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类的人工驯养繁殖,是近几年刚刚起步的新兴事物。雁类的人工养殖处于零散无序状态,养殖过程中的科技含量较少,根本没有形成相应的产业化、规模化雁类养殖业[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目前国内全部饲养存栏数量仅万余只。今天为大家详细介绍大雁养殖要准备什么,大雁养殖的方法

大雁养殖要准备什么

  大雁养殖所需的条件

  适当面积的场地:任何一种养殖产业都必须有一定的场地。养雁也如此。一般每100只种雁约需80~120平方米的饲养场地。其中包括1/2的活动场地及水池、1/2的遮荫棚(可同时用作产卵场)。北方越冬,可以让大雁在遮荫棚中过夜,白天在运动场活动。

大雁养殖要准备什么,大雁养殖的方法

  拥有爱岗敬业的饲养人员:大雁养殖虽然比较粗放,但在养殖过程中,产蛋率、蛋破损率、孵化率、育雏成活率以及终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通过商品和劳动的对外交换所取得的社会劳动节约,即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量多的经营成果,或者以同等的劳动耗费取得更多的经营成果。]如何都决定于饲养人员的敬业程度。

  纯正可靠的物种来源:由于大雁养殖业刚刚兴起,经济效益十分诱人,但种源相对较紧张。少数饲养场将淘汰的大雁做为种雁出售、甚至利用野雁酷似家鹅、引种者缺乏经验等情况,将家鹅冒充鸿雁,将引进的朗德鹅或新疆鹅充当灰雁销售。这样会给引种者带来很严重的经济损失。其实家鹅和大雁是有很多区别的。

  须到林业部门办理驯养繁殖许可证:由于大雁属野生动物[野生动物是指生存于自然状态下,由于物种自身的原因、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或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有濒临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物种,非人工饲养的各种哺*动物、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软体类及其他动物。],按照有关法规,进行此项养殖时须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许多养殖户认为,办手续繁杂,收费高,甚至认为办不成,其实不然。国家在野生动物养殖方面早就定出原则,加强保护,积极开展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有关部门在办理手续方面,对依法进行养殖的业户是非常支持的,具体**方法可到地方林业部门咨询。

  掌握一种适于自己的孵化方法:养殖大雁经济效益好坏,直接受孵化这一环节的影响。由于各自的经济条件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孵化方式。从炕头孵化、煤油灯简易孵化,到自动孵化器孵化各有各的优缺点,但无论哪一种方式,只要操作得当,都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大雁养殖的方法

  一、雏雁的饲养管理

  雏雁是指从孵出到满1月龄这一时期的幼雁。这一时期是人工驯化的关键阶段,同时因雏雁消化机能不全,体温调节能力差,因此需精心饲养管理。

  1、温度与密度。初生幼雁畏寒怕冷易聚堆挤压造成伤亡,因此必须保持合适的温度与密度。1日龄~4日龄保持30℃~28℃,每平方米20只~25只;5日龄~14日龄保持27℃~25℃,每平方米15只~20只;15日龄~30日龄保持24℃~18℃,每平方米10只~15只;30日龄以后即可脱温饲养。

  2、饮水与饲喂。雏雁第一次饮水又称潮口,雏雁出壳后12~18小时,在水盘内放入2厘米~2.5厘米深的0.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将雏雁放入水中自由饮水3~5分钟。饮水后即可开食,开食料为浸泡好的碎米掺切碎的菜叶,也可以是拌潮的配合饲料加菜叶,其比例为1∶2~3。雏雁所喂青料一定要新鲜、洗净、切细;精料宜软不宜硬,但不可过黏。1日龄~3日龄将饲料撒在报纸或塑料布上任其自由采食,每天给料4次~5次,4日龄以后可用料槽饲喂,每天给料6次~7次,并将青饲料[青饲料(也叫青绿饲料、绿饲料),是指可以用作饲料的植物新鲜茎叶,因富含叶绿素而得名。]的比例提高到70%~80%。21日龄以后,雏雁消化能力大大增强,可适当掺喂一些粒料或碎玉米。雏雁饮水量较多,应保证全天不间断供水。

  3、防潮防病。潮湿的环境往往会引发多种疾病,因此育雏室必须宽敞明亮,光照充足,通风顺畅。垫料要清洁干燥无霉变,用具经常清洗、晾晒、消毒。运动场要天天清扫,保持卫生。还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投喂大蒜汁、青霉素等,可预防疾病。

  4、放牧。为增强雏雁体质,尽快适应周围环境,天气晴好时,可在上午把满7日龄的雏雁赶到放牧地自由活动20分钟~30分钟;15日龄以后可将雁群赶到浅水中游泳30分钟~50分钟,上下午各一次;30日龄以后便可全天放牧。

  二、商品肉雁的饲养

  1月龄至未进入繁殖期[繁殖期,在一年中,动物进行繁殖活动的时间。]之前的大雁为青年雁。青年雁采食量大,抗逆性强,是生长发育快的阶段。这一阶段可全天放牧,归牧时适当补充一些精料。待主翼羽完全长出后即可育肥。

  对商品肉雁的育肥主要是限制其活动,减少体内养分的消耗,促使其长肉和沉积脂肪。育肥前根据雁群的数量用木条、树枝、秸秆等隔成若干小栏,栏高60~70厘米。饲槽与水槽挂在栏外,通过栏的间隙采食。一般每栏约1平方米,养肉雁2只~3只。开始育肥前驱除体内寄生虫,育肥前每天喂3次~4次,饲料以玉米为主,另加15%的豆饼,5%的麦麸,10%的叶粉和0.35%的食盐,中午加喂一次切碎的青饲料,保证全天饮水。如此育肥2周~3周达4千克左右时即可出栏。

  三、种雁的饲养管理

  当青年雁主翼羽完全长出后,选择体型较大、体质强健、身体各部位发育均匀的大雁留作种雁,并按1∶2~3的雌雄比例调整好雁群。此时的大雁飞翔能力已经较强,为防止逃窜,对未在幼雏时实施断翅手术的大雁,应将其主翼羽拔掉。

  留作种用的大雁仍以放牧为主,适当补充精料,饲料的营养水平要逐步提高,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尽可能多地补充青绿饲料,以促使其尽快达到性成熟。野生大雁性成熟较晚,雌雁需3年才能够产蛋,经人工驯养的大雁,其性成熟期可提前至9月~10月龄。

  大雁的交配活动需在水上进行,在繁殖期内应增加放水次数,延长放水时间,尤其是上午。一般种雁交配后便开始产蛋,每隔2天~3天产一枚,初产雁年可产蛋15枚左右,第二年至第六年产蛋量在25枚左右。繁殖期的雌雁腹部比较饱满,出归牧时不要驱赶过猛,好是选择近处,地势平坦,有充足水源和牧草的地方放牧。放牧期注意观察,如发现有行动不安、四处寻窝的种雁,应及时将其捉住,并用食指按压*门看是否有蛋,若有蛋应将其送回产蛋窝,防止其养成在牧地产蛋的坏习惯。

  以上就是大雁养殖要准备什么,大雁养殖的方法的具体内容,雁类养殖已成为继蓝狐、孔雀养殖后,整个野生动物养殖业中的又一重要项目,其发展前景广阔。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