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马立克疫苗活药灭药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预防鸡马立克氏病(MD)的疫苗怎样使用?(鸡苗用马立克疫苗)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预防鸡马立克氏病(MD)的**怎样使用?

(1)鸡马立克氏病活**:本品系用自然低毒力的马立克氏病弱毒株,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培养,收获感染细胞,加入适当冷冻保护液制成。为淡红色的细胞悬液,用于预防鸡马立克氏病。各种品种1日龄雏鸡均可使用。注射**后8天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持续期为18个月。用法用量:按瓶签注明的羽份,用稀释液稀释,每只雏鸡肌内或皮下注射0.2毫升(含2000PFU——蚀斑单位)。

注意事项:①本品必须在液氮中保存及运输;②本品从液氮中取出后,应迅速放于38℃温水中,待完全融化后再取出,加稀释液(稀释液的配制:*汉氏液中加犊牛血清2%、青霉素、链霉素适量、pH7.2~7.4)稀释,否则影响**效力;③稀释好的**必须在1小时内用完。在免疫注射期间,应经常摇动**瓶,使其均匀。本品在液氮中保存期为2年。

(2)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活**:本品系用火鸡疱疹**接种于鸡胚成纤维细胞上培养,收获感染细胞,加入稳定剂后,经裂解、冷冻真空干燥制成。为*白色疏松团块,易与瓶壁脱离,加稀释液后迅速溶解。本品用于预防鸡马立克氏病,无治疗作用,适用于注射各种品种的1日龄雏鸡。用法用量:按瓶签注明羽份,加专用稀释液稀释,每只鸡肌肉或皮下注射0.2毫升(含2000PFU)。

预防鸡马立克氏病(MD)的**怎样使用?

注意:①已发生过马立克氏病的鸡场,雏鸡应在出壳后立即进行预防接种。②**应随配随用,用专用稀释液稀释**。**稀释后放入盛有冰块的容器中,必须在1小时内用完。本品在-15℃以下保存,有效期为1年;2~8℃为6个月。

(3)鸡马立克氏病双价活**:本品系用鸡马立克氏病Ⅱ型(Z4)、Ⅲ型(FC126)毒株接种于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经消化收获离心沉淀的细胞,加入适量的细胞冻存液而制成。为淡红色细胞悬液。用于鸡马立克氏病的预防,1日龄接种后可终生免疫。

用法用量:①从液氮罐中取出**,立即放入37℃温水中摇动,使**迅速溶解,快溶完时,立即取出。②按瓶签注明的羽份将安瓿中**全部吸出注入到专用稀释液中。③每只雏鸡皮下或肌肉注射0.2毫升(含1500PFU)。

注意事项:①防止早期强毒感染,本**注射1周后产生免疫力,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孵化室和育雏室内发生早期强毒感染。②液氮检验,在**运输和保存中,如液氮容器中液氮意外蒸发完,则**失效,应予废弃。**生产厂家和使用单位应指定专人检验补充液氮,以防意外事故。③从液氮罐中取出本品时应戴手套,以防冻伤,取出的**应立即放入37℃温水中速溶(不超过30秒钟),用注射器从安瓿中吸出**时,必须使用16~18号针头。④**现配现用,稀释后应在1小时内用完,注射过程中应经常轻摇稀释的**,使细胞悬浮均匀。本品在液氮中保存,有效期1年。

怎样防治鸡马立克氏病?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B群疱疹**引起的鸡淋巴组织增生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外周神经、性腺、内脏**、眼球虹膜、肌肉及皮肤发生淋巴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病灶,最终导致病鸡受害**功能障碍和恶病质而死亡。

(1)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于鸡,此外,火鸡、野鸡、鹌鹑等也有一定的易感性,一般哺*动物不感染。

有囊膜的完全**自病鸡羽囊排出,随皮屑、羽毛上的灰尘及脱落的羽毛散播,飘浮在空气中,主要由呼吸道侵入其他鸡体内,也能伴随饲料、饮水由消化道入侵。病鸡的粪便和口鼻分泌物也具有一定的传染力。

由于本病的**并不能阻止感染,也就是说不能阻止入侵的**在鸡体内繁殖与排出,只能阻止发病(发生肿瘤),因而在本病流行地区,排毒的鸡很多,被感染的鸡也很多,一群鸡生长到开产前可能全部被感染,但感染后是否发病则取决于许多因素。如:①感染时的日龄:感染时日龄越小,发病率越高。②免疫力:通过**接种使鸡群获得免疫力,可在很大程度上阻止发病。鸡群如有法氏囊炎病史,由于免疫功能的**,发病率较高。③鸡的体质:如果管理不当,特别是饲养密度过大,维生素A缺乏,使鸡的体质减弱,感染后易于发病。零星散养的鸡较少发病。④品种:不同品种的鸡对本病的抵抗力及感染力和发病率有一定差异。如乌鸡感染后发病比较严重。⑤性别:母鸡发病率高于公鸡。⑥**的强弱与数量:感染强毒而且入侵数量多的,发病率高。本病在3周龄即可发生,但蛋鸡发病大多在2~5月龄,170日龄之后仅偶有个别鸡发病。各鸡群的发病率高低不等,有的仅个别鸡发病,一般为5%~30%,严重的可达60%。发病的鸡全部死亡。

(2)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3周左右,根据发病部位和临床症状可分为四种类型,即神经型、内脏型、眼型和皮肤型,有时也可混合发生。

1)神经型

21世纪初最早发现的马立克氏病就是此型,所以又称为古典型。主要发生于3~4月龄的青年鸡,其特征是鸡的外周神经被**侵害,不同部分的神经受害时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当一侧或两侧坐骨神经受害时,病鸡一条腿或两条腿麻痹,步态失调,两条腿完全麻痹则瘫痪。较常见的是一条腿麻痹,当另一条正常的腿向前迈步时,***腿跟不上来,拖在后面,形成“大劈叉”姿势(图12-6),并常向***一侧歪倒横卧。当臂神经受害时,病鸡一侧或两侧翅膀麻痹下垂。支配颈部肌肉的神经受害时,引起扭头、仰头现象。颈部迷走神经受害时,嗉囊麻痹、扩张、松弛,形成大嗉子,有时张口无声喘息。

图12-6 病鸡一侧坐骨神经受害,呈“大劈叉”姿势

此型病程比较长。病鸡有一定的食欲,但行动、采食困难,最后因饥饿、饮水不足、衰弱或被其他鸡踩踏而死亡。

2)内脏型

又称急性型。幼龄鸡多发,死亡率高。病鸡起初无明显症状,逐渐呈进行性消瘦,冠髯萎缩,颜色变淡,无光泽,羽毛脏乱,行动迟缓。病后期精神萎靡,极度消瘦,最终因衰竭而死亡。

3)眼型

单眼或双眼发病。表现为虹膜(眼球最前面的部分称为角膜,角膜后面是橘**的虹膜,虹膜**是黑色瞳孔)的色素消失,呈同心环状(以瞳孔为圆心的多层环状)、斑点状或弥漫的灰白色,俗称“灰眼”或“银眼”。瞳孔边缘不整齐,呈锯齿状,而且瞳孔逐渐缩小,最后仅有粟粒大(图12-7),不能随外界光线强弱而调节大小。病眼视力丧失,双眼失明的鸡很快死亡。单眼失明的病程较长,最后因衰竭而死亡或被淘汰。

图12-7 病鸡眼睛受害(右),瞳孔缩小

4)皮肤型

肿瘤大多发生于翅膀、颈部、背部、尾部上方及大腿的皮肤,表现为个别羽囊肿大,并以此羽囊为中心,在皮肤上形成结节,约有玉米至蚕豆大,较硬,少数溃破。病程较长,病鸡最后瘦弱死亡或被淘汰。

(3)病理变化

1)神经型

病变主要发生在外周神经的腹腔神经丛、坐骨神经、臂神经丛和内腔大神经。有病变的神经显著肿大,比正常粗2~3倍,外观灰白色或黄白色,神经的纹路消失。有时神经有大小不等的结节,因而神经粗细不均。病变多是一侧性的,与对侧无病变的或病变较轻的神经相比较,易作出诊断。

2)内脏型

几乎所有内脏**都可发生病变,但以卵巢受侵害严重,其他**的病变多呈大小不等的肿瘤块,灰白色,质地坚实。有时肿瘤组织浸润在脏器实质中,使脏器异常增大。不同脏器发生肿瘤的常见情况是:

心脏:肿瘤单个或数个,芝麻至南瓜子大,外形不规则,稍突出于心肌表面,淡黄白色,较坚硬。正常鸡的心尖常有一点脂肪,不要误以为是肿瘤。

腺胃:通常是肿瘤组织浸润在整个腺胃壁中,使胃壁增厚2~3倍,腺胃外观胀大,较硬,剪开腺胃,可见黏膜潮红,有时局部溃烂;胃腺*头变大,顶端溃烂。

卵巢:青年鸡卵巢发生肿瘤时,一般是整个卵巢胀大数倍至十几倍,有的达核桃大,呈菜花样,灰白色,质硬而脆。也有的是少数卵泡发生肿瘤,形状与上述相同,但较小。

**:一侧或两侧**发生肿瘤时,**肿大十余倍,外观上**与肿瘤混为一体,灰白色,较坚硬。

肝脏:一般是肿瘤组织浸润在肝实质中,使肝脏呈灰白色,质硬,挤在肋窝或胸腔中。肺的其他部分常硬化,缺乏弹性。

胰脏:胰脏发生肿瘤时,一般表现发硬,发白,比正常稍大。

3)眼型与皮肤型

剖检病变与临床表现相似。

(4)鉴别诊断

①鸡马立克氏病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鉴别:二者均有体温高,走路摇尾,步态不稳,减食,低头,翅下垂,脱水等临床症状。但二者的区别在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原为传染性法氏囊病**,3~6月龄最易发生,常见病鸡自啄*门周围羽毛,并出现腹泻。后期病鸡有冷感、趾爪干燥等临床症状。剖检可见法氏囊肿大2~3倍,囊壁增厚3~4倍,质硬,外形变圆、呈浅**,或黏膜皱褶上出血,浆膜水肿。胸肌色暗,大腿侧肌、翅皮下、心肌、肠黏膜、肌胃黏膜下有出血斑,琼脂扩散试验出现沉淀线(阳性反应)。②鸡马立克氏病与鸡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鉴别:二者均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腹部膨大,消瘦,冠髯苍白等临床症状。但二者的区别在于:鸡淋巴细胞白血病在鸡4月龄发生,6~18月龄为主要发病期,法氏囊出现结节性肿瘤,但不表现神经麻痹和“灰眼”症状;鸡马立克氏病大多发生于2~5月龄,内脏型经常引起法氏囊萎缩,个别病例法氏囊壁增厚,但无肿瘤。③鸡马立克氏病与鸡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的鉴别:二者均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消瘦,冠髯苍白等临床症状;并均有法氏囊萎缩,一些内脏结节性增生等病理变化。但二者的区别在于:鸡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的病原为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鸡生长停滞,羽毛生长不正常,躯干部位羽小支紧贴羽干。法氏囊滤泡缩小,淋巴细胞减少,胸腺萎缩、充血、出血、水肿。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上用间接荧光抗体方法敏感性极高。④鸡马立克氏病与鸡脑脊髓炎的鉴别:二者均有共济失调,双肢麻痹,脱水,消瘦等临床症状;剖检均可见神经病变。但二者的区别在于:鸡脑脊髓炎的病原为鸡脑脊髓炎**,雏鸡出壳数天即陆续发病,常以跗关节着地,头颈部震颤,眼晶体混浊,失明,脑血管充血、出血。中枢神经元变性、肿大,树突和轴突消失。外周神经无病变。用荧光抗体试验(FA),阳性鸡的组织中可见黄绿色荧光。

(5)防治措施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是做好预防工作。①建立无马立克氏病鸡群:坚持自繁自养,防止从场外传入该病。由于幼鸡易感,因而幼鸡和成年鸡应分群饲养。②严格消毒:发生马立克氏病的鸡场或鸡群,必须检出淘汰病鸡,同时要做好检疫和消毒工作。③预防接种:雏鸡在出壳24小时内接种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若在2、3日龄进行注射,免疫效果较差,连年使用本苗免疫的鸡场,必须加大免疫剂量。④加强管理:要加强对传染性法氏囊病及其他疾病的防治,使鸡群保持健全的免疫功能和良好的体质。

如何预防鸡马立克氏病?

马立克氏病是由**引起的鸡的一种肿瘤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外周神经、内脏**、皮肤等处形成肿瘤,引起鸡的急性死亡或一侧或两侧翅膀及腿部麻痹。本病主要是在出壳后1日左右感染,因此预防本病主要是依赖于孵化房及早接种**,其次是不从病鸡场引进种鸡,发现病鸡,应立即隔离淘汰,鸡舍要彻底消毒。

马立克氏病的接种:应用预防马立克氏病的**有几种,过去许多年来被广为应用的是火鸡疱疹苗。另外还有二价苗、三价苗等,后两种**需要在液氮中保存运输,农村使用不方便。火鸡疱疹苗的使用方法为按瓶签注明的羽份数,用马立克氏病**专用稀释液每头份加入0.2毫升进行稀释,每只雏鸡肌肉或皮下注射0.2毫升。

雏鸡要打哪几种**?

1日龄:马立克**,每只鸡注射0.2毫升,本鸡场已打好**.
7日龄:以上:新城**新支H120滴鼻或饮水,滴鼻稀释在
36毫升滴瓶里,每瓶800只鸡左右:用不完可以给鸡饮水。
饮水使用:每瓶1000羽可以供500鸡使用(加倍使用效果
更好)。饮水接种前先给鸡断水2-4小时,再给鸡供1小时饮水量让鸡
在1小时内饮用完。剩下的**水挖坑埋掉不要靠近鸡场。预防污染
场地,饮水罐烧开水烫一次预防残留**。注意事项, 1.仅用于接

健康鸡。2、饮水器应置不受日光照射的凉爽块方。
3、最好用是水质好的冷开水、注射用水、生理盐水或者纯净水,不
要用自来水,冷冻保存水。
10日龄:预防球虫(鸡粪便带血就是有球虫病)预防药兽药店均有
出售。
12日龄:以上:法氏囊**(用法同上7日龄用法)

小鸡需要打什么**

小鸡35天的传染性鼻炎**,养殖户到底需不需要给小鸡使用

鸡马立克氏病可应用什么接种免疫预防

就是马利克**,刚从孵化场里出来就免疫马利克**

怎样防治鸡马立克氏病?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B群疱疹**引起的鸡淋巴组织增生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外周神经、性腺、内脏**、眼球虹膜、肌肉及皮肤发生淋巴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病灶,最终导致病鸡受害**功能障碍和恶病质而死亡。

(1)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于鸡,此外,火鸡、野鸡、鹌鹑等也有一定的易感性,一般哺*动物不感染。

有囊膜的完全**自病鸡羽囊排出,随皮屑、羽毛上的灰尘及脱落的羽毛散播,飘浮在空气中,主要由呼吸道侵入其他鸡体内,也能伴随饲料、饮水由消化道入侵。病鸡的粪便和口鼻分泌物也具有一定的传染力。

由于本病的**并不能阻止感染,也就是说不能阻止入侵的**在鸡体内繁殖与排出,只能阻止发病(发生肿瘤),因而在本病流行地区,排毒的鸡很多,被感染的鸡也很多,一群鸡生长到开产前可能全部被感染,但感染后是否发病则取决于许多因素。如:①感染时的日龄:感染时日龄越小,发病率越高。②免疫力:通过**接种使鸡群获得免疫力,可在很大程度上阻止发病。鸡群如有法氏囊炎病史,由于免疫功能的**,发病率较高。③鸡的体质:如果管理不当,特别是饲养密度过大,维生素A缺乏,使鸡的体质减弱,感染后易于发病。零星散养的鸡较少发病。④品种:不同品种的鸡对本病的抵抗力及感染力和发病率有一定差异。如乌鸡感染后发病比较严重。⑤性别:母鸡发病率高于公鸡。⑥**的强弱与数量:感染强毒而且入侵数量多的,发病率高。本病在3周龄即可发生,但蛋鸡发病大多在2~5月龄,170日龄之后仅偶有个别鸡发病。各鸡群的发病率高低不等,有的仅个别鸡发病,一般为5%~30%,严重的可达60%。发病的鸡全部死亡。

(2)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3周左右,根据发病部位和临床症状可分为四种类型,即神经型、内脏型、眼型和皮肤型,有时也可混合发生。

1)神经型

21世纪初最早发现的马立克氏病就是此型,所以又称为古典型。主要发生于3~4月龄的青年鸡,其特征是鸡的外周神经被**侵害,不同部分的神经受害时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当一侧或两侧坐骨神经受害时,病鸡一条腿或两条腿麻痹,步态失调,两条腿完全麻痹则瘫痪。较常见的是一条腿麻痹,当另一条正常的腿向前迈步时,***腿跟不上来,拖在后面,形成“大劈叉”姿势(图12-6),并常向***一侧歪倒横卧。当臂神经受害时,病鸡一侧或两侧翅膀麻痹下垂。支配颈部肌肉的神经受害时,引起扭头、仰头现象。颈部迷走神经受害时,嗉囊麻痹、扩张、松弛,形成大嗉子,有时张口无声喘息。

图12-6 病鸡一侧坐骨神经受害,呈“大劈叉”姿势

此型病程比较长。病鸡有一定的食欲,但行动、采食困难,最后因饥饿、饮水不足、衰弱或被其他鸡踩踏而死亡。

2)内脏型

又称急性型。幼龄鸡多发,死亡率高。病鸡起初无明显症状,逐渐呈进行性消瘦,冠髯萎缩,颜色变淡,无光泽,羽毛脏乱,行动迟缓。病后期精神萎靡,极度消瘦,最终因衰竭而死亡。

3)眼型

单眼或双眼发病。表现为虹膜(眼球最前面的部分称为角膜,角膜后面是橘**的虹膜,虹膜**是黑色瞳孔)的色素消失,呈同心环状(以瞳孔为圆心的多层环状)、斑点状或弥漫的灰白色,俗称“灰眼”或“银眼”。瞳孔边缘不整齐,呈锯齿状,而且瞳孔逐渐缩小,最后仅有粟粒大(图12-7),不能随外界光线强弱而调节大小。病眼视力丧失,双眼失明的鸡很快死亡。单眼失明的病程较长,最后因衰竭而死亡或被淘汰。

图12-7 病鸡眼睛受害(右),瞳孔缩小

4)皮肤型

肿瘤大多发生于翅膀、颈部、背部、尾部上方及大腿的皮肤,表现为个别羽囊肿大,并以此羽囊为中心,在皮肤上形成结节,约有玉米至蚕豆大,较硬,少数溃破。病程较长,病鸡最后瘦弱死亡或被淘汰。

(3)病理变化

1)神经型

病变主要发生在外周神经的腹腔神经丛、坐骨神经、臂神经丛和内腔大神经。有病变的神经显著肿大,比正常粗2~3倍,外观灰白色或黄白色,神经的纹路消失。有时神经有大小不等的结节,因而神经粗细不均。病变多是一侧性的,与对侧无病变的或病变较轻的神经相比较,易作出诊断。

2)内脏型

几乎所有内脏**都可发生病变,但以卵巢受侵害严重,其他**的病变多呈大小不等的肿瘤块,灰白色,质地坚实。有时肿瘤组织浸润在脏器实质中,使脏器异常增大。不同脏器发生肿瘤的常见情况是:

心脏:肿瘤单个或数个,芝麻至南瓜子大,外形不规则,稍突出于心肌表面,淡黄白色,较坚硬。正常鸡的心尖常有一点脂肪,不要误以为是肿瘤。

腺胃:通常是肿瘤组织浸润在整个腺胃壁中,使胃壁增厚2~3倍,腺胃外观胀大,较硬,剪开腺胃,可见黏膜潮红,有时局部溃烂;胃腺*头变大,顶端溃烂。

卵巢:青年鸡卵巢发生肿瘤时,一般是整个卵巢胀大数倍至十几倍,有的达核桃大,呈菜花样,灰白色,质硬而脆。也有的是少数卵泡发生肿瘤,形状与上述相同,但较小。

**:一侧或两侧**发生肿瘤时,**肿大十余倍,外观上**与肿瘤混为一体,灰白色,较坚硬。

肝脏:一般是肿瘤组织浸润在肝实质中,使肝脏呈灰白色,质硬,挤在肋窝或胸腔中。肺的其他部分常硬化,缺乏弹性。

胰脏:胰脏发生肿瘤时,一般表现发硬,发白,比正常稍大。

3)眼型与皮肤型

剖检病变与临床表现相似。

(4)鉴别诊断

①鸡马立克氏病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鉴别:二者均有体温高,走路摇尾,步态不稳,减食,低头,翅下垂,脱水等临床症状。但二者的区别在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原为传染性法氏囊病**,3~6月龄最易发生,常见病鸡自啄*门周围羽毛,并出现腹泻。后期病鸡有冷感、趾爪干燥等临床症状。剖检可见法氏囊肿大2~3倍,囊壁增厚3~4倍,质硬,外形变圆、呈浅**,或黏膜皱褶上出血,浆膜水肿。胸肌色暗,大腿侧肌、翅皮下、心肌、肠黏膜、肌胃黏膜下有出血斑,琼脂扩散试验出现沉淀线(阳性反应)。②鸡马立克氏病与鸡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鉴别:二者均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腹部膨大,消瘦,冠髯苍白等临床症状。但二者的区别在于:鸡淋巴细胞白血病在鸡4月龄发生,6~18月龄为主要发病期,法氏囊出现结节性肿瘤,但不表现神经麻痹和“灰眼”症状;鸡马立克氏病大多发生于2~5月龄,内脏型经常引起法氏囊萎缩,个别病例法氏囊壁增厚,但无肿瘤。③鸡马立克氏病与鸡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的鉴别:二者均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消瘦,冠髯苍白等临床症状;并均有法氏囊萎缩,一些内脏结节性增生等病理变化。但二者的区别在于:鸡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的病原为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鸡生长停滞,羽毛生长不正常,躯干部位羽小支紧贴羽干。法氏囊滤泡缩小,淋巴细胞减少,胸腺萎缩、充血、出血、水肿。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上用间接荧光抗体方法敏感性极高。④鸡马立克氏病与鸡脑脊髓炎的鉴别:二者均有共济失调,双肢麻痹,脱水,消瘦等临床症状;剖检均可见神经病变。但二者的区别在于:鸡脑脊髓炎的病原为鸡脑脊髓炎**,雏鸡出壳数天即陆续发病,常以跗关节着地,头颈部震颤,眼晶体混浊,失明,脑血管充血、出血。中枢神经元变性、肿大,树突和轴突消失。外周神经无病变。用荧光抗体试验(FA),阳性鸡的组织中可见黄绿色荧光。

(5)防治措施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是做好预防工作。①建立无马立克氏病鸡群:坚持自繁自养,防止从场外传入该病。由于幼鸡易感,因而幼鸡和成年鸡应分群饲养。②严格消毒:发生马立克氏病的鸡场或鸡群,必须检出淘汰病鸡,同时要做好检疫和消毒工作。③预防接种:雏鸡在出壳24小时内接种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若在2、3日龄进行注射,免疫效果较差,连年使用本苗免疫的鸡场,必须加大免疫剂量。④加强管理:要加强对传染性法氏囊病及其他疾病的防治,使鸡群保持健全的免疫功能和良好的体质。

马立克**活药灭药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