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养青鱼饲料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青鱼肉有哪些营养成分对人体有利?(青鱼的营养价值及功效与作用)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青鱼肉有哪些营养成分对人体有利?
对青鱼的消化生理及营养需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有关问题给予讨论。青鱼 Mylopharyngodon piceus(Richardson)为肉食性鱼类,传统饲养青鱼的饵料主要为贝类 (螺、黄蚬等);然而,进入 20世纪 80年代以后,由于我国江河、湖泊水域污染逐年加剧,致使天然贝类资源不断下降,严重影响了我国青鱼养殖业的发展。为此,不少学者开展了有关青鱼营养学和饲料学方面的研究,“六五青鱼”、“七五”、“八五”科技攻关项目都取得了成功。但 目前在青鱼饲料应用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本文对青鱼的消化生理和营养需求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青鱼饲料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1 消化生理青鱼的体态特征为了加强配合饲料养鱼 的效果,必须考虑到饲料中营养成份是否能满足鱼类生长发育的需要,而且不 同鱼类对所摄取饲料的营养物质有不同的消化能力。因此。了解有关青鱼消化生理的特点,对于提高配合饲料养殖青鱼的产量就显得尤 为重要 。王道尊等…测定了青鱼鱼种对鱼油(马面鱿 鱼油)、牛油、豆油和玉米油的消化率,分别为 81.06% 、77.40%、 80.32% 和 89.72% ,认为青鱼对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熔点低的脂肪源饲料消化率都很高,达 81%一89% ;同时,他们还发现消化率最低的牛油组生长效果仅次于鱼油,显示了较高的营养作用,而消化率最高的玉米油组生长效果却最差,这可能与不同脂肪源饲料在体 内分配过程中。为生长所利用的效率不同有关。刘玉良等以三**二铬(Cr2O3)为指示剂测定了青鱼鱼种对 l4种 常用饲料的表观总消化率 以及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并测算了总能、能量·蛋 白比(c/P)以及可消化能(D/E)。结果发现,在水温 25~28℃的试验条件下。青鱼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有 以下特点:①饲料中粗纤维含量与总消化率呈明显 的负相关;②粗蛋白含量与蛋白质消化率呈抛物线相关,当蛋白质在 35%~40% 时。蛋白质消化率最高;③青鱼对脂肪 的消化率很高。达 90%以上;④青鱼对碳水化合物具一定的消化能力。2 营养需求2.1 蛋白质营养杨国华等[3]采用酪蛋 白梯度法,求得青鱼夏 花饲料的最适蛋白质需要量为 41%,并根据试验结果提 出 2龄青鱼和老 口青鱼的应用饵料中蛋 白质 含量为 33% 和28% 是适当的。王道尊在相关研究 中表 明,青鱼鱼种饲料中的最适蛋白质含量为 29.54%一40.85% 。戴祥庆等用酪蛋白和明胶作为蛋白源,以体重 3.5g的青鱼为实验对象,研究其饲料中的最适能量蛋 白比,结果表明,青鱼鱼种 配合饲料中的蛋 白质含量 35% ~40% 为宜。所以一般认为,青鱼对蛋 白质的需要量在夏花阶段为 40% ,鱼种 阶段 为 35% ,食 用鱼阶段 为 30% 。青鱼同其它淡水鱼类一样。10种必需氨基酸为赖氨酸(Lys)、色氨酸(Trp)、蛋氨酸(Met)、异亮氨酸(I1e)、亮氨酸(Leu)、精氨酸( )、组氨酸(His)、苯氨酸(Phe)、缬氨酸(Va1)、苏氨酸(Thr),其需要量如表 2。蒋艾 青等在青鱼饲料中添加 0.2% 的组氨酸(试验 饲料中粗蛋白为 43.31%),表明青鱼饲料添加组氨酸可以提高青鱼的生长速度。降低饲料系数,减少青鱼养殖成本 ;并且试验组(添加 0.2% 组基酸)鱼 肉品质高于对照组(不另加组氨酸),而且营养价值高,对无机物转化率高,表明了组氨酸能促进青鱼对各种营养物质均衡有效地吸收。巨大青鱼2.2 碳水化台物(糖类)营养鱼类是天生的糖尿病体质。对糖的利用率不高。由于青鱼属于 肉食性鱼类,对糖的利用率就更加有限了。然而,糖类是鱼类的生长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物质,也是 3种可供能量营养物质中最经济的1种。王道尊等报道了饲料中蛋白质和糖的含量对青鱼鱼种生长的影响。指出饲料中糖含量对肝糖含量有直接的影响,呈线形正相关关系,其回归方程为: =4.1755十0.4756 (r=0.9541);饲料中蛋白质和糖含量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当蛋 白质含量为 37.0%~43.3% 、糖含量为 9.5%~18.6%时。青鱼鱼种生长最快;饲料中糖含量过高会使青鱼对蛋白质的消化率降低。当饲料中糖含量在 30% 以下时,蛋 白质消化率大约保持在 92.0%左右,而当糖含量上升到43%时,蛋白质消化率反而降低到 86.4% 。综合这些关系和结果,王道尊等认为青鱼鱼种配合饲料中,当蛋 白质含量 为 3O%~41% 时。添加 20% 左右的糖较为台适。杨国华初步试验则认为 ,饲料中糖含量为 30% 时青鱼生长最好 在 25%~3O% 的范围内均获得相对理想的生长效果,并建议青鱼鱼种、1冬龄鱼种和食用鱼饲料中的糖类适宜含量分别为 30% 、35% 、35% 。周文玉等通过研究提出青鱼饲料中糖的适宜量为 25%-35%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当年青鱼鱼种、2龄青鱼鱼种和食用鱼饲料中可消化糖类的适宜含量分别 为 30% 、30% 和 35% 。虽然鱼类自身不具备纤维素分解酶,不能直接利用粗纤维,但饲料中含有适量的纤维素对维持消化道正常功能是必需的,并且从饲料生产的角度讲,在饲料中适当配以纤维原料有助于降低饲料成本,拓宽饲料来源。上海水产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当饲料中纤维素含量过高(24%)或不含粗纤维时,青鱼生长速度均不理想,且饲料 系数高,蛋白质效率下降;当纤维素含量为 8% 或 16%时,青鱼均可表现出良好的生长速度,其中8% 纤维素组具有较低的饲料系数和较高的蛋白质效率。因此,建议青鱼饲料中纤维索含量以不高于 8% 为宜。2.3脂类营养饲料中适宜的脂肪含薰不但可 以有效地促进鱼类生长,还可起到节约蛋白质的作用。王道尊等以马面鲀鱼油为脂肪源,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得出 2龄青鱼鱼种和当年青鱼鱼种对脂肪需要量的最佳点分别为 6.2% 和6.7%;当饲料脂肪含量在 3% 以下或 8% 以上时,青鱼均表现出鱼体消瘦、生长**和增重率下降。因此认为青鱼鱼种饲料中脂肪最佳需要量为 6.5% 。鉴于成鱼阶段对脂肪的需要量低,建议 1冬龄鱼种和成鱼饲料中脂肪含量分别以 6.0% 和 4.5% 左 右为 宜。王道尊等以马面鲀鱼油、牛油、豆油、玉米油为脂肪源 配制脂肪含 量 为 7% 的 4种饲 料。饲喂 l龄青鱼 种,结果发现添加鱼油组的青鱼增重效果最佳。牛油组优于豆油组和玉米油组。不同脂肪源作用效果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所含的必需脂肪酸不同。一般认为淡水鱼类的必需脂肪酸有 4种 :亚油酸(18:2n一6)、亚麻酸(18:3n一3)、二十碳五烯酸(20:5n一3)和二十 二碳*烯酸 (22:6n一3)。王道尊等进行了必需脂肪酸对青鱼生长影响的初步观察,发现当饲料 中缺乏脂肪 (无脂肪组)或缺乏必需脂肪酸(仅添加 5% 月桂酸)时,均表现出眼球突出、竖鳞、体色变黑、鳍充血和死亡率较高等现象 ;添加 6% 鱼油组青鱼 的增重效果最佳 ;单一添加 1% 亚油酸或 1%亚麻酸,生长情况良好;而添加 1% 亚油酸 十2% 亚麻酸,或 2% 亚油酸 十1%亚麻酸,或 1%花生四烯酸(20:4n一6)时。对改善青鱼的生长效果均不理想。2.4 能量营养有关青鱼能量需求的研究不多。戴祥庆等以酪蛋自和明胶作为蛋白源,配置成蛋白质含量为 35% ~40%的实验饲料,用增重率、蛋白质效率、饲料系数等作为评定指标,得出青鱼鱼种配合饲料中总能 (GE)为 13 377~15 288 kJ/kg,能蛋比(C/P)为 38.2 kJ/g是适宜的;王道尊等以精制配合饲料投喂青鱼夏花鱼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青鱼配合饲料 中可消化能 (DE)的适宜需求量为14 592.0~16 426,2kJ,最适能蛋比(DE/P)为 41.034一49.560 kJ/g。2.5 维生素营养有关青鱼对各种维生素 的需要量还缺乏 系统的研究。王道尊等通过研究表明,青鱼对 VC一2一硫酸酯(AAS)利用率很低。即便饲料中添加 AAS达 2 083.3 mg/kg(含 VC 1 000 mg/kg),青鱼仍表现出体表出血、脊柱侧弯等 VC缺乏症状。冷向军等采用 VC一2一多聚磷酸酯(LAPP)和包膜 vc(CAA)为 VC的来源。通过试验得 出鱼种饲料中 VC适宜添加量为 200 zI kg(VC一2一多聚磷酸酯)或400 mg/kg(包膜 VC)。李军等用去维生素酪蛋白和明胶作饲料蛋白源,以青鱼小规格鱼种为研究对象,在 l1个试验饲料中每组缺1种水溶性维生素,并以不缺乏维生素的完全饲料作为对照组进行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对青鱼的生长具有较为严重影响的维生素依次为:氯化胆碱、泛酸钙、生物素、肌醇、烟酸、VC和VB2;而叶酸、VBIz、Ⅶ 6影响较弱;Ⅶ l几乎无影响。对试验鱼 死亡率有影 响的维生 素依 次为:VB6、VC、VB2、肌醇、生物素、烟酸。上海研究所建议应用于青鱼维生素的配方如表 3。综合以上材料,可以看出胆碱、肌醇、烟酸、生物素、泛酸、VB6、VC、VB2等对青鱼种生长发育至关重要。2.6 矿物质营养石文雷等对青鱼配合饲料中5种矿物元素的适宜含量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磷的含量为 0.57% ,钙为0.68% ,镁为 0.06% ,铁为41 mg/kg,锌为92 mg/kg。 汤 峥 嵘 等研 究 表 明,青 鱼 对 钙、磷的需要量分别为 0.58% ~ 0.78%、0.42%~0.62% (水 中 古 钙、磷为 39.1mg/kg和 0.005 mg/kg)。冷向军等通过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 4.5g/t的铜可以满足青鱼鱼种和青鱼夏花的对铜的需要。上海水产研究所在饲养青鱼时使用的无机盐配方效果良好[ 胡;王道尊等结合有关资料,配制 T 4% 添加量的无机盐添加剂用于养殖生产。取得了良好效果.其配方组成见表 4。
怎样养殖青鱼
一、鱼苗培育
放苗前5-7天施绿肥6000~7000kg/公顷或粪肥3000~4000kg/公顷,有机肥应发酵、腐熟、并用1%~2%石灰消毒,施肥2-3天后将水加深至0.5米,5天后加深至0.6~0.7米,进水时要用密网过滤。
二、饲养管理
第1~10天豆浆,其中前5天30kg/公顷,后5天40kg/公顷,10天后酌情增加,每天2次,全池泼洒均匀。每隔5~7天加水15~20cm,到夏花出池加至1.3~1.5米水深。根据培育池的水质,适量施用追肥。鱼苗经25天左右的培育而成为夏花鱼种就应稀疏分池,出池前要进行2~3次密集锻炼。
三、人工育苗
选择无伤、体质健壮、腹部柔软、富有弹性、生殖孔微红、松弛略突出、手摸腹部有液体状感觉、卵子发育到成熟期末的雌亲鱼和轻压腹部生殖孔有*白色**流出,入水即散的雄亲鱼用于人工催产。催产激素以LRH—A加PG0.6千克左右混合注射效果佳。
扩展资料:
青鱼营养价值:
⒈青鱼中除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外,还含丰富的硒、碘等微量元素,故有抗衰老、抗癌作用
⒉鱼肉中富含核酸,这是人体细胞所必须的物质,核酸食品可延缓衰老,辅助疾病的治疗。
⒊每百克含蛋白质15.8~20.1克,脂肪2.6~5.2克,磷171~246毫克,镁32毫克,锌0.94毫克,硒37.69微克,维生素总E0.81毫克。
参考资料来源有:百度百科—青鱼
鱼苗怎么养饲养方法介绍
1.投喂饵料 刚孵出的鱼苗,体长0.2~0.3厘米,靠吸收体内卵黄囊中的营养生活。孵出后2~3天,卵黄囊中的营养物质被吸收殆尽,鱼的消化系统已初步发育完全,鱼鳔中充满气体,鱼苗开始向各方向游动、觅食。对这些刚开食的鱼苗,应酌量投喂轮虫、纤毛虫类的浮游动物,即“洄水”。若无“洄水”,可投喂熟蛋黄,方法是用1~2层纱布将蛋黄包住,挤碎,然后将纱包置于水面上轻拍,边拍边移动,使蛋黄均匀悬浮于水中,供鱼食用。每天投喂2次,投喂量以1小时内吃完为宜。这样喂养7~10天后,鱼苗渐大,可停止喂蛋黄,改喂活水蚤。鱼苗长到1厘米以上时,可投喂各类轮虫。2.换水 鱼苗孵化后,每日吃剩的食料积存水中,日久**则会影响鱼苗生活,因此需要换水。换水要采用脱水的方法,即换水时,将鱼和比较清的老水一起倒入新水中。第1次脱水约在孵化后10天至半个月后进行,以后每隔半月进行1次。经过 3次脱水的鱼苗,全长已达2厘米左右,应进行换水。由于鱼的抵抗力较弱,换水温差以保持在4℃内为宜。
3.选鱼与分池 在鱼苗的生长过程中,应根据各种养殖鱼的特点,不断地择优去劣,以保证培育出优良品种。一般1尾留种亲鱼,大约要经过4~5次选择,才可达到要求。选择的标准与方式如下: 第1次选鱼,孵化10天至半个月,鱼苗体长1.5厘米左右,即可开始选择,主要淘汰单尾、畸形尾及尾柄不正者。选鱼后,留下的好鱼按每平方米约150尾的密度,进行分池放养。 第2次选鱼,当鱼苗长至2厘米以上时,尾鳍已形成。凡不具3尾、4尾的鱼一律淘汰。 第3次选鱼,淘汰背鳍发育不全的鱼。留下的好鱼按每平方米约120尾的密度,分池放养。 第4、5次选鱼,鱼苗已长成幼鱼,可结合品种特征,以形态为主,进行选择。如龙睛,左右眼球应大小一致;水泡眼的泡宜大,左右对称等等。
作为“四大家鱼”之一的青鱼,为啥沦落到几乎没人养殖的地步了?
青鱼北方能养吗?
青鱼在0.5~40℃水温范围内都能存活,到北方对它来说还是很有难度的;青鱼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长江以北较稀少;它是长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里的重要渔业资源和各湖泊、池塘中的主要养殖对象。怎样养殖青鱼
青鱼的养殖技术:一、鱼苗培育
放苗前5-7天施绿肥6000~7000kg/公顷或粪肥3000~4000kg/公顷,有机肥应发酵、腐熟、并用1%~2%石灰消毒,施肥2-3天后将水加深至0.5米,5天后加深至0.6~0.7米,进水时要用密网过滤。
二、饲养管理
第1~10天豆浆,其中前5天30kg/公顷,后5天40kg/公顷,10天后酌情增加,每天2次,全池泼洒均匀。每隔5~7天加水15~20cm,到夏花出池加至1.3~1.5米水深。根据培育池的水质,适量施用追肥。鱼苗经25天左右的培育而成为夏花鱼种就应稀疏分池,出池前要进行2~3次密集锻炼。
三、人工育苗
选择无伤、体质健壮、腹部柔软、富有弹性、生殖孔微红、松弛略突出、手摸腹部有液体状感觉、卵子发育到成熟期末的雌亲鱼和轻压腹部生殖孔有*白色**流出,入水即散的雄亲鱼用于人工催产。催产激素以LRH—A加PG0.6千克左右混合注射效果佳。
扩展资料:
青鱼营养价值:
⒈青鱼中除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外,还含丰富的硒、碘等微量元素,故有抗衰老、抗癌作用
⒉鱼肉中富含核酸,这是人体细胞所必须的物质,核酸食品可延缓衰老,辅助疾病的治疗。
⒊每百克含蛋白质15.8~20.1克,脂肪2.6~5.2克,磷171~246毫克,镁32毫克,锌0.94毫克,硒37.69微克,维生素总E0.81毫克。
参考资料来源有:百度百科—青鱼
青鱼喜欢吃什么味型的饵料?
青鱼也吃蚬、蚌、虾、蜻蜓、幼虫、水虫等,在人工养鱼场中,青鱼自然以人工投放的颗粒性植物饵料为主。麸皮、糠粉、熟红薯、豆粉、米粒、青草也是青鱼的饵料。青鱼在不同的生长期对食物有不同的需求,如幼小的青鱼鱼苗,以摄食浮游动物为主; 幼鱼阶段,以摄食底栖动物、蜻蜒幼虫、摇蚊虫等为主。鱼长大后,人们多以蚕蛹、玉米、豆饼、豆渣、醪糟喂养青鱼。
青鱼有牙齿,牙齿位于口腔的咽部,也叫咽齿。遇到螺蛳、蚌、蚬之类的有壳动物,它可以用咽齿咬碎硬壳,并将硬壳吐出、吃壳内的肉。春、夏、秋季时青鱼食欲旺盛,特别是秋天, 青鱼特别贪食。
扩展资料:青鱼属水底层生活的鱼类,通常不游到水的中、上层。通常集中在江河湾道,浩江湖泊及附属水体多螺蛳等底栖动物地带肥育,冬季在河床或湖泊深水处越冬。
青鱼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2℃,低于6.5℃、高于40℃开始死亡。摄食和生长最适温度为25~32℃。
分布广,在中国除青藏高原外,广泛分布于黑龙江至云南元江;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长江以北较稀少。
青鱼吃什么饵
青鱼的食物以螺蛳、蚌、蚬、蛤等为主,亦捕食虾和昆虫幼虫。在鱼苗阶段,则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青鱼是一种颜色青的鱼,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长江以北较稀少;它是长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里的重要渔业资源和各湖泊、池塘中的主要养殖对象,为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
此外,在安徽俗称“乌混”、“黑混”或“螺蛳混”,因其体黑、喜食螺蛳而得名;东北地区常见的“青鱼”不是青鱼,应该写作“鲭鱼”,是一种深海鱼类。在中国境内,最大的青鱼标本重218斤,是2005年在南京**区金牛湖捕获的,长1.86米、重218市斤,经鳞片鉴定约四十岁。
扩展资料
青鱼习性不活泼,通常栖息在水的中下层,食物以螺蛳、蚌、蚬、蛤等为主,亦捕食虾和昆虫幼虫。在鱼苗阶段,则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青鱼生长迅速,个体较大,成鱼最大的最大个体可达70千克。
多集中在食物丰富的江河弯道和沿江湖泊中摄食肥育,在深水处越冬。行动有力,不易捕捉。耗氧状况与草鱼接近,水中溶氧量低于1.6毫克/升时呼吸受到抑制,低至0.6毫克/升时开始窒息死亡。在0.5~40℃水温范围内都能存活。
繁殖与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2~28℃。喜微碱性清瘦水质。主要摄食螺、蚬、幼蚌等贝类,兼食少量水生昆虫和节肢动物。日摄食量通常为体重的40%左右,环境条件适宜时可达60~70%。
仔鱼体长7~9毫米时进入混合性营养期,此时一面继续利用自身的卵黄,一面开始摄食轮虫和无节幼虫;10~12毫米时,摄食枝角类、桡足类和摇蚊幼虫;体长达30毫米左右时食性渐渐分化,开始摄食小螺类。
长**鱼首次成熟的年龄为3~6龄,一般为4~5龄,雄鱼提早1~2龄。雌鱼成熟个体一般长约1米,重约15千克。雄鱼成熟个体一般长约900毫米,重约11千克。繁殖季节为5~7月。江河水的一般性上涨即能**其产卵。产卵活动较分散,延续时间较长。
产卵场分布于长江重庆至道士袱江段,支流汉水、湘江中也有,但规模不大。绝对怀卵量每千克体重平均为10万粒(成熟系数14%左右);经人工催产每千克体重约可获卵5万粒。卵漂流性,卵膜透明,卵径1.5~1.7毫米,吸水膨胀后可达5.0~7.0毫米。
**排入淡水后一般只在1分钟内具有受精能力。胚胎发育适温18~30℃,最适温度26℃±1℃,低于17℃或高于30℃就会引起发育停滞或畸形。在水温为21~24℃时约35小时孵出仔鱼。初孵仔鱼淡**,长6.4~7.4毫米,略弯曲。
青鱼苗在卵黄囊消失和鳔出现后,其头、背呈现“垲”状黑色花纹。生殖期间,雄鱼的胸鳍内侧、鳃盖及头部出现珠星,雌鱼的胸鳍则光滑无珠星。
青鱼在“四大家鱼”中生长最快。江西湖口青鱼生长以1~4龄最快,5~6龄时平均每年增重3.7千克以上。雄鱼年增重比雌鱼平均少1千克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