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的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一种情况,就是猪群相互啃咬尾巴[尾巴,是指位于动物体背部尾端的部分,特别是指构造柔韧可弯曲、且明显分开于躯干的附肢部分,大致上相当于哺*动物与鸟类的骶骨(荐骨)和尾骨。],这可给养殖人员增加了饲养[新生狗 宝宝 接纳新成员,主人要知道如何照顾新来的宝宝,才能使它安全地度过过渡期。]难题,要知道猪群啃咬尾巴不仅影响猪的健康,还会影响生产性能,给养殖户也带来相应的经济损失。那么,猪咬尾巴是怎么回事?如何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猪咬尾巴呢?

  

一、猪咬尾巴是什么原因

  猪咬尾巴的原因

猪咬尾巴是怎么回事?如何防治猪咬尾巴?

  1、猪舍环境

  a、很多养殖户都采用漏缝地板,而那些位于群饲中位置较低的猪,则因为抢不到饲料而发生咬尾巴情况。

  b、在猪圈[猪圈一般指农家养猪养猪用的有遮棚的围栏或空地。]内没有褥草,也会出现猪群因为抢夺褥草而咬尾巴。

  c、猪圈光线太过明亮,导致猪群出现应激反应[各种紧张性**物(应激源)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从而引起咬尾的发生。

  2、气候条件

  a、高温环境下,猪群会因为干燥不安而发起攻击,从而引起咬尾的发生。

  b、猪圈圈养的猪太多,饲养密度多大,也会导致猪群秩序不稳定,从而引起咬尾的发生。

  3、营养因素

  每天喂养的饲料中缺少高能低纤维性的饲料,或者饲料缺乏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铁、铜、钙、磷、食盐等等,也会出现猪咬尾现象。

  4、疫病因素

  比如说内、外寄生虫[寄生虫(parasite)指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高度退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寄生于其他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动物。]感染等疾病,会引起猪群的应激反应,从而引起咬尾的发生。

  

二、如何防治猪咬尾巴?

  防治猪咬尾巴的方法

  1、满足猪的营养需要

  提供猪群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营养养分,饲喂高能低纤维性的饲料

  2、饲养密度要适当

  根据猪圈的大小,冬季可以密度,夏季则不能养殖太多,总之一句话就是猪群饲养密度要合理。

  3、合理组群

  对猪群进行分组饲养,将品种、体重、体质、采食量和性情等相近的猪,组群同圈饲养。

  4、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

  保持干净的饲养环境,保证舍内适宜的生存小环境。

  5、早去势

  早去势不仅可以能避免猪群因为公母相互爬跨而出现咬尾症,还能提高育肥性能和胴体品质。

  6、断尾

  断尾则是简单粗暴的防治措施,可以直接剪断法或间断法,这种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还能使得猪在断尾时出血,伤口不发炎,效果好。

  7、妥善处理被咬的猪

  在每日喂养的饲料里添加复方维生素及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猪圈内要撒些煤渣,对于被咬尾巴的猪,要及时清创、消毒,严重的用对应猪药治疗。

  8、定期驱虫

  对猪圈要定期进行驱虫工作,在进行驱虫时,要根据环境、寄生虫种类发育采取驱虫。

  9、放置玩具

  可以在猪圈里放置血玩具,供猪群啃咬。

  以上就是关于猪为什么要咬尾巴?如何防治猪咬尾巴?的讲解,在防治猪群咬尾巴的问题上,由于发生的原因不同,因此养殖人员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防治办法。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