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水田种什么桑树好养殖的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强桑一号种植方法?(强桑一号种植方法图解)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强桑一号种植方法

       1 合理稀植  强桑1号是用浙江的大种桑作母本、桐乡青作父本,进行人工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生、中熟、高产、抗性强的优良桑树新品种。其生长势旺盛,叶片大,光合作用强,适当合理的稀植有利于发挥桑树品种的特性。  在丰产前栽植密度越高,桑产量也相应提高,水田以10 500~12 000株/hm2为宜,旱地可适当密植12 000~13 500株/hm2。  2 树形养成  强桑1号桑品种树形直立、树冠紧凑。当年种植后,离地40~50 cm定干后,连续进行2年春伐,可以促进枝干生长粗壮。离地65~70 cm定拳,根据栽植密度留3~4个拳,每拳留2~3枝,可以保证冬季桑园有效条达6 000条以上,总条长在10 000 m以上,为培育丰产型树形奠定良好基础。  3 肥培管理  强桑1号桑品种生长势旺,桑叶产量高,需要充足的肥水,根据生产100 kg桑叶需纯氮2 kg的标准,养一代杂交种用叶对氮、磷、钾的需求量按10∶4∶5的比例进行配方施用;桑园施肥的总体要求做到适施春肥、重施夏肥、追施秋肥、冬施土杂肥;每个季节根据桑树对肥水要求不同,合理配比肥料用量,春、夏、秋、冬肥施用比例为20%~30%:40%~50%:10%~20%:20%,可以充分发挥品种高产优质的潜力。因为新品种比荷叶白发芽早,所以整枝、修拳、剪梢等管理工作宜于每年春节前完工,以便减少养分流失,提高桑叶产量。

水田能栽植什么树种?

水田里可以种的树有垂柳、水杉。柳树的形态特征如下:乔木或匍匐状、垫状、直立灌木。枝圆柱形,髓心近圆形。无顶芽,侧芽通常紧贴枝上,芽鳞单一。叶互生,稀对生,通常狭而长,多为披针形,羽状脉,有锯齿或全缘;叶柄短;具托叶,多有锯齿,常早落,稀宿存。葇荑花序直立或斜展,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稀后叶开放。

桑基如何种植?

强桑一号种植方法?

(一)桑苗种植法  1、种植办法  种前先用磷肥加黄泥水浆根,提高成活率。坡地及半旱水田平沟种,水田起畦种,按上述规格拉线种植,种后回土至青茎部,踏实后淋足定根水。  2、淋水及排水  种后干旱时要及时淋水,渍水则及时排水,发现缺苗及时补上。  3、施肥、除草  新梢长到3—4寸高施第一次肥,亩施粪水+尿素7—10斤;长到5—6寸高结合除草施第二次肥,亩施农家肥500—1000斤+复合肥40斤+尿素20斤,肥料离桑苗3寸远,以免烧死桑苗,要开沟深施回土。施第二次肥后可喷禾耐斯都尔等旱地除草剂一次,注意不能喷到桑苗;隔20天后施第三次肥,亩施生物有机肥100斤+尿素40斤。施这次肥后喷一次乐果+***,浓度为背负式喷雾器一桶水加乐果2盖,***2盖,不得喷其他农药,以免蚕中毒。
  (二)桑枝繁殖法  除了种桑苗外,尚可用桑枝繁殖,办法如下:  1、选地及整地:选土质肥沃,不渍水的旱水田为好, 犁好耙平。  2、枝条选择及种植方法  应选择近根1米左右的成熟枝条,种植时间最好是12月份冬伐时进行,随剪随种,提高成活率,种植办法有垂直法和水平法。  ①垂直法:把桑枝剪成5寸(3—4个芽)左右,开好沟后把枝条垂直摆好(芽向上)回土埋住枝条或露一个芽,压实泥,淋足水,保持20天湿润,用满膜盖,待出芽后去掉薄膜。  ②水平埋条法:这是一项新技术,对于无种子的良种最适宜,平整土地后,按规格开好约1.5寸深的沟,然后把剪成约2尺长的枝条平摆2条(摆2条是为了保证发芽数)回土约0.8寸,轻压后淋水,盖薄膜出芽后去掉薄膜。  3、植后管理  待芽长高5寸后,结合除草,每亩薄施农家肥300—400斤+尿素15斤。20天后再施一次,亩施复合肥60斤+尿素30斤,施肥后进行除虫。
  (三)直播套种成园法  这是一种快速成园,提高经济效益的新技术,具体办法如下:  1、播前准备:选择土质疏松,容易打碎的好地,犁翻打碎后,开好排水沟,按行宽2.1尺—2.4尺划线,沿线施入腐熟有机肥,与泥土翻匀,拨平地面。  2、播种方法:2—3月份播种最适宜,先将播桑行线3寸宽的泥土充分打碎充分淋水,然后沿桑行线点播桑种,亩播种量2—3两,(每3寸播3—6粒),用泥粉薄盖种子,最后盖草再淋水。行间套种黄豆、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不要离桑苗太近),套种作物可在播种的同时进行,也可适当提前,争取5月份收获完,以免影响桑树生长。  3、管理、播种后小苗阶段注意淋水,及时除草施肥除虫,套种作物收获后,及时施肥,不久就可养蚕。为了养树,当年不夏伐,冬季离地面1.5尺左右剪伐,按每亩6000—7000株(行距2.1—2.4尺,株距4—5寸),留足壮株,多余苗木挖去出售或自种,重施冬肥。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