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鲈鱼饲料规格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小杂鱼养殖加州鲈鱼饵料系数(加州鲈鱼饲料配方)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杂鱼养殖加州鲈鱼饵料系数

 1、用来养殖鲈鱼的池塘有条件的最好经过干塘、清淤和暴晒,尤其是多年养殖的旧塘。在放苗前半个月进行一次消毒,每亩施放生石灰50公斤或使用20PPM漂**带适量池水消毒。如果未经干塘暴晒的,还要每亩使用30公斤茶麸打碎浸水全塘泼洒,以彻底清除遗留的凶猛杂鱼。消毒后的池塘经滤网纳入新鲜水,每亩施放3公斤复合肥进行培育浮游生物,水质微绿色或微褐色则可投苗。  2、经中间培育的鱼种已达10厘米,每亩放养2500尾为好,300天的养殖期亩产量可达1200—1500公斤。投苗过密,池塘容易老化和发生鱼病,难以进行持续性生产。  由于高密度养殖投饵多,鲈鱼又很少寻食塘底的剩饵,故每亩要投放100尾鲫鱼和30尾花鲢和白鲢,以减轻水质的污染和增加养殖效益。  3、鲈鱼暴食,适当控制投饵量,有利于降低成本、减少肠胃病的发生和水质的污染。投饵要做到定时、定点、定量,一般日喂2餐,分别在上午的7—9时和下午的4—6时,日投喂量约为鱼体重量的5%。要坚持驯食的习惯,在塘中搭一饵桥,每次投饵敲击饵桥或泼响塘水,招呼鱼群游来抢食,有利于观察鱼群的进食和健康状况,方便采取应变措施。鲈鱼抢食水中悬浮的饲料,下沉后不再摄食,因此投喂小杂鱼应耐心慢慢投喂,颗粒饲料则应用浮性饲料。  4、鲈鱼的高产养殖也就是高密度养殖,保持水质清新和溶氧充足是十分重要的,主要方法有:勤换水,特别是在中后期,每天的换水量要达30%以上;勤增氧,鱼苗期可适当开动增氧机,随着鱼体的长大开动增氧机的次数愈趋频繁,尤其是在高温天气和养殖后期,夜晚可开动部分增氧机,白天则要开动全部增氧机,保持塘水的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施放生物制剂,高密度养殖带来塘底大量的残饵和排泄物,有害物分解浓度高,大量消耗水中氧气,尤其是高温天气更为严重,这是鱼病产生的重要原因,适当施放生物制剂让有益菌群除去水中的氨氮和**酸盐,保持良好水质。

鱼塘养殖鲈鱼需要注意什么?

【幼苗养殖需要注意的事项】:

入箱时注意温差,温差如果大于3度,幼苗直接入箱会造成大批量死亡。

小杂鱼养殖加州鲈鱼饵料系数

鱼苗入箱后即时消毒,同时内服增强抵抗力药物。若镜检有寄生虫的须及时杀虫。

入箱3小时后即可开始投喂,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每天投喂5到6次。

每隔5到7天须过筛分箱。

【成鱼养殖注意事项】:

通过约4到5次过筛分箱,鱼苗基本达到3寸以上后即可开始进行成鱼养殖,这时每箱投放鱼苗2500—4000尾。

成鱼养殖期间,投喂量保持在1%左右,最大不超过2%,投喂次数以日投2次为宜,有条件的可以全程在饲料中添加鲜鱼,如此在保证鱼长势良好的情况下也能减少病害。

【鲈鱼的简介】:

中文里共有四种鱼类都可以被称为鲈鱼,分别是:海鲈鱼,学名日本真鲈,分布于近海,及河口海水淡水交汇处。松江鲈鱼,也称四鳃鲈鱼,属于降海洄游鱼类,最为著名。大口黑鲈,也称加州鲈鱼,从美国引进的新品种。河鲈,也称赤鲈、五道黑,原产新疆北部地区。 本词条着重介绍其中的第一种海鲈鱼(日本真鲈、花鲈),另外三种鲈鱼将在词条最后加以介绍、区分,以免混淆。 日本真鲈,商品名为海鲈鱼,又称花鲈、七星鲈、鲈鲛,地方名有寨花、鲈板、四肋鱼,等等。 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及日本的近岸浅海;中国沿海均有分布,喜栖息于河口,亦可上溯江河淡水区。 国内以东海舟山群岛、黄海胶东半岛海域产量较多,为经济鱼类之一,也是发展海水养殖的品种。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水体中均产, 东海、 渤海较多。

【营养价值】:

鲈鱼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还含有维生素B2、烟酸和微量的维生素B1、磷、铁等物质。鲈鱼能补肝肾、健脾胃、化痰止咳,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还可以治胎动不安、产后少*等症。准妈妈和产后妇女吃鲈鱼,既可补身,又不会造成营养过剩而导致肥胖。另外,鲈鱼血中含有较多的铜元素,铜是维持人体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并参与数种物质代谢的关键酶功能发挥的不可缺少的矿物质。

【外形体态】:

体长,侧扁,背部稍隆起,背腹面皆钝圆;头中等大,略尖。体长可达102厘米,一般重1.5-2.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15公斤以上。吻尖,口大,端位,斜裂,下颔稍突出于上颔,上颌伸达眼后缘下方。两颌、犁骨及口盖骨均具细小牙齿。前腮盖骨的后缘有细锯齿,其后角下缘有3个大刺,后鳃盖骨后端具1个刺。

【食用价值】:

鲈鱼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钙、镁、锌、硒等营养元素;具有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之 效,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鲈鱼还可治胎动不安、产生少*等症,准妈妈和产生妇女吃鲈鱼是一种既补身、又不会造成营养过剩而导致肥胖的营养食物,是健身补血、健脾益气和益体安康的佳品,鲈鱼多为清蒸以保持营养价值。

鲈鱼血中还有较多的铜元素,铜能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的功能并参与数种物质代谢的关键酶的功能发挥,铜元素缺乏的人可食用鲈鱼来补充。

刚开口的鲈鱼苗吃什么?

鲈鱼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摄食量大,鱼苗主要摄食水中浮游动物,比如轮虫和小型甲壳动物。人工养殖的鲈鱼可食用煮熟的蛋黄,红虫以及浮性颗粒的饲料。

如常,这次我们依旧要来讲鱼友们的问题。这次鱼友提出的问题是:“青鳉鱼吃什么长得快?”青鳉是一种类似食蚊鱼的生物,但是它是卵生的,食蚊鱼是胎生。在此先告诫一下各位鱼友:青鳉可放生!食蚊鱼不可放生!青鳉鱼是中国的原生鱼,食蚊鱼属于外来物种,容易泛滥。青鳉的品种和颜色很多,深受小型鱼玩家的喜爱,但是青鳉往往养不好就容易僵住,不长身子。这位鱼友就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解答青鳉鱼在小苗→亚成→成鱼喂啥东西好。

小苗以及亚成

小苗以及亚成阶段是长身体的最快时期,这个时期需要多喂一些。我们先来说说小苗。小苗指的就是刚刚破卵而出的青鳉鱼,这时候的小苗嘴巴很小,食量也不大。小苗往往都是喂活食,可以引起观赏鱼的注意,利于青鳉的开口。一般采用孵化丰年虾。但是这里要注意,丰年虾一定要卵壳和肉体分离,小苗吃了壳是很危险的事情!个人比较不建议喂洄水或者其他东西,那些东西的营养含量相对来说比较低,吃了长得不快。

一般小苗的食量并不大,我们用滴管来喂食。慢慢观察小鱼肚子,可以看见里面充满橙色的东西,那就是丰年虾,稍微鼓起来就已经算是饱腹状态了,停止喂食。不过一般我建议喂八分饱,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如果你有时间就一天喂个三次,没太多时间就上午和下午分别喂一次。小鱼在成长成亚成鱼后食物范围就比较广泛了。

亚成鱼的嘴巴比鱼苗的嘴巴要大很多,可以喂的东西比较多。这时其实可以喂人工饲料了,不过是要很细的那种,碎成渣的,扔到水面上鱼会去吃。这时最好还是继续配合丰年虾进行投喂,营养搭配一些,发色会更好,长得也更快。成长期间要求食物中蛋白质含量高一些,丰年虾就是很好的选择。当然其他食物中蛋白质含量也很高,不过鱼苗的嘴巴目前还是很小的,吃不了那么大的食物。亚成鱼可以喂人工饲料,丰年虾,草履虫和一些小只的孑孓(蚊子幼虫)。此时青鳉在食物和营养充足的情况下会迅速长大,然后达到接近成鱼的个体,不过这时还是算亚成鱼。到那个时候嘴巴就很大了,短的红虫,饲料,丰年虾块,撕碎的虾肉什么都可以喂,包括贴片饲料,只要食谱越广泛,补充的营养越全面,青鳉长得就非常快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生长。一般一天三顿,这时候长得最快。

成鱼阶段

成年后的青鳉已经不会在长个子了,或者也不会长很多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不用喂那么多样性的食物了。如果你停止了喂食,很快青鳉的颜色会变淡,身材变瘦。所以如果你想让青鳉保持好身材和好体型,继续保持食谱多样性。一天两顿或者一顿。

有人把喂鱼当成了一个任务,这就显得很累人了。只有你真正把养鱼当作乐趣,喂食也只是乐趣之一,你才能真正感受到喂鱼的快乐,看着自己的鱼大口吞咽食物,你难道不会感到欣慰吗?

其实不包括青鳉是需要广泛的食谱的,青鳉本身就是杂食性鱼类,而且它和食蚊鱼非常相似,主食可以喂蚊子的幼虫,即孑孓,以及人工饲料。我们想要让鱼长得快,首先得摸清鱼的性子,属于什么鱼?肉食?杂食?素食?纯素食的鱼很少很少,但是并不代表没有,你就可以提供他们煮熟的菜,或者藻类。如果杂食性的话可以荤素搭配,红虫,藻类,饲料等食物他们都会去吃。但是肉食鱼就不能喂太多素食了,主要还是以肉类为主,比如饲料鱼,黑壳虾肉,长臂小青虾等等。但是最好让食谱尽可能的广泛起来,这样才能多方面补充营养。长得才会更快。

虽然说文章里主要是说青鳉鱼,可是这对于大部分热带鱼的幼鱼同样是适用的喂食方法,大家如果不是养青鱂鱼,其他例如孔雀鱼,玛丽鱼,米奇鱼,斗鱼这些,都可以以类似的方法。

这里是养鱼说,如果你也喜欢饲养观赏鱼,不妨动动手指点个关注,所有养鱼所要知道的都在这儿。

鲈鱼怎么养才不容易死 整天翻着肚子 如何防止反肚子 求大神指点

要了解鲈鱼的生活习性 食性等等才能更好的养殖

生活习性

在自然环境中,大口黑鲈喜栖息于沙质或沙泥质,混浊度低且有水生植物分布的静水环境,[4]如湖泊、水库的浅水区(1到3米水深)、沼泽地带的小溪、河流的滞水区、池塘等,尤喜群栖于清澈的缓流水中。一般活动于中下水层,常藏身于水下**或植物丛中。

不耐低温,在水温1~36℃范围内均能生存,10℃以上开始摄食,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水溶氧量要求每升在1.5毫克以上,比鳜鱼耐低氧能力强。

有占地习性,活动范围较小。性情较驯,不喜跳跃,易受惊吓。幼鱼爱集群活动,成鱼分散。

食性

以肉食性为主的鱼类,掠食性强,摄食量大,成鱼常单独觅食,喜捕食小鱼虾。

当水质良好、水温25℃以上时,幼鱼摄食量可达总体重的50%,成鱼达20%。

食物种类依鱼体大小而异。孵化后一个月内的鱼苗主要摄食轮虫和小型甲壳动物。当全长达5—6厘米时,大量摄食水生昆虫和鱼苗。全长达10厘米以上时,常以其他小鱼作主食。当饲料不足时,常出现自相残杀现象。

在适宜环境下,摄食极为旺盛。冬季和产卵期摄食量减少。当水温过低,池水过于混浊或水面风浪较大时,常会停止摄食。

养殖鲈鱼在淡水养殖可以吗?怎么养啊?

养殖鲈鱼在淡水养殖可以。

  1、清塘、培水 用来养殖鲈鱼的池塘有条件的最好经过干塘、清淤和暴晒,尤其是多年养殖的旧塘。在放苗前半个月进行一次消毒,每亩施放生石灰50公斤或使用20PPM漂**带适量池水消毒。如果未经干塘暴晒的,还要每亩使用30公斤茶麸打碎浸水全塘泼洒,以彻底清除遗留的凶猛杂鱼。消毒后的池塘经滤网纳入新鲜水,每亩施放3公斤复合肥进行培育浮游生物,水质微绿色或微褐色则可投苗。

  2、投苗密度 经中间培育的鱼种已达10厘米,每亩放养2500尾为好,300天的养殖期亩产量可达1200—1500公斤。投苗过密,池塘容易老化和发生鱼病,难以进行持续性生产。

怎样养加州鲈鱼苗?

养殖经验丰富的养殖户们对于鱼苗规格的划分早已熟透于心,但更多的养殖户或者刚入行的新手们对于鱼苗规格仍是一知半解,听到“夏花”、“冬片”、“朝筛”等词更是焦头烂额。“水花”,指从鱼卵中孵化出来后体长达7-8mm的鱼苗,水花经10-15天饲养,养成体长达1.5-2.0cm的稚鱼,称为“乌仔”、“黑芝麻”。乌仔经过10-15天饲养,养成体长达3-5cm的稚鱼,由于此时正值夏季,故称“夏花”。夏花经3-5个月的饲养后体长达10-16cm,在冬季出塘的鱼种,故称“冬片”。

鲈鱼的特点、分布地域、种类

沿地中海的周围地区,是一种特殊的气候地区。
那里的气候,夏季热而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降水多与气温高的明显不一致是突出的特征。
主要是小麦和大麦,其次是燕麦和玉米。
葡萄、木本作物油橄榄,以及无花果是该地区广为种植的经济作物。

养殖鲈鱼在淡水养殖可以吗?怎么养啊?

  养殖鲈鱼在淡水养殖可以。
  1、清塘、培水 用来养殖鲈鱼的池塘有条件的最好经过干塘、清淤和暴晒,尤其是多年养殖的旧塘。在放苗前半个月进行一次消毒,每亩施放生石灰50公斤或使用20PPM漂**带适量池水消毒。如果未经干塘暴晒的,还要每亩使用30公斤茶麸打碎浸水全塘泼洒,以彻底清除遗留的凶猛杂鱼。消毒后的池塘经滤网纳入新鲜水,每亩施放3公斤复合肥进行培育浮游生物,水质微绿色或微褐色则可投苗。
  2、投苗密度 经中间培育的鱼种已达10厘米,每亩放养2500尾为好,300天的养殖期亩产量可达1200—1500公斤。投苗过密,池塘容易老化和发生鱼病,难以进行持续性生产。
  由于高密度养殖投饵多,鲈鱼又很少寻食塘底的剩饵,故每亩要投放100尾鲫鱼和30尾花鲢和白鲢,以减轻水质的污染和增加养殖效益。
  3、投饵 鲈鱼暴食,适当控制投饵量,有利于降低成本、减少肠胃病的发生和水质的污染。投饵要做到定时、定点、定量,一般日喂2餐,分别在上午的7—9时和下午的4—6时,日投喂量约为鱼体重量的5%。要坚持驯食的习惯,在塘中搭一饵桥,每次投饵敲击饵桥或泼响塘水,招呼鱼群游来抢食,有利于观察鱼群的进食和健康状况,方便采取应变措施。鲈鱼抢食水中悬浮的饲料,下沉后不再摄食,因此投喂小杂鱼应耐心慢慢投喂,颗粒饲料则应用浮性饲料。
  4、水质管理 鲈鱼的高产养殖也就是高密度养殖,保持水质清新和溶氧充足是十分重要的,主要方法有:勤换水,特别是在中后期,每天的换水量要达30%以上;勤增氧,鱼苗期可适当开动增氧机,随着鱼体的长大开动增氧机的次数愈趋频繁,尤其是在高温天气和养殖后期,夜晚可开动部分增氧机,白天则要开动全部增氧机,保持塘水的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施放生物制剂,高密度养殖带来塘底大量的残饵和排泄物,有害物分解浓度高,大量消耗水中氧气,尤其是高温天气更为严重,这是鱼病产生的重要原因,适当施放生物制剂让有益菌群除去水中的氨氮和**酸盐,保持良好水质。
  病害防治
  1、氨氮中毒 高温天气时,水中的氨氮高,甚至产生**酸盐,致使鲈鱼缺氧中毒死亡。主要症状:鱼群全塘狂游不安,上下乱窜,鳍条充血,鳃丝暗红。防治方法:立即注入新水,放出老水,注水时注意用木板把水挡散,以免直接冲起塘底污物加速鱼的死亡;每亩施放氟石粉(底质处理剂)10—15公斤,中和水中氨氮;发病前注意用生物制剂预防。
  2、肠炎病 病鱼食欲低,腹部膨胀,*门红肿,轻压有**粘液流出,全年均可发生。预防措施是不要投喂变质的小杂鱼。治疗方法:按每100公斤鱼糜掺入300克呋磺合剂,连续投喂3—5天。
  3、烂鳃病 此病易暴发流行,死亡率高。主要症状: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游动缓慢,对外界**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鳃部粘液增多,鳃丝肿胀,末端糜烂,体消瘦,离群,最后致死。治疗方法:每100公斤鱼每天用复方新诺明6—8克、氯霉素4—6克混合拌饵连续投喂3天。
  4、车轮虫、斜管虫、聚缩虫病 多发生在中间培育阶段鱼的体表和鳃丝。症状为鱼体消瘦,体色变黑,口端糜烂,一年四季均有发病。预防上多采用大量换水,改良水质。治疗可用0·7—1ppm的硫酸铜及硫酸亚铁合剂(5:2)全塘均匀泼洒,或用20—25ppm的福尔马林全塘泼洒。
  5、赤皮病、溃疡病 病鱼鳍基部充血,红肿,脱鳞,表皮腐烂,肌肉外露。此病多发生在高温季节,预防上可大量更换新水,定期施放生石灰35—40ppm,冬季干塘暴晒。治疗上可用漂**1ppm全塘泼洒;口服呋磺合剂,每100公斤鱼糜拌药300克;肌肉注射青霉素,每公斤体重注射3000国际单位。
  6、鱼鲺病 鱼鲺寄生于鱼的鳃部、皮肤和鳍条,使鳃丝上皮增生变形,炎性水肿,体表损伤,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而死亡。治疗方法:全塘泼洒晶体敌百虫0·2—0·3ppm。

关于鲈鱼的资料

中文里有许多种鱼类都可以被称为鲈鱼,其中最常见的有四种,分别是:海鲈鱼,学名日本真鲈,分布于近海,及河口海水淡水交汇处。松江鲈鱼,也称四鳃鲈鱼,属于降海洄游鱼类,最为著名。大口黑鲈,也称加州鲈鱼,从美国引进的新品种。河鲈,也称赤鲈、五道黑,原产新疆北部地区。

硬骨鱼纲鮨科鱼分为三科:温带鲈鱼科,其中加拿大产4种,即美洲石鲈、金眼鲈、条纹石鲈和多锯鲈;太阳鱼科,其中加拿大产12种,包括黑鲈、岩鲈和小口黑鲈等;海鲈科,其中加拿大产3种,即黄鳍鲈、海鲈和雪鲈。从以上分类可以看出,某些品种并不叫鲈鱼,钓鱼者还常用此名来称其他类鱼。

鲈鱼体长,侧扁,背部稍隆起,背腹面皆钝圆;头中等大,略尖。体长可达102厘米,一般重1.5-2.5公斤,吻尖,口大,端位,斜裂,下颔稍突出于上颔,上颌伸达眼后缘下方。前腮盖骨的后缘有细锯齿,其后角下缘有3个大刺。体被小栉鳞,侧线完全、平直。

扩展资料:

鲈鱼的主要价值:

1、营养价值

鲈鱼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还含有维生素B2、烟酸和微量的维生素B1、磷、铁等物质。鲈鱼能补肝肾、健脾胃、化痰止咳,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还可以治胎动不安、产后少*等症。

2、食用价值

鲈鱼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钙、镁、锌、硒等营养元素;具有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之 效,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3、观赏价值

鲈鱼虽小,名气颇大。南宋诗人范成大诗曰:“细捣橙荠有脍鱼,西风吹上四鳃鲈;当松酥腻千丝缕,除却松江到处无。”对松江鲈鱼作了尽情的赞美。

4、学术价值

鱼的生化标志物系统的不同组分对不同种类的污染胁迫响应有明显差异,基于PCA和生化标志物系统的研究方法能有效区分不同污染因子的作用,在海洋环境污染的早期、预警性评价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鲈鱼

鲈鱼饲料规格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