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大闸蟹养殖技术研究现状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黄河口大闸蟹人工养殖技术?(黄河口大闸蟹有限公司)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黄河口大闸蟹人工养殖技术?
一、池塘条件及水源条件、放苗前的准备工作池塘地点选择: 水源充足、进排水系**立畅通、水质清新无污染、沙质底质淤泥少、位置较僻静,自然饵料丰富。单个池塘面积在30亩左右,池埂坚实不漏水,池高1.5-2米,坡比1:3土工布护坡,池底平整少淤泥,进排分离且进水口向排水口2%倾斜,方便排水,坝面宽3-4米 ,东西向,长宽比5:2。二、放苗前的准备工作(1)防逃设施:大闸蟹具有一定的洄游习性,养殖池塘四周一定要设置防逃设施,防逃设施用加厚聚乙烯簿膜制作。防逃材料埋入土中20厘米-30厘米,高出埂面50厘米,每隔1米用镀锌管支撑,拐弯处呈圆弧状,防逃设施内留出1米-2米的堤埂方便巡塘和检查。(2)整装消毒:大闸蟹成熟收捕后及时将池水排干,铲除池底腐殖质和淤泥彻底曝晒在池底。翌年春季蟹种放养前一个月池底放水5厘米-10厘米,每亩用漂**30公斤—50 公斤溶化后全池泼洒进行病原体的杀灭和清除野杂鱼,改善池塘底质和增加水中钙的含量,促进大闸蟹的生长发育。进水时用规格60目的尼龙绢网袋过滤,防止野杂鱼类及其鱼卵进入池塘。(3)种植水草:池塘中种植一定量的水草,不仅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还可以为大闸蟹提供栖息、避敌的场所,又可作为部分青饲料来源,这样即可提高大闸蟹的成活率,又能促进其生长。蟹池中的水草分布要均匀,种类搭配要科学合理一般有伊乐藻、轮叶黑藻、水韭菜、狐尾藻等。(4)设置蟹种暂养区:蟹种放养初期把环沟作为暂养区,约占池塘总面积1/5-1/3的面积,将蟹种先放养在池塘的暂养区内培育到5月底至6月初,待池塘内养殖区中的水草生长到一定的数量时,再将蟹种放入整个池塘中。三、苗种放养(1)蟹种的放养:蟹种选择的好与差,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成败。由于气候、土壤水质条件的不同及运输等因素的影响,本地培育的种质纯正黄河口大闸蟹蟹种其成活率、抗病性及生长速度都明显好于外购的蟹种。因此宜选择自已培育或本地培育的黄河口大闸蟹蟹种。(2)混养鳜鱼的模式:鳜鱼为肉食性鱼类,对水质环境要求与河蟹相似,蟹池中套养的鳜鱼主要摄食池中的小杂鱼虾,可减少生物耗氧和提高饲料效率,同时将池中的低值鱼类转化为高档鱼,达到增收的目的。(3)混养花鲢模式:蟹池中搭养适量的花鲢鱼种,可调节水质,减少蓝绿藻数量,增加池塘产出。四、投饲管理蟹种下塘前池塘中要培养足量的基础饵料生物,增强蟹种体质加速生长,提高成活率。在养殖过程投喂的饲料主要种类有:大闸蟹配合饲料、冰鲜鱼另搭配少量的玉米等植物性饲料,全程投喂配合饲料占60%以上。投饲原则“荤素搭配~两头精中间粗”,即在饲养前期,4-6月,~以投喂配合饲料和冰鲜鱼、同时摄食池塘中自然生长的水草。在饲养中期,7-8月,正是高温天气应减少动物性饲料投喂数量,增加玉米等植物性饲料的投喂量,防止大闸蟹过早性成熟和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在饲养后期,8月下旬-11月,以动物性饲料和配合饲料为主,满足大闸蟹后期生长和育肥所需,适当搭配少量植物性饲料。投喂的饲料要求新鲜不变质。颗粒饲料应按照大闸蟹生长的营养需要,符合农业部NY5072-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的规定。投饲量要适当,每日投喂1-2次,遵循投饵“四定 四看”原则,精饲料与鲜活饲料隔日或拌匀交替投喂,均匀投在浅水区,坚持每日检查吃食情况,根据每日的吃食情况适当调整投饲量,以当日全部吃完为宜,不宜过量投喂。五、水质管理整个养殖期间应始终保持水质清新、溶氧丰富,生长最适温度在20-28之间,此时透明度应控制在30厘米-50厘米,前期偏瘦后期偏肥。六、病害防治与日常管理病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惠泽积极推广应用健康生态养殖技术,以生态调控防病为主,采取严格的清塘消毒、放养健康蟹种、保持池塘良好水质、投喂新鲜优质饲料等技术措施。同时经常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调节水质,拌服维生素、免疫多糖等体质增强剂,可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惠泽会设置专人值班,早晚各廵塘一次,检查水质情况、吃食情况、防套设施完好情况、病虫敌害侵袭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对策,同时做好防风防雨防逃工作。
宜兴大闸蟹养殖方法?
步骤/方式1大闸蟹对养殖环境的要求较高,要选择远离市区、周围没有工厂、水资源丰富的位置搭建蟹塘,放干池水消毒暴晒后,注入新的池水,深度在2米左右,池塘的水温控制在20-25度。
王武大闸蟹养殖技术?
1、养殖环境
养殖大闸蟹的过程中,要选择远离工厂等污染源、水源充足的地点搭建池塘,并向池塘中泼洒生石灰等药剂消毒,然后对蟹苗进行灭菌后,投放在池塘中,将池塘水深保持在2米,水温保持在25度以下。
2、饵料选择
大闸蟹属于杂食性动物,以浮游植物、水生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为食,养殖初期可以为其提供青菜、水草、小麦、玉米等食物,等待大闸蟹进入育肥期后,要增加鱼虾、鱼粉、螺肉等蛋白饲料的用量。
3、病害防治
大闸蟹在每年的夏秋季节容易感染病害,导致死亡率增加,因此在夏季养殖时,要为大闸蟹每隔半月泼洒一次生石灰,日常管理时可以向池水中加入漂**、蟹宁等药剂,起到消毒灭菌的作用。
蟹太太大闸蟹怎么养的?
01
投苗准备
用拉网拦住防逃,杀菌消毒清塘时,清除过多的淤泥,只留淤泥10厘米左右,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每亩用量200—250公斤,以达到彻底的清塘消毒,除杂除野,杀灭病菌,改善底质的目的。药后7天,即过水1次,以排除污物 ,然后晒塘3—5天后加水。
02
种好水草
养殖大闸蟹,首先要种好水草,水草是大闸蟹的天然饵料之一,并能起到良好的净化水质的作用,而且是大闸蟹栖息、躲避敌害的场所。主要以藻类为主。也可放入适量田螺。
03
合理放养
投放前要对蟹苗消毒,按大小均匀分开,投放时用围网投放在水域内,让蟹适应环境1个月后才能撤掉围网。一般蟹种放养要做到“三适”,“一暂养”原则。即适当密度,适时放养,适中规格与先暂养后放养。放养时水不能太深,以1.5—2米为宜;温度在20—25度最合适。
04
放养密度
在水草丰茂、水质清新的环境下,一般每亩投放规格为300只左右,这样使大闸蟹有一个充足的生活、生长空间。蟹种放养时间一般在每年的2月底至3月份为宜,若放种过早,则越冬伤亡较重,过迟水温上升,部份河蟹蜕壳,将影响下塘成活率。
05
日常巡塘
早上巡塘主要是检查有无残饵,以便安排好当天的饵料;中午巡塘主要是测水温,观察水色状况和池水变化;傍晚和夜间巡塘主要是观察河蟹的活动情况和吃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特别提示
10月份开始可根据成熟蟹陆续上岸的特点,于夜间捕捉剩余的河蟹。对起捕的河蟹应及时用水冲净淤泥后放入暂养箱中静养2小时以上,让其自行清除鳃部淤泥,防止窒息死亡。
通威大闸蟹养殖技术?
一、选苗 蟹苗有人工繁育和天然捕获两种。天然捕获的蟹苗由于来源较复杂,水货较多,价值昂贵,不可确定的因素太多。人工繁育蟹苗的一大优点就是可以严格控制其亲本规格的大小,这样就保证了所育蟹苗的纯正性和成活率,价格只有天然蟹苗的一半左右。 二、选用饲料 使用高品质的全价颗粒料与使用小麦、玉米等传统投喂方法。投喂方便,适口性强,不易污染水质,养殖效益明显。 三、加强管理 1、合理的投饵量和投喂时间。不同的生长阶段,投饵量不同,每天的投饵量要根据当天水温和上一天的摄食情况酌情增减。要将饲料定点投放在接近水位线的土坡上或池边浅水处,投饵的时间可选在每天的傍晚时分。 2、做好对水质的控制和调节。 ①经常利用生石灰对水质进行调节,保持水质清新。 ②蟹池的水位,春季保持在0.6-1米,夏季可加深到1-1.5米。 ③换水时内外水位差不能过高,最好能保持常年微流水。 3、做好巡塘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四、病虫害防治 干塘清淤和消毒,种植水草和移植螺蛳,苗种检疫和消毒,调控水质和改善底质。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生态防治为主、药物防治为辅,推行大闸蟹健康养殖技术,积极做好预防工作防止病虫害的危害。 五、适时捕捞 正常情况下9月-10月就可以开始进行捕获。
大闸蟹养殖?
在养殖大闸蟹的过程中,给大闸蟹营造一个优良的生活环境非常关键,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它的品质,同时也可以提高产量。首先就要注意这套面积,这套面积不能太小,一般以两道十公顷的越合适,在高温季节水深应该能达到两米最合适。沟的面积占全市面积15%到25%。在建设养殖池的旁边应该有可靠的水源,并且水源没有污染,水质也符合国家检测标准,才适合养殖大闸蟹。养殖池的外围可以用黑色塑料板设置一层防逃网,防逃网要入头底下十厘米左右。一般来讲,芦苇滩地养殖的大闸蟹,对于土地面积就会有比较大的要求,一半是在50-100亩之间,面积大的养殖地,也会更加有利于大闸蟹的生长,但是面积太大的话,对于大闸蟹的管理就会造成一个比较大的负担,这是得不偿失的,所以,面积在科学的范围之内,选择一个比加大的区域。在这样50-100亩地的条件之下,选择差不多每亩放养2000-3000只,这是比较合理的一个数量,另外,在水塘之中,也可以选择放养一些草鱼,鲢鱼之类的鱼类,帮助河塘增加生物多样性,免得大闸蟹最后遭遇灭顶之灾。
大棚大闸蟹养殖条件和方法?
大棚大闸蟹养殖方法(1)在每年的2月底至3月份左右放养蟹苗,每亩大棚池塘投放300只左右。(2)在投放蟹苗前,对蟹体进行消毒,然后用围网围住一片水域,将蟹苗放入围网水域中,适应环境。30天过后,撤掉围网。(3)放养时,池塘中的水深以1.5-2m左右为宜,温度以20-25℃左右为宜。 大棚大闸蟹养殖条件。 池塘底部多余的淤泥清理干净,每亩池塘使用100-125kg的生石灰全池泼洒,7天后过水,然后晒塘3-5天,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