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鱼塘年投喂饲料量这么计算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一亩鱼塘可以养多少条鱼?(1.5亩鱼塘能养多少条鱼)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一亩鱼塘可以养多少条鱼?
不要超过850尾就行了,放的鱼多,一定要有增氧设备。假设有一亩地鱼塘,占地面积667平方米,水深三米,主养鲫鱼,想搭配些草鱼来养,可以采取这样的养殖结构:放400尾鲫鱼(50克),80尾草鱼(300克左右) ,100尾白鲢,50尾胖头鱼(花鲢),然后再搭配一些其他的鱼。
池塘一般要求为长方形,东西走向,面积最好为3—10亩,水深1. 6-2.0米。池底平坦,无淤泥或少淤泥,有注排水设施,进排水方便,水质清新且无污染,pH值7-8.5,池塘配备3千瓦推进式增氧机1台。
扩展资料:池塘条件:
清塘消毒鱼种放养前半个月,先清除池底淤泥,保持水深6—1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60—75千克进行消毒,待池塘水体中出现大量浮游动物后放苗。鱼种消毒鱼种放养前在水温10—15摄氏度时用300-500的食盐溶液浸泡5—10分钟以增强对鱼病的抵抗力。
放养模式每亩放养规格30-50克/尾斑点叉尾鮰800-1200尾,苗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表无伤、活动能力强,同时套养25克/尾左右的鳞鱼种150-200尾、墉鱼种20-30尾。不宜放养其他吃食性鱼类,否则不利于斑点叉尾蛔的摄食和生长。
如何提高池塘养鱼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随着我国池塘养殖环境的不断变革以及养殖技术的快速提高,渔业已还是成为我国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有效提高池塘养鱼的实际产量和经济效益,必须强化水质管理能力,改善池塘养殖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大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达到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目的。加强水质管理,改善池塘条件,搞好鱼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增加产量,是提高池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我有三亩鱼塘可以投多少尾草鱼苗,草鱼苗多大的比较好养?
看你的水深、水源等。一般水深1.8米,有充足水源的一亩可以放1000-2000尾。草鱼苗在10cm、半斤左右最爱发病。新手最好养2龄的。少投喂一亩鱼塘能养多少公斤鱼?
你好,一亩鱼塘能养一般不超过1000尾鱼。可是也分鱼种,如草鱼为主,1亩放养400-600尾草鱼,鲢鱼200尾。鲤鱼50尾。可以喂草鱼颗粒料,又不至于太密。1、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
2、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0.75公斤,如放养0.5-0.75公斤的可长到1.0-1.5公斤。
鲢鳙鱼一般放一龄鱼种,12-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0.75公斤。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 .5公斤,鲫鱼100克以上。
扩展资料
综合防病
1、加强预防:前期在天气晴好时,可使用杀虫药泼洒一次,以杀灭水体及鱼体的寄生虫,隔2天再使用消毒药杀菌。并在饲料中添加药物投喂,预防病害发生。同时注重定期防病,每月用生石灰、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二溴海因、二**氯等药物泼洒。
2、综合治疗: 梅雨季鱼类主要病害为暴发性出血病、赤皮病、烂鳃病、肝胆综合症、指环虫、孢子虫病等。通常情况下,发生鱼病时,首先应杀虫。同时进行水体消毒,并采取内服抗菌药饵进行防治。病情稳定后用生石灰将池水调成弱碱性,以利鱼类生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鱼塘
如何正确投喂鱼饲料?
观赏鱼部分爱鱼者常常因为爱鱼心切,喂给多种过量饵料而导致鱼儿死亡。殊不知鱼不易饿死而易胀死,或因过量饵料致使水质败坏而引起鱼死亡。 一、投喂饵料重点 一般配合饲料每天在上午9:00-10:00,下午4: 00-5:00两次投喂较合适。投喂鱼虫等活饵可在上午一次投完,对於仔鱼要保证缸内有轮虫、草履虫或蛋黄等开口饵料。 建议事项:投必须遵循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四定原则。 二、日投饵量依据 日投饵量可依约为鱼体总重的2-4%或以投饵後30-60分钟吃完为标准进行综合判断。 三、投饵环境影响 具体投饵时,还应根据季节、气候特徵、水温、水质差异、鱼的摄食强度做适当增减,切忌随意多投或少投、几天不投或几天的量一起投。 四、外出投饵建议 若外出不能每日投喂,只需出门前按正常投喂与换好清水,确保水质清晰与氧气充足,短暂的数天饥饿对鱼健康无影响,千万不要将几天的饵料一起投喂进鱼缸而造成鱼死亡。
母牛每天喂多少草和精饲料?
建议可种植巨菌草第一、巨菌草是多年生牧草,种植一次可以收割几十年,年亩产32吨左右,随割随长。
第二、巨菌草营养相比其他牧草更为丰富更为均衡,能够满足牲畜所需要的多种微量元素,提高出栏率,预防其他相关疾病。
第三、巨菌草爽脆鲜甜,口感爽脆,粗蛋白含量高,食草性动物都喜欢吃
第四、巨菌草对土地的要求低,几乎各种土壤均适宜种植
池塘养鱼如何喂料
1、饲料在水中溶散的时间多久最合适? 选择饲料在水中溶散时间的长短与投喂方式有关。如果是在几分钟内就把饲料全部泼下鱼塘,需要溶散时间在20分钟以上缓慢溶散的饲料;如果是用投饵机或驯鱼成功的投喂方式,饲料在5~10分钟溶散较好,因为饲料在水中的溶散时间太短(1~2分钟内)会使饲料中易溶解的营养物质(如水溶性维生素等)散失,溶散时间太长(30分钟以上)会造成鱼吃后不易消化,影响吸收,对于高效养殖或放养密度大的池塘,使用耐水性为10分钟左右的饲料为佳。 2、怎样评估养殖成本与饲料价格的关系? 饲料成本占养殖总成本的比例平均达40~50%,高的达到65%左右。因此,养殖户要取得较好经济效益,降低饲料成本是非常重要的。往往有些人片面认为饲料价格低,投资就少,成本就低,然而饲料使用结果并不是这样,请看下面公式: 单位鱼产量饲料成本=饵料系数×饲料价格 由此看出,单位鱼产量饲料成本是由饵料系数和饲料价格确定的,在选择饲料时可有以下两种选择: A饵料系数较高,但饲料价格较低。 B饵料系数低,但价格较高。 饲料质量与生长速度的关系假设在投饵率为4%的情况下,一个有1000公斤鱼池塘为例,投喂上例A、B饲料。 A饲料饵料系料1.85,则日增重为(1000×4%)/1.85=21.62公斤。 B饲料饵料系数1.25,则日增重为(1000×4%)/1.25=32公斤。 1.以同样生长100天,A饲料长鱼2162公斤,则B饲料可长鱼3200公斤,比A饲料多长鱼1038公斤。 2.以同样增长2162公斤,A饲料需100天,则B饲料只需67.6天(2162公斤÷32公斤/日),比A饲料投喂少32.4天。 即在相同时间内(100天),B饲料比A饲料多长鱼1038公斤。在相同增重时B饲料比A饲料可节约32.4%的时间。 3、投喂饲料的“四定”指的是什么? 定点,在鱼塘较长的一边的一半处,搭一个投料台,这里相对安静,最好是上风口,投料台长1.5~2.0米,与池岸同高;定时,就是指“少量多餐”分时分量的做法,例如,放养1斤以上的鱼一天喂两餐,时间是上午9:30~10:00和下午3:30~4:00,放养0.5斤以下的鱼一天喂三餐,时间是上午9:00~9:30,中午11:30~12:00,下午3:00~3:30,下午3:00~3:30;定量,要以池塘里吃料鱼的总重来决定每天的投喂量,按100斤鱼平均每天3斤料左右计算,比如鱼塘里有11万斤鱼,其中6500斤为吃料鱼,则可一天投喂2包半(200斤)料,可分餐为上午1包,下午1包半。天气不好时要少喂,驯鱼到水面上抢食后,要根据鱼的抢食情况决定当天投喂量;定质,选用原料新鲜,适口性好,粒径适中,信誉卓著的专业厂家的饲料。 4、每天的投喂量和投喂次数如何确定? 良好的投喂技术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准确的投喂量不仅节省饲料,也减少对水质的污染。一方面,鱼在不同生长阶段有相应的投喂标准;另一方面,根据实际的养殖要求,每天的投喂量都可以不同。因为天气和水中溶氧是影响鱼体摄食消化的重要因素。例如下雨天就可少喂饲料或不喂饲料,要是连续下雨天,可在一天中温度最高时(下午1:00~2:00)喂1次,投喂量是正常量的一半;如果是*天,可以喂料次数不变,投喂量减少。当然还可根据经验来决定投喂量和投喂次数。 5、为什么一天投喂多餐比一天只喂一餐好? “少量多餐”的投喂方法是根据鱼的消化特点来定的,草鱼、鳙鱼、鲫鱼等鲤科鱼类是没有胃的,靠肠道消化食物,鱼饲料在肠道内停留消化一天左右才排出体外,鱼吃食后5~6小时是消化能力最强的时间,若是一天喂一次鱼,这个时间多是下午,吃的食物越多,需要氧气也越多,常常造成浮头。所以,只有把投喂总量分开,才能让饲料在鱼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均匀地慢慢消化吸收,减少浮头,提高饲料利用率和转化率。所以,在投料时,一天至少要分两次投喂。 6、为什么要驯鱼到水面抢食? 有三大好处:第一,上层水溶氧高,鱼类食欲旺,上层水没有杂质和淤泥,鱼直接吃到干净卫生的饲料,减少疾病;第二,饲料在水中几秒内被鱼吃到,大大减少饲料溶于水的维生素、药物等的损失,使鱼吃新鲜、营养完全的饲料;第三,鱼体浮到水面,可以及时观察其吃食情况,生长情况,有无病害,以便调节投喂量和防治疾病。 7、怎样驯食? 鱼在水面上抢食是节约饲料最直接的方法。为了让鱼吃饱又不浪费饲料,在以正常投喂量投喂之前,要用少量饲料耐心地驯鱼3~5天。驯鱼期间,每天定时到投喂点喂鱼,且投料前敲击投料机或脸盆,发出声响。每餐驯食需要1~1.5个小时,投喂速度是先慢投少投,见到鱼上水面了,就快投多投,等到水面不动或鱼群变小又要慢慢少投,即“慢(少)、快(多)、慢(少)”地喂完一餐的计划量。 8、使用投料机喂料比直接把饲料泼下鱼塘有何优势? 驯鱼成功后,使用投饵机比人工投料更均匀稳定,有利于使鱼养成定时吃食的习惯。投饵机洒饲料的面积宽,减少鱼抢食时相互的冲撞,降低能量消耗,更有利于生长。而直接把饲料泼到鱼塘中,一方面,大部分饲料快速的沉到塘底,不宜被鱼类直接摄取,造成饲料的浪费,而且沉到塘底的饲料,腐烂变质,败坏水体,易诱使鱼体发病;另一方面,直接把饲料泼到水中,要求的饲料耐水性过高,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如何确定投喂量和投料时间?
饲料投喂技术,首先要确定投喂量,既要满足鱼生长的营养需求,又不能过量。投喂量不足时,其饲料系数会比较低,但不能满足鱼类能量和营养需要,使鱼类生长比较慢,或不能维持体重而减产,造成饵料浪费。过量时不仅会造成饲料浪费,增加成本,而且会污染水质,容易引起疾病,影响罗非鱼的正常生长。使用最省的饵料,获得最佳生长速度和群体产量,就是最适投饵量。因此,饲料投喂量的确定,是科学投喂技术中的关键和核心。在生产中,确定日投喂量有以下两种方法:
(1)饲料全年分配法
首先,按池塘或网箱等不同养殖方式估算全年净产量,再确定所用饲料的饲料系数,估算出全年饲料总需要量(全年投饲量=饲料系数×预计净产量);然后,根据季节、水温、水质与养殖对象的生长特点,逐月、逐天的分配投饲量。(2)投饲率表示法
即参考投饲率和池塘中鱼的重量来确定日投喂量,即日投喂量=水体吃食鱼总重量×投饲率,池中鱼的重量可通过抽样计算获得。投饲率在适温下随水温升高而升高,随着鱼体规格的增大而减小。鱼种阶段每天投饲量为鱼体总重量的4~5%。当个体规格长至200克左右,投饲量可调至鱼体总重的3.5%;当其个体达到300克左右时,罗非鱼进入生长最快的时期,日投饲量保持在鱼体重的2%~2.5%。此外,由于罗非鱼生长较快,还应根据其生长情况和各阶段的营养需求,可在7~10天对日投喂量进行一次调整,这样才能较好满足鱼的生长需求。
日投饵量还应根据鱼摄食情况、天气、水色和季节等进行灵活调整。(1)池中鱼摄食情况
每次投饵量一般以鱼吃到七八成饱为准(大部分鱼吃饱游走,仅有少量鱼在表层索饵)。(2)天气情况
天气晴朗,水中溶氧量高,鱼群摄食旺盛,应适当多投;反之,天气闷热,连续*雨,水中溶氧量低,鱼群食欲不振,而且残饵败坏,容易使水质变坏,应少投或不投。(3)池塘水质情况
水质清爽,鱼群摄食旺盛,应多投;水质不好,过肥、过浓,鱼群食欲不振,而且残饵容易使池水变坏,应少投;水质很坏,鱼已浮头时,应停止投喂。(4)池塘水温情况
鱼类摄食量显著地受水温变动的影响。在适温范围内,水温升高,对养殖鱼摄食强度有显著促进作用;水温降低,鱼代谢水平随之下降,导致食欲减退;超出适宜温度则摄食减少,应减少投饲量。(5)养殖季节
一年之中的投饲,应掌握“早开食,抓中间,带两头”的投喂规律。全年的饲料主要集中在4~10月鱼类摄食旺盛、生长最快的季节投喂,4月以前投喂工作尽量提前,10月以后应延长投饵,做到收获前停食,保证鱼不落膘。
罗非鱼塘投料时间为8:00~9:00和14:00~15:00为宜,养殖户也可以结合自身的鱼塘条件进行调整。如鱼塘密度低、水质好、不易缺氧,上午的投料时间可以适当提前;天气热、水温过高时,下午也可以不投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