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甲鱼(AmydaSincnsis),是鳖的俗称,也叫团鱼、水鱼、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病害的流行一般集中于幼、成鳖冬眠后和稚鳖越冬前,水温在20℃~30℃时。也就是说,每年4月底到6月,是幼、成鳖、亲鳖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的高峰期[高峰期可描述为“投资需求夹杂着消费需求增加的时期”。];8月~10月初是稚鳖的发病高峰期。冬季加温[加温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jiā wēn,基本意思是增加温度。]养殖池,如果能把好苗种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鳖池消毒两大关,一般不会形成鳖病的大流行。
鳖病流行的区域基本上[基本上,词语,读作“jī běn shànɡ”,指主要地,大体上。]遍及我国南北各养鳖区。尤以福建沿海、长江流域[长江流域,是指长江干流和支流流经的广大区域,横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共计19个省、市、自治区,是世界第三大流域,流域总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的18.8%,流域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最为严重。
根据各地发病情况调查统计,鳖病总的发生率[发生率是一个统计学词汇,指在某时间内一组人群发生新的例数。]为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