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母猪放奶过程视频播放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母猪一天喂几次?(母猪一天喂几次料)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母猪一天喂几次?

2-3次。

在猪的不同阶段每日喂养次数都是不一样的,仔猪一般一天6-8次,育肥猪通常一天3次。母猪一天2-3次,公猪一天2-3次。

1、仔猪阶段喂养

母猪一天喂几次?

猪的饲喂需要根据猪的阶段而定。例如,在仔猪中阶段通常最好每天喂食 6-8 次。喂食时,最好掌握少食多餐的原则。最好不要让它们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否则不利于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

2、育肥猪阶段喂养

育肥猪一般一天喂3次,每次喂食的间隔最好是一样的,这样可以快速增加体重,而且生态猪的话要经常带去山林里活动吃草,让其锻炼后的肥肉变成瘦肉,需要注意营养均衡。

3、 母猪未到交配阶段喂养

当母猪未达到交配年龄时,可一天喂3次。注意要控制好母猪的体型,不能太胖也不能太瘦。幸运的是,它们每天早晚各喂一次,以便母猪在妊娠后期可以自由进食。

4、公猪未到交配阶段喂养

公猪未配种时,一般一天喂3次。这样可以控制公猪的体型。当它配种时,可以一天喂两次。需要注意的是,在饲养的时候需要喂食养分充足的猪食,公猪才能更健壮,交配后得到的后代质量也更好。

猪是一种杂食类哺*动物,身体肥壮,四肢短小,鼻子口吻较长,性格温驯,适应力强,繁殖快。有黑、白、酱红或黑白花等色。出生后5~12个月可交配,妊娠期约为4个月,平均寿命20年。是五畜(牛、犬、羊、猪、鸡)之一。在十二生肖里之为亥。历史上有很多关于猪的典故和习俗。人类蓄养家猪的历史相当悠久,不过至16世纪才广为世界所知,中国饲养的猪即是人类最早驯养的猪的直系后代。

母猪前后*房都能挤出奶珠还要几天能下? 注:是头一窝下仔的。

这个不能确定,有可能马上就下有可能一两天天再下。因为母猪分娩开始是在一系列的激素**下进行的。首先仔猪会释放前列醇素促使母猪黄体溶解。黄体溶解后母猪就开始分泌一系列的激素为分娩做准备。如缩宫素可使子宫收缩将仔猪挤压进入产道,使*房平滑肌收缩导致*腺开始秘*,这时你就能从*房中挤出奶来了。一般情况下当能挤出奶时就应该做好接生的准备了。有一点可以肯定,当羊水从*门流出时母猪马上就要分娩了。你家的是初产母猪如果羊水流出后四十分钟母猪仍然没产那就要人工助产啦。宁河原**厂,核心群选育厂,张晓召。

母猪下崽怎样护理

一、过好仔猪出生关
1、仔猪过好出生关首先要从母猪开始。因为初生仔猪几乎没有免疫力、抗病力。所以要用无毒、无**性、无腐蚀性、高效安全的消毒剂如“百胜”做好产房和临产母猪体表的消毒工作。在母猪怀孕的最后一月,要给予母猪充分的营养,以提高仔猪初生重和活力。母猪产前7天和产后7天是母猪饲养的关键阶段,用“利高44”,提高母猪的抗病能力与泌*量。在母猪产子后8小时内注射得米先10-20ml,清除母猪的体内有害菌,消除产房受到细菌感染的风险,提高母猪的泌*功能,以满足初生仔猪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在产子前或产子时注射律胎素,防治母猪产程过长综合症,缩短产仔时间,减少难产和死胎现象,促使仔猪获得平均的母源抗体,母源抗体高度一致性好,仔猪的免疫力、抗病力就高,再给仔猪注射**效果就好。为达成仔猪最高成活率和增重打下扎实的基础。
2、加强初生仔猪的护理。母猪分娩时应加强值班工作,仔猪产出后要及时清除仔猪口鼻及身体上的粘液,剪断脐带并进行断端消毒,及时移到温暖干燥的保温箱或红外线灯下,由于初生仔猪大脑皮层尚未发育完全,垂体和下丘脑的反应能力以及神经传导结构机能较低,因此,仔猪调节体温的应激能力差,且行动呆滞、迟缓,在寒冷环境中易被冻僵、压死,故应注意加强保温和防压工作。1—3天保证仔猪活动范围的温度在30℃--35℃,以后每周下降2--3℃,断奶时升至25--28℃,至60日龄时保持在18--20℃。有专家报道,温度每下降1℃,仔猪发生黄、白痢的可能性就上升1%--2%,仔猪刚出生时管理的关键是控制好温度,防止被母猪压死。
3、做好剪齿、断尾工作:仔猪尖锐的犬齿往往容易咬伤或刺伤母猪的*头或仔猪的面颊,引起细菌感染。防治的方法是剪齿。在仔猪出生后24小时内,用消毒的平钳剪将上下颚两边、每边两个犬齿剪净或剪短二分之一,注意动作要准确,切面要平整,勿伤害齿龈部位。高密度大群饲养肉猪,猪只最易咬尾巴,发生咬尾的原因非常复杂,防止的有效方法就是断尾。在仔猪出生后24小时内,用专用剪尾钳直接剪断后消毒止血或用钝型钢丝钳在尾的下1/3处连续钳两次,把尾骨和尾肌都钳断,血管和神经压扁压断,皮肤压成沟,钳后7—10天尾巴即会干脱。
4、让仔猪及时吃到初*并做好定奶工作:初生的仔猪肠道是“开放的”,母猪初*中的免疫蛋白仔猪不经消化就能直接吸收进入血液,而一段时间后,仔猪的肠道就会“慢慢封闭”,吸收大分子免疫蛋白的功能就会降低,所以让仔猪及时吃到初*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仔猪尽早获得母源抗体,建立免疫力、抗病力;初*不但有丰富的营养,还含有加速肠道发育所必需的未知生长因子,能提高仔猪出生后24小时内肠道生长速度的30%左右,所以初*是仔猪不可缺少无法替代的。仔猪有固定*头吸*的习性,而母猪每个*头的泌*量有差异,一般前部的*头泌*量大,所以仔猪人工辅助定*是将体重较小的仔猪放在母猪前部的*头,这样可使全窝仔猪生长发育整齐,便于以后的饲养管理。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一开始就将每头仔猪编号或做一定的标记,将*头也编号或做相应的标记,这样,就能将仔猪通过人工辅助固定在同一*头上,防止仔猪乱抢,一般经过1—2天,仔猪即可认定自己的*头吃奶,达到固定*头的作用。
5、在仔猪1-3天时注意补铁和得米先的三针保健,这样一是补充仔猪体内铁的不足,再就是给没有抵抗力的仔猪体内形成一道高浓度的血药屏障,免受各种细菌的感染,提高断奶仔猪的整齐度和生长速度。

后备母猪几个月可以**?体重要达到多少吗?

养的本地母猪都是7~8月龄才会出现第一次**的症状,这时候母猪体重要达到180~200斤左右,母猪在120斤以后,就要开始控制体重了,母猪不是肥猪,不是长得膘肥体壮就是好,因为母猪体重过肥,过多的脂肪就会包裹母猪卵巢和子宫,母猪就不容易**,即使**了也很难配上种。

空怀期:肌内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初产猪肌注1次细小**死活苗,以后可不注;头3年,每年3~4月份肌注1次乙脑苗,3年后可不注;每年肌内注射3~4次猪伪狂犬病弱毒**;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腹泻菌苗。

母猪的饲养不同于普通的产肉猪:

(1)使母猪白天产患

在母猪临产前1-2天的上午10-11时,于母猪颈部肌肉注射前列烯醇注射液1-2毫升,可使98. 2 %的母猪在次日白天分娩,有效率高达100%,仔猪成活率98%以上。

(2)使母猪在春秋分娩

母猪分娩安排在春秋季能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实现两年产五胎。可把第一胎安排在11—12月配种,次年3—4月产崽;第二胎安排在5—6月配种,9—10月产崽。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母猪

如何让母猪多产奶?

应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母猪泌*。 一般引起母猪奶水不足多有几种情况。首先应分析营养供应是否得当,能量,蛋白持则否满足需要,特别是对体况消瘦,*腺发育不好的母猪应增加碳水化合物和优质蛋 质饲料以催*,如豆浆,小米粥,胎衣汤,熟大肠汤等,要连喂3-4天,每天两次,有条件的可喂小鱼,小虾和螺蛳汤,效果都挺好。 母猪年龄大体质弱,生理机能衰退,或患有 消化道疾病,食欲不振,消化**,营养不足,自然会奶水不足。像这样的母尖及时淘汰,不应再留用配种。 母猪本身肥胖,多是怀孕期积累的,*房沉积肪过多,造成内泌系统失调,导致泌*功能减弱,而至奶水不足。这种母猪,除应多喂青饲料,适当加强运动外,并应酌情喂些催*饲料或中草药催*。 如管理粗放,六圈不干净,母猪抗病力差,常易引起产道和子宫感染,母猪发烧不吃食,使泌*力下降,造成奶水不足甚至无奶,针对病症应及时诊治,如注射青、链霉素,同时用2%温盐水冲洗子宫等。 哺*后期奶水不足,应采取仔猪早期断奶技术。

我家母猪没有奶水,小猪饿死了,怎么办

母猪生产完气虚无力,采食下降,奶水自然就少了,母猪产前产后1个月每顿用健仔多拌料,调节母猪体质,排毒素,补气血,母猪生仔有力,采食恢复快,饲料转化率就提高,奶水的问题就解决了。

工厂化养猪的生产工艺流程有哪些?

工厂化养猪大部分采用先进的全进全出流水式、阶段饲养的养猪生产工艺。由于设备、条件、规模的大小和阶段划分的不同,饲养工艺也有差异。所谓全进全出,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将同一生长发育或繁殖阶段的猪群,全部从一个猪舍转至另一个猪舍。

流水式生产线是从猪的配种、妊娠、保育、生长肥育以至销售,形成一条龙的流水作业,各阶段都有计划、有节奏地进行。如果繁殖节律以周为单位,那么每周都可以有计划地将一群母猪配种、一群母猪分娩、一群仔猪断奶、一群生长猪育肥,保证均衡生产不脱节,最大限度地利用猪舍设备,从猪出生开始一直到上市的整个过程,按母猪的同一生理阶段及其他猪不同的生长时期,划分为若干连续工艺阶段,每一阶段饲养处于同一发育时期、具有同一饲养要求的猪群,经过一段饲养后,按工艺流程转到下一个阶段。工艺阶段间紧密结合,一环扣一环,均衡进行。由于设备条件、规模大小和分阶段的多少不同,其工艺流程也有多种,目前这种饲养工艺大体有以下几种:

1.四阶段饲养三次转群工艺流程

四段饲养工艺是将**分成空怀和妊娠阶段,商品猪分成断奶仔猪阶段和生长肥育阶段。分别置于空怀妊娠猪舍、分娩哺*猪舍(产房)、断奶仔猪培育舍和肥育猪舍内分区饲养。

(1)母猪空怀和妊娠阶段 这一阶段有空怀妊娠母猪分栏小群饲养的,每栏4~6头,也有空怀母猪单栏限位饲养,而妊娠母猪分栏小群饲养;或空怀母猪分栏小群饲养,而妊娠母猪单栏限位饲养。这样配种的母猪在空怀待配区饲养5周,在妊娠母猪饲养区内饲养1~5周,然后转入下一阶段饲养。

(2)母猪分娩哺*阶段 同一周配种的母猪按预产期提前1周,同批进入分娩母猪舍的分娩栏内,在此完成分娩和哺*。哺*期为4~5周,母猪在这一阶段共饲养5~6周,断奶后,母猪回到空怀妊娠母猪舍,参加下一繁殖周期的**配种。断奶仔猪则转入断奶仔猪培育舍饲养。

(3)断奶仔猪培育阶段 仔猪断奶后,同批转入断奶仔猪培育舍,在高床保育栏网上原窝或2窝仔猪小群饲养。在此饲养5周,体重达到20千克以上,再同批转入生长肥育猪舍肥育。

(4)生长肥育阶段 从保育舍转入到生长肥育舍的小猪,按肥育猪饲养要求,饲养15~16周,体重达90~110千克时同批上市出售。

四阶段饲养的优点是:①猪群转群的次数相对少,减轻了转群的工作负担和猪只周转所造成的应激反应。②工艺简单,便于操作和控制。③待配母猪、妊娠母猪和后备公猪在同一猪舍内分区饲养,减少了猪舍种类和猪舍维修。④母猪产仔哺*舍与仔猪培育舍相毗邻,便于调群和统一安装保暖设备。

2.五阶段饲养四次转群工艺流程

把空怀母猪和妊娠母猪编为一群,分娩哺*母猪和仔猪为一群,仔猪断奶后进保育舍为一群,仔猪培育后转入育成舍为一群,最后为肥育群。

五个阶段的猪群分别饲养在空怀妊娠母猪舍、分娩哺*舍、仔猪保育舍、生长猪舍和肥育舍。五阶段饲养和四阶段饲养的不同之处,就是把商品猪再分为育成和肥育两个阶段,这样,商品猪由四阶段饲养的仔猪培育和生长肥育两阶段变为五阶段饲养的仔猪培育、育成和肥育三个阶段。五阶段饲养可以保证猪只从断奶到上市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饲养、营养、环境管理的不同需要,充分发挥其生长潜力,提高养猪效率。但与四阶段饲养相比,增加了一次转群的负担和猪只应激的机会。我国深圳广三保养猪有限公司猪场的饲养工艺就是采用五阶段饲养,仔猪28日龄断奶体重达7~8千克;转入断奶仔猪保育舍饲养45天,体重达18~20千克;转入育成猪舍饲养50天,体重达50~60千克;转入肥育猪舍饲养60天,体重达90~110千克出栏上市。深圳市光明合营猪场也是采用五阶段饲养,母猪饲养阶段与四阶段饲养一样,仔猪28日龄断奶,从分娩猪舍转入断奶仔猪保育舍饲养6周,转入育成舍饲养8周后,再转入肥育舍饲养8周,然后出栏上市。

3.六阶段五次转群的饲养工艺流程

在大型猪场,由于规模大,更便于实施全进全出的流水式分阶段饲养工艺,划分的饲养阶段较多,专业分工较细。六阶段饲养工艺的特点是把空怀待配母猪与妊娠母猪分开,单独组群,利于配种,提高繁殖率。而幼猪培育(70日龄)以后,直接转入中猪生长阶段饲养,体重达35千克以后转入大猪肥育阶段。

这种分阶段饲养的优点是:①断奶母猪复膘快,**集中,便于**鉴定,易于掌握适时配种。②猪只生长迅速,中猪生长阶段不因条件变化而生长受阻。③便于猪群全进全出,利于防疫保健。但六阶段的转群次数较多,增加了劳动量,同时还增加了猪只的应激反应。

4.各阶段的管理工艺特点

工厂化猪场管理工艺需要有较高的现代管理知识和组织技能,在母猪的配种、妊娠、分娩哺*、幼猪保育、生长肥育等五个阶段中,最重要的是母猪的配种、分娩哺*和幼猪保育这三个环节。

(1)配种母猪 工厂化养猪要求全年保持均衡配种和产仔,按计划常年成批生产,保证每周有一定数量的母猪**配种。如果配种头数不足或盲目配种头数过多,都会打乱整个生产流程,造成生产的混乱。因此,必须做到每周有一群母猪同期**、同期配种、同期产仔,对母猪的繁殖进行有效控制。目前多数工厂化养猪场,常采用控制仔猪的断奶时间来达到母猪的同期**。因为母猪的断奶时间有较大的变动范围,仔猪的断奶日龄可由3周龄到6周龄,这样就有可能使一组产仔相差1~2周的母猪在相同的时间内断奶。母猪断奶后一般在3~7天相继**。实践证明,同期断奶是达到同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激素或其他药物来控制和调整母猪**周期的方法日益受到重视。据报道,用*****400单位和绒毛膜激素200单位同时注射,2~3天后便可使母猪**。也有报道,在母猪断奶后注射1000单位的孕马血清,有明显的促使母猪**排卵的作用。利用异性****也是猪场常采用的方法,即在空怀母猪群中,放一头性欲旺盛的公猪混养,或每天用试情公猪试情,均可促使母猪**。要使**同期而又适时配种,**鉴定是关键。除认真观察母猪**特征外,可用性欲旺盛的公猪试情,并结合压背静立反射进行鉴定,做到适时配种,提高受胎率。配种是工厂化养猪的重要的日常工作,必须认真做好。每周配种头数应视规模而定,如规模为600头基础母猪的猪场,每周应配种的母猪头数为32头,才能保证每周有25头母猪产仔。

(2)妊娠母猪 母猪配种后经过21天,检查母猪是否妊娠的方法很多,而快速准确的方法是用***妊娠诊断仪。用于妊娠4周以上的母猪时,准确率可达100%,这种仪器在妊娠期为20天后效果较好。现在进一步用***扫描投影方法进行母猪妊娠诊断,更早期、更直观可靠,准确率更高。对已确定妊娠的母猪,将体重和年龄基本相近、配种时间一致的母猪编组置于限位单栏或小群同栏饲养,以便掌握适宜投料量和猪的采食量。在配种18~24天和38~44天时要注意检查是否有重新**的母猪,及时挑出返情母猪到配种舍配种。临产前4周和2周给母猪注射预防仔猪下痢的**及防制细小毒病的**。临产前1周的妊娠母猪转入分娩哺*母猪舍分娩栏内,以熟悉产房环境,做好分娩的准备工作。

(3)分娩哺*母猪 临产前进入分娩栏的母猪,应给予严格清洗、消毒,避免病原进入,分娩舍栏必须留有1周的时间维修设备和彻底清洗消毒,干燥后方可进猪。母猪临产时要有人在场,做好接产、断脐、断尾、打号、检查胎衣等工作,发现难产及时处理,仔猪出生后及时吃到初*。出生仔猪对寒冷十分敏感,做好保温工作对提高仔猪成活十分重要。分娩舍内温度一般保持在22℃以上,为适应仔猪对温度的要求,应给仔猪创造小区温暖环境,增放仔猪保温箱,在保温箱上增设远红外板,或60瓦的红外灯泡,也可安放电热板。在仔猪出生后几小时内就让它吃上初*、吃好初*,使之尽早获得免疫力,必要时人为辅助仔猪固定*头。由于出生仔猪体内储铁甚少,从母体内获得也有限,又不能从饲料获得,且需要量很大,生后3天内如不及时补铁,那么7~10天就会出现营养性的贫血症。所以,仔猪出生后3天内注射血色素或牲血素1支300毫克,就可保证铁的需要量。出生3天后就要训练仔猪饮水,7~10天开始诱食补料,14~20天让仔猪上饲槽采食*猪料,以促进生长。经常保持栏圈的清洁干燥,做到勤扫、勤清,圈内不积污水、尿液、粪便和残料。

(4)保育阶段 仔猪断奶后转入保育阶段。这一阶段,仔猪与母猪不在一起,营养来源由吃奶供给转变为仔猪**采食饲料。这种环境的变化,对仔猪是一个应激。因此,保育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创造条件,减少应激,缩短适应期,保持快速生长,防止拉痢掉膘。保育舍实行高床小群饲养,仔猪原窝转群或两窝一群。保育舍的适宜温度和相对湿度控制在20~22℃和65%~70%,并注意良好的通风换气,保持圈舍清洁、干燥,供给充足饮水。进入保育舍的幼猪,7~10日内应保持原来的*猪饲料,并严格控制采食量,由自由采食改为日喂三餐,投料量为自由采食的70%,以后逐渐过渡到仔猪料。3~5周龄断奶的仔猪,如不控制采食量,容易诱发胃肠炎,造成增重减慢,甚至拉稀死亡。保育阶段应安排驱虫、去势、防疫注射工作。

(5)生长肥育阶段 在进猪前,生长肥育舍应进行维修和彻底地冲洗、消毒。进猪后保持舍内清洁、干燥、通风良好、饮水充足,温度控制在18~22℃,夏季注意防暑降温。转群时应将原圈猪按体重大小、性别、强弱分群,每群大小应视圈舍大小而定,一般为10~20头。为防止猪只争食和咬尾,在小猪出生时应断尾,在生长肥育圈内放些小铁环、小皮球、小石块之类硬东西,让其耍戏,分散精力,增加运动量。如发现有咬尾现象,应及时将咬尾者和被咬者同时调出,分别单独饲养,可避免全群发生咬尾。肥育猪每月要定期称重,以检查饲喂效果。经常检查猪群的采食、发育等情况,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发现疫病及时报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和处理。体重达90~100千克时应及时出栏上市。

母猪产后没有奶水,用什么方法可以有效给母猪催奶?

养猪技术分享:母猪产后没有奶水,怎么办,应该在饲料里添加什么东西?母猪产后没有奶水,怎么办,应该在饲料里添加什么

母猪放奶过程视频播放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