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物防治鳖病的两大原则


在水产养殖方面,药物[药物是用以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防治病害有两条途径,其一是外用药[用药出自《吕氏春秋·荡兵》,解释:指下药,使用药物。],即用药物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或对养殖对象进行体表消毒;其二是内服或注射用药,即对已染病或觉察所养殖的对象有病变症状时,所采取的口服或注射等方法给药。作为高投入的人工养鳖,鳖病的药物防治更加受到重视和应用。目前养鳖常用的外用药主要有: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漂**[漂**是氢**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高锰酸钾、强氯精[强氯精是一种外观为白色结晶粉状的高效**型杀菌灭藻剂。]、鳖净、甲醛、硫酸铜[硫酸铜(化学式:CuSO4),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硫酸亚铁[蓝绿色单斜结晶或颗粒,无气味。],也有的用五倍子、乌柏叶[乌柏叶为大戟科植物乌桕Sapium sebiferum (L.)Roxb.的叶,全年可采,晒干,治治痈肿、疔疮、疮疥、脚癣、湿疹、蛇伤、*道炎等疾病。]、大黄等中草药;还有的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给鳖洗浴和涂抹伤口,甚至向水体泼洒;常用的内服和注射药物,多根据不同症状和不同病原体[病原体(pathogens)指可造**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真菌)或其他媒介(微生物重组体包括杂交体或突变体)。],使用不同种类的抗生素,这在鳖病的防治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但在防治鳖病时,应避免滥用药、乱用药的现象,否则,非但不能有效防治鳖病,相反还会污染环境,造成浪费和损失。对此,药物防治鳖病应遵循两条原则:①正确诊断,科学用药。正确的诊断,应包括对水体环境的临测和对鳖病症状的分析,或请有关技术部门帮助对病原体的分离鉴定,务必对所患疾病做出正确诊断;科学用药,应该是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正确选用药物;应当知道,鳖病的有效治疗,取决于正确的诊断,忌盲目借鉴有关资料,乱用药,否则有时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②尽可能少用抗生药物,预防病原菌产生耐药性。为了防止细菌耐药菌株的产生,要根据抗生素的适应症,选用合适的抗生素,严格控制用量和用药次数,有条件时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确定用药种类;一种抗生素可以控制的疾病,就不用二种或三种抗生素联合治疗,根据病情,能用窄谱者,就不用广谱抗生素,应留有余地[留有余地是汉语词语。],避免一旦流行传染病而出现无药可治的恶果。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