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无论是自然孵化[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还是人工孵化[人工孵化是指通过人为模仿母鸡孵蛋的行为,制造适宜的环境,对鸡蛋进行孵化。],由于多种因素,稚鳖的出壳[鸟或虫类的胚胎在卵内发育完成后破壳而出。]时间常会先后不一,给稚鳖的饲养[新生狗 宝宝 接纳新成员,主人要知道如何照顾新来的宝宝,才能使它安全地度过过渡期。]与管理带来不少麻烦和不便,下面介绍一项控制稚甲鱼[甲鱼(AmydaSincnsis),是鳖的俗称,也叫团鱼、水鱼、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整齐出壳的技术——浸水**稚甲鱼出壳法。 不论是采取人工孵化,还是实行自然孵化,都应准确掌握每批甲鱼卵的孵化时间与温度,当孵化时间达到或者接近稚甲鱼所需积温36000摄氏度[摄氏度是摄氏温标(C)的温度计量单位,用符号℃表示,是目前世界上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温标。]时(一般孵化期为40—60天),此时卵壳上的黑色斑点会逐渐消失,可将该批甲鱼卵轻轻移出,放入盆中,然后慢慢加入温度在20—30摄氏度的清洁水中,浸没全部甲鱼卵。水的**作用[**作用(stimulation)是指内外环境中的**因素作用于有机体,对有机体产生影响的过程。]会加快稚甲鱼出壳的速度,一般约10分钟就会有大批的稚甲鱼破壳而出,10分钟后仍未出壳的,应即取出继续埋入沙中孵化。采用这种措施出壳的稚甲鱼,部分会出现卵黄[卵黄(yolk),动物卵内贮存的一种营养物质。]囊吸收不完全,或者羊膜[羊膜为单层上皮细胞互相连接构成的薄膜。]没有脱落等现象,只需留在盆中暂养一天,其卵黄囊会完全吸收,或自行脱掉羊膜,此后可转入到稚甲鱼培育池中饲养。这项技术简便易行,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效率,一般指工作产出与投入之比,通俗地讲就是在进行某任务时,取得的成绩与所用时间、精力、金钱等的比值。],又利于稚甲鱼的饲养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