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大麦幼虫养殖方法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大麦虫应该如何进行饲养管理?(大麦虫怎么饲养)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大麦虫应该如何进行饲养管理?

大麦虫饲养与黄粉虫饲养的模式很接近,大麦虫传统饲养模式简单、省工,但在繁殖过程中,强调注意的有以下几点(1) 大麦虫的传统饲养模式对于以工厂化生产为中心,推动社会分散养殖逐步集中而形成规模化的生产模式仍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下面分5个方面予以总结: (1)幼虫饲养:饲养前,先在饲养箱、盒等器具内放入经纱网筛过的麸皮和其他饲料,再将大麦虫幼虫放入,幼虫密度以布满器具为准,最多不超过3~5厘米厚。最后在上面铺放菜叶,让虫子生活于麸皮与菜叶之间,在任其自由采食。每隔一星期左右,筛除一次虫粪,。一般幼虫体长达到60毫米时颜色由黑褐色变浅,且食量减少,这是老熟幼虫的后期,很快会进入化蛹阶段。(2)蛹期管理:初蛹呈*白色,逐渐变成淡黄褐色、深黄褐色。初蛹应及时从幼虫中分拣出来集中管理。要调节好温、湿度以防虫蛹霉变,经10~13天,便羽化为成虫。在此期间要严格控制好温湿度,适应的温湿度决定着羽化率,温湿度控制的越适应羽化成虫的比例越高,最高的羽化率能达到95%。蛹期要注意的是温度不要乎高乎低,这样羽化出的成虫很多会产生畸形,一旦羽化出的成虫是畸形就说明无**常交配产卵了。(3)成虫的饲养:将羽化出的成虫放置于饲养容器内,喂给麸皮及青菜,初时虫体呈灰白色,以后渐变为浅褐色,经过1星期后体色逐渐变成黑褐色,这时便开始产卵。再经过1-2个月即进入产卵盛期。(4)卵的收集:大麦虫卵的收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利用产卵筛,即在黄粉虫成虫产卵时,在产卵筛的铁纱网下垫的白纸上撒一层薄薄的麸皮,让虫卵从网孔中落到下面的麸皮上,一般接卵纸4天左右换一次,将换下的麸皮、虫卵放入饲养器具中,约经7~10天便可自然孵出幼虫。(5)卵的孵化和蛹的羽化: 在传统的小规模分散养殖模式中,对于温度、湿度没有严格控制措施,卵的孵化和蛹的羽化均无标准的设备,只是将快进入化蛹期的大麦虫挑选出来放入准备好的孵化箱内即可。

养殖大麦虫夏天温度高怎么办?

1.场地:以引种50公斤为例,需要40平方米~50平方米的厂房。不能漏水,缝隙要封堵严密。2.温湿度:大麦虫在18℃~30℃均可生存。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提供不同的温湿度条件,以配合大麦虫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夏季气温高,可以使用电扇,但需注意不要让风直接吹向虫体。向地面洒水降温,注意水不可溅入养殖盒。冬季气温低,可以在厂房内使用煤炉,门窗的密封保温性要好。中午气温高时再通风。气温和湿度高时适当降低养殖密度,养殖盒不要码放过高
湿度不合适会直接影响大麦虫的化蛹、羽化、孵化等环节。湿度不足时,可以用喷雾器向空气中喷雾,在地面洒水,或在炉子上放置装水的铁盆。湿度过高时,注意通风换气。
3.设备:塑料养殖盒或木质养殖盒、化蛹盒、成虫盒、孵化盒、虫筛、温湿度计等。
4.饲料管理:饲料要注意防鼠、防虫、防霉、防雨。饲料湿度不能太大。青饲料要选择无农药残留的。如果清洗过,需将水分控干。

大麦虫咬同类是什么原因?

是密度太高了。大麦虫喜干燥,生命力强,并耐饥、耐渴,全年都可以生长繁殖,以大麦虫卵--大麦虫幼虫--大麦虫蛹直至羽化为成虫的生育周期约为100天左右。温度在 6℃以下时进入冬眠,其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8℃~30℃,39℃以上可致死;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60%~70%较适宜。

虫卵孵化周期?

大麦虫应该如何进行饲养管理?

虫卵孵化的时间长短和温度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虫卵孵化周期在零上30度左右为3到5天,15到20度之间为7到10天,低于10度几乎不孵化。成虫一般初产卵成一直线,最终集片,少量散产于饲料中。大麦虫卵在正常的温湿度下孵化率可达到100%

大麦虫会咬木头吗?

    大麦虫是不会咬木头的,它们常常以淀粉为食物,吃大麦小麦谷子等。咬木头的是菊虎的幼虫。     大麦虫又称为超级面包虫、超级黄粉虫,是从东南亚国家引进的一种步甲科种类幼虫。     大麦虫的幼虫含蛋白质51%,含脂肪29%,并含有多种糖类、氨基酸、维生素、激素、酶及矿物质磷、铁、钾、钠、钙等它不但可以作为高蛋白鲜活饲料,用于饲养金龙鱼、蛙、鳖、蛇和珍稀畜禽等,还可以当作高级菜肴供人们享用。

养鸡用黄粉虫好还是大麦虫好?

养鸡黄粉虫最好。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粉甲虫属(拟步行虫属)。 原产北美洲,50 年代从苏联引进中国饲养,黄粉虫干品含脂肪30%,含蛋白质高达50%以上,此外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因干燥的黄粉虫幼虫含蛋白质40%左右、蛹含57%、成虫含60%,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