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沉水颗粒饲料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桂鱼吃颗粒饲料(桂鱼一般吃什么饲料)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桂鱼吃颗粒饲料
桂鱼桂花鱼鮨科鳜属体较高侧扁背部隆起口颌明显于颌颌、犁骨、口盖骨都等齿前鳃盖骨缘呈锯齿状缘4棘;鳃盖骨缘2棘部具鳞鳞细;侧线沿背弧向弯曲背鳍二部彼连接前部硬刺部软鳍条体黄绿色腹部灰白色体侧具规则暗棕色斑点及斑块;自吻端穿眼眶至背鳍前条狭黑色带纹
池塘饲养桂花鱼饵料鱼种类:鲢、鳙、土鲮、麦鲮、泰鲮、鲫鱼、鲤鱼等饵料系数般4-5根据桂花鱼规格摄食量用于桂花鱼池塘3-4倍面积池塘培育产充足饵料鱼喂养桂花鱼
1、早期饵料鱼:准备放养桂花鱼池塘每亩预先放养鲢、鳙、土鲮、麦鲮、泰鲮、鲫鱼等鱼苗(鱼花)100-200万尾作桂花鱼早期饵料鱼投喂花麸、麦皮等粗饲料经15-20培育饵料鱼至15-25厘米体使用07ppm硫酸铜05ppm强氯精杀虫消毒投放入2-3厘米规格桂花鱼苗培育
2、期饵料鱼:四家鱼池塘每亩混养20-30万尾土鲮、麦鲮、泰鲮等鱼苗专塘培育鲢、鳙、鲫鱼等鱼苗作规格桂花鱼饵料鱼
3、期饵料鱼:除自产自给外外购养殖期般进入冬季鲮鱼类饵料鱼易冻死应培育备足些鲢、鳙、鲫鱼等受寒品种类饵料鱼越冬用作冬春季节桂花鱼备饵料鱼
目前桂鱼放养佳季节现其池塘养殖技术要点介绍: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般2-4亩水深2米左右形主水质清新水底泥少或排灌增氧设备齐全
2、饵料鱼培育:根据适口性经济本低原则选择银鲫、白鲫、团鲂、白鲢、花鲢等鱼苗种饵料鱼利用桂花鱼池塘放养前空闲期培养前期饵料鱼自繁殖鲫鱼或鳊鱼鱼苗种桂鱼未放养前20左右投放各类鱼苗亩放养量40-60万尾其饲养用黄豆浆或其饲料投喂期饵料鱼则须专池饲养宜采用池高密度饲养起捕逐步拉稀保证饵料鱼与桂鱼同步
3、桂鱼种放养:放养间般6月份放养规格要求6-10公宜其处放养率高速度快般每亩放养量500-800尾
4、饵料鱼投喂:鱼养殖期间要做每都能吃饱宜饵料鱼少现饥饿状态影响桂鱼或现相互残杀现象
5、水质调控:桂鱼池塘要调控水质做勤换水6-9月份高温季节摄食旺季要每周注排水每换水量0.4米保持池水透明度40公
桂鱼放养技巧
、鱼种源捕捞
1、鱼种源现值高温季节气温高鱼种体质较弱般便于途运输补放鱼种源调剂解决近水域捕捞要求鱼种捕捞点离放养点近捕捞与放养应紧密衔接鱼种离水间能边起捕边放养若做先用网箱暂养或拦拉网进行操作间要超两严禁鱼种离水操作
2、鱼种捕捞鱼种捕捞及入养应始终坚持快捕轻放原则捕捞必须谨慎缓慢操作尽量要伤及鱼体捕捞间确定早晨及晚气凉爽进行捕捞工具应选用拉网、套网等伤鱼体工具同水体捕捞拉网数能起鱼类浮造死亡丝网伤害鱼体使鱼鳞脱落要采用干塘捕捉使污水呛死鱼类水浅灼伤鱼体要采用于吃食性鱼类投喂用药饵引诱网具拦截其路线进行集捕捉种捕捞
二、鱼种放养管理
1、放养前准备鱼种放养前应做各项准备工作检查进水口否完防止渗漏发现问题应立即解决;其要放养水体情况进行观察尤其要池塘逃鱼状况进行解摸清底细便于确定放养品种放养量;要水体进行改良由于现气温高水体普遍浑浊水污物较水质差病菌容易繁殖应用石灰或明矾等化水泼洒澄清水体净化水质若水体偏瘦要略施肥料培养水饵料
2、放养操作减少放养死亡确保放养效应进行补放鱼种选择选择鱼种要求鳞鳍完整跳跃力游泼体质肥病伤鱼体瘦弱、反应迟钝、体表充血及机械损伤鱼种都应剔除放养品种根据鱼种源及放养需要定放养规模应放养密度坚持稀放原则便使底鱼都达商品规格减少期短带利影响保证养殖效益放养鱼种必须经药物消毒再放入水体防鱼体带病入池引起鱼病传播般用2%~3%食盐水或1ppm~2ppm晶体敌百虫等药液浸泡3钟~5钟
3、放养管理鱼种放养要根据放养品种、数量等情况认真做投饵、施肥、水质调节、鱼病预防等项工作饲料般精料主加快鱼体投喂量池鱼总重量5%~8%较适合具体投喂略剩余度若池放养链鳙等肥水鱼较增施肥料施肥应少量原则机肥要经充发酵施入水体亩施放量50公斤~100公斤;化肥用碳铵(每亩5至8公斤)或尿素(每亩3至5公斤)化水全池泼洒改善水质放养7~10内再用强氯精(03ppm)、漂**(1ppm)等泼洒杀灭细菌;同间隔使用晶体敌百虫(04ppm)、硫酸铜(05ppm)硫酸亚铁(02ppm)合剂泼洒杀灭寄虫效防止鱼病发
桂鱼饲养能否使用颗粒饲料
可以的,桂鱼人工养殖可投喂颗粒饲料.
鳜鱼又叫桂鱼、季花鱼等,属鲈形目,鳜鱼属,其分布很广,各大河流水系及各淡水湖泊中均有繁殖,鳜鱼肉嫩、刺少、味美、营养丰富,是席上珍肴,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在池塘中不仅可以混养少量鳜鱼,以清除野杂鱼,还可以专塘饲养,是目前淡水养殖的热门品种之一。
一、生活习性
鳜鱼是典型肉食性鱼类,在人工喂养时,可喂死鱼、死虾等。雄性鱼三龄成熟,雌性四龄成熟,其生长速度较快,当年可达50~100克,第二年可达0.5公斤左右,第三年可长到1~1.5公斤。
二、池塘条件
鳜鱼成鱼养殖的池塘,面积宜3~8亩,水深1.5米以上,夏季水深应2.5米左右,底质最好是沙质壤土,腐殖质较少,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有流水更好。要求池水溶氧量5mg/L以上,PH值7~8,透明度30厘米以上。
三、饵料鱼培育
饵料鱼养殖面积为鳜鱼池的3~4倍。从鳜鱼的适口性和经济角度考虑,饵料鱼一般选择白鲢、鲫鱼等品种,放养密度为亩放鱼苗30~50万尾。鱼苗放养后,不用立即投饲,待浮游动物数量减少、鱼苗在池塘四周觅食时,开始投喂豆浆或其它饲料。在培育前期,饲料吃光就添,而在后期应对饵料鱼规格予以控制,将饵料鱼长度控制在鳜鱼体长的1/2至1/3之间。
一般放养8~10厘米的鳜鱼种,饵料鱼应控制在3~4厘米。
四、鳜鱼种放养
单养鳜鱼时,可亩放规格为8~10厘米的鳜鱼种800~1000尾。也可在鳜鱼池中混养一些繁殖快的鱼类,以作为活饲料。一般每亩放养200~400对罗非亲鱼或60尾二冬龄鲫鱼。用稀网将鱼池隔成两半,一边养鳜
鱼,一边养其它鱼,使繁殖的幼鱼穿过稀网成为鳜鱼食料,同时鳜鱼的活动又不妨碍其它鱼类的安静繁殖。
五、饲养管理
1、投饵:采用间隔投饵料鱼的方法,在养殖前期和后期,每7~10天投喂一次,中期每5天左右投喂一次,应保持鳜鱼与饵料鱼的数量比为1:5~10,饵料鱼太少,会影响鳜鱼摄食和生长,太多则容易引起缺氧浮头,对鳜鱼生长不利。
2、水质管理:
要经常加换新水,特别是6~9月份,每5~7天加换新水一次,每次15~20厘米,使池水保持肥、活、爽、嫩,促进鳜鱼健康生长。可在池四周种植苦草、轮叶黑藻等沉水植物,为鱼提供隐蔽场所,同时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每隔15~20天泼洒生石灰水一次,每次15~20公斤。及时合理开增氧机,以增加池水溶氧量,防止鱼缺氧,同时应准备一些增氧剂,可在鱼缺氧浮头时用于抢救。
如何有效控制颗粒饲料粉化率
6、成品打包工序: 由于成品仓一般从厂房顶层分级筛下一直延伸至底层,落差大,则要求成品打包工序应在连续生产过程中,成品仓至少将成品储至1/3以上才开始打包,以避免饲料从高处落下摔碎造成成品中粉料增加。特别是对于自身粉化率较高的物料更需如此。 综上所述,在颗粒饲料生产过程中制约粉化率的因素很多,因各饲料厂家配方、设备、加工工艺不同,其控制途径也不尽相同,但一般厂家均是在工艺操作控制上作努力,尽量作好工艺控制,以避免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粉化率增高。但如果由于某些品种因营养需要或加工设备工艺限制,不能解决饲料粉化率偏高时,则要求考虑添加粘合剂辅助造粒,以避免设备大规模改造而带来的高投入。特别是水产饲料因其营养需要、生理特性和采食特性需添加粘合剂以提高饲料颗粒质量和入水保持时间。 目前各饲料厂所选用粘合剂包括常用粘合剂和合成粘合剂。 ①、常用粘合剂包括:膨润土、小麦粉、α―淀粉等,膨润土主要作为填充物和粘合剂用,但主要是在畜禽饲料中使用,鱼饲料中较少使用,加工时制粒机磨损大,且不利于消化吸收。 小麦粉和α―淀粉等作为普通粘合剂,特点是价格较低,但添加量大,所占配方空间大,粘结效果一般。 ②、合成粘合剂: 主要成份均为二羟甲脲预聚体等高分子化合物。 特点是:添加量少,粘结性较高。但因属高分子化合物,不能被动物消化吸收,如添加量加大,则因其粘结性原理(固化高分子网囊结构)造成饲料组份消化吸收减慢,从而降低饲料报酬。 饲粘宝SNB―B型颗粒饲料粘合剂:系采用全天然绿色食用植物提取物加工而成的高效天然粘合剂,主要成份为溶胀胶质面筋,其粘结原理属独特的吸水溶胀结缔纤维网络结构,粘结络合力强(是α―淀粉3倍以上),添加量少(1―3%),且消化吸收率高(属多糖类植物胶体,可作食品食用),安全无污染。使用本品可显著提高制粒质量,降低破损率和粉化率3―5倍。用于水产颗粒饲料能提高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延长饲料入水保持时间(静态0.5h以上),降低溶失率(静态实验降低70%以上)。
有一个自制海水鱼饲料的视频
海水鱼饲料一般都是黄金虾 丰年虾 蝴蝶虾之类的 现在有活性的 粉末的 但是比较麻烦 前者要冷藏不然会坏然后使用要解冻 后者要化还要点喂 之前我用A牌的 AUTS的 在网上友赞商城就有 常温保存 每次需要多少直接加多少 非常方便~~
膨化大豆怎么粉碎呀?
做一般的颗粒料,膨化大豆不用粉碎,因为大豆粉碎时已经经过2.5-3.0筛网粉碎,如果颗粒料生产线要粉碎,因油脂含量高,即使用粗筛可以粉碎,也会把吸风脉冲的布袋给堵住。但是如果黄豆水分偏高,做出来的膨化大豆就会结成团,如果用于12%,40%的*猪浓缩料,就会很难看,怎么办?膨化大豆**后用粉碎机粉,最粗的筛网(5.5-6.0)过一下(打散),就很细很好看,也能符合生产要求了。我的做法是在膨化大豆**塔下端接一个靠吸风送料的粉碎机(我们这里猪场配料常用的),平时不开这台粉碎机,如果要求比较细的膨化大豆时再开。
有没有人家里鱼缸养能吃的鱼
有的,多着呢,有很多原生鱼爱好者的。
小鱼里有很多有一定观赏性的,如白云金丝、虾虎、长鳍鱲、华鳈、棒花、斗鱼等等,菜市场卖的小杂鱼里常有一点。当然这些不是各地都有的。
大鱼里玩得最多的就是雷龙鱼,菜市场卖得最多的黑鱼也可以算是雷龙的一种。雷龙是发烧友们起的爱称不是学名,这类的鱼都是鳢科的鱼。另外,鳜鱼、鲟鱼也有人养当观赏鱼养的。
很多热带鱼在原产地都是能吃的鱼,比如地图鱼。龙鱼原来在东南亚国家也是会被食用的鱼,只是现在野生的极少了,都是渔场养殖作为观赏鱼卖的。
膨化饲料浮水时间很短是什么原因
你的膨化饲料有问题。膨化质量不够。
一般来说,膨化饲料必须经过水中稳定性进行测试的,以下是相关技术指标:
1:颗粒饲料水中稳定性:在静水中浸泡5分钟,鱼苗饲料的散失率不大于20%,鱼种及育成饲料的散失率不大于10%。。
2:浮性配合饲料浮性:在静水中漂浮60分钟其漂浮率大于95%。
池塘养虾的方法技巧。
为了改变池塘青虾养殖单产偏低这一现状,采用一年双季养虾、投喂全价颗粒饲料等技术措施,可以取得较好的养殖经济效益。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池塘要求。青虾耗氧量高,不耐低氧,同时,青虾又属底栖动物,游泳能力差,喜欢在池底活动。因此,养殖青虾的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一般养虾池塘面积以3~8亩为宜,坡比为1∶3~1∶3.5,水深1.5米左右,池底无淤泥,水源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苗种投放前半个月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并在每个塘内安装好增氧设施。
2.种植水草。青虾属甲壳动物,有脱壳和互残现象。因此,为了避免青虾发生互残现象,就必须种植一些适宜的水草来防止青虾之间相互残食。种植的水草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种植于池边浅水带四周的水花生;另一类是种植于浅水带池塘底部的沉水植物,有轮叶黑藻、伊乐藻等,这类水草繁殖迅速,所以当池塘内水草过多时,可用人工方法捞除稀疏,使塘内水草呈星点分布最好。一般情况下,水草的生长面积占池塘水面总面积的比例应控制在30%左右。
3.设置网片。在虾塘中间设置10~33目的无节夏花网片,用毛竹架固定,按屋架形设置于水面下20~40厘米处,坡度为15~20度,以便青虾上下爬行,每排网片宽3~4米,长度因池而定,一般5亩左右的池塘可设2排网片。
4.苗种放养。青虾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在养殖环境适宜、饵料充足的情况下,虾苗经过2个月的养殖每尾可达到3克以上的商品规格。因此,可采用春季和夏季两次放养、一年养两茬的养殖模式。
夏季放养在7月左右进行,亩放1厘米左右的虾苗4万~6万尾,10~20天后投放少量鲢鱼种。放养时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放养时间应选择晴天的清晨或*天不闷热的时候进行,放养时要避开苗种脱壳高峰期。到了8~9月还会出现一次批量产卵孵化出的小虾苗,这批虾苗到年底规格一般可长到2~3厘米,可作为春季放养苗种,一般亩放3万~5万尾。
5.投喂管理。根据青虾的摄食生活习性,坚持四定的投喂原则。一般每天投喂2次,时间为上午8时~9时、下午5时~7时,上午投喂总量的1/3,下午投喂总量的2/3。饵料应投在长有水草的浅水区,并且要投撒均匀。青虾苗种的日投喂量一般控制在3%~5%,前期以投喂细颗粒饲料为主。随着青虾个体的增大,可适当投喂相应规格的颗粒饲料。投喂时要细心观察青虾的吃食情况,一般每次投喂量以2~4个小时内吃完为宜。
6.水质管理。在高温季节必须做到每周加水或换水1次,先排底层老水,再加15~20厘米深的新水。夜间或清晨发现青虾浮头,必须开增氧机和加注新水,特别是在闷热或雷阵雨之前的天气里,应采取全天24小时加水和换水措施,保持池水呈微流水状态。
7.日常管理。每半月用生石灰水或二溴海因、二**氯等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杀灭病菌及病原体。同时观察青虾身上是否附着纤毛虫,可用硫酸铜水溶液全池泼洒,全池的施药浓度为0.7ppm,隔7天再用1次。
8.适时起捕。青虾长到4~5厘米就可以起捕上市。一般春放苗种5~7月起捕上市,夏放苗种9~11月起捕上市。
雨季虾塘浑浊水治理方法
每年4、5月,华南地区养殖对虾的旺季开始到来。这个季节东北季风转为亚南季风季节,气温变化较大,雨量增加,往往使正在养殖对虾的虾塘,水色由褐色、绿色变浑浊,呈*白。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天气突变,浮游植物死亡,产生缺氧,或浮游动物暴发性繁殖,大量摄食藻类。如果池塘透明度较高,浮游植物繁殖数量不能满足浮游动物的需要,就会把浮游植物吃光,从而失去原来水色而变浑浊。因为池塘中的水色和透明度是由池塘中的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决定的。
浑浊水的危害性在于造成池塘缺氧。因为池塘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据报道,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的含量,占海水池塘溶氧收入可达91.3%-100%,而大气的扩散作用在池塘溶氧收入中仅在5.3%-7.8%。池塘水浑浊,意味着池塘中浮游植物极少,当然光合作用就极少,产生氧气自然减少。
正因为6、7月份是*雨天、暴雨和大暴雨季节。这种天气阳光减弱,光合作用减少,供氧量也减少,在这种恶劣天气下,若日常管理工作不力,对虾就很容易发病。缺乏科学知识的虾农对这种水色的处理一筹莫展,其实认清其发作原理,解决浑浊水问题并不困难。
浑浊水除了由于供氧量减少,影响对虾呼吸与生长外,还可以导致水质恶化。因为池塘底质中存在大量对虾排泄物、残饵和生物尸体,这些物质若在含氧量充足的情况下,易进行**反应,有害的物质,例如氨氮、**酸和硫化氢等,就越来越少。池塘底质在缺氧情况下,还原反应增多,有害物质越来越多,导致对虾应激,病害由此发生。
浑浊水有如下处理方法:
使用消毒药物,**部分浮游动物。常用生石灰,浓度为20ppm(每立方水体20克,若水深为1米,每亩用生石灰13公斤左右)。生石灰先溶于水,加水稀释,全池均匀泼洒,使用生石灰后水会变清些。也可以用其它消毒剂,但其浓度必须以对虾安全为前提。
停止投料1-2餐。目的是让虾饥饿,抢食部分浮游动物,减少浮游动物数量,方便培养藻类。
换水5-10厘米。换水的目的是补充藻种。因浑浊水中藻类很少,藻种少培养藻类更困难,故必须增加藻种含量,方便肥水,以便能在较短时间内把藻类培养起来。如果自己养殖的相邻池塘正在养虾或养鱼,水色也好,没有其它病害,可抽些过来,补充藻类,效果也很好。
立即施肥。所用肥料尽力用无机肥,不用有机肥。从近年许多虾农反映,用有机肥肥水,对虾发病机会较多。据广西北海某地虾农反映,2004年上半年发病虾塘中,80%是使用鸡粪肥水。广东斗门虾农也有相同反映。因为鸡粪是有机物,不易溶于水,不易被单细胞藻类吸收利用,沉积到池底后,容易腐烂发臭,污染底质。而水质的恶化,往往是由于底质恶化引起,同时,鸡粪处理不好,又可以带细菌**,容易引起对虾发病。
使用单细胞藻类生长素。它是根据单细胞藻类特需的营养要求配制而成,含有高活性的氮、磷、钾、硅等营养元素,有利于单细胞藻类繁殖,有效期长,一般养殖一造虾只需一次性肥水。用量也少,一般水深为1米,每亩放1-1.5公斤即可。价格也便宜,通常每亩费用为6-8元。使用更简单,只要加水溶解,稀释全池泼洒即可。见效也快,24小时内水色会变为褐色和绿色,48小时内达到预期效果。
肥水时应在上午晴天进行,*天和雨天不要肥水。
结合使用微生物制剂,例如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和EM菌等。
此外,施些沸石粉和合理使用增氧机,效果更好。
总之,浑浊水对正在养殖的对虾危害极大,它在最初出现时,对虾并没有明显异常症状,但若不及时处理,其后果不堪设想。务必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改变水色和透明度,保持养殖水体的生态平衡,防止虾病的发生。
资料来源:
http://****nhfish***/jishu/detail.asp?id=1153
http://****gxoa****/dispbbs.asp?boardid=3&id=68
http://fishery.aweb***m***/news/2006/4/17/6111922.shtml
http://****zgny***m***/ConsHtml/5/9/0/90237.html
水产饲料添加剂的一个问题
这个前景不错,主要是你能不能掌握 有效的添加剂的配方!
核心技术就是开发这种添加剂,如果添加剂添加剂确实有效,就好像青霉素刚问世一样,会供不应求。
试验筛、标准筛、检验筛有什么区别?
试验筛、实验筛、标准筛、检查筛、分析筛、分样筛没有本质的区别。
”试验筛“应该属于学名,严格的文献、标准、学术等都这样叫;
实验筛、分析筛、分样筛往往是因为在实验做分析、筛选、取样所以有人习惯这样叫;
标准筛是因为用试验筛选取、取样是否符合标准;
检查筛属于精度高点的,比如说金刚石是用试验筛分级的,是否符合标准,就要用电成型检查筛来检测,还有固结磨料粒度检查筛,涂附磨料粒度检查筛都是通过粒度砂校验过的;在精度上高一点。
不要忘记支持一下,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