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如何修补养殖网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水蛭养殖池里的轮虫如何除掉?(水蛭养殖池里的轮虫如何除掉它)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水蛭养殖池里的轮虫如何除掉?

水域杀灭轮虫的常用方法
1.代森铵全塘泼洒法
农用代森铵溶液是含代森铵为45%的淡**液体,1994年开始用于治疗生产动物车轮虫病,1996年用于杀灭水体轮虫,起初用量为1米水深150∼250毫升/亩,由于抗药性的产生至2015年用量已增至1米水深400∼800毫升/亩。代森铵优点是杀灭速度快,药性比较温和,同时也有一定的杀菌作用;缺点是对虫卵不敏感,经常使用,水产动物易产生耐药性,轮虫易产生抗药性,用后水体有时出现混浊现象,鳜鱼、虾蟹专养塘禁用,乌鳢和鲇鱼慎用。
2.菊酯类杀虫剂泼边法
用于杀灭水体轮虫的菊酯类杀虫剂主要有4.5%的氯氰菊酯和2.5%的溴氰菊酯溶液两种,杀灭剂量前者为1米水深50∼70毫升/亩,后者为1米水深40∼50毫升/亩,用法为黎明沿池边水域均匀泼洒杀灭,由于这两种药毒性较大,用药后存有安全隐患,使用时要保证鱼类紧围增氧机,连续开机24小时以上。此方法虾蟹塘禁用,无鳞和特养鱼类慎用,这类药品在酸性或中性水体效果较好,碱性水体可复配0.2克/米3硫酸亚铁增强效果。
3.抗生素类杀虫剂杀灭法
抗生素类杀虫剂常用的是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溶液,有的使用其衍生物(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固体“轮虫净”常为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可湿性粉与代森锰锌可湿粉复配而成,有的再加入适量中药提取物增强效果。
4.其他杀虫法
轮虫比较难杀也易产生抗药性,生产上杀灭轮虫的办法五花八门,各地用法也有区别,最常见的有0.7克/米3硫酸铜杀灭法、30毫升/米3福尔马林泼洒法、80%****油0.15毫升/米3+硫酸铜0.3克/米3复合杀灭法等,盐度突变对轮虫增殖也有影响,但这些方法有的毒性较大,对水体生态平衡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用后要注意科学解毒和积极进行水环境的修复。
注意轮虫越杀越泛滥
轮虫越杀越泛滥,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水域泼洒药物毁灭了轮虫的天敌生物。
2.外用药洗杀了轮虫的体表寄生生物。
3.某些药物不杀虫卵并且**了轮虫大量产卵。
4.杀灭轮虫后的善后处理常促进了轮虫的增殖。
防治轮虫泛滥与复发的科学方法
1.翻新池底与合理混养
轮虫易泛滥的养殖水体可混养较多的花鲢,也可混养一定数量的乌子头鱼苗;对虾养殖可分批投苗,实施不同规格的混养;另外也可混养一定数量的鲫鱼或“垃圾鱼”等以清除水下有机污染,这在很大程度上可预防轮虫的增殖。
2.减少投喂与局部杀灭
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对轮虫的发展要进行动态**,当其数量到达危害临界值时可采取清晨下风水域局部杀灭(在轮虫数量难以控制到达泛塘的状态下不排除全池杀灭,但全塘杀灭风险很大也容易破坏水环境),消灭轮虫的有生力量,限制其快速增殖。局部杀灭能有效保护轮虫的天敌生物,维护水体的生态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利用轮虫自然消减规律达到控制轮虫的目的,轮虫也就很难重复泛滥。
3.加水引藻与积极肥水
轮虫易泛滥的养殖水体有机污染比较严重,水体肥分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现象,此时应补充水体严重缺乏的营养成分,积极而科学地肥水,常规可补钙、补磷、补钾和补微量元素等,也可施入有机酸复合肥、复合氨基酸肥及藻类激活素等(注意不可施用益生素,如芽孢杆菌、EM菌、酵母菌和光合细菌等),让水体保持肥水状态,就能**藻类增殖,有效抑制轮虫密度的增大。
4.轮换用药与防止抗药性
杀灭轮虫不可长期使用一种药物,养殖户反映再好的药物使用3∼4次,就觉得效果没以前好了,他们常认为药物有假了,其实不然,这主要是轮虫产生了抗药性。为了防止抗药性的产生,我们推广轮换用药法,也就是杀一次后,下次更换另外一种药杀灭,这样不仅能提高杀灭效果,延长药物的使用寿命,还能有效预防轮虫抗药性的产生。另外,在用药后应对应解毒,消除药物在养殖环境中的残留,有效维持养殖水域的生态平衡,修复养殖动物的体内体外环境,保护最佳生产力。

养殖池塘出现水母怎么杀?

1、出现了水母,首先要检查进水的网罩是否有破损,发现破损应及时修补或更换。  
2、除水母:往池塘中注入淡水20~30厘米,水母会应激死亡,如果没有淡水可以加的,可以每米水深使用明矾1公斤/亩全池泼洒处理。  
3、水母死亡后,每米水深使用绿威宝3亩/瓶进行解毒。  
4、最后每米水深使用旺藻金膏6亩/桶+活性钙氨基酸6亩/瓶+EM肥水宝6亩/瓶浸泡3小时后全池泼洒,进行配藻肥水。

渔业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第一条 为加强水产养殖污染防治,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我省水产养殖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根据《水污染防治法》《浙江省渔业管理条例》《浙江省综合治水工作规定》和《浙江省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促进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我省水产养殖污染预防和治理。
第三条 本规范中水产养殖的含义是指养殖生产者在人工构筑设施内,繁育或放养水产苗种,通过投喂饲料(饵料),使用渔药、投放肥料或者其它养殖投入品等人工管理措施,收获半成品或成品的行为。
第四条 本规范中水产养殖污染的含义是指水产养殖过程中排放的尾水、产生的淤泥、养殖中病死水生动物和渔药、饲料包装物等废弃物,未经处理和收集,直接排放或丢弃到养殖场所周边,对水环境或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指导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把水产养殖产生的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利用纳入当地渔业产业规划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鼓励发展绿色生态、优质高效的水产养殖业,将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降至最低。
二、禁养区和限养区的划定整治
第六条 禁养区是指县级以上人民**依法制订并发布的《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中禁止养殖行为的区域,包括一级饮用水源、水环境敏感地带和航道等或由县级以上人民**及部门依法划定的不适合水产养殖的区域。
第七条 禁养区划定前已有的养殖生产者,县级以上人民**和相关部门应当限期搬迁或关停。
第八条 限养区是县级以上人民**依法制订并发布的《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中限制养殖行为的区域,包括二级饮用水源地、水环境承载力较弱和重点港湾或由县级以上人民**及部门依法划定的不适合水产养殖的区域。
限养区内的开放性水域禁止施肥养鱼,水产养殖生产活动应采取污染防治措施,不得污染环境。池塘养殖排放的尾水须经处理后达标排放或循环使用。
第九条 限养区划定前已有的养殖生产者,县级以上人民**和相关部门要根据当地相关规划和水环境承载力,要求养殖生产者限期对可能造成周围水环境污染的水产养殖设施进行整改。整治不到位的,应限期搬迁或关停。
第十条 因禁养区、限养区搬迁或关停造成养殖生产者经济损失的,应依法予以补偿。
第十一条 鼓励和支持在禁、限养区水域开展水生生物资源的增殖放流活动,促进禁、限养区内的水环境持续修复和改善。
三、养殖区的污染防治
第十二条 养殖生产者应采取有效措施,建设与养殖废弃物产生相适应的沉淀处理设施,采取物理、生物方法进行生态化处理,防止水产养殖尾水直接排放到周边水域。
养殖尾水排放应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十三条 养殖生产者在养殖生产过程不得使用农药进行清塘、清涂。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渔业行政和水产技术推广部门要积极指导生产者采取以下措施,有效减少养殖污染的产生、积累和排放:
1.对以吃食性品种为主的养殖模式,推广单一品种单一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并搭养一定数量的滤食性鱼类或贝类。
2.配备与养殖生物总量相适应的电力、增氧设施,提高养殖水原位处理效率,减少养殖污染积累,提高养殖生物环境质量水平。
3.选择合法企业生产的苗种、饲料和渔药等投入品,并严格执行相关的技术操作规范,不投喂动物源性冰鲜饵料,保持养殖环境清洁和产品质量安全。
4.定期清除养殖塘的淤泥,改善养殖池塘底质和水体水质,并配备使用相应的病死水生动物深埋等无害化处理设施和渔药、饲料投入品包装物等收集箱。
5.建设并运行与养殖用水和排放尾水相适应的物理沉淀和生物净化设施。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应引导生产者发展生态循环模式,示范推广以下技术,持续修复和改善水域环境:
1.稻鱼共生轮作,开放性、半开放性水域不投饲利用的生态渔业模式;
2.浅海贝藻养殖和贝类底播,发展离岸深水抗风浪网箱、围网;
3.池塘循环水和工业化循环系统。
第十六条 扶持现代渔业发展的财政补助资金优先支持生态健康养殖和生态循环渔业项目,重点补助循环水养殖和与养殖生产设施相配套的废弃物处理、水质监测等设施装备建设。
四、渔业水域环境监测和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 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制订渔业水域环境监测年度计划,加强对水产养殖集中区域养殖尾水监测与评估,编制渔业水域环境监测报告,并向同级人民**报告。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辖区内限养区、养殖区的养殖污染处理设施档案,加强养殖污染物处理设施运行巡查,督促养殖生产者正常使用。
第十九条 村级集体组织可以制订水产养殖污染防治的乡规民约,鼓励水面流转时将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内容写入流转合同。开展水产养殖污染防控宣传教育,发现水产养殖污染环境的,及时制止,并向有关部门举报。
第二十条 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渔政执法机构应当依据《浙江省渔业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三十三条、第五十四条和第五十六条的相关规定,实施监督管理。发现养殖生产使用农药清塘、清涂的行为的,应移交农业执法机构或**机关处理。

鸭掌木晒蔫了怎么救活?

水蛭养殖池里的轮虫如何除掉?

1、光照适宜鸭脚木喜欢阳光,如果将其放在荫蔽的环境中,或者接受强烈的阳光暴晒,叶子都会出现发蔫下垂的现象,在养殖鸭脚木时,需要提供柔和的光照,夏季要做好遮*措施。2、少量浇水鸭脚木不耐涝,若是浇水过多,土壤中湿度太大,叶片容易萎蔫下垂,在养殖过程中要根据土壤的干湿状况进行浇水,并且*雨天气要做好排水工作,以免鸭脚木根系腐烂。3、补充养分鸭脚木需要足够的养分才能维持生长,若是经常不给它施肥,植株会出现生长**的现象,叶子容易下垂发黄,养殖鸭脚木时要间隔20天施加一次稀薄的复合肥溶液。4、修剪消毒当鸭脚木叶子下垂发蔫后,要为其适当进行修剪,准备一把消过毒的剪刀,将萎蔫严重的叶片剪掉,然后在切口处喷洒多菌灵消毒溶液,以免鸭脚木感染病害。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