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猪场生物安全物流人流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生物安全专职维护技术人员 是做什么工作(维护生物安全可以做什么)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生物安全专职维护技术人员 是做什么工作
主要就是到施工现场做安全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安全检查,监督,管理,教育培训。查找事故隐患并下整改通知单,除了这些以外还要整理收集保管安全资料。 还要参与工地事故的分析调查。 还有就是要完成领导交代的其他临时任务。
生物安全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对实验人员、实验室,乃至环境保护的要求。
生物安全一般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用生物安全水平标准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建立的。
根据操作不同危险度等级微生物所需的实验室设计特点、建筑构造、防护设施、仪器、操作以及操作程序,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水平可以分为基础实验室-一级生物安全水平、基础实验室-二级生物安全水平、防护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和最高防护实验室-四级生物安全水平。
扩展资料
生物安全问题引起国际上的广泛注意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由UNEP、WHO、UNIDO及FAO联合组成了一个非正式的关于生物技术安全的特设工作小组,开始关注生物安全问题。
国际上对生物安全立法工作引起特别重视是在1992年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此次大会签署的两个纲领性文件《21世纪议程》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均专门提到了生物技术安全问题。
从1994年开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秘书处共组织了10轮工作会议和**间谈判,为制订一个全面的《生物安全议定书》做准备,为了尽快拟定议定书初稿,还召开了4次关于《生物安全议定书》的“特设专家工作组”会议。
1999年2月和2000年1月先后召开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大会特别会议及其“续会”,130多个国家派代表团参加会议讨论有关问题,其中欧盟15国最为积极,环境部长全部到会,美国副国务卿参加了此次会议。
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生物多样性公约〉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终于在2000年5月15日至26日在内罗毕开放签署,其后从2000年6月5日至2001年6月4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放签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物安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物安全等级
如何提高猪场生物安全
1、隔绝传染源传染源是传播的源头,猪场想要提高生物安全,就需要将传染源及时进行隔离,与其他健康的猪群隔离,单独进行饲养;将生病猪的料槽和水槽等用具与其他猪的分开,还要减少饲料上可能存在的接触,可以使用自动化料线进行饲喂;对生病的猪及时治疗,对未生病的猪注射**进行防疫;还要对进出猪场的车辆和人员进行消毒,从根源上解决猪场疫病。
2、阻断传染途经
猪病传染途径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传染两种形式。阻断传染就是将直接和间接传染方式进行彻底的分开,扼制病源的扩散。要对发生疫病的猪舍进行严格消毒,对疫区进行**,对病死猪要深埋或销毁,对病猪污染过的地方进行严格消毒,如圈舍、垫草、用具及饲养员的衣物等。
什么是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
生物安全体系的概念,近年来在生物学领域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受到养殖场、养殖专业户(主要是猪、禽饲养业)的关注。规模化养猪场的特点是猪的数量大,饲养密度高,运动范围小,应激因素多,给疫病的发生和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旦发生疫情,其损失要比一般散养或小型猪场大得多。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是以猪的生物学特性为基础,以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畜群)为根据,要求规模化猪场在生产过程中,对猪群建立一系列的保健和提高生产力的措施。这也可以看做是传统的综合防治,或兽医卫生监督在集约化生产条件下的延伸和发展。通过完善猪场的布局和猪舍内部的工艺设计,给猪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喂给合理的全价饲料,配合科学的管理,以增强猪群的体质。防疫卫生工作要求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开展抗体检测,加强安全监督,整个生产系统和生产过程都要符合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要求,这样才能确保规模化猪场的安全生产。
猪场年度工作总结
**年,我们按照标准化生猪项目建设标准和原则,狠抓管理、资金和措施的到位,确保了进度和质量。一、严格按照项目要求组织施工。依照标准化生猪养殖场的建设要求布局牧场栏舍位置和场内的管理、生产、排污三大功能区。
设计了科学的猪群结构,在建设生产设施、附属用房、附属工程、仪器设备中着重突出了养殖标准化化、排泄物处理生态利用化、防疫规范化,使得整个建设符合项目计划要求。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根据生产需要扩大了猪舍建筑面积、排污管道、水电建设、养殖设备和公母猪引种等建设内容,因实际需要将干粪堆放场改为固液分离机械、将田间贮液池改为塑管灌溉,以满足项目整体的有效运作。
二、严格按照科学工艺组织生产。本项目完全采用三元杂交良种配套的自繁自养技术和全进全出的养殖生产工艺,选用全价饲料饲喂仔猪、配合饲料喂养商品猪,大量使用青绿饲料以提高产品品质;主要养殖设备选用定位、产仔、保育、肥育设施规格配套。
污物处理选择雨污分流、固液分离、沼气净化与三沼综合利用、就地消纳的农牧结合利用型工艺;同时建设防疫消毒设施,按照规模化猪场免疫程序落实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和常规免疫,接受**免疫监测、检疫监督和投入品监督管理,确保项目高标准运行。
三、切实抓好制度建设。本项目建设过程中,我场严格按照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建设规定,建立了生产管理制度、财务制度、防疫消毒制度、档案管理等制度和操作规程。
并做到制度上墙,落实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免疫抗体检测、疫情监测和瘦肉精抽样等管理制度,及时参加了项目、防疫、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法规和技术培训,以提高知识、规范制度,项目建设至今未发现违反规定的行为。
四、按规定做好项目管理。在发改、农业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我们依托市畜牧兽医局的技术支持,能按照项目的要求,努力做到项目管理措施到位:
1、是本项目有市发改、农业局组织管理和市畜牧兽医局具体指导。
2、是本项目及时接受了市财政、环保及当地**监督指导,三是按照公司经营模式建立了财务制度和项目建设专账制度,四是认真接受发改、财政、农业等部门检查指导,规范了项目管理、推动了项目的进度、提升了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