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母猪产后的正常行为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母猪的产后护理(母猪的产后护理小说讲的是什么)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母猪的产后护理
母猪分娩时,生殖**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机体的抵抗力明显下降。因此,母猪产后要进行妥善的护理,让其尽早恢复健康,投入正常的生产。 1、饲养方面 分娩时体力消耗很大,体液损失多,母猪表现出疲劳和口渴,因此,要准备足够的、温热的1%盐水,供母猪饮用。母猪分娩后8小时内不宜喂料,保证供应温水,第2天早上再给流食,因为产后的母猪消化机能很弱,应逐步恢复饲喂量。如果母猪消化能力恢复得好,仔猪又多;2天后可以恢复到分娩前的饲喂量。如果母猪少*或没*,必须马上采取措施挽救仔猪,可先调制些催*的粥饲料类,如小米粥、用小鱼和小虾煮的汤、豆浆、牛奶等,1天喂饲3次,泌*量上来后再逐渐减少直至停喂。如果仍不见效,可用药催*。催*剂:王不留行40克、木通30克、益母草50克、六神曲40克、荆三棱30克、赤芍药20克、炒麦芽50克、杜红花30克,8味药混后加水煮汁,每天1剂,分2次投给,连服2-3天。 2、管理方面 母猪分娩结束后,要及时清除污染物,墙面、地面、栏杆擦干净后,喷洒2%来苏儿进行消毒,给母猪创造一个卫生、安静、空气新鲜的环境。细心观察分娩后的母猪和仔猪的动态。母猪产后其子宫和产道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病原微生物容易入侵和繁殖,给机体带来危害。对常发病如子宫炎、产后热、*房炎、仔猪下痢等病症应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全窝仔猪被传染。例如发现有一头母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有剩料等现象,要及时查明原因,如果是因子宫发炎所致,连续注射青霉素2天后可痊愈,一般不会影响仔猪哺*。如发现有仔猪下痢,应立刻清除传染源,并及时治疗。母猪分娩3天后,可放进运动场自由活动,使其接触阳光,恢复体力,促进消化,对提高泌*量十分有益。但是活动时间不能太长,防止受凉和惊吓。
母猪怎么做产后护理
母猪分娩时,生殖**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机体的抵抗力明显下降。因此,母猪产后要进行妥善的护理,让其尽早恢复健康,投入正常的生产。
一般情况下,母猪产仔结束后,要注意检查母猪胎盘是否完全排出,当胎盘排出困难时,可给母猪注射一定量的催产素,有助于胎盘的排出猪病防治。
出生仔猪在6小时内,必须吃上初*,8小时内母猪未产完,要进行催产处理。
母猪产前产后护理母猪产后3天,作好产后保健工作,对母猪子宫复旧进行观察,发现有异常现象,要进行及时的清官消炎,如有炎症,要及时进行消炎治疗。
母猪分娩后身体极度疲乏,往往感到很渴,没有食欲,也不愿活动,这时不要急于饲喂平时的饲料,只喂给稀的热麸皮盐水即可。
产后的头几天,仔猪小而吃奶量少,如果母猪产奶多,就会有剩余的奶留在*管中引起*房炎,因此应根据这个特点人为地调节母猪的日饲喂量,使母猪的产奶量随着仔猪需要的增加而增加。母猪产后的日饲喂量应该由少而多地逐日增加,一般在产后4~5天达到其哺*和自身维持所需的量,母猪自身维持需要的饲喂量参照其妊娠前期的饲喂量,然后,以哺*一头仔猪增加日粮0.2~0.3千克计算其哺*需要。除饲喂全价配合饲料外,母猪在哺*期间最好补喂一些优质的青绿多汁饲料如苜蓿、胡萝卜等。
母猪产后护理简单几点注意:
一、记录关
根据母猪的年龄、胎次、膘情、病历记录、防疫时间,掌握好母猪的体况变化,观察母猪的**表现,适时配种。在母猪妊娠期间,采取不同的饲喂措施,保证母猪的正常膘情,根据母猪配种记录等决定进入产房的时间,做好母猪饲养工作。
二、产后饲喂关
母猪产后3天内饲喂麸皮红糖水,饲喂勿过量,根据奶水、仔猪多少进行催*,第5天后每天逐渐增加饲喂总量,并进行调查,20天后按母猪体重的3%加仔猪体重的1%-1.5%,稳定饲喂总量
三、断奶关
25-30天母猪准备断奶,逐渐减少母猪采食量,开始先减少饲喂次数,再减少饲喂数量,控制饮水,减少哺*次数,加大仔猪采食量,在仔猪采食量能达到每天150-200克时,可进行断奶,断奶前期对母猪要仔细观察,预防母猪因断奶而发生*房炎,或越栏而引起的自残等现象
母猪产后护理几个方面:
1、饲养方面
分娩时体力消耗很大,体液损失多,母猪表现出疲劳和口渴,因此,要准备足够的、温热的1%盐水,供母猪饮用。
母猪分娩后8小时内不宜喂料,保证供应温水,第2天早上再给流食,因为产后的母猪消化机能很弱,应逐步恢复饲喂量。如果母猪消化能力恢复得好,仔猪又多;2天后可以恢复到分娩前的饲喂量。如果母猪少*或没*,必须做好仔猪饲养工作马上采取措施挽救仔猪,可先调制些催*的粥饲料类,如小米粥、用小鱼和小虾煮的汤、豆浆、牛奶等,1天喂饲3次,泌*量上来后再逐渐减少直至停喂。如果仍不见效,可用药催*。
催*剂:王不留行40克、木通30克、益母草50克、六神曲40克、荆三棱30克、赤芍药20克、炒麦芽50克、杜红花30克,8味药混后加水煮汁,每天1剂,分2次投给,连服2-3天。
特别注意:妊娠后期禁喂食厨房残渣剩饭
2、管理方面
母猪分娩结束后,要及时清除污染物,墙面、地面、栏杆擦干净后,喷洒2%来苏儿进行消毒,给母猪创造一个卫生、安静、空气新鲜的环境。细心观察分娩后的母猪和仔猪的动态。
母猪产后其子宫和产道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病原微生物容易入侵和繁殖,给机体带来危害。对常发病如子宫炎、产后热、*房炎、仔猪下痢等病症应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全窝仔猪被传染。例如发现有一头母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有剩料等现象,要及时查明原因,如果是因子宫发炎所致,连续注射青霉素2天后可痊愈,一般不会影响仔猪哺*。如发现有仔猪下痢,应立刻清除传染源,并及时治疗。母猪分娩3天后,可放进运动场自由活动,使其接触阳光,恢复体力,促进消化,对提高泌*量十分有益。但是活动时间不能太长,防止受凉和惊吓。
母猪产后管理
限料管理:产后8—10小时的母猪停止给料,只喂豆粕和麸皮汤。产后2—3天内不能给过多料,少给粗饲料,喂一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饲料,产后5天可恢复正常喂料。产后10—20天,每日投料量在3—4千克;21—30天每日投料量在4—5千克,产后31天后改为正常投料量,每天投料2.5—3千克。每天喂料3次。产后头2天控制饮水,以后保证有足够的饮水。
特殊护理:对产后无奶或奶量不足的母猪可补喂一些豆浆、小米粥、胎衣汤、鱼汤等高营养食物。对产后有便秘症状的母猪可补喂一些青嫩饲料,严重的可用一些缓泻药,直到正常为止。整个哺*期的饲养管理,要注意保证空气流通,空气新鲜,保持卫生,防止潮湿,保持圈舍的干燥。
母猪产后的饲养管理:
1、分娩当天不喂食
由于母猪分娩时间较长,体质消耗较大,精神疲乏,胃肠功能活动能力较差。一般不提倡喂食,可供给足量的饮水,冬季饮温水,适当加盐、电解**等,必要时可饮麸皮(少量)水。
2、分娩后2~3天喂稀食,并逐渐增加供食量
母猪分娩后2~3天,对哺*母猪更要注意饲喂方式,由于分娩带来的胃肠功能下降,这时饲喂过度,最易诱发母猪产后不食病的发生,前2~3天要少喂勤添,喂流汁食物。而后逐渐增加饲料供给量,5~7天达到正常饲喂量。
3、母猪分娩后4~5天,注意增加母猪的活动
母猪生产后,由于体质较弱,再加之仔猪频繁的哺*,这时应当增加母猪的运动,有利于体质的增强,减少疾病,增加泌*。可采取母猪出圈活动,而后入圈再行哺*。
4 注射适量药物,预防母猪子宫内膜炎
大部分母猪的分娩时间都比较长,特别是胎衣很长时间暴露外部,甚至胎衣不下,生产后易感染继发子宫内膜炎。一般主张在第一头小猪产出后注射脑垂体后叶素,促进子宫复原,减少出血。产后1~3天,注射青霉素、链霉素、鱼腥草等药物,预防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保温的措施很多,可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绪床处加铺垫草,保持舍内清洁干澡,天冷时可在仔猪窝的上方备干草捆,让仔猪钻在干草捆里睡觉。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效果也好。有条件的可采用红外灯泡保温法,一般用250瓦的红外线电灯泡,吊在仔猪躺卧处上方,离地面40-50厘米,可使猪床温度保持在30℃左右。
仔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1-7日龄为32-28℃,8-30日龄为28-25℃,31-60日龄为25-23℃。
更专业母猪的饲养管理资料和视频学习请到猪问网上下载观看。
母猪产后怎样护理
答:母猪产后护理要做到以下几方面:①一般情况下,母猪产仔结束后,要注意检查母猪胎盘是否完全排出。当胎盘排出困难时,可给母猪注射一定量的催产素,有助于胎盘的排出。②注射适量药物,预防母猪子宫内膜炎。一般主张在第一头小猪产出后注射脑垂体后叶素,促进子宫复原,减少出血。产后1~3天,注射青霉素、链霉素、鱼腥草等药物,预防子宫内膜炎的发生。母猪分娩后4~5天,注意增加母猪的活动。③注意仔猪保温,可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仔猪睡处加铺垫草,保持舍内清洁干燥,天冷时可在仔猪窝的上方备干草捆。有条件的可采用红外灯保温法。仔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1~7日龄为32~28℃,8~30日龄为28~25℃,31~60日龄为25~23℃。母猪下崽怎样护理
一、过好仔猪出生关1、仔猪过好出生关首先要从母猪开始。因为初生仔猪几乎没有免疫力、抗病力。所以要用无毒、无**性、无腐蚀性、高效安全的消毒剂如“百胜”做好产房和临产母猪体表的消毒工作。在母猪怀孕的最后一月,要给予母猪充分的营养,以提高仔猪初生重和活力。母猪产前7天和产后7天是母猪饲养的关键阶段,用“利高44”,提高母猪的抗病能力与泌*量。在母猪产子后8小时内注射得米先10-20ml,清除母猪的体内有害菌,消除产房受到细菌感染的风险,提高母猪的泌*功能,以满足初生仔猪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在产子前或产子时注射律胎素,防治母猪产程过长综合症,缩短产仔时间,减少难产和死胎现象,促使仔猪获得平均的母源抗体,母源抗体高度一致性好,仔猪的免疫力、抗病力就高,再给仔猪注射**效果就好。为达成仔猪最高成活率和增重打下扎实的基础。
2、加强初生仔猪的护理。母猪分娩时应加强值班工作,仔猪产出后要及时清除仔猪口鼻及身体上的粘液,剪断脐带并进行断端消毒,及时移到温暖干燥的保温箱或红外线灯下,由于初生仔猪大脑皮层尚未发育完全,垂体和下丘脑的反应能力以及神经传导结构机能较低,因此,仔猪调节体温的应激能力差,且行动呆滞、迟缓,在寒冷环境中易被冻僵、压死,故应注意加强保温和防压工作。1—3天保证仔猪活动范围的温度在30℃--35℃,以后每周下降2--3℃,断奶时升至25--28℃,至60日龄时保持在18--20℃。有专家报道,温度每下降1℃,仔猪发生黄、白痢的可能性就上升1%--2%,仔猪刚出生时管理的关键是控制好温度,防止被母猪压死。
3、做好剪齿、断尾工作:仔猪尖锐的犬齿往往容易咬伤或刺伤母猪的*头或仔猪的面颊,引起细菌感染。防治的方法是剪齿。在仔猪出生后24小时内,用消毒的平钳剪将上下颚两边、每边两个犬齿剪净或剪短二分之一,注意动作要准确,切面要平整,勿伤害齿龈部位。高密度大群饲养肉猪,猪只最易咬尾巴,发生咬尾的原因非常复杂,防止的有效方法就是断尾。在仔猪出生后24小时内,用专用剪尾钳直接剪断后消毒止血或用钝型钢丝钳在尾的下1/3处连续钳两次,把尾骨和尾肌都钳断,血管和神经压扁压断,皮肤压成沟,钳后7—10天尾巴即会干脱。
4、让仔猪及时吃到初*并做好定奶工作:初生的仔猪肠道是“开放的”,母猪初*中的免疫蛋白仔猪不经消化就能直接吸收进入血液,而一段时间后,仔猪的肠道就会“慢慢封闭”,吸收大分子免疫蛋白的功能就会降低,所以让仔猪及时吃到初*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仔猪尽早获得母源抗体,建立免疫力、抗病力;初*不但有丰富的营养,还含有加速肠道发育所必需的未知生长因子,能提高仔猪出生后24小时内肠道生长速度的30%左右,所以初*是仔猪不可缺少无法替代的。仔猪有固定*头吸*的习性,而母猪每个*头的泌*量有差异,一般前部的*头泌*量大,所以仔猪人工辅助定*是将体重较小的仔猪放在母猪前部的*头,这样可使全窝仔猪生长发育整齐,便于以后的饲养管理。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一开始就将每头仔猪编号或做一定的标记,将*头也编号或做相应的标记,这样,就能将仔猪通过人工辅助固定在同一*头上,防止仔猪乱抢,一般经过1—2天,仔猪即可认定自己的*头吃奶,达到固定*头的作用。
5、在仔猪1-3天时注意补铁和得米先的三针保健,这样一是补充仔猪体内铁的不足,再就是给没有抵抗力的仔猪体内形成一道高浓度的血药屏障,免受各种细菌的感染,提高断奶仔猪的整齐度和生长速度。
后备母猪如何进行饲养管理?
1.从75公斤更换为母猪料后,最好能半月评估一下所饲喂 后备母猪 的体况,不可太肥也不可太瘦, 饲料厂家 推荐的是肥了减少饲喂量,瘦了增加饲喂量,作者个人认为这对 后备母猪 的 胃肠消化 能力极为不利,如果肥就减少饲喂量,久而久之,猪的 胃肠消化 能力就适应了小饲喂量,这对以后哺*阶段的采食量有较大影响,作者个人的操作方法是调整 饲料的配方 ,而不采用减少饲喂量。2.后备母猪 在105公斤后就需要接种**并用公猪诱情,接种**的种类包括猪瘟 ,蓝耳,细小**,伪狂犬,乙脑,链球菌等,猪瘟和蓝耳的接种时间最好间隔15天以上,其他**的接种间隔时间为5-7天。 一旦 后备母猪 出现初次**,需要记录下准确时间,以便掌握这头母猪的平均**周期,有助于更准确的把握这头母猪的配种时间,以期获得更多的产仔数。 在确定配种前15天到配种给与高能量高蛋白的饲料进行突击优饲,可以大约多产一头左右的小猪。
3. 预产期前1天把母猪的饲喂量从3公斤调整为2-2,5公斤,这个期间很多 饲料厂家 建议的是从产前7天开始减料,临产前1天减少到2公斤一下,作者个人认为这是个误导,如果母猪吃的少了,待到产仔过程中因为摄取的能量不够,造成产仔过程延长,造成小猪死亡。 母猪产仔后视情况给与饲喂,不可机械照搬专家教授的论点。具体的饲喂量应以不可使母猪暴饮暴食这个前提为准。
理想后备母猪的体型外貌是什么?
1.理想的后备母猪腹线有7对以上突出、排列整齐的*头;*户大,且不向上或一边翘起;趾大小均匀,间距合理;前后肢系部、膝、跗关节支撑理想;尾根高起,生长在臀部合理的位置;体长、背腰平直;后腿长且肌肉丰满,但并不呈“球状”;前后肢之间宽度合理;肋骨形状良好,呈桶状;面颊清秀;体躯相对较瘦,肌肉较丰满。
如何进行选配,达到最大的生产效率?
2.选配指的是猪的交配原则,用来确定哪头公猪和哪头母猪交配。选配和选种一样,是改良猪性状的手段。
3.为提高猪的生产效率,应合理异质选配和同质选配。具体以瘦肉率为例来说明,如果某母猪的瘦肉率较低,就一定要选瘦肉率较高的公猪与其交配,这就是异质选配;但如果某母猪其瘦肉率中等,因为瘦肉率太高对猪其他的生产性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最好选瘦肉率也中等的公猪与其交配,这就是同质选配;以次类推,可以考虑多个性状的选配。
4.一般纯种选育时,多采用随机选配;商品猪生产中,进行杂交的品系间生产性能差异较大,即一般为异质选配。
母性行为的介绍
动物的某些行为是为了改善其后代的生存条件,以保证其基因的成功传递,这些统称为“育幼行为”,育幼行为一般落在雌性一方,故而称之为“母性行为”。包括产、哺*、以及产前的做窝和产后舔净仔畜等一系列行为。饲养后备母猪要注意什么?
许多猪场每年都要更换25%~40%的经产母猪,养好后备母猪对未来母猪群的繁殖性能乃至初产仔猪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后备猪的培育过程中,要提供给营养平衡的全价配合饲料,有条件时还可饲喂些优质的青绿饲料,促进更好地生长发育。一般来说,后备母猪在90千克以前应自由采食,让其生长速度和沉积背膘潜力得以充分发挥。90千克以后,根据猪的日龄和生长速度,考虑是否需要采取限饲。限饲的目的是使母猪在7.5~8.5月龄配种时,体重保持在110~130千克,如果需要限饲,可将采食量限为自由采食的85%~90%。配种前10~14天,恢复自由采食,并提供能量水平较高的日粮。研究证实,对配种前的后备母猪实行短期优饲,可使母猪增加排卵数,比配种前仍在限饲的后备母猪多排2.6枚卵子。
后备母猪采用小群饲养,每圈4~6头为宜。饲养后备猪的圈舍,应设户外运动场,这样既能使母猪得到一定的运动锻炼,又能受到阳光的直接照射**,促进**。在后备母猪的饲养过程中,饲养员要注意善待它们,如果经常恶声恶气地打骂,会对人产生恐惧心理和敌视态度,给将来配种、接产和哺*阶段的操作管理带来很多麻烦。
一般母猪产后多久吃料?
母猪生产后一个小时后就可以吃料。母猪产前不吃东西怎么办
1.母猪产前不吃是由营养**引发消化紊乱而导致食欲减退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做的就是给母猪补充营养,母猪产前一个月是胚胎发育最快的时候,正因为如此,这需要很大的营养物质给母猪支持。这个营养物质可以是青菜,也可以是鸡蛋,或者是面汤等等,轮流给母猪吃。总能把母猪的食欲诱发起来。
2.运动不足导致的母猪不吃食:
如果是这个原因导致母猪不吃食的话,那么只能试着注射一针复合维生素B看看,这样可以帮助消化,每日用一次,连用3天。运动不足引发不吃食最好是事先预防,在母猪怀孕35天至90天这段期间可让母猪多运动,并且保证光照,这样不但对母猪好,对小猪也好。那时候母猪身子不算大,让母猪运动运动也不碍事。
3.体温异常导致的母猪不吃:
这个体温异常包括高温,也包括低温,妊娠母猪的正常体温是38℃~39.5℃,如果不在这个范围内都属于体温异常。体温偏高好说,就用些前面咱们说的注射头孢和黄芪多糖,每日1次,连用3天,待母猪体温恢复正常,采食量就能上去。如果母猪体温偏低那就得谨慎了,母猪体温一直上不去,可能撑不了几天,首先要做的就是帮母猪提高体温,用10%樟脑磺酸钠1克,肌肉注射,同时用葡萄糖饮水补充能量,体温升至正常后停止使用。
母猪的正常体温是多少?
母猪的正常体温是38-38.5度,越接近38.5度越正常。但有的母猪体温为38.6-38.7度,只要吃料正常,也是正常体温。还有一些母猪在产后,体温会升高到39-39.5度,这也是正常体温。一般母猪体温超过39度,一般算高烧,不吃料,多数是**感染引起,主要是流感、猪瘟、五号病等**性疾病,需要提升免疫功能,或打**治疗,母猪体温在38.5-39度,属于低烧。吃料减少,有的猪不吃,低烧比较常见,主要是细菌感染,附红细胞体、弓形体、霉菌毒素前期中毒,产前一个月的内毒素中毒,造成粪便干结。
母猪在正常体温内也有不吃料的,多数还是在产前一个月内,毒素中毒,内热过大,粪便干结所引起,母猪体温在37.5-38度,体温偏低,这种现象最常见,也是最容易忽视的问题,体温偏低的原因,和饲料营养**、怀孕期饲喂量不足、霉菌毒素中毒、附红细胞体、弓形体感染、药物毒素中毒、肝功能受损、免疫功能低、免疫抑制、猪群亚健康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