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鱼养殖常见病两极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1.病原[病原,指病因。]:两极[在北半球的叫北极,在南半球的叫南极。]虫。

2.症状:两极虫寄生在鳗鲡的皮肤上,形成大量白色胞囊[胞囊是指低等植物和原生动物在休止状态或外界环境条件改变时,身体外围分泌一种蛋白质的膜,以度过恶劣环境。],因病鱼丑陋[丑陋,指相貌或样子难看。]而丧失商品价值。

3.诊断[从医学角度对人们的精神和体质状态作出的判断。]:必须用显微镜[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进行检查诊断。

4.防治方法:全池遍洒晶体敌百虫[敌百虫学名O,O-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膦酸酯,中文别名:敌百虫可溶性粉剂;敌百虫兽用;敌百虫原粉;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磷酸酯;精制敌百虫一种有机磷杀虫剂。],每立方米[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投放0.5~0.7克,隔1~2天投1次,连泼3次。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