都很明白,所以不向您推荐也不向您介绍。
  影响鸡产蛋量的其他因素也有很多,比如动物的应激反应。当鸡从一个环境转移到另一个环境中,或受到惊吓后会减少采食量从而使产蛋量减少甚至停产。应激反应的强弱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因个体而异。二十多天前抓来的母鸡如果精心饲养的话应激反应应该已经消失。
  影响母鸡产蛋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鸡的年龄。工厂饲养条件下的母鸡不到200天就可以达到产蛋高峰,而农村散养的土鸡却需要300多天才开始产蛋。当年春天养的小鸡要到第二年的春天才开始产蛋,夏天天热就会停产,秋天换羽后开始进入产蛋高峰期,第三年的秋季产蛋量骤减,进入淘汰期。如果您从农村抓来的母鸡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建议您把它们淘汰掉。
  如果您想继续饲养就要注意一下温度。母鸡进入产蛋期的合适温度为24度左右。现在已进入冬季气温较低。农村的土鸡大多数已经停产,养鸡场为使母鸡冬季不停产就采用加温的办法,使鸡舍内的温度保持在24度左右。所以您也要注意鸡窝的温度,不要太低。如果鸡窝的温度太低,既使给母鸡喂促产的激素也收效甚微。呵呵,给宝宝吃的鸡蛋当然不能有激素了。
  给母鸡喂点大米、剩饭和择菜时丢掉的菜叶就行,没什么特别的。对了,还要在鸡窝边放一点沙子供它们采食,这有助于它们消化食物。
  蛋鸡开产时间在21周龄左右。刚开始产蛋,产蛋率每周成倍增长:5%→10%→20%→40%,升至40%后,则成半倍增长:40%→60%→80%,产蛋6~7周后升至90%以上。如到160天 (22.85周龄),产蛋率只有60%,为正常现象。到189~203天(27~29周龄)即进入高峰期,一般产蛋率可达90%以上(即开始产蛋后6~7周左右达到高峰期).高峰期应维持两周以上。高峰期过后开始下降,一般每周下降0.5%,但不超过1%,且每周下降的幅度是相等的,即十分平稳,故呈一条直线下降趋势。直到72周龄产蛋率下降至65~70%.72周龄后,对停产蛋的鸡即可淘汰(16.5个月淘汰,产蛋期约一年)。也可等到74、78或80周龄再淘汰。如在60周龄采取强制换羽,强制换羽后则可再利用40周龄。
  你要看几日龄,小鸡吃的少点,等到三十日龄,大肉食都要吃二三两,三黄鸡大约四十日龄吃二两以上。

怎样让鸡更快的生蛋

一、影响鸡产蛋性能的因素
影响鸡产蛋性能的因素很多,除饲料营养外,还有通风、光照、饲养密度等,因此,要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养鸡效益,有效控制疫病疫情,使鸡的生产性能得以充分发挥,就必须搞好环境控制。

蛋鸡养殖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鸡舍内外两部分,舍内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通风、光照、饲料、饮水、温度、湿度、密度、选鸡和拣蛋。


二、让鸡更快的生的方法
1、通风
不论鸡舍大小或养鸡数量多少,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是必不可少的。在高密度饲养的鸡舍,这个问题尤为重要。因为通风不好,随时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碳和硫化氢等释放出来,并充溢于整个鸡舍,影响鸡的正常生长产蛋并引发多种疾病。因此,生产中应在鸡舍的底部设置地窗、中部设大窗、房顶设带帽的排气圆筒。夏季全部开放,冬季可关闭中部大窗,仅留地窗和房顶的排气圆筒。也可在中部设排气扇,以便在冬季快速排除舍内污浊的空气。冬季要密切注意通风系统,不可引起贼风或把舍内温度降的太低,以减少饲料消耗,防止引发各种疾病,提高鸡产蛋的速度。

2、光照
光照对鸡的产蛋性能影响较大,合理的光照能**排卵,促进鸡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加产蛋量。生产中应从蛋鸡20周龄开始,采用人工补充光照的办法,每周增加光照半小时,直到每周达到16小时为止,以后每天保证有效光照16小时,直到鸡淘汰前4周,再把光照时间逐步增加到17小时,直至淘汰。人工补充光照,以每天早晨天亮前效果最好。补充光照时,舍内每平方米地面以3—5瓦为宜。灯距地面2米左右,最好安装灯罩聚光,灯与灯之间的距离约3米,以保证舍内各处得到均匀的光照。

3、饲喂
蛋用鸡多采用干粉饲喂,饲喂次数每天1—2次,若一次饲喂放在下午3时较好;若两次饲喂,宜采用上午9时和下午3时各喂一次,日饲喂量一般每只鸡100—120克,根据体重变化适当增减喂料量,以不影响产蛋为宜。为了保持鸡旺盛的食欲,每天应保证有一定的空槽时间,一是可以防止饲料长期在食槽存放发生霉变,二是可以防止鸡产生厌食和挑食的恶习。

4、 饮水
水对养鸡产蛋也是十分重要,缺水的后果往往比缺料更严重,水参与机体的整个代谢过程,它对调节体温、养分的运转、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具有其他物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常鸡蛋的含水量达70%以上,每只鸡每天需饮水220—380毫升,饮水不足,鸡采食量减少,影响正常生长发育,至少可以降低2%的产蛋率;水质**也能导致产蛋率和蛋质蛋重下降。因此,蛋鸡养殖应及时供给符合饮用水标准的充足清洁的饮水,最好是长流水。

5、温度
鸡最适宜的温度是18—23℃,温度过高过低均不利于产蛋。要保持鸡舍有一个适宜的温度,在夏季应注意鸡舍通风,可以加大换气扇的功率,改横向通风为纵向巷道式通风,使流经鸡体的风速加大,及时带走鸡体产生的热量,如结合喷水、洒水、适当降低饲养密度,能更有效的降低舍内温度。冬季应注意作好保暖工作,鸡舍的门窗,在夜间或风雪天要挂草帘遮盖,有利于提高舍温,还可在鸡舍的北墙外用玉米秸等搭成风障墙、垛草垛挡风御寒;也可在天棚顶上加稻壳、锯末等作防寒层等。

6、湿度
最适宜的湿度为60—70%。如果舍内湿度太低,蛋鸡就会呆滞、羽毛紊乱,皮肤干燥,羽毛和喙爪等色泽暗淡,并且极易造成鸡体脱水,引起鸡群发生呼吸道疾病。潮湿空气的导热性为干燥空气的10倍,冬季如果舍内湿度过高,就会使鸡体散发的热量增加,使鸡更加寒冷,夏季舍内湿度过高,就会使鸡呼吸时排散到空气中的水分受到限制,鸡体污秽,病菌大量繁殖,易引发各种疾病,引起产蛋量下降。生产中可采用加强通风和在室内放生石灰块等办法降低舍内湿度。

7、密度
产蛋鸡的饲养密度不宜过大,比较适宜的密度为:地面平养时,轻型品种每平方米6只,中型品种每平方米5只,网上平养轻型鸡每平方米8—10只,中型鸡7—8只,笼养密度因鸡笼的组装形式各异,一般为平养的2—4倍。

8、选鸡
选鸡应在鸡产蛋率50%时进行,这时应将生长发育**、鸡冠干燥皱缩,羽毛漂亮,头部、喙部、胫部明显呈深**的鸡;活力差、不健康的鸡;腹部大量蓄积脂肪的鸡选出来淘汰掉。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饲料消耗,重要的是减少了疾病传播,净化了鸡舍环境,提高鸡群的产蛋率。

怎样才能使母鸡多产蛋。

夏季气温高,鸡没有汗腺,主要靠张嘴呼吸来散热,体热散发慢,采食减少,产蛋量下降。为了保持母鸡产蛋量,必须针对气温高的情况,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1)避免阳光直射 阳光直射,可导致舍温、体温增高,影响母鸡产蛋。因此,鸡舍、运动场外周围可栽树或搭棚、遮荫,减缓阳光直射的强度。若天热干旱时,可勤洒水或喷雾降温。

(2)增大鸡舍通风换气量 尽量开启所有门窗,加大通风量,必要时可安装风扇,利用送风方式来降低鸡的体感温度。

(3)提高日粮中蛋白质含量 由于天热蛋鸡采食量减少,摄入体内的蛋白质不足,从而影响产蛋量。只有适当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才能满足蛋鸡对蛋白质的需要。如饲料中粗蛋白含量可提高2%~3%,使日粮中饼类饲料含量增至20%~25%,鱼粉,骨粉饲料可加到5%~7%,使日粮粗蛋白含量达10%以上。有条件的可喂些小鱼、小虾或蚯蚓、蝇蛆等动物性蛋白饲料。

(4)供足饮水 天气炎热,鸡的饮水量加大,因此,要保证水槽水不间断,水槽要放在*凉处,饮水要保持干净、清凉、新鲜。

(5)改变饲喂方式 夏季午间气温高,鸡的食欲下降,早晚温度较低,食欲好。因此,要改变饲喂方式,趁早晚两头凉爽的时候多喂料,让鸡吃饱吃好。午间可加喂一些青绿多汁饲料,以便促进食欲,增加营养。

(6)降低饲养密度,保持鸡舍卫生 为便于散热,减少有害气体对鸡的影响,应降低饲养密度。一般情况下,笼养每鸡0.4米2,每笼3只;平地散养以每平方米3~5只为宜。如大群饲养,每群以200只为宜。舍内粪便和垫料应及时清理,防止污染,保持舍内清洁卫生,干燥通风。

怎样让母鸡多下蛋

冬季气温低,光照时间短,是母鸡产蛋的淡季。但是,如果饲养管理得当,满足母鸡产蛋的各种条件,冬天也可以多产蛋。
(1)注意保暖 鸡产蛋最适宜的温度为10~24℃。冬季鸡舍除留通气孔外,墙缝要堵塞,鸡窝要垫草,一般每平方米鸡窝可放鸡10只,使窝内温度保持在10℃以上。有条件的,鸡舍内可安装取暖设备。圈养地点最好选择在背风向阳的地方。鸡群要早关迟放,防止在户外受寒冻坏鸡冠,给鸡饮温水,不要让水在水槽内结冰,及时扫除运动场的积雪,白天尽量让鸡在外面活动。
(2)增加蛋白质饲料 普通产蛋鸡每天至少需要蛋白质16~18克,高产鸡需要蛋白质20克以上。冬季自然界给鸡提供动物性蛋白质的数量大大减少。因此,在饲料中必须有20%的豆饼或不少于5%的鱼粉,同时要注意增加含热高的谷类,减少体积大、营养差、纤维多的糠麸,并适当喂些青饲料、矿物质饲料、食盐和多种维生素。
(3)补充光照时间 产蛋鸡每天需要光照时间在14小时以上,然而由于冬季昼短夜长,往往自然光照不足。为了有充足的光照**母鸡性**活动,必须补充光照,可利用早晚开灯增加人工光照。光照强度按鸡舍面积每平方米2~3瓦,灯泡悬挂于距地面2米处,灯泡之间的距离要相等,使光线分布均匀。在增加光照的同时,还要注意一定把鸡喂饱喂好。

怎样让母鸡抱窝孵蛋

改变环境,消除就巢条件:这是最简单而有效的办法。如将抱窝鸡装进鸡笼或筐内,放在*凉通风处或挂在凉爽而明亮的空中;或将鸡放在浅水盆里,这样经3~5天可醒抱。

孵化窝最好设在“懒孵”母鸡的“懒孵”处,若“懒孵”处还有其他母鸡下蛋,就应该另做孵化窝,避免旧蛋母鸡下蛋时与抱蛋母鸡争窝而踩踏破损种蛋,或刚下蛋与种蛋混在一起。

孵化窝的设定不能过高或过深,过深的孵化窝母鸡上下孵困难,跳进跳出容易踩破种蛋,若孵化窝设定较高,就应该为抱孵母鸡做临时阶梯,使抱蛋母鸡上到顶可一步跨入种蛋**轻轻入孵,抱窝的设置可以为箩筐或木桶等,铺上稻秆或其他透气性能好的杂草、棉絮作为垫底,再铺1层松树羽,把种蛋放在松树羽上滑动性能好,抱蛋母鸡容易翻蛋,确保种蛋受热均匀,提高孵化率。

扩展资料:

种蛋入孵后5~6d

进行第1次照蛋,主要是检查蛋的受精率和胚胎发育情况,发育正常的胚胎在手电筒光的直照下,隐隐约约可见胚胎上浮,卵黄囊上血管向四围扩张如蜘蛛网状,弱胚胎血管细,扩张面小,无精蛋蛋内透明,死精蛋呈现血丝血环,有时可见粘壳的小黑点。入孵10~11d

进行第2次照蛋,发育正常的胚胎,尿囊在蛋的尖端合拢,蛋的尖端布满血管;发育迟缓的胚胎,蛋的尖端无血管分布,蛋内半透明,蛋中有模糊的团块。在2次照蛋中,检出无精蛋和死蛋,以集中温度保证种蛋正常孵化。

参考资料:孵蛋百度百科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