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农广天地黄芩种植技术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黄芩怎样种植?(黄芩怎样种植害怕鼹鼠吗)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黄芩怎样种植?
黄芪可春播或秋播。选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地块,每667米施农家肥2500~3000千克、饼肥50千克、过磷酸钙25~30千克,深翻30~45厘米,耙细整平,作畦或垄。畦宽1.2~1.3米,畦面整成龟背形,沟深30厘米左右,以利排水。*播或条播均可,*播行距33厘米,*距27厘米,*深1厘米;条播行距20厘米,沟深1厘米,播后覆土约1厘米,**。播种量每667米 1.5~2千克。
黄芪种子坚硬、种皮透水性差,播前需进行催芽处理。一般先用石碾速碾数遍,使种子碾至外皮由棕黑色变为灰棕色,再以温水浸种;或将种子拌入2倍的细沙揉搓,种皮擦伤即可带沙播种。
黄芩和防风能在***东北部种植吗?
不能,
黄芩是中药吗?
黄芩,中药名。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茎肥厚,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花冠紫、紫红至蓝色,花丝扁平,花柱细长,花盘环状,子房褐色,小坚果卵球形,花果期7~9月。黄芩生于向阳草坡地上,海拔60~1300(1700~2000)米。产于黑龙江,辽宁,***,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等地,中国北方多数省区都可种植。其以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
黄芩种植时间什么时候最好
用种子繁殖。春播的在“春分”至“清明”之间,夏播的在“夏至”到“立秋”之间。直播。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4cm,开1cm深的沟,将种子拦细沙,均匀地撒入沟内,覆土0.5cm,搂平,稍加**,使种子与土壤密切结合。保持畦面湿润,播后约10余天出苗。每亩用种量1.5-2kg。
如何进行黄芩药材的采收及加工?
黄芩一般在生长2~3年后进行药材采收,选晴天采挖,去掉茎叶、泥土晾晒,晒至半干时,每隔3~5天用铁丝筛、竹筛、竹筐或撞皮机撞一遍老皮,连撞2~3遍,撞至黄芩根形体光滑,外皮黄白色或**时为宜。
黄芩有哪些特性?
【性味归经】苦,寒。入肺、胃、胆、大肠经。【功效主治】
1.清热燥湿用于湿热泄泻,腹痛,发热,小便黄赤,常配伍白芍、甘草,方如黄芩汤;用于湿热痢疾,发热,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常配伍黄连、白芍、木香等,方如芍药汤;用于湿温发热,胸闷,腹胀,呕吐,苔腻,常配伍连翘、石菖蒲、茵陈等,方如甘露消毒丹;用于湿热下注,小便不利,尿赤,淋涩作痛,常配伍生地、木通,方如火府丹。
2.泻火解毒用于外感热病,壮热不退,烦躁口渴,尿赤,便秘,常配伍薄荷、连翘、栀子等,方如凉膈散;用于肺热咳嗽,痰黄黏稠,口干,常配伍瓜蒌、前胡、陈皮等;用于邪犯少阳,寒热往来,胁痛,口苦,咽干,目眩,常配伍半夏、人参、柴胡等,方如小柴胡汤;用于热毒疮疡,可与银花、连翘、黄连等同用。
3.止血用于血热**、鼻出血、大便下血、子宫出血,单用黄芩煎服即有泻火止血的作用,与生地、白茅根配伍使用尤良。
4.安胎用于胎动不安,恶心呕吐,心中烦热,腹部不适,不思饮食,常配伍白术、当归等,方如当归散。
【用量用法】3~12克,水煎服,或作丸散。
【禁忌】脾胃虚寒者忌用。
【按语】黄芩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为清热燥湿常用之品,用于湿热诸证,而尤长于泻肺经之热,故邪热犯肺,身热咳嗽,痰黄黏稠之证,为必用之品。本品虽以清肺为主,但经适当配伍,可清诸经之热:配柴胡能清透解热,配桑白皮则泻肺火,配黄连则清热泻火而燥湿,配白芍则清热止痢而除痛,配白术则清热补脾而安胎。
枯芩善清肺泄热,泻肌表热;条芩能清下焦大肠热,善治泻痢;清炒黄芩可减寒性,免损脾胃功能,多用于安胎;酒炒黄芩,上行以清上焦湿热,风热有痰者宜用;黄芩炒炭,清热止血,广泛用于热迫血溢之**、便血、崩漏、胎动漏血等证。
【类药鉴别】黄芩与石膏均能清热、泻气分实火。然石膏辛甘大寒,重在清解,清热解肌透热,有热除津生之妙,其治偏在肺胃气分实热、燥热;黄芩苦寒,重在清热燥湿,有热去燥除之用,并能凉血止血、安胎、泻火解毒,其治在上中下三焦气分、血分实火、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