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今年不少养殖户对鱼价行情充满了期待,纷纷想在中期赶着出鱼抢一批好鱼价,然而一个让人焦虑的现实是一些鱼塘投料却并没有什么鱼来吃食[吃食,指食物;特指饭菜。]。这多半是由于早春[早春(zǎochūn )虽然气温转升,但常是乍暖乍寒,尤其是湿度较大,早晚低温,因此,总让人感到寒气透骨,沉重凝冷,使人感到比严冬还难受。]水质没有调理好引起的鱼吃食状况差。现在来看看下面这位老板是通过什么方案来解决问题的,以及他所采用的方案到底好在哪些方面。
一.案例背景
鄂州海大黄州区客户李元兵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面积9亩,水深1.5m,底泥35cm,今年主养鳊鱼,放养密度为1500尾/亩。3月份已经开始开口喂料,但是鱼吃食差,饲料投喂不下去。李老板[李老板是《熊出没》动画系列的配角。]担心鱼长期这样饥饿会使体质变差,影响到今年养殖的存活率和投喂进展,造成鱼长速推迟、年底产量低等后果,因此迫切希望改善当前鱼塘吃食状况。
二、问题分析
海大技术员到其塘头观察到,他的池塘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透明度[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 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高,水体明显偏瘦,同时悬浮有机质[有机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体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较多。这是早春*雨天[《*雨天》是依然痿糟猫创作的网络小说,发表于17K小说网。]气下比较多见的一类问题水质,在底泥较厚的鱼塘更容易出现。这种水体自身的藻类[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有些也为原核生物,如蓝藻门的藻类)。]产氧能力差、同时综合耗氧量大,结果就是池塘溶氧不足,鱼开口摄食困难。因此,李老板最核心的问题是要提高池塘藻类丰度,同时加快对有机质的分解利用,解决水体肥度过低和耗氧重的问题,从而提升水体溶氧,促进鱼吃食。
三.方案解读
解决方案:海联科3101(两包)+藻源素(一包半)+磷速补(一包半)。
备注:晴天上午使用,全塘泼洒后开2小时增氧机。
解决思路:
1、藻源素:专门针对早春低温多雨阶段肥水[肥水是汉语词汇,拼音féi shuǐ ,意思是水名。]难题研发的生态平衡肥,能快速培育藻类提升丰度,促进物质能量循环,使养殖水体生态平衡稳定,快速提升水体溶氧量改善吃食;
2、3101:加强型芽孢杆菌能高效分解池塘大分子有机质,形成的小分子产物能被藻类利用,一举两得,而且升级之后的产品不用活化、使用更方便;
3、磷速补:调节池塘水体营养元素的比例,比普通磷肥的溶解性更好,更能促进快速肥水。
四.效果**及分析
4.1直观变化
下肥前水体透明度高于30公分,水体颜色偏黑,可见大量悬浮颗粒物。下肥后三天水色转绿,透明度在25公分左右,水色呈现肥、活、嫩、爽。
下肥前水色偏黑,投料时没有多少鱼来吃食。下肥后三天水体明显转绿,投料时鱼吃食显著变好。
水色和鱼的吃食改变说明海大早春低温肥水方案有效解决了李老板的鱼塘不能投喂吃食的难题。
4.2罗氏测水法对比
将下肥前后池塘取水使用罗氏测水法观察比较,先后水体在水色、有机悬浮物质、产氧能力等多个方面差异十分明显。
下肥前的水样静置10分钟后底部沉淀物[沉淀物,在化学上指从溶液中析出固体物质的过程;也指在沉淀过程中析出的固体物质。]多,下肥三天后同样时间方法取水观察瓶底没有过多沉淀物。这个现象差别说明使用方案后水体有机杂质的分解运用比较彻底,解决了池塘悬浮物过多、耗氧过多的问题。
4.3指标前后对比
备注:测水时间均在下午4点半左右,且在同一位置取水。
分析下肥前后各项水质指标变化,经过短暂的三天时间,PH由之前的8.0变为8.8,氨氮略有提升,亚盐基本维持现状,磷盐仍未完全被藻类吸收利用完,重要指标的变化说明水体藻类丰度在快速提升。
4.4.藻相变化
取下肥前后水样镜检,发现下肥前以有机碎屑为主,观察到藻类丰度极低,一个视野里只有1-2个种类藻种(以隐藻门、绿藻门为主)。而下肥后的水样在一个视野下可含有多个类别的藻,有机碎屑也明显减少,即肥水后藻类种类及数量都有所增加。
水样镜检结果说明下肥后的池塘不仅藻类丰富得到了提升,而且藻相多样性也增多了。池塘的藻类丰度提供促进了水体溶氧提升,藻类多样性增加则提升了池塘水质的稳定性,可持续供氧不容易引发倒藻。
五.小结
早春*雨天多、水温低且光照弱,是许多鱼塘肥水困难的主要原因,再加上藻种缺乏、池塘营养物质不够全面等因素,造成水体难肥或肥效不持久,严重影响鱼的开口投料和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养殖户使用海大早春低温肥水方案3101+藻源素+磷速补,低温下也能快速培藻,经历*雨天水质依旧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