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2016年罗非鱼冻死情况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罗非鱼怎么过冬啊?(罗非鱼怎么越冬)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罗非鱼怎么过冬啊?

罗非鱼为什么会突然死亡

  罗非鱼突然死亡

  1、不合理的养殖模式

   华南地区为罗非鱼养殖的大区,可以说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养殖。而目前罗非鱼养殖户普遍采用立体式养殖模式,立体式养殖模式主要是利用禽畜粪便代替一部分饲料,以达到降低养殖成本的效果。在人工贵、塘租贵、饲料贵的情况下,立体养殖似乎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想法是好的,可是,很多养殖户的习惯就是,把这些禽畜粪便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池塘,最终的后果只能是水中氨氮、**酸盐过高,畜禽粪便里面有大量的链球菌也进入了池塘的食物链,随着养殖水环境的不断恶化,罗非鱼的生长环境受到威胁,再加上逐年升高的气温,是罗非鱼链球菌产生的原因之一。

罗非鱼怎么过冬啊?

  2、投喂劣质的饲料

   现在饲料鱼龙混杂,养殖户都挑花了眼。据了解,对于质量较差的饲料,营养不均衡,部分养户投料比例过大,这也是罗非鱼链球菌发生的原因之一。

  3、天气原因

   罗非鱼链球菌高发的季节为每年的6~9月份,是罗非鱼大量摄食、生长速度迅猛的最佳养殖阶段,同时在这一段时间内,南方闷热天气比较多,天气长时间闷热后突然降雨,或者许久不降雨,水质变化较大,有些鱼塘长时间水质恶劣,导致水体中的**酸盐(0.15mg/L以上)及氨氮(0.8mg/L以上)含量严重超标,水体藻相失衡,这个时候鱼体质受损,很容易诱发罗非鱼链球菌(甚至引发肝胆综合症)。

  4、选择了劣质的苗种

  选择劣质的罗非鱼鱼苗除了它生长速度不够均匀、产子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鱼苗本身的抗逆性不强,特别在高温季节鱼病横行的时候,劣质的苗种相对于经过杂交选育后的苗种而言,更容易发病,甚至死亡。

罗非鱼怎么过冬啊?

罗非鱼对温度的耐受力怎样?

不同种和不同品系的罗非鱼,致死温度略有差别。尼罗罗非鱼的适温范围为16~42℃,适宜生长温度为22~34℃,最适生长水温为24~32℃;致死温度区间为10~12℃(奥利亚罗非鱼为8~10℃);尼罗罗非鱼在14~15℃时,食欲略有减退,13℃时食欲明显减退。最低摄食水温为11℃。目前养殖的主导品种奥尼杂交鱼,当水温在11℃时持续时间超过1周,或者在14℃时持续时间超过2周便会出现死亡。吉富罗非鱼对温度的耐受力略比奥尼杂交鱼差。

冬天怎么样饲养罗非鱼不会死?

罗非鱼成鱼的淡水养殖  一、池塘养殖
  1.池塘条件
  养殖场所宜选在避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安静且交通便利的地方,池塘面积3亩~5亩,水深为1.5米~2米,池塘底泥厚度为20厘米~30厘米。每口池塘配备1台1.5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
  2.清塘施肥
  在鱼种放养前,要清塘消毒。一般在4月上中旬,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100公斤清塘,7天后加水至1米深,然后每亩施腐熟的粪肥300公斤~400公斤,可放入少量的绿萍或红萍。
  3.鱼种放养
  每年春季当水温回升,稳定在15℃以上时,开始放养冬苗。池塘主养一般每亩放养鱼种1500尾~3000尾,同时混养鲢、鳙鱼种各40尾~70尾,以控制水质;与其他鱼混养时每亩可放养200尾~500尾。
  4.饵料投喂
  罗非鱼进入养殖水面后2天~3天便可开始投喂。罗非鱼的食性很广,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可以投喂各种饲料,如小麦、玉米、饼粕等均是它的优质饲料。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开始应为32%~35%,每天投饲量为鱼体总重量的3%~5%。当个体规格长至200克左右,投饲量可调至鱼体总重的2%,并保证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27%~29%。当其个体达到300克左右时,罗非鱼进入生长最快的时期,日投饲量保持在鱼体重的1%~2%,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35%以上。每天投喂2次,时间分别在上午8时~9时和下午3时~4时。
  5.日常管理 要注意日夜巡塘。
  (1)每天早、中、晚测量水温、气温,每周测1次pH值,测2次透明度。清晨、夜晚各巡塘1次。
  (2)鱼种下塘后,要保持池水呈茶褐色,透明度为25厘米~30厘米。一般每周施肥1次,每次每亩施畜粪肥150公斤~200公斤。在天气晴朗、水体透明度大于30厘米时可适当增加施肥量;水质过肥时,应减少或停止施肥,并注入新水。在高温季节,一般每周换水1次~2次,每次换去池水的20%~30%。
  (3)坚持健康养殖,按规程操作,预防鱼病。苗种下池前用5%的食盐水或每升0.1毫克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10分钟~15分钟。每隔10天~15天,每亩用15公斤~20公斤的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调节池水pH值呈微碱性,用生物制剂改善池塘微生物结构,改良水质。当溶氧低、鱼有轻度浮头时开增氧机。

罗非鱼如何**冬

罗非鱼该怎么过冬呢

罗非鱼是热带鱼类,耐寒能力差,当水温降到12~13℃以下就会逐渐冻死。为了翌年继续养殖和生产罗非鱼,必须保存一定数量的亲鱼和鱼种,使其安全越冬。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季水温在10℃以下,除了海南、广东、广西和**的部分地区外,其他绝大部分地区不能自然越冬。因此,要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越冬,到翌年水温稳定保持在18℃以上时,再将鱼分别放回繁殖池和养殖池,进行正常的繁殖和生长。我国目前罗非鱼越冬方法有温泉水或深井水保温越冬、电厂(工厂)余热水越冬、工厂化温室越冬、塑料大棚保温越冬、人工加温(电、煤)越冬、池塘围栏越冬、地热水泵加温越冬等。其中主要方式有:

(1)利用地热越冬

地热水可以是温泉水,也可以是深井水。利用温泉水越冬或者深井水是最理想的,投资少,效果好。在建池规模上,必须根据常年可供最小水量为依据,水温必须在20℃以上,最好是能自流的温泉。在没有温泉的地方,也可利用深井水越冬,只要水温达20℃以上,就可以越冬保种。若遇寒流水温下降,就要增加换水次数,以保持水温在16℃以上。(2)利用工厂余热越冬

可以利用热电厂或钢铁厂排出的**水或废蒸汽作为热源,只要水温保持20℃以上,水质无毒,水源充足长流不断,都可以建池越冬,其要求与温泉水越冬相同。在余热水源充足的条件下,可以将水温调控到25℃以上,并进行一定量的饲料投喂,罗非鱼不仅能越冬,还能正常生长,鱼病相应也会大大减少。(3)利用太阳能越冬

凡玻璃温室、塑料薄膜温棚、有太阳能装置的温室,都可因地制宜地进行罗非鱼越冬。(4)加温式越冬

在气温低时,采用茶炉、锅炉或电加热装置进行加温。这种方法成本较高,常用于小规模的保种越冬。

一般冬天罗非鱼达到多少度才会被冻死呢?

罗非鱼是暖水性鱼类,当水温低于15℃时,罗非鱼会处于休眠状态,温度再低就会逐渐冻死。

罗非鱼的生存温度范围为15~35℃,最高临界温度约40~41℃,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8~32℃,罗非鱼繁殖温度在20℃以上。

扩展资料

罗非鱼的习性特点:

1、杂食性

罗非鱼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池塘中的罗非鱼,消化道内含物大部分是有机碎屑及其他植物性饲料(如水草类、商品饲料等等),其次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少量底栖动物。

2、耐低氧

罗非鱼耐低氧能力很强,窒息点为0.07~0.23毫克/升,水中溶氧1.6毫克/升时,罗非鱼仍能生活和繁殖。水中溶氧3毫克/升以上时,生长不受影响。

3、繁殖能力强

罗非鱼性成熟早,产卵周期短,口腔孵育幼鱼,繁殖条件要求不高,大水面积静止水体内自然繁殖。罗非鱼6个月即达性成熟,重200克左右的雌鱼,怀卵量多在1000~1500粒左右,幼鱼至卵黄囊消失并具有一定能力时离开母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非鱼

鱼深加工中,比如什么叫二去罗非鱼 三去罗非鱼 四去罗非鱼???

罗非鱼
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原指以莫桑比克为模式产地的口孵非鲫属鱼类物种:莫桑比克口孵非鲫(学名:Oreochromis mossambicus),现为慈鲷科非鲫属及口孵非鲫属等属数种鱼类的共同俗称;英文里统称为Tilapia。现在它是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且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盐份含量的咸水中,也可以存活于湖,河,池塘的浅水中。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面积狭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够生长,且对溶氧较少之水有极强之适应性。绝大部分罗非鱼是杂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
深加工
加工是指对货物进行再生产;受托加工货物,是指委托方提供原料及主要材料,受托方按照委托方的要求制造货物并收取加工费的业务。
深加工是指对半成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即是指已经形成的商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的再次制造,使其更具价值的目的。就是一个产品已经做好了,然后再对其进行加工。
鱼类深加工
就是将鱼的各给部位经过加工后分开来卖。
比如:
  整鱼可以做腊鱼、罐头。
  分割以后可以做鱼糜、鱼丸、芝士鱼肉肠。
  下脚料可以做宠物饲料,上至猫狗饲料,下至鱼饲料
二去罗非鱼
指罗非鱼在捕获后,经过去内脏、去鳞等操作。
三去罗非鱼
指罗非鱼在捕获后,经过去腮、去内脏、去鳞等操作。
四去罗非鱼
指罗非鱼在捕获后,经过去腮、去内脏、去鳞、去鳍等操作。
五去罗非鱼
指罗非鱼在捕获后,经过去腮、去内脏、去鳞、去尾、去鳍等操作。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