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条件:鳖,虾混养[混养(polyculture)是指同一水体中同时放养两种以上水生动物的养殖方式。]池塘要靠近水源、环境比较安静,背风向阳,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良好,溶氧不能低于4毫克/升,进,排水方便,天然饵料来源较广的池塘。池塘面积1~10亩,水深1~1.5米,池底平整,底壤5~10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池塘四周的坡比为1:(2~3),食台可以搭建于斜坡之处。
混养池塘四周要建好防逃设施,最主要的是在池塘四周建完整的防逃墙,墙基入土20~30厘米,墙高40~50厘米,墙顶向内出檐15厘米左右,进、排水口设置好防逃网罩。
食台和晒台设置在池内背风向阳的北侧,用木板或水泥板等都可以作为晒背台和饵料台,总共面积约占池塘面积的5%~8%。
2.鱼虾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在苗种放养前15~20天进行池塘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选择晴天排出一部分池水,留水10厘米左右,每亩用100千克[千克(符号kg)为国际单位制中度量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生石灰消毒,5~7天后,加注新水到1.2米。
池塘消毒注水后,要改善池塘生态环境,按常规方法培肥水质,并种植轮叶黑藻等沉水性植物,移植凤眼莲、水花生[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又称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草。]等水生植物作隐蔽物,其面积占池塘的20%~30%。每亩投放鲜活螺蛳或蚌类200~300千克,让其自然繁殖,作为鳖在生长阶段的鲜活饵料,同时减少人工饲料投放,也起到调节水质的作用。
幼鳖放养时间与虾苗或抱卵虾同步下塘,幼蟹放养量为400~500只/亩,虾苗一般选用青虾,放养量为2~4千克/平方米,如果投放抱卵青虾,放养量为2千克/亩左右即可。苗种放养时要严格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