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鹅鸭鱼混养技术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张大爷养了500只鸭,养鹅的只数相当于鸭的5分之2,养鹅多少只?(张大爷养了200只鹅,鹅的只数是鸭的五分之二)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张大爷养了500只鸭,养鹅的只数相当于鸭的5分之2,养鹅多少只?
500*(2/5)=200
夏天鱼塘里浮萍怎么清理
浮萍是一种优质饲料,可以养鸭、鹅、草鱼、鳊鱼、罗非等草食动物,吃掉它们。浮萍是鱼类的优良青绿饲料,特别是刚刚学会吃草的小鱼苗,首先是用绿浮萍训化的,成年鱼也很喜欢吃。
但是绿浮萍如果投喂不当,会给鱼带来危害。用浮萍喂鱼,首先要用竹杆圈定的一地方,作为投放饮料区。如果不圈好地方,浮萍随风飘荡,弄得满池塘都是。不要在夜间和雷雨天喂浮萍。
扩展资料忌让浮萍覆盖整个鱼池水面。否则,会造成鱼池中的水严重缺氧,引起鱼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因此,向鱼池中投喂浮萍,一定要搭好食台。
将投喂的浮萍固定在鱼池的一边,一般应约占鱼池水面的1/3。特别是水面较小,仅在1亩左右的鱼池,投喂的浮萍更不能过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浮萍
求养鸭技术
养鸭技术有很多技术了,朋友建议你还是去买些有关养鸭之类的养殖书籍来学习,是最好的;也可以在农业网站上看关于这类的资料,还是有很多的,貌似在乾农中国这个农业网站里就有个栏目“网上学堂”就有养鸭专题,应该合适你。可以参考!以下给你发篇养鸭技术,参考参考!快速养鸭新技术:
利用网床饲养,比传统饲养法既可缩短生产周期,又可减少鸭群疾病,大大提高养殖效益。传统饲养活重2.5公斤鸭需65天左右,而本方法只需40—56天,现将其具体操作介绍如下,以供养殖户参考。
鸭舍建造
鸭舍应建在地势干燥、安静、水源充足、通风采光好、交通方便的地方。舍内网架下面可铺半倾斜水泥地面,以利冲洗和清扫鸭粪。建筑面积按饲养量大小决定,如养鸭1000只,育雏室需8平方米,育雏密度为每平方米网床15只;中、成鸭舍240平方米,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网床5只。
品种选择
宜采用北京鸭、狄高鸭、樱桃谷鸭和芙蓉鸭,一年可养6—8批。
网床设置
育雏室网床和中、成鸭网床高70厘米,宽3—4米,长与鸭舍长度相等。单列或双列式均可。网床用木架,网用毛竹片(毛竹破成宽2厘米,长与网床宽相等)铺架。育雏网床的竹片间距1厘米,中、成鸭网床的竹片间距2厘米。网架外侧设高50厘米左右的栅栏。栅栏的间距5厘米,在栅栏内侧设置水槽和食槽。如有条件,网床也可用8号或10号铁丝编织,网眼直径约1厘米。
雏鸭饲养
雏鸭进舍前,要对育雏室及其出雏用具进行消毒,室内可用新洁尔灭,室外地面可用石灰*消毒。严禁外来人员进入。雏鸭出壳24小时内饮用万分之二高锰酸钾清肠消毒水。饮水后即可开始训练采食。要注意保温,1—3日龄35℃,4—7日龄32℃,8—14日龄30℃,15—21日龄28℃,22—28日龄25℃。育雏前期(1—10日龄)夜间温度要比白天高1—2℃。湿度要求1—10日龄相对湿度70%,8—14日龄65%,15—28日龄60%。1—10日龄雏鸭实行24小时全日光照(白天自然光,夜间补充光照)。11日龄后,白天自然光照,夜间除喂食,饮水开灯外,其余时间黑暗或给予昏暗灯光,最好是红色光照。1—10日龄雏鸭日喂水8次,每隔3小时喂1次。11—28日龄日喂水6次,每隔4小时1次,注意要先喂料后饮水。
饲料配方:(1)玉米60%、大麦10%、豆饼15%、鱼粉10%、草粉3%、骨粉1.7%、盐0.3%。(2)玉米50%、大麦10%、豆饼20%、麸皮5%、米糠5%、鱼粉8%、骨粉1.7%、盐0.3%。(3)玉米50%、大麦6%、米糠10%、麸皮5%、鱼粉10%、松针粉2%、豆饼10%、四号粉5%、骨粉1.7%、盐0.3%。各地因饲料品种、价格不同,可对照以上3种配方增减或调整比例。
防疫方法:1—5日龄用2%高锰酸钾饮水;6—8日龄再用0.0 2%高锰酸钾饮水;9—13日龄再用0.0 2%高锰酸钾饮水;14—16日龄再用0.0 2%痢特灵饮用。如天气寒冷,1—7日龄雏鸭在饮水中最好加入8%的糖,以增加雏鸭的热量。另外,网床上的粪便每天要打扫2次,网床下的粪便每隔3天清除一次。育雏室外每隔7—10天用石灰消毒一次。
中鸭饲养
雏鸭28日龄转群上成鸭网床时,要淘汰病、瘫、残和个体较小的鸭子,饲养密度为5—7只/平方米。白天自然光照,夜间吃食时补光。除严冬外,白天可全天开门窗,夜间和严冬季节也要经常开门窗通风透气。中鸭日喂水6次,每隔4小时1次,饲料为干湿料,全天供给饮水。
饲料配方:(1)玉米48%、大麦15%、麸皮8%、米糠或稻粉10%、豆饼10%、鱼粉5%、松针粉2.2%、骨粉1.5%、食盐0.3%。(2)玉米55%、大麦5%、高梁8%、麸皮7%、豆饼12%、草粉4%、鱼粉7.8%、骨粉1%、食盐0.2%。另外在上述两种饲料配方中每百公斤饲料内再加砂砾1—2公斤。
防疫与卫生:中鸭35日龄前后,每天按鸭群体重在饲料中拌入适量的喹乙醇,连喂3—5天,可防治鸭霍乱。鸭网床2天要打扫1次,床下粪便7—10天打扫1次,鸭舍外每隔10天用石灰消毒1次。
成鸭育肥
(1)人工填喂育肥。肉鸭6周龄即长为成鸭,如改用饲料配方,继续按中鸭同样的饲喂方法亦可,但增重速度不太理想,最好的方法是进行成鸭填肥。6周龄以后的肉鸭即进入填肥阶段。填肥前,淘汰瘫、残、病鸭及体重过小鸭子,并按鸭子体重分为大、中、小三类,平均饲养密度每平方米5只。
填料配方:(1)玉米60%、麸皮10%、米糠10%、草粉4%、豆饼4%、菜籽饼5%、鱼粉5%、骨粉1.7%、食盐0.3%。(2)玉米58%、大麦8%、高粱5%、豆饼10%、鱼粉5%、麸皮7%、草粉3%、松针粉2%、骨粉1.7%、食盐0.3%。在上述两种配方的饲料中,每100公斤还要加砂2公斤。填鸭方法:采用人工填料或机械填料均可。填料时要轻赶、慢捉、慢放,填料采用湿拌料,水与料的比例为1.2∶1。填料量要视肉鸭个体大小,营养状况及消化情况而定,一般开食量每只鸭每天0.25—0.3公斤,填食后期每只每天0.4—0.5公斤。肉鸭日填4次,每隔6小时1次,填料前要停水30分钟,其余时间要供给充足的饮水,夏季填食时,白天少填,夜间多填,对个别开食量小和消化**的鸭子要少填或停止填料,以免发生“填鸭病”(即瘫残或病死)。
自由采食育肥:为了减少填鸭耗费的劳力,网上快速饲养肉鸭,整个饲养期间,可采用自由采食的方法。
1—21日龄的饲料配比为:玉米58.8 %、豆饼18%、血粉3%、麸皮9%、骨粉0.3%、蛎粉1.1%、食盐0.3%、鱼粉9%。每吨配合饲料中添加:禽用维生素150克、硫酸锰200克、硫酸锌200克、硫酸亚铁100克、硫酸铜20克、**酸钠0.1克、快育灵25克、蛋氨酸100克。
22—49日龄的饲料配方为:玉米66.7 %、豆饼95%、血粉3%、麸皮13%、骨粉15%、蛎粉1%、食盐03%、鱼粉5%。每吨饲料中添加**素100克、硫酸锰200克、硫酸锌200克、硫酸亚铁100克、硫酸铜20克、**酸钠0.1克、快育灵25克、70%赖氨酸500克、蛋氨酸400克。WWW.21NM.NET
春天适合养殖农村适合养殖什么
分几种:鸡:投资少,收益快。
猪:投资大,收益慢,但,风险稳。。
牛:投资巨大大,收益极慢,风险小。
羊:投资小,收益快。
特种养殖:这个不好说,关键看技术和销路。
鹅粪便使鱼塘里的鱼都翻了肚怎么办
把鱼捞出来吃啊鹅病的防治
你说的鹅病是哪一种或者是什么症状啊?鹅7种常见病防治方法
一、鹅出败病。是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四季都可发生和流行,为鸡、鸭、鹅等共患传染病,死亡率较高。
1.临床症状。最急性的不出现任何症状便突然死亡。急性的表现为精神不好、羽毛粗乱、体温升至43%以上、离群、闭眼缩头呆立、两翅下垂、不愿意下水、减食或绝食、饮水量增加、下痢较严重、粪便灰**或绿色。从口、鼻中流出黏液,呼吸困难,有时曲颈于背后,横卧在地上,兴奋盘旋滚动。最后麻痹、虚脱而死。死亡率高达50%~80%。
2.防治。平时要搞好鹅的饲养管理,增强鹅的抗病能力。定期预防注射禽出败菌苗,每年注射3~4次,每只每次注射菌苗2毫升。发现此病时立即隔离。对厩舍要搞好清洁卫生,用5%生石灰或10%漂**对鹅舍和用具消毒。对病死鹅进行深埋无害化处理。对已与病鹅接触过的鹅群,除消毒外要用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进行3~5天的防疫性治疗,再用菌苗接种。治疗可用磺胺二甲基嘧啶,每千克体重每次内服0.2克。也可用20%磺胺二甲基嘧啶钠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用量0.5毫升,即每千克体重用0.1克,每天2次,连续注射2~3天。用青霉素每千克体重2万单位肌肉注射,每12小时1次,直至病症消除。
二、小鹅瘟病。由小鹅瘟**引起雏鹅的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急性渗出性肠炎,具有较高的传染性,死亡率也较高。
1.临床症状。以3~8日龄鹅最易感染。雏鹅临床特征精神萎顿、食欲废绝、离群呆立、饮水增加、嗉囊膨大积有多量气体和液体、鼻孔流黏性鼻涕、下痢严重、排**或绿色稀粪恶臭并混有气泡。最后头颈扭转、抽搐、瘫痪、死亡。
2.防治。预防可用鹅瘟全毒尿囊液**,给临产蛋的母鹅皮下或肌肉注射100倍稀释的**0.1毫升,经15天后再注射未经稀释的**0.1毫升,经15天后产的蛋所孵出的雏鹅就有免疫力。对孵化场环境、用具等严格消毒。对没有发病的鹅要用抗鹅瘟血清进行紧急预防注射,每只雏鹅皮下注射0.5毫升。对种蛋也要保持清洁并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治疗可用抗小鹅瘟血清,每只雏鹅用0.8毫升,可收到一定效果。其他药物治疗无效。
三、软脚病。病因是饲料单一,尤其是矿物质、维生素D、铁缺乏。
1.临床症状。脚软无力,不能行走,常用两翅支撑身体行走。
2.防治。预防:多喂些青草,饲料中要有足够的矿物质。治疗可补给维生素A、D和鱼肝油丸2~3粒,适当补给骨粉、贝粉等。
四、鹅流行**冒。系急性传染病,传染快、死亡率高。多发生于1月龄小鹅,大鹅发病较少。气候突变、严寒冬季最易发病。病征是病鹅缩头、瞌睡、卧伏、脚跛、怕冷。
1.临床症状。精神不振、消化**、口鼻流黏液、呼吸困难、常发出"丝丝"声、羽毛蓬乱、下痢。
2.防治;预防要摘好环境卫生,厩舍保持清洁干燥,预告有暴风雨时不放牧。冬季为鹅防寒保温。经常将蒜头捣烂喂鹅,可预防感冒。治疗可选用青霉素,每只小鹅每次肌肉注射1万~2万单位,每天2次;也可用磺胺嘧啶片,第一次每只小鹅口服半片(0.25克),以后每隔4小时服1/4片;也可用氯霉素,每只小鹅肌肉注射12~15毫升,每天2次,连用2天可愈。
五、鹅的鸭瘟病。一般不会大面积流行,但在局部地区常见发生,小鹅尤为敏感。
1.临床症状。精神不振、羽毛松乱、离群呆立、减食或绝食、粪便呈白色黏稠状下痢、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体温升至41.5~42%。
2.防治。预防:搞好厩舍清洁卫生,保持干燥,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抗病能力;杜绝健康鹅与病鹅的接触。严禁到污染地区下游放牧,对病鹅严格隔离、全面消毒。当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
六、曲霉菌病。是鹅的常见霉菌病,雏鹅发病较多。常发生在*雨、潮湿季节。
1.临床症状。食欲减少、羽毛松乱、闭目缩颈、眼鼻流液、呼吸困难、喘气、呼吸次数增加、口渴、体温升高、后期下痢。
2.防治。预防:严禁喂发霉变质饲料,不准用发霉草垫。一切用具要严格消毒,厩舍要通风,防止有害气体过量和潮湿。发病季节每只雏鹅每日用制霉菌素2~3毫克,拌入饲料喂给,连用3天,有良好的预防效果。治疗可用制霉菌素,每只雏鹅每日3~5毫克,严重的酌增用量,灌服,连用3~5天。也可用1∶3000硫酸铜溶液饮水,成年鹅用胶管灌服3~5毫升,每日1次,连用3~5天。也可用碘1克、碘化钾1.5克加蒸馏水1500毫升,加热至25%,气管内注射,每只成鹅4~5毫升,当天配当天用。
七、绦虫病。是鹅常见的寄生虫病,幼鹅易感染,常导致消瘦而死亡。
1.临床症状。15天至3月龄多发,病鹅消化**、粪便稀薄呈青绿色后变灰白色混有孕卵节片。患鹅食欲不振、显著口渴。幼鹅发育**、极度消瘦、离群常在水边蹲伏、有神经症状、突然倒卧、起立困难、行走摇摆、失去平衡、常以尾部蹲坐、伸颈张口呈钟摆状摇头,然后仰倒,以脚掌乱划,肢掌麻痹、痉挛。成年鹅多呈无症状经过。
2.防治。预防:隔离驱虫,每年2次。要避免将带虫卵的粪便排到池塘中,以防再传播。治疗可用槟榔粉或片煎剂,每千克体重0.5~0.75克,投药后10~15分钟,即排虫。服药后5~30分钟,如发现流涎和呼吸困难的,为中毒现象,应立即服用硫酸阿托品解毒,每千克体重0.1~0.25毫克皮下注射;也可用南瓜籽粉,每只鹅20~50克,即用1千克南瓜籽加8千克水煮沸1小时,用药液拌饲料喂服。
如何饲养黄鳝?黄鳝一般吃些什么食物?
一、饲养黄鳝技巧:1、关于水质
一般能养殖鱼、虾且排灌方便的水体都能养殖黄鳝,水体大小不限,只要能设置网箱的池塘、河沟、水库、藕塘均可,但水深最好在1米以上,水质较好,中性偏碱(pH值在6.8~7.5之间),同时水温要求变化不大,若池子太小水温易变化,不利于黄鳝养殖。
2、控制水位
池水不宜过深,一般底泥厚30厘米,水深5~10厘米。夏天雷雨时,如池水上涨,黄鳝外逃量很大,甚至全部逃光。所以,这时一定要及时排水,控制好水位,保持水面与池顶的距离。因黄鳝鱼习居*中,头不时伸出洞外窥测或呼吸,水层过深,将迫其游出洞外,不利生长。
3、饵料投喂
黄鳝是肉食性鱼类,它的主要饵料有蚯蚓、蝌蚪、蝇蛆、小鱼虾、蚕蛹、螺蛳、河蚌肉等,其中以蚯蚓为最好。人工饲养黄鳝,在动物性饵料不足的情况下,也可兼投一些植物性食物,如麦麸、米饭和瓜果皮等。黄鳝不吃腐臭食物,因此变质的残饵要及时清理,应根据每日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饵量,以不剩和稍剩为度,不可时多时少,时饱时饥。残饵过多,不仅浪费,而且食饵腐烂发臭,也影响水质。
4、日常管理
网箱养殖水体相对较为稳定,但对水体较小的池塘宜适当换水,有条件的保持微流水则更佳,以维持网箱内水体活度。在洪涝及干旱季节要注意保持水体水位稳定。每隔10~15天适当泼洒生石灰调节酸碱度,pH在6.8~7.5为宜。由于黄鳝鱼网箱网目较密,加上水体中污物.网箱内残饵、粪便等排泄物极易堵住网孔,使网箱内外水流交换受阻,因此必须经常洗刷网箱,必要时必须换网,同时严格检查网是否破损以提防逃鳝以及清除腐烂的水草。
二、黄鳝的喂食
黄鳝是一种以杂食性鱼类,它的主要饵料有蚯蚓、蝌蚪、蝇蛆、小鱼虾、蚕蛹、螺蛳、河蚌肉等,其中以蚯蚓为最好。
扩展资料:
黄鳝特性:
1、黄鳝雌雄同体,在其前半生是雌性,后半生为雄性,从胚胎到性成熟期都是雌性。雌性性成熟产卵后(5-9月),卵巢逐渐退化,精巢开始发育(8月-翌年2月),第二次性成熟(翌年5月以后)为雄鳝,可产生**。这一发育过程是单向的,即此后均以雄性个体存在。
2、黄鳝为热带及暖温带鱼类,常栖息水底生活的鱼类,适应能力强,白天活动少,多在淤泥中钻洞或在石隙中*居,夜间出*觅食。黄鳝是以各种小动物为食的杂食性鱼类,夏季摄食最为旺盛,寒冷季节可长期不食,而不至死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鳝
黄鳝养殖技术?
当然是啦,如今养黄鳝的人比较多,真正能够大规模养起来的很少,一方面是没有学到黄鳝的养殖技术,另一方面投入的精力太少了,没有认真去做这件事情,如果想养好来,并且靠养殖来谋生,那就需要系统的学习了。泥鳅和黄鳝的养殖
稻田投饲施肥精养泥鳅,经济效益可增加2-4倍,是发家致富的一条好路子。现将主要技术要点介绍如下:稻田的选择和修建
选择水源充足、不旱不涝、日照良好、不受废水污染、无冷浸、质地松软肥沃的稻田。种植的水稻应是矮秆、不倒伏、抗病力强的品种,稻田面积可大可小。防逃设施要严格。田埂加高加固夯实到30-50厘米,最好用塑料膜或木板、石板等贴于埂的内侧,下端埋入硬泥中;进排水口设置网栏,防泥鳅钻逃和野杂鱼、污物进入。禾苗返青后,将稻田四角的稻株移栽在同田的其他行中或另田定植,腾出空地开挖鱼凼,每个凼深30-50厘米,面积4-10平方米,并沿田四周或对角线开鱼沟,沟深30-50厘米,做到沟沟相通、沟凼相连。沟凼面积占稻田面积的5%-10%。
放养
放苗前必须施足基肥,培肥水质,繁育饵料生物。方法是在沟凼中用干燥或新鲜牛粪、猪粪、鸡粪、稻草和米糠等混合铺10-15厘米厚,再盖一层泥土。泥鳅苗可人工繁殖培育或从天然和养殖水域零星捕捞收集,但放养规格大小要求基本一致。一般每亩稻田放养尾重2.5克的小泥鳅60-120公斤,如果是不投饲的粗放,放养数量应相应减少。
投饲追肥
泥鳅主要捕食浮游生物。因密度高,应加投豆浆、面粉、米糠、豆渣、麦麸、菜饼、青菜碎叶、蚯蚓、蝇蛆或鱼用配合饲料。投饲每天上午、下午各1次,日投量为泥鳅体重的5%,并根据吃食情况增减。要设几个固定的投饵点,以减少饵料浪而和便于观察。追肥应先发酵,少量多次使用,水质太肥则不施,与池塘养鱼标准相同。
防治病害
放苗前10天,每亩用生石灰20公斤化浆全田遍洒消毒;鳅苗用3%的食盐水浸洗后入田;养殖过程中每隔1个月左右用漂**1毫克/公斤(1ppm)浓度遍洒1次。
合理解决施化肥、农药与养鳅的矛盾 施化肥少量多次,控制用量,每亩每次用尿素4-5公斤或硫酸铵5-7公斤。防治水稻病虫的农药应选用高效低**种,如杀虫双、乐果、稻瘟净、磷胺等,并尽量把药喷在稻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