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鹅养殖场鹅粪怎么处理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大棚养鹅地面粪便多久清理一次(最新养鹅鹅粪处理)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大棚养鹅地面粪便多久清理一次

一天

请问鹅粪的COD多少?

鹅的消化系统很快 排泄量会根据进食量排泄 一千只鹅排泄粪便大概在一百六十斤到两百斤

鹅的粪便可以和全株玉米青贮用绿色。可以制作成猪饲料。

怎么处理发酵鹅粪做有机肥来使用

大棚养鹅地面粪便多久清理一次

鹅粪如何发酵做有机肥鹅粪的加工处理方式多种多样,有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微生物发酵法、多种方式综合法,其洋法与土法、古老与现代并存,各有优劣,应因地制宜。鹅粪发酵作肥料的传统老办法是,让其自然堆积发酵5~6个月,这样臭味散发,既污染环境又造成养分大量流失。而用微生物发酵法处理鹅粪,不仅能加快发酵过程,缩短发酵时间,防止浪费提高鹅粪的营养价值;而且能通过发酵产生温度烘干鹅粪,节省能耗,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因而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如何发酵鹅粪做有机肥的步骤、

①将发酵原料按配比准备,此为发酵原料待用;

② 将苏柯汉鹅粪发酵剂菌种0.25公斤倒入水中稀释搅拌均匀,稀释用水最好为井水或河水,搅拌10-30分钟;

③ 如有搅拌机:可以先将鸡粪混合2分钟后,再倒入菌种稀释液搅拌6分钟;没有搅拌机:用铁锹搅拌按由少到多的原则,即先将菌种稀释液倒入少量发酵原料中搅拌均匀,直到没有团块,然后再将搅拌好的少量发酵原料倒入剩余发酵原料中搅拌均匀,直到没有团块;在原料中加入发酵菌,混合均匀,堆成约1米、宽不超过1.5-2米,长度不限的堆。水分控制在40%左右(注意:视发酵原料干湿程度增减稀释用水水量,稀释的菌种用水应是发酵原料的35%-40%左右,拌成以手握成团,指缝见水但不滴水珠,松手即散为好。注意:水多了易酸,少了发酵不透。如发酵原料较湿,应减少稀释的用水量);并在堆顶打孔通气;最后用长方形塑料布将肥堆覆盖,塑料布与地面相接,隔1米压一重物,使膜内既通风又避免被大风鼓起。

4希望能帮到你,请采纳。

养鹅方法 养鹅技术

老张带大家看看他的自动饮水功能是怎样做的,真方便,经济又实惠

养猪鼻龟在鱼缸里养些什么鱼最适合

要视情况而定,如果猪鼻龟体型小的话,可以和孔雀、红剑等混养,如果体型大的话,可以和龙、鹦鹉、战船等混养。

下面是对猪鼻龟的介绍:

猪鼻龟也叫大洋洲猪鼻龟,别名:飞河龟,是两爪鳖科下两爪鳖属的唯一一种。其分布局限于:澳大利亚北部,伊里安查亚南部和新几内亚南部,为两爪鳖科内硕果仅存的一个品种。2004年,首次登上世界自然基金会公布十大濒危物种的前十名。猪鼻龟是一种高度水栖的淡水龟类,除了产卵以外,常年生活于水中,故而四肢特化为像海龟那样的鳍状肢,这在淡水龟类中也是绝无仅有的。猪鼻龟成龟背甲的长度一般可达46-51cm,体重一般在18-22Kg,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大的一只猪鼻龟的背甲长度达到了56.3cm,体重则达到了22.5 Kg。其背甲较圆,呈深灰色,橄榄灰或者棕灰色,近边缘处有一排白色的斑点。边缘略带锯齿,由于外缘骨骼发育良好,结构完整,故而没有像鳖那样的裙边。也没有盾片,代之的则是连续并且略带皱褶的皮肤。背甲正中有一列刺状嵴。身体腹甲色浅,为白色,奶白 色或淡**,略呈十字型。头部大小适中,无法缩入壳内。猪鼻龟是长相最为奇特的淡水龟之一,鼻部长而多肉,形似猪鼻,所以有了“猪鼻龟”的称誉。眼睛的后方有一条灰色的条纹。四肢为了适应水生生活而特化为鳍状,也不能缩入壳中。在每一侧前肢的近中点处都有两枚明显的爪甲,亦为其特征之一。

我在虾塘里养了鹅。鹅的粪便对虾有影响吗?

促进的作用,可以的。

鹅粪便使鱼塘里的鱼都翻了肚怎么办

把鱼捞出来吃啊

怎样把鹅粪发酵后养蚯蚓

粪的发酵很简单:给生粪加入碎秸秆,搅拌均匀,撒入一些水使其不干燥即可,然后在常温(10~40℃)下堆积如山,里面会慢慢发酵,产生热量。等热量自然的逐渐下降,就发酵好了。

鹅病的防治

你说的鹅病是哪一种或者是什么症状啊?

鹅7种常见病防治方法

一、鹅出败病。是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四季都可发生和流行,为鸡、鸭、鹅等共患传染病,死亡率较高。

1.临床症状。最急性的不出现任何症状便突然死亡。急性的表现为精神不好、羽毛粗乱、体温升至43%以上、离群、闭眼缩头呆立、两翅下垂、不愿意下水、减食或绝食、饮水量增加、下痢较严重、粪便灰**或绿色。从口、鼻中流出黏液,呼吸困难,有时曲颈于背后,横卧在地上,兴奋盘旋滚动。最后麻痹、虚脱而死。死亡率高达50%~80%。

2.防治。平时要搞好鹅的饲养管理,增强鹅的抗病能力。定期预防注射禽出败菌苗,每年注射3~4次,每只每次注射菌苗2毫升。发现此病时立即隔离。对厩舍要搞好清洁卫生,用5%生石灰或10%漂**对鹅舍和用具消毒。对病死鹅进行深埋无害化处理。对已与病鹅接触过的鹅群,除消毒外要用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进行3~5天的防疫性治疗,再用菌苗接种。治疗可用磺胺二甲基嘧啶,每千克体重每次内服0.2克。也可用20%磺胺二甲基嘧啶钠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用量0.5毫升,即每千克体重用0.1克,每天2次,连续注射2~3天。用青霉素每千克体重2万单位肌肉注射,每12小时1次,直至病症消除。

二、小鹅瘟病。由小鹅瘟**引起雏鹅的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急性渗出性肠炎,具有较高的传染性,死亡率也较高。

1.临床症状。以3~8日龄鹅最易感染。雏鹅临床特征精神萎顿、食欲废绝、离群呆立、饮水增加、嗉囊膨大积有多量气体和液体、鼻孔流黏性鼻涕、下痢严重、排**或绿色稀粪恶臭并混有气泡。最后头颈扭转、抽搐、瘫痪、死亡。

2.防治。预防可用鹅瘟全毒尿囊液**,给临产蛋的母鹅皮下或肌肉注射100倍稀释的**0.1毫升,经15天后再注射未经稀释的**0.1毫升,经15天后产的蛋所孵出的雏鹅就有免疫力。对孵化场环境、用具等严格消毒。对没有发病的鹅要用抗鹅瘟血清进行紧急预防注射,每只雏鹅皮下注射0.5毫升。对种蛋也要保持清洁并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治疗可用抗小鹅瘟血清,每只雏鹅用0.8毫升,可收到一定效果。其他药物治疗无效。

三、软脚病。病因是饲料单一,尤其是矿物质、维生素D、铁缺乏。

1.临床症状。脚软无力,不能行走,常用两翅支撑身体行走。

2.防治。预防:多喂些青草,饲料中要有足够的矿物质。治疗可补给维生素A、D和鱼肝油丸2~3粒,适当补给骨粉、贝粉等。

四、鹅流行**冒。系急性传染病,传染快、死亡率高。多发生于1月龄小鹅,大鹅发病较少。气候突变、严寒冬季最易发病。病征是病鹅缩头、瞌睡、卧伏、脚跛、怕冷。

1.临床症状。精神不振、消化**、口鼻流黏液、呼吸困难、常发出"丝丝"声、羽毛蓬乱、下痢。

2.防治;预防要摘好环境卫生,厩舍保持清洁干燥,预告有暴风雨时不放牧。冬季为鹅防寒保温。经常将蒜头捣烂喂鹅,可预防感冒。治疗可选用青霉素,每只小鹅每次肌肉注射1万~2万单位,每天2次;也可用磺胺嘧啶片,第一次每只小鹅口服半片(0.25克),以后每隔4小时服1/4片;也可用氯霉素,每只小鹅肌肉注射12~15毫升,每天2次,连用2天可愈。

五、鹅的鸭瘟病。一般不会大面积流行,但在局部地区常见发生,小鹅尤为敏感。

1.临床症状。精神不振、羽毛松乱、离群呆立、减食或绝食、粪便呈白色黏稠状下痢、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体温升至41.5~42%。

2.防治。预防:搞好厩舍清洁卫生,保持干燥,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抗病能力;杜绝健康鹅与病鹅的接触。严禁到污染地区下游放牧,对病鹅严格隔离、全面消毒。当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

六、曲霉菌病。是鹅的常见霉菌病,雏鹅发病较多。常发生在*雨、潮湿季节。

1.临床症状。食欲减少、羽毛松乱、闭目缩颈、眼鼻流液、呼吸困难、喘气、呼吸次数增加、口渴、体温升高、后期下痢。

2.防治。预防:严禁喂发霉变质饲料,不准用发霉草垫。一切用具要严格消毒,厩舍要通风,防止有害气体过量和潮湿。发病季节每只雏鹅每日用制霉菌素2~3毫克,拌入饲料喂给,连用3天,有良好的预防效果。治疗可用制霉菌素,每只雏鹅每日3~5毫克,严重的酌增用量,灌服,连用3~5天。也可用1∶3000硫酸铜溶液饮水,成年鹅用胶管灌服3~5毫升,每日1次,连用3~5天。也可用碘1克、碘化钾1.5克加蒸馏水1500毫升,加热至25%,气管内注射,每只成鹅4~5毫升,当天配当天用。

七、绦虫病。是鹅常见的寄生虫病,幼鹅易感染,常导致消瘦而死亡。

1.临床症状。15天至3月龄多发,病鹅消化**、粪便稀薄呈青绿色后变灰白色混有孕卵节片。患鹅食欲不振、显著口渴。幼鹅发育**、极度消瘦、离群常在水边蹲伏、有神经症状、突然倒卧、起立困难、行走摇摆、失去平衡、常以尾部蹲坐、伸颈张口呈钟摆状摇头,然后仰倒,以脚掌乱划,肢掌麻痹、痉挛。成年鹅多呈无症状经过。

2.防治。预防:隔离驱虫,每年2次。要避免将带虫卵的粪便排到池塘中,以防再传播。治疗可用槟榔粉或片煎剂,每千克体重0.5~0.75克,投药后10~15分钟,即排虫。服药后5~30分钟,如发现流涎和呼吸困难的,为中毒现象,应立即服用硫酸阿托品解毒,每千克体重0.1~0.25毫克皮下注射;也可用南瓜籽粉,每只鹅20~50克,即用1千克南瓜籽加8千克水煮沸1小时,用药液拌饲料喂服。

鹅养殖场鹅粪怎么处理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