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母猪产道的形状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母猪下崽下了一个后,四小时没下了,怎么办?(母猪下了一个崽两个小时还没下)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母猪下崽下了一个后,四小时没下了,怎么办?

母猪产仔,正常的情况下,产仔间隔10分钟到20分钟,如果时间太长的话,说明母猪生产无力或出现胎位不正等难产情况了,遇到这种情况,间隔超过30分钟就要给母猪注射催产素,如果注射催产素后30分钟还产不下来,并且母猪总是在怒责用力,说明是难产了,就要助产,最好有专业人员或有经验的人员进行。助产人员要将指甲剪短磨光,手臂消毒后涂上润滑剂(肥皂或凡士林等),母猪*户也要消毒,操作人员手指捏拢随着母猪的怒责节奏伸入母猪产道,遇到阻力不要强行伸入,摸到胎儿,如果胎位不正的拨正胎位,在随着母猪的怒责将胎儿慢慢的拉出,注意不要伤及母猪产道粘膜。剩下的仔猪让母猪自行产出,如果还是难产需要再助产【摘要】

母猪下崽下了一个后,四小时没下了,怎么办?【提问】

母猪产仔,正常的情况下,产仔间隔10分钟到20分钟,如果时间太长的话,说明母猪生产无力或出现胎位不正等难产情况了,遇到这种情况,间隔超过30分钟就要给母猪注射催产素,如果注射催产素后30分钟还产不下来,并且母猪总是在怒责用力,说明是难产了,就要助产,最好有专业人员或有经验的人员进行。助产人员要将指甲剪短磨光,手臂消毒后涂上润滑剂(肥皂或凡士林等),母猪*户也要消毒,操作人员手指捏拢随着母猪的怒责节奏伸入母猪产道,遇到阻力不要强行伸入,摸到胎儿,如果胎位不正的拨正胎位,在随着母猪的怒责将胎儿慢慢的拉出,注意不要伤及母猪产道粘膜。剩下的仔猪让母猪自行产出,如果还是难产需要再助产【回答】

花鸟鱼虫,什么宠物好养 ?

母猪下崽下了一个后,四小时没下了,怎么办?

要说“好养”,我个人觉得,猫狗和鸟,都不好养。

猫狗日常开销大还麻烦 小时候你得带它去打**,打个三四针,一个月一针,成年后一年一针;洗澡,猫一个月得洗一次,狗洗得更勤点;还有日常照顾、陪伴,偶尔生个病,都挺麻烦的。(上述为宠物猫狗的养法,不非农村散养法。)

鸟,每天叽叽喳喳,人心情好的时候没什么,心情不好时想打它;拉屎拉得又勤,每天都得洗屎盆子。高智商的鹦鹉又很需要主人陪伴,久不理它它能闹翻天了。

以上为亲身经历血泪史。

要说真“好养”,小型宠物最好养。

我养过最省心的宠物,第一是宠物蛇(一周喂一次,一个月饿不死的玩意儿),第二是仓鼠(水、粮加满,可以好几天不理),第三是乌龟(耐饿,换水有点麻烦,大龟比小龟好养得多)。再提名个宠物蜘蛛(耐饿、不占地,缺点 食物是活虫),我没养过,但听爬友说很好养。

工厂化养猪的生产工艺流程有哪些?

工厂化养猪大部分采用先进的全进全出流水式、阶段饲养的养猪生产工艺。由于设备、条件、规模的大小和阶段划分的不同,饲养工艺也有差异。所谓全进全出,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将同一生长发育或繁殖阶段的猪群,全部从一个猪舍转至另一个猪舍。

流水式生产线是从猪的配种、妊娠、保育、生长肥育以至销售,形成一条龙的流水作业,各阶段都有计划、有节奏地进行。如果繁殖节律以周为单位,那么每周都可以有计划地将一群母猪配种、一群母猪分娩、一群仔猪断奶、一群生长猪育肥,保证均衡生产不脱节,最大限度地利用猪舍设备,从猪出生开始一直到上市的整个过程,按母猪的同一生理阶段及其他猪不同的生长时期,划分为若干连续工艺阶段,每一阶段饲养处于同一发育时期、具有同一饲养要求的猪群,经过一段饲养后,按工艺流程转到下一个阶段。工艺阶段间紧密结合,一环扣一环,均衡进行。由于设备条件、规模大小和分阶段的多少不同,其工艺流程也有多种,目前这种饲养工艺大体有以下几种:

1.四阶段饲养三次转群工艺流程

四段饲养工艺是将**分成空怀和妊娠阶段,商品猪分成断奶仔猪阶段和生长肥育阶段。分别置于空怀妊娠猪舍、分娩哺*猪舍(产房)、断奶仔猪培育舍和肥育猪舍内分区饲养。

(1)母猪空怀和妊娠阶段 这一阶段有空怀妊娠母猪分栏小群饲养的,每栏4~6头,也有空怀母猪单栏限位饲养,而妊娠母猪分栏小群饲养;或空怀母猪分栏小群饲养,而妊娠母猪单栏限位饲养。这样配种的母猪在空怀待配区饲养5周,在妊娠母猪饲养区内饲养1~5周,然后转入下一阶段饲养。

(2)母猪分娩哺*阶段 同一周配种的母猪按预产期提前1周,同批进入分娩母猪舍的分娩栏内,在此完成分娩和哺*。哺*期为4~5周,母猪在这一阶段共饲养5~6周,断奶后,母猪回到空怀妊娠母猪舍,参加下一繁殖周期的**配种。断奶仔猪则转入断奶仔猪培育舍饲养。

(3)断奶仔猪培育阶段 仔猪断奶后,同批转入断奶仔猪培育舍,在高床保育栏网上原窝或2窝仔猪小群饲养。在此饲养5周,体重达到20千克以上,再同批转入生长肥育猪舍肥育。

(4)生长肥育阶段 从保育舍转入到生长肥育舍的小猪,按肥育猪饲养要求,饲养15~16周,体重达90~110千克时同批上市出售。

四阶段饲养的优点是:①猪群转群的次数相对少,减轻了转群的工作负担和猪只周转所造成的应激反应。②工艺简单,便于操作和控制。③待配母猪、妊娠母猪和后备公猪在同一猪舍内分区饲养,减少了猪舍种类和猪舍维修。④母猪产仔哺*舍与仔猪培育舍相毗邻,便于调群和统一安装保暖设备。

2.五阶段饲养四次转群工艺流程

把空怀母猪和妊娠母猪编为一群,分娩哺*母猪和仔猪为一群,仔猪断奶后进保育舍为一群,仔猪培育后转入育成舍为一群,最后为肥育群。

五个阶段的猪群分别饲养在空怀妊娠母猪舍、分娩哺*舍、仔猪保育舍、生长猪舍和肥育舍。五阶段饲养和四阶段饲养的不同之处,就是把商品猪再分为育成和肥育两个阶段,这样,商品猪由四阶段饲养的仔猪培育和生长肥育两阶段变为五阶段饲养的仔猪培育、育成和肥育三个阶段。五阶段饲养可以保证猪只从断奶到上市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饲养、营养、环境管理的不同需要,充分发挥其生长潜力,提高养猪效率。但与四阶段饲养相比,增加了一次转群的负担和猪只应激的机会。我国深圳广三保养猪有限公司猪场的饲养工艺就是采用五阶段饲养,仔猪28日龄断奶体重达7~8千克;转入断奶仔猪保育舍饲养45天,体重达18~20千克;转入育成猪舍饲养50天,体重达50~60千克;转入肥育猪舍饲养60天,体重达90~110千克出栏上市。深圳市光明合营猪场也是采用五阶段饲养,母猪饲养阶段与四阶段饲养一样,仔猪28日龄断奶,从分娩猪舍转入断奶仔猪保育舍饲养6周,转入育成舍饲养8周后,再转入肥育舍饲养8周,然后出栏上市。

3.六阶段五次转群的饲养工艺流程

在大型猪场,由于规模大,更便于实施全进全出的流水式分阶段饲养工艺,划分的饲养阶段较多,专业分工较细。六阶段饲养工艺的特点是把空怀待配母猪与妊娠母猪分开,单独组群,利于配种,提高繁殖率。而幼猪培育(70日龄)以后,直接转入中猪生长阶段饲养,体重达35千克以后转入大猪肥育阶段。

这种分阶段饲养的优点是:①断奶母猪复膘快,**集中,便于**鉴定,易于掌握适时配种。②猪只生长迅速,中猪生长阶段不因条件变化而生长受阻。③便于猪群全进全出,利于防疫保健。但六阶段的转群次数较多,增加了劳动量,同时还增加了猪只的应激反应。

4.各阶段的管理工艺特点

工厂化猪场管理工艺需要有较高的现代管理知识和组织技能,在母猪的配种、妊娠、分娩哺*、幼猪保育、生长肥育等五个阶段中,最重要的是母猪的配种、分娩哺*和幼猪保育这三个环节。

(1)配种母猪 工厂化养猪要求全年保持均衡配种和产仔,按计划常年成批生产,保证每周有一定数量的母猪**配种。如果配种头数不足或盲目配种头数过多,都会打乱整个生产流程,造成生产的混乱。因此,必须做到每周有一群母猪同期**、同期配种、同期产仔,对母猪的繁殖进行有效控制。目前多数工厂化养猪场,常采用控制仔猪的断奶时间来达到母猪的同期**。因为母猪的断奶时间有较大的变动范围,仔猪的断奶日龄可由3周龄到6周龄,这样就有可能使一组产仔相差1~2周的母猪在相同的时间内断奶。母猪断奶后一般在3~7天相继**。实践证明,同期断奶是达到同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激素或其他药物来控制和调整母猪**周期的方法日益受到重视。据报道,用*****400单位和绒毛膜激素200单位同时注射,2~3天后便可使母猪**。也有报道,在母猪断奶后注射1000单位的孕马血清,有明显的促使母猪**排卵的作用。利用异性****也是猪场常采用的方法,即在空怀母猪群中,放一头性欲旺盛的公猪混养,或每天用试情公猪试情,均可促使母猪**。要使**同期而又适时配种,**鉴定是关键。除认真观察母猪**特征外,可用性欲旺盛的公猪试情,并结合压背静立反射进行鉴定,做到适时配种,提高受胎率。配种是工厂化养猪的重要的日常工作,必须认真做好。每周配种头数应视规模而定,如规模为600头基础母猪的猪场,每周应配种的母猪头数为32头,才能保证每周有25头母猪产仔。

(2)妊娠母猪 母猪配种后经过21天,检查母猪是否妊娠的方法很多,而快速准确的方法是用***妊娠诊断仪。用于妊娠4周以上的母猪时,准确率可达100%,这种仪器在妊娠期为20天后效果较好。现在进一步用***扫描投影方法进行母猪妊娠诊断,更早期、更直观可靠,准确率更高。对已确定妊娠的母猪,将体重和年龄基本相近、配种时间一致的母猪编组置于限位单栏或小群同栏饲养,以便掌握适宜投料量和猪的采食量。在配种18~24天和38~44天时要注意检查是否有重新**的母猪,及时挑出返情母猪到配种舍配种。临产前4周和2周给母猪注射预防仔猪下痢的**及防制细小毒病的**。临产前1周的妊娠母猪转入分娩哺*母猪舍分娩栏内,以熟悉产房环境,做好分娩的准备工作。

(3)分娩哺*母猪 临产前进入分娩栏的母猪,应给予严格清洗、消毒,避免病原进入,分娩舍栏必须留有1周的时间维修设备和彻底清洗消毒,干燥后方可进猪。母猪临产时要有人在场,做好接产、断脐、断尾、打号、检查胎衣等工作,发现难产及时处理,仔猪出生后及时吃到初*。出生仔猪对寒冷十分敏感,做好保温工作对提高仔猪成活十分重要。分娩舍内温度一般保持在22℃以上,为适应仔猪对温度的要求,应给仔猪创造小区温暖环境,增放仔猪保温箱,在保温箱上增设远红外板,或60瓦的红外灯泡,也可安放电热板。在仔猪出生后几小时内就让它吃上初*、吃好初*,使之尽早获得免疫力,必要时人为辅助仔猪固定*头。由于出生仔猪体内储铁甚少,从母体内获得也有限,又不能从饲料获得,且需要量很大,生后3天内如不及时补铁,那么7~10天就会出现营养性的贫血症。所以,仔猪出生后3天内注射血色素或牲血素1支300毫克,就可保证铁的需要量。出生3天后就要训练仔猪饮水,7~10天开始诱食补料,14~20天让仔猪上饲槽采食*猪料,以促进生长。经常保持栏圈的清洁干燥,做到勤扫、勤清,圈内不积污水、尿液、粪便和残料。

(4)保育阶段 仔猪断奶后转入保育阶段。这一阶段,仔猪与母猪不在一起,营养来源由吃奶供给转变为仔猪**采食饲料。这种环境的变化,对仔猪是一个应激。因此,保育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创造条件,减少应激,缩短适应期,保持快速生长,防止拉痢掉膘。保育舍实行高床小群饲养,仔猪原窝转群或两窝一群。保育舍的适宜温度和相对湿度控制在20~22℃和65%~70%,并注意良好的通风换气,保持圈舍清洁、干燥,供给充足饮水。进入保育舍的幼猪,7~10日内应保持原来的*猪饲料,并严格控制采食量,由自由采食改为日喂三餐,投料量为自由采食的70%,以后逐渐过渡到仔猪料。3~5周龄断奶的仔猪,如不控制采食量,容易诱发胃肠炎,造成增重减慢,甚至拉稀死亡。保育阶段应安排驱虫、去势、防疫注射工作。

(5)生长肥育阶段 在进猪前,生长肥育舍应进行维修和彻底地冲洗、消毒。进猪后保持舍内清洁、干燥、通风良好、饮水充足,温度控制在18~22℃,夏季注意防暑降温。转群时应将原圈猪按体重大小、性别、强弱分群,每群大小应视圈舍大小而定,一般为10~20头。为防止猪只争食和咬尾,在小猪出生时应断尾,在生长肥育圈内放些小铁环、小皮球、小石块之类硬东西,让其耍戏,分散精力,增加运动量。如发现有咬尾现象,应及时将咬尾者和被咬者同时调出,分别单独饲养,可避免全群发生咬尾。肥育猪每月要定期称重,以检查饲喂效果。经常检查猪群的采食、发育等情况,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发现疫病及时报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和处理。体重达90~100千克时应及时出栏上市。

母猪产仔时间到了怎么还不产仔?

母猪到了预产期不生产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1、记错了日期:这个在我们的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有时候可能造成很大的损失,这种错误一定避免。

2、生产滞后:在预产期后多上两天(48小时)是正常的,也就是116天,但是绝对不能超过118天。

3、假孕:这种情况在生产中,也是经常出现的,我们可以看到母猪的肚子也在天天的变大,甚止在预产期临近时,还会出现*汁,但就是不见母猪生产。

4、母猪胎儿死亡:这种情况是病理的,由于某种疾病,如:细小**病、伪狂犬病、乙脑、蓝耳等传染性疾病引起的胎儿死亡和生产滞后。

母猪产仔防控和治疗

1、做好繁殖障碍疾病的**,细小**病、伪狂犬病、乙脑、蓝耳、猪瘟等。

2、如果是假孕时,只要注射氯前列醇,可在2天后出现**。

3、如果是生产滞后的话,请在预产期后两天内注射氯前列醇,催产,防止仔猪因滞留时间过长而死亡。

4、母猪出现胎儿滞留的情况,与母猪的内分泌、免疫力、体质和营养有关,重视和加强母猪这些方面的工作。

如何正确判断母猪是否难产,巧治母猪难产更轻松

1

母猪在分娩过程中,听到气喘声加大,起卧不安,努责强烈,频频举尾收腹,像排不出粪便似的,躺卧时两后肢不时前伸、弓腰,但超过30分钟不见胎儿顺利地产出。
2

有的母猪产出一头后,间隔超过2小时不见下一个仔猪产出,但母猪表现持续疼痛、肌肉震颤,起卧不安这也是母猪难产症状。
3

摸母猪软肋处下方的肚子,如肚内有未产出仔猪,会感到有明显凹凸不平,稍用力压时有挪动样硬物。
4

母猪在破羊水以后,如果流出胎粪2-3小时不生产,而母猪反复用力烦躁不安,就要试探性助产。

母猪分娩前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1)准确计算预产期 猪的妊娠期为114天,要计算好预产期,做好产前准备工作。

(2)母猪分娩前后的饲养 临产前5~7天应按日粮的10%~20%减少精料,到产前2~3天进一步减少30%~50%,避免产后最初几天泌*量过多或*汁过浓引起仔猪下痢或母猪发生*房炎。并调配容积较大而带轻泻性饲料,可防止便秘。小麦麸为轻泻性饲料,可代替原饲料的一半。分娩前10~12小时最好不再喂料,但应满足饮水,冷天水要加温。分娩当天母猪可喂0.9~1.4千克日粮,并喂2~3次麸皮盐水汤(麸皮20克、食盐25克、水2千克),产后2~3天的饲喂量为正常饲喂量的1/3~1/2,产后4~6天的饲喂量为正常饲喂量的1/2~2/3,产后7天喂给哺*期日粮,并尽可能让母猪多吃。保证供应清洁饮水。

(3)母猪分娩前后的管理 分娩前1周注意观察母猪,加强护理,防止发生提前产仔而无人接产等意外事故。在临产前5~7天将母猪迁入产房,使其熟悉和适应新环境。产前清洗母猪*房、*部,再用0.1%高锰酸钾水溶液擦洗消毒。临产前应在圈内铺上清洁干燥的垫草,母猪产仔后立即更换垫草,清除污物,保持垫草和圈舍的干燥清洁。冬季要做好保温,避免母猪感冒。保持母猪*房和*头的清洁卫生,减少仔猪吃奶时的污染。保持产房安静,让母猪充分休息,尽快恢复体力,有利于母猪哺*。要注意对产后母猪的观察,如有异常及时请兽医诊治。

**母猪快生时有什么表现

最后一对*头可挤出浓稠的*汁
临产母猪随着分娩时间的到来,有不同的征状表现。准确掌握母猪分娩时间,有助于做好接产准备工作和临场接产,提高仔猪的成活率。母猪的妊娠期平均114天,因个体差异有提前或延后,所以母猪进入产栏后,要随时观察母猪是否出现临产前的征状。母猪产前3~5天,外*红肿松驰呈紫红色,有粘液流出,尾根两侧下陷;*房胀大,光泽发红发亮(初产母猪尤其明显),两侧*头粗长,外伸明显呈八字形,产前一两天,前面的*头能挤出*汁,最后一对*头能挤出浓稠*汁时,母猪将在两小时左右分娩。母猪产前6~12小时,常出现叼草作窝,无草可叼窝时,也会用嘴拱地,前蹄扒地呈作窝状,母猪紧张不安,时起时卧,突然停食,频频排粪尿,且短软量少,当*部流出稀薄的带血粘液时,说明母猪已“破水”,即将在半小时产仔。在生产实践中,常以母猪叼草作窝,最后一对*头挤出浓稠的*汁并呈喷射状射出作为判断母猪即将产仔的主要征状

造成母猪难产的原因是什么?

 难产是分娩时胎儿不能自母体顺利产出的统称。对湖南龙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资料进行不完全统计后发现,

猪场的难产率在5%以上。习惯上把难产分为产力性、产道性、胎儿性难产3 大类。在猪难产的临床中,以产力性难产最常见,其他类难产也时有发生,且3 类难产可以相互转化、互为因果。难产的原因:有母猪和胎儿两个方面。

(一)母猪方面的原因

  1.产道狭窄性难产 多见于初产母猪,由于母猪配种怀孕后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盆口太小,虽然母猪经强烈的子宫收缩,但胎儿排不出子宫口造成难产。

  2.产力虚弱性难产 多见于体弱、疾病、高胎次或产仔多的母猪。由于疲劳造成子宫收缩无力,无法将胎儿排出产道,引起难产。

  3.膀胱积尿性难产 多见于体弱、疾病等原因引起膀胱麻痹,尿液不能及时排出,膀胱积聚大量尿液,挤压产道引起的难产。

  4.外界**引起的应激性难产

多见于初产、胆小的母猪,由于受到突然惊吓或分娩环境不安静等外界强烈的**,起卧不安,子宫不能正常收缩,引起难产。

  5.母猪过于肥胖、产道畸形、有疾病或发育**也可以引起难产。

(二)胎儿方面的原因

  1.胎儿过大性难产 多见于母猪产仔太少,胎儿发育过大引起难产。

  2.胎位不正性难产 多见于胎儿在产道中姿势不正堵塞产道引起难产。

  3.畸形胎儿性难产 胎儿畸形不能顺利通过产道,引起难产。

  4.死胎性难产 胎儿在母体内死亡时间较长,引起胎儿水肿、发胀造成难产。

  5.两头胎儿同时进入产道引起难产。

(三)其他原因

  助产过早、过频、操作粗鲁以及用药不当,如过早应用子宫收缩药,产道润滑剂用量过少过大等。

母猪难产的原因是什么

1、母猪产程过长的可能原因分析
(1)子宫收缩无力是难产的主因 现在普遍认为难产是子宫收缩无力造成的,所以普遍使用缩宫素来增强子宫收缩力来助产。子宫收缩无力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到位、运动不足、食欲不振导致子宫营养供应不足、肺部窘迫或肺炎引起子宫血氧供应不足引起子宫收缩无力,或不恰当使用药物如产前使用氟苯尼考粉及制剂引起子宫收缩无力等。
(2)羊水不足也是造成难产的一个重要原因 难产并不一定只是子宫收缩无力,另外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羊水不足(见图1)。有一个300头母猪的猪场曾经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刘教授,我的猪场有一个奇怪现象,过去母猪产仔一桶胎衣,现在母猪产仔只有半桶胎衣,这是为什么?从这个问题出发,我们仔细观察了母猪产仔时的表现,发现胎衣和羊水显著减少了。由此我们推断现在母猪出现难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羊水不足的问题,羊水不足即使产道得不到足够的润滑,产道干涩容易发生难产。
(4)脏腑功能失常是导致产程过长又一重要原因 在调查和猪场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母猪明显出现眼睛红肿、眼结膜发红、有眼屎,形成“泪斑”、“熊猫眼”的情况越来越普遍,母猪拉“石灰尿”即蛋白尿的情况非常。中医理论认为,“肾为*阳之根”,“肾主津液、上润目珠”,“肾精充足、目视精明”,肾精不足,则生长发育受阻、生殖功能减退;“目者,肝之外候也”,“肝火旺而目赤肿痛”,肝*血不足而视物模糊、干涩,表现肾虚、黑眼圈等;“肺所不足,以致目失所养,则昏暗不明”。脏腑功能失常,免疫力低下,出现产程过长也不奇怪。
(5)还有可能造成难产的原因是胎位不正(见图2)或胎儿过大。 2、缩宫素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缩宫素主要用于人或单胎动物如牛、马等,但必须是单胎,也就是一胎只能是一个胎儿才可使用缩宫素。缩宫素的主要禁忌症有:骨盆过窄,产道受阻,明显头盆不称及胎位异常,有剖腹产史、子宫肌瘤剔除术史者及脐带先露或脱垂、前置胎盘、胎儿窘迫、宫缩过强、子宫收缩乏力长期用药无效、产前出血(包括胎盘早剥)、多胎妊娠、子宫过大(包括羊水过多)、严重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从缩宫素的禁忌症上可以看出,缩宫素禁用于多胎动物,而母猪每胎至少有二个胎儿以上,也就是说缩宫素根本不适合用于母猪助产。
3、对母猪使用缩宫素会带来一系列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用于多胎动物助产功能有限,容易造成难产。缩宫素一旦用上即可引起子宫剧烈收缩,几乎所有羊膜一次性破裂导致羊水一次性流出,但羊水很快流尽,
开始使用缩宫素,引起子宫剧烈收缩,未产出的胎儿在子宫内过度挤压,易造成脐带断裂,一旦脐带断裂还没有产出来的仔猪由于得不到氧气往往被闷死在子宫内,所以使用缩宫素可明显增加白仔、仔猪假死和弱胎现象的发生。
(3)显著增强母猪疼痛,产后母猪体力、食欲、泌*和体质恢复慢。使用缩宫素后,由于能显著增强子宫收缩,明显引起母猪过度疼痛,表现全身发抖、肌肉痉挛现象,甚至有部分母猪可出现疼痛性休克,当场痛死过去(见图4)。曾经有些猪场问过我一个问题说:刘教授,我的母猪为什么在夏天产仔时还打“寒颤”;我问他们是不是用了缩宫素,他们都说用了。
(4)造成初*的丢失(见图5),容易引起仔猪黄白痢(见图6)或死亡的发生。打缩宫素后往往会出现*房中自动流出初*,**一片白。新生仔猪没有免疫力,必须靠初*来获得坚强的被动免疫力。母猪现在本身体质就有所下降,初*的质量不一定好、量不一定足够,如果仔猪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吃到初*,按现在普遍的饲养管理水平是喂不活的,如果没有吃够足够的初*,仔猪的被动免疫力也不够强,所以哺*期非常容易出现仔猪黄白痢的问题。
(5)引起母猪自净功能下降,子宫不能很好复旧。由于超量使用缩宫素后,容易引起子宫肌肉的剧烈收缩或痉挛,造成产道干涩、产道疼痛性水肿、子宫颈过早关闭,非常容易将没来得及排出的胎儿、胎衣甚至恶露赌在子宫内。调查发现有些猪场的个别母猪在第2天、第7天、最长在产后第17天仍能产出胎儿,明显表现母猪的自净功能下降,而且在普遍使用缩宫素的猪场,有约10-30%的母猪仍然有胎衣(见图7、图8、图9)、恶露或死胎(见图10)留在子宫内,这部分母猪非常容易报废。
综上所述,缩宫素根本不能用于母猪,可以明显提高母猪的非正常淘汰和仔猪假死、弱仔现象的发生,坚决杜绝使用。 4、解决难产的思路及方案
(1)解决难产的思路:加强饲养管理、强化生殖营养和加强运动是基础,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即可解决母猪难产的问题: ①增加羊水、活血化瘀;
②促进子宫收缩;
③强力镇痛,实现无痛分娩或分娩止痛; ④强化自净功能,促进子宫复原; ⑤整体调理、消炎抗菌和恢复食欲。
(2)解决方案:
①预防:母猪产前四十天饲料里添加诸疫净,拌料使用至生产或者断奶期;
②促进子宫收缩,强力镇痛、实现无痛分娩或分娩止痛,强化自净功能、促进子宫复原:产完仔后或在产出一个仔猪后使用宫炎净50-100mL进行子宫灌注(清洗的就可以);
③整体调理、消炎抗菌和恢复食欲:用快康注射,一针治愈。

如何挑选母猪

特种野猪种母猪最好选择含野猪血统50%以下的母猪。因为野猪血统含量超过50%的种母猪野性强,性格暴躁,母猪哺育期不易管理,仔猪哺育率低,并且**不明显。
不仅在野猪血统含量多少上要进行选择,而且杂交品种上也要进行选择,最好选择地方品**或培育品**和野猪的杂交后代。因为这种杂交猪的后代母性好,产仔率高,所生产的后代猪肉品质好。种母猪不要过肥,要清瘦一些,身材要短,肚子要大,千万不要选购那种“棒槌肚”的母猪,母猪肚子小,产仔率低。选择性情温顺老实的母猪,这种母猪母性强,护仔好。*户上翘和过小的母猪,无法经常配种,不能要。大*头比小*头好,*头过小不能要,*头数量要求在6对以上。
种用母猪应该在杂交品种、野猪血统含量、体型、肥瘦、性格、*户、奶头等方面认真挑选。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