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鲤鱼,身体侧扁而腹部圆,口呈马蹄形,须2对。]是杂食性[杂食性也叫“泛食性”。]鱼类,鲫鱼[鲫鱼(学名:Carassius auratus,简称鲫,俗名鲫瓜子、月鲫仔、土鲫、细头、鲋鱼、寒鲋、喜头、鲫壳、河鲫 。]也是杂食性鱼类,两者食性相似,又都是底层鱼类,必然发生“抢食”。渔农们总结了这样一条经验:放了鲤鱼,就不放或少放鲫鱼;放了鲫鱼就少放或不放鲤鱼,免得它们争食而影响其成长率和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
那么,如果鲤、鲫鱼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在一起,比例[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何搭配?一般来讲,鲤鱼与鲫鱼的比例是2:1或1:3,这样相互来抑制“对方”的放养量,才能有效地保证鲤、鲫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