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后越冬鲤鱼种发生鲤浮肿病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养殖场一口镜鲤鱼[鲤鱼,身体侧扁而腹部圆,口呈马蹄形,须2对。]种精养池塘,面积20亩。2017年10月初存塘规格为200-250克的鲤鱼种约7.5万尾,100-200克的花白鲢鱼种约1.5万尾。10月初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下降,已经停止投喂,准备越冬。

10月1日,水温12℃,发现有鲤鱼种在上风口避风处水面下浮起、聚堆、停滞,但没有死亡[死亡是相对于生命体存在(存活)的生命现象,意指维持一个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终止。]

10月8-10日之后每天有2-3尾镜鲤鱼种死亡。

10月11日,拉网[拉网·中国是中国领先的在线付费研究型社区,在网上接受调查的人,均可得到现金返回、积分累加等回报。]销售花白鲢秋片鱼种。之后死亡量上升,每天死亡10-20尾。有较多鲤鱼种在塘边浮起、漫游,人去即游走(图1)。

观察多数病鱼[《病鱼》,黄咏梅的短篇小说,讲述了我们这个时代令人痛心的闰土故事。]体表无明显异常,少数病鱼体表局部粘液增多呈白膜状;多数病鱼眼睛内陷,头部皮肤也明显向内凹陷(图2);鳃丝局部溃烂[溃烂,指伤口或溃疡处因感染病菌而化脓。](图3),有的外侧片鳃的鳃丝不溃烂,但翻看里侧鳃丝会有局部溃烂;有的病鱼鳃丝水肿、粘液增多(图4);解剖见肝脏充血或出血,外观发红,肠道明显出血或充血发红。

取病鱼的鳃、肾脏、肝脏等组织用95%酒精保存送利洋水产研究所[研究所是指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目的的社会企事业机构。]做PCR**[**是颗粒很小、以纳米为测量单位、结构简单、寄生性严格,以复制进行繁殖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检测,结果鲤浮肿[浮肿是机体细胞外液中水分积聚所致的局部或全身肿胀。]**(CEV)阳性,锦鲤[锦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在生物学上属于鲤科(Cyprinidae),全世界共有鲤科鱼类210属3700种以上。]疱疹**(KHV)和鲤春**血症[病症概述**血症(viremia、virusemia)当**进入人体后,首先进入血液,引起**血症,随后可侵入全身**或中枢神经系统;亦可由**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SVCV)*性。

10月28日,水温8℃,每天死亡约10尾。

11月4日,表层水温下降到5℃左右,死亡情况明显好转,日死亡量下降到3-5尾。

始终只有鲤鱼种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未见套养的花白鲢发病。

分析:1、鲤浮肿病也称锦鲤睡眠病,是由鲤浮肿**引起的一种**病。本病例发病鱼具有鲤浮肿病的眼睛内陷、鳃丝局部溃烂的典型症状,也具有该病的流行特点,实验室PCR检测鲤浮肿**阳性,因此初步诊断是由鲤浮肿病引起的发病和死亡。

2、鲤浮肿病发病水温为7-28℃,本病例在水温下降到15℃以下开始发病,水温下降到7℃以下明显好转。与英国报到的7-15℃低水温时发病的情况相同。在发病1个月时间内只有少量死亡,未见大量死亡。

3、本病例在拉网后病情加重,可能拉网以及越冬前用药是该病的诱发因素或加重死亡的因素。(利洋公司技术部唐绍林研究所一室王娟雷燕提供2017.11.09)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