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也叫黄辣丁[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黄骨鱼[四川人吃的黄辣丁,南方人叫做黄骨鱼。]、好鱼等,属于温水性鱼类,被称为水产品中的贵族,通威黄颡鱼是在对不同种属的黄颡鱼进行选育提纯,并通过系统性正、反交测试得出最佳杂优组合后获得的具有超亲遗传[超亲遗传(transgressive inheritance):当双亲不是极端类型,在F2或以后世代中,由于基因重组而在某种性状上出现超越亲本的个体的现象。]性状的黄颡鱼新品种。
品种特性
1、生长快:生长速度比普通黄颡鱼平均快22.1%,可当年养成商品鱼。
2、个体间生长差异小:抢食能力强,易集群驯化[驯化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当中出现的一种文明进步行为。],起捕规格整齐,群体生产性能提高。
3、饲料转化率[转化率是指某一反应物转化的百分率或分率,转化物是针对反应物而言的。]高:性腺发育迟,内脏团小,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系数低,饲料转化率高。
养殖模式
1、苗种培育:放鱼苗[也叫“鱼花”。]前3~5天,全池泼洒经过发酵腐熟的粪肥200~500kg/亩。当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稳定在24℃以上时即可放苗,密度以10万尾/亩为宜。可先在池边用100目的白色网布围网培育卵黄苗3~5天,期间投喂人工孵化[人工孵化是指通过人为模仿母鸡孵蛋的行为,制造适宜的环境,对鸡蛋进行孵化。]的丰年虫[丰年虫又称丰年虾,卤虫,盐水虾等多种名称。]。围网拆除后,每天用鳗料或甲鱼料加光合细菌原液搅拌均匀后兑水成浆沿池边泼洒。当鱼苗长至1.5cm左右时,用黄颡鱼专用粉料揉捏成团状放入饵料台驯食[简介驯食是指在仔鱼到稚幼鱼的食性转化期内,将养殖鱼类从摄食天然**饵料转化为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过程。]。待鱼苗规格达2.0cm以上后,另设置2~3个浮性[浮性是指物体在流体表面(如船在水面)或在流体中(如气球在空气中)浮于一定平衡位置的能力。]饵料框,开始驯食浮性膨化破碎料或0号料(黄颡鱼专用料)。鱼苗培育至全长2.5cm以上时应及时拉网锻炼,准备出塘。
2、成鱼养殖:鱼种放养规格25~30g/尾,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7000~8000尾/亩,入池3天后进行投喂驯化,投喂前投饵机先空转10分钟,驯化一周后开始正常投喂,饲料粗蛋白含量要求不低于38%。初春当水温在15℃时,日投喂量约占鱼体体重的3~4%;水温20~28℃时,日投喂量占鱼体体重的6%以上;水温高于30℃时或气温低于10℃时,减少投喂。(孙家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