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刚抓的蚂蝗怎么养殖的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养殖蚂蝗怎么留种过冬?(蚂蝗养殖需要注意什么)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养殖蚂蝗怎么留种过冬?
由于蚂蝗冬季蛰伏,只要温度够就可以了。蚂蟥虽能在污水中生长,但由于人工养殖密度高,故水质宜保持清新,同时要保证一定的溶氧量,当水中含氧量低于2毫克/升时,蚂蟥会浮出水面并出现不安现象。夏季水温高,要注意适当换水。二是越冬管理。蚂蟥冬季蛰伏,早春放养的一般已生长良好,可加工出售。捕捞时先放完水,然后用网捞起。选个体大、生长健壮的留种,每亩应留10~15公斤,集中投入育种池内越冬。
蚂蟥在水里可以用盐吗?
水蛭是淡水生物,而且对周围环境非常敏感,刚放盐的时间用盐处的浓度过大,会造成水蛭体表保护粘膜被破坏失水而死,而浓度均匀后,水蛭会因水中有盐分而集体逃跑。所以水蛭养殖不能用盐。
旱蚂蝗怎么养?
1、选择地址养殖蚂蟥时,需要选择在避风向阳、地势开阔且排灌方便的地方建立养殖池,且养殖池高度为1.8米,水深为1米,一般一亩水面能养殖6-10万条幼年蚂蟥,而且要在养殖池中安装进出排水孔,便于更换清水。2、投放种苗蚂蟥的品种繁多,养殖蚂蟥时,最好选择金钱蛭,因为它体型较大,且产量较高,而且蚂蟥是雌雄同体,每条都能产卵繁殖,可以选择年龄在2岁以上且体重约为30克的蚂蟥作种,使其快速繁殖。3、投饵方法蚂蟥主要吸取螺类、蚯蚓等无脊椎动物或哺*动物的血液,养殖蚂蟥时,需要一次性投放螺蛳,可以每亩投放25千克,有利于蚂蟥吸取血液,而且要每星期投喂一次动物血,可以将猪、牛、羊等动物的鲜血凝块放入到池塘里。4、水质条件养殖蚂蟥时,需要保证水质干净清洁,可以每月更换一次清水,而且在盛夏季节时期,需要往池塘中安装增氧机,使水中注入足够的氧气,以免蚂蟥死亡,并且要将水温控制在10-40℃之间,避免蚂蟥被冻伤。
水蛭幼苗精养需要注意哪些?
幼苗出来后,成百上千条小水蛭**在一起,它们生性喜欢群居,因此,给一部分幼苗进食增加了难度,小水蛭在三天内不进食。但三天后必须进食,否则,小水蛭就会慢慢消瘦死去。这是人工养殖很关键的一步,所以一定要让刚出生的小水蛭必须在5天内吃到食物。小水蛭首次取食,称为开口食,在饲养时一定要注意多多投喂适口性好的开口食。 为了尽量让每条小水蛭能寻到食物,所以有必要进行人工精养,将刚孵化出来的小水蛭集中在精养池里精养。小水蛭在精养阶段,要严格把握雷雨天气的池边流水而使小水蛭往外爬出,应该在池盖上,盖上一层塑料膜,只要池边没有雨水的积流下池,保持池墙边干燥,幼苗很稳定,不会往上爬出,小水蛭喜欢新鲜水源及微流水。水位保持在40公分左右。因此,幼苗饲养期间每天要更换补充新水。同时装上一台微型增氧机,效果更佳。 水蛭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很多次的蜕皮才能长大。在蜕皮时,一定要保持水面宁静,切忌搅动水面。 如饲料搭配合理,水源新鲜活跃,并保持微流水,幼苗生长速度应该很快的,从卵茧出来,经过20天左右的精养管理,小水蛭可长到7厘米以上。
牛蚂蝗如何养殖?
01一、饲养池的建造池塘、沟渠、水田经改造后均可作为放养池。人工建造的饲养池池埂高1.8米、水深0.8~1米、宽3米,长度应根据饲养量而定。一般每亩水面可放养幼蛭6~10万条,种蛭可放20公斤左右。为便于水蛭栖息,池底可放些不规则石块或树枝。有条件的最好用三分之一的面积种茭白、莲藕、水草、蒲草等,作蚂蟥栖息场所。在与水面相平处设排水、进水口各一个,并用网布拦住,以防水蛭外逃。新开池还要投放一些牲畜粪水以培养浮游生物、调节水质和提高池底腐殖质含量。
02二、日常管理1.保持良好的水质,严防农药、化工品污染水源,且不能用碱性太重的泉水。水温过低的井水必须经过一定的流程,待温度升高后才能使用。 2.夏天高温季节,为避免因池水温度过高而导致水蛭生长**,应在池边种些遮阳植物,并经常换水,使水温保持在15~30℃。 3.水蛭食性粗放,螺类、贝类、草虾和动物血液皆可用作饲料,但投喂时不宜过多。水蛭繁殖快,再生力很强,5月初至9月为其产卵期,经16~25天即可孵出幼蛭。如饲养得当,每条幼蛭每月可增长2厘米左右;如池内营养丰富,饲养密度合适,水质环境好,到秋后即可养成成蛭。
养蚂蟥需要什么条件?
蚂蟥也叫水蛭。水蛭养殖需要以下条件:在池塘内多放养水葫芦和浮萍,因为水蛭怕阳光直射,可为水蛭遮光,水蛭还可以在上面产卵;水蛭的饵料以淡水螺类、蚯蚓及部分昆虫为主,及时清除剩饵,以免污染和败坏水质,影响水蛭生长;水蛭的逃逸能力很强的,在养殖池塘外围砌防逃墙,墙的内侧用水泥、沙子抹成麻面,以防水蛭逃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