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秋季养鸡要注意什么意思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养小鸡10天需要注意什么?(小鸡十天了可以放养吗?)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养小鸡10天需要注意什么?
小鸡体温比成年鸡低3℃,要10天后才能达到正常体温,加上雏鸡绒毛短而稀,不能御寒,所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必须依靠人工保温,雏鸡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1-30天的雏鸡都要保温,并放在清洁卫生的环境中饲养。30天以上的小鸡,羽毛基本上长满长齐,可以不用保温。
鸡的体温在40.8-41.5℃之间,所以必须在冬暖夏凉、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饲养,另外鸡的消化道短,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因此要喂给营养充足,易消化的饲料才能满足需要。
扩展资料:
幼雏阶段喂料不宜受餐数限制,应任其自由采食,以后逐渐减少饲喂次数,到20日龄后日喂4次即可。喂料不宜过湿,以能松散为度。喂量随着雏鸡日龄而增加,但每次不必喂得太饱(以八成饱为宜),以免引起消化**。
雏鸡的饮料配合。根据其营养需要特点:要求较高的能量和较高的蛋白质。
日粮中,谷实类(玉米、碎米等)为50~60%;糠麸类(米糠、麦麸等)为5~10%;油饼类(花生饼、豆饼、芝麻饼等)为20~25%;动物性饲料(鱼粉、肉粉等)为7~20%;骨粉、贝壳粉4~5%;食盐0.3~0.5%。
果园养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果园养鸡注意事项
果园养鸡注意事项:一、选好品种 果园养鸡成功与否,鸡的品种是关键。果园养鸡是放牧为主、舍饲为辅的饲养方式,所以应选择适应性强、抗病力强、耐粗饲、勤于觅食的地方鸡种进行饲养。同时应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确定选择适当的品种,一般应选用体型小的品种,如广东三黄鸡、广西麻黄鸡等;如供应春节市场则宜选用体型大的品种如星杂882等。而艾维茵、AA等快大型鸡由于生长快、活动量小、对环境要求高,不适于果园养殖。
二、调好温度 果园养鸡的最大特点是雏鸡脱温后就直接转入果园进行野外饲养,环境温度不稳定,因此育雏时要调节好温度,以适应果园环境。初生雏鸡体温比成鸡低1~3℃,抗寒保温能力差,育雏必须在育雏室进行,按不同季节、不同饲养量、育雏室大小、饲养密度、保温方式等合理调节温度。第一周保持在33~35℃、第二周 31~33℃、第三周28~31℃,逐渐过渡到自然温度后饲养一周,移入果园饲养。
三、设置雨棚 根据鸡群大小和果园面积,适当搭一些油毡棚给仔鸡避雨和休息。棚的质量要求不高,只要能避雨、避暑、补饲、休息就行,这是必备设施,对防止鸡群被雨淋打、烈日暴晒、意外惊动等非常重.要,不可缺少。
四、注意天气 冬季注意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夏天注意风云突变,谨防刮大风下大雨,尤其是开始放养的前一两周,随时关注天气预报,时刻观察天空风云的变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进行圈养或放牧。当然,放养三周龄后抗逆力较强,可适当粗放管理。
五、做好防疫 果园养鸡防疫灭病是关键。鸡的活动范围广,疾病防范难度大。因此要严格按照畜牧兽医部门按照当地疫病流行特点而设计制定的防疫程序进行严格的防疫和消毒。严格把握防疫的时间和剂量。特别是对马立克、新城疫、法氏囊、肾传支等主要传染病丝毫不能放松。同时,要做好定期消毒,闲置消毒,进场消毒,发现病鸡隔离饲养,避免交叉感染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六、控制密度 出温房后第1周龄以每亩果园放养1500~2000羽左右;第2周龄以每亩果园放养1000~1500羽左右;第3周龄起密度还应适当降低。果园内限定鸡群活动范围,可用丝网等围栏分区进行轮牧,放一周换一块。果园放养周期一般1个月左右,这样鸡粪喂养果园小草、蚯蚓、昆虫等,给它们一个生息期,等下批仔鸡到来时又有较多的小草、蚯蚓等供鸡采食,如此往复形成生态食物链,达到鸡、果双丰收。
七、做好补饲 鸡群可在每天早晨放牧前先喂给适量配合饲料,傍晚将鸡群召回后再补饲1次。补饲的量应依季节而异,如秋冬季节果园杂草和昆虫少,可适当增加补饲量,春夏季节则可适当减少补饲量。
八、小心中毒 由于鸡对农药特别敏感,所以在果园防治病虫害时要特别注意鸡的安全。防治病虫要巧妙安排,穿插闲置进行一是要选用低毒农药;二是将果园划定区域分片使用农药和轮牧。三是要在安全期内放养,即在农药毒性过后再进行放养,严防鸡只中毒。
九、严防鼠害果园里鼠虫较多,可采用养殖适量的猫和要定期人工灭鼠相结合的办法消除鼠害,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节约养殖成本。
十、适时销售 销售是产生效益的关键环节,一般而言,饲养40~50日龄,有市场销路,每羽有1、2元的利润就可以开始销售,体型小鸡饲养期宜短些,麻黄鸡、仙居鸡等品种,最好能120天内销售完毕,最长不宜超过140天,体型大的鸡主要准备过年过节,则饲养期宜长些,可在150~170日龄内销售完毕。饲养时间过长,周转期长,饲料的投放多、投入产出比下降,当然主要还要看销售的货源和销售的价格,有把握获利的情况下是可以再养一些。总而言之,产生饲养效益是饲养的目的。
什么季节适合养鸡
春秋两季养殖最好,温湿度适宜,但一定要注意防疫。季节其实并非主要的,科学养鸡,需要的是技术支持,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从建设鸡舍开始,要选在一些开阔,光朗的地方,干燥、给排水方便的
二鸡种的选择,最好是些管理方便的品种,如土鸡是首选
三、饲料的配制,要精粗搭配来结合
四 、消毒工作要常态化,做到日日记录,月月总结。
养鸡要准备并注意些什么?
养鸡要先准备好饲养场所,再选择要饲养的品种,根据鸡的生长情况进行合理的喂食,饲养过程当中要做好饮水与开食、环境温度与湿度、分群及巡查、驱虫、防疫等管理工作。养鸡禁忌有那些?
养**禁忌(一)禁与鸭、鹅混养 有的农户为节省场地,把鸡、鸭、鹅关在一起混养,这是不科学的。一是混养易造成疫病的互相传播,如鸭、鹅也能感染新城疫**,在一般情况下,**潜伏于鸭、鹅体内成为带毒者,不表现任何症状。若与鸡混养在一起,极易将**传染给鸡,导致鸡发生新城疫。二是鸡鸭鹅混养在一起,会使饲料利用率降低,因它们对饲料的营养需要不一样,如果同喂一种饲料,必然造成饲料利用率降低,浪费饲料。三是鸭鹅叫声大,而鸡喜欢安静,如果混养在一起,鸡受惊吓而影响产蛋量。四是鸭鹅为水禽,喜水,而鸡喜干燥,在饲养场地潮湿的情况下鸡易发病,所以三者不宜混养。
(二)鸡舍忌用红光灯 红光灯会抑制发育阶段的雏鸡和青年鸡的生长,推迟其性成熟,导致开产晚;红光灯能使种公鸡的性功能受抑,使种蛋受精率低。所以雏鸡、青年鸡和生产种蛋的鸡舍内不要安装红光灯。
(三)饲养员切忌频换外衣 鸡习惯了饲养员衣服的颜色后,会产生亲切感。饲养员一进鸡舍,即引起鸡精神振奋,食欲增强,采食量增加。如果饲养员突然更换外衣颜色,鸡群会表现惊恐、*动不安、食欲下降、采食减少。所以饲养员既不能频换外衣,也应尽量不让外人进入鸡舍,以免人为地造成减产。
(四)补钙忌喂生蛋壳 有的农户习惯于用生蛋壳喂鸡,目的是给鸡补充钙质,以促进生产和多产蛋,殊不知,作用恰得其反。因为蛋壳内外常附有细菌和**,鸡吃后易得胃肠病或传染病。
(五)产蛋高峰禁打预防针 鸡进入产蛋期,其机能的生理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这时如给鸡注射**或菌苗,会打乱其规律,是产蛋下降或呼吸道疾病。再者,鸡在产蛋期没有一个安静的环境,给鸡打针会因受恐惧患应激综合症,导致产蛋减少,食欲下降。给鸡打预防**针最好是在开产前或停产后进行。
(六)驱虫禁用敌百虫 敌百虫为广谱兽用驱虫药,对猪**等大家畜均安全有效,而鸡应禁用。原因是:敌百虫属于有机磷药物,鸡嗉囊内多为碱性环境。敌百虫在碱性液态中,可生成挥发性很强的***,其毒力要比敌百虫大10倍以上。鸡服敌百虫后最易导致中毒。鸡驱虫时可选用驱虫灵或左旋咪唑片,效果很好。
(七)免疫期禁用消毒药 有的养鸡户在免疫接种期间,用消毒药饮水拌料,结果使免疫失败,鸡群发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消毒灵、强力碘、抗毒威、复合酚等消毒药,对鸡舍环境和鸡体的 多种病原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出现免疫失败的后果。因此使用消毒药在鸡舍免疫接种前后2天停用。
(八)圈舍禁垫草木灰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与鸡粪混在一起容易气化学反应,生成氨气。直接**鸡的呼吸道,轻者可使鸡呼吸道分泌物增加,生长发育受阻,产蛋率下降,重者引起喉头水肿,出现坏死性支气管炎、肺出血等急**症,甚至造成死亡。(江苏省沛县尹庄路57号养殖办 赵从民
邮编 : 221600)。
摘于:《农村养殖技术》第2005年,第02期,第15页。
养鸡应注意什么?
养鸡,要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这样鸡才长得好,下面就说说养鸡需要注意哪些事项。01
预防针从小鸡出生时起,就要定期打预防针,这样鸡才不会发生疫情,健康地长大,避免造成巨大的损失。
02
鸡舍鸡舍要建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冬天要注意保暖,夏天要注意防晒,而且鸡舍要经常打扫,干净卫生的环境才有利于鸡的健康。
03
大小分养要根据鸡的不同大小,将它们分开养,这样就不会出现小鸡抢不到食的情况,使每只鸡能有足够的营养长到成年。
04
散养养鸡不应该只在鸡舍里养,还要定时让它们到草地上去啄食昆虫和小石子,这样不但肉质鲜美,还能增加小鸡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元素,使鸡肉更有营养。
刚从鸡场买回来的母鸡,大约两斤重,买回家喂食它不吃,一丁点都不吃,怎么办?
刚刚买的都这样,1天左右就没事了什么时候养鸡最适合
养鸡是生产鸡的关键环节。虽然可以全年育雏,但不同育雏季节的育雏效果和产仔率有显着性差异。因此,选择合适的育雏时间是搞好养鸡的前提。一般情况下,孵化时间的选择应主要考虑育雏条件和成虫的生产力。设备条件差,管理粗放,主要目标是考虑自然气候条件,如果孵化条件好,管理好,则主要目标是追求成年期的生产力。为了选择一个较好的孵化时间,下面介绍了每个孵化期的优缺点。
一、春季雏鸡。3月至4月中旬孵化的雏鸡称为春幼。在此期间,气候温暖,对孵化非常有利,雏鸡的成活率很高。新鸡可以在8月和9月开始生产,这可以弥补淡季市场新鲜鸡蛋的短缺,经济价值很高;第一个生物产卵年很长,到第二年九月才能更换羽毛,可以获得可观的繁殖效益。然而,三月的气候仍然很低,需要取暖保湿,孵化成本也更高。
二、晚春雏鸡。4月下旬至5月孵化的雏鸡被称为晚春雏鸡。在此期间,气候温暖,管理方便,雏鸡的成活率较高,雏鸡的价格也较低,选择优良个体也很方便,而且孵蛋成本较低。9月下旬至10月期间,新鸡仍处于羽毛变化季节,第一个生物产蛋年也较长。
三、霉雨雏。6月份温湿度高,不利于孵化,球虫发病率高,严重影响雏鸡的成活率。到了孵化阶段,刚好在炎热的夏天,蚊子叮咬,对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冬季过后,气候寒冷,日照时间短,新鸡很难在适当的时候开始,一般需要等到第二年春天产卵,第一个生物产蛋年只有半年左右,开盘期正好赶上市场鲜蛋高峰期,经济价值较低。
四、夏雏。7月和8月孵化的雏鸡称为夏雏。夏季温度高,繁殖鸡体弱,孵化雏鸡生命力差,此时蚊虫危害严重,不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容易生出刚性鸡;新鸡要到第二年春季初才能开始生产,第一个生物产蛋年短,繁殖效益差,一般不使用。
五、秋雏。9月至11月孵化的雏鸡变成秋雏。秋天新鲜,气候干燥,适合雏鸡生长,成活率高。新鸡将能够在春季初产卵,产蛋率较高。然而,由于鸡身没有完全发育和成熟开始产卵,所以鸡蛋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标准的蛋重,而到秋季换羽毛停止产卵,第一个生物产蛋年是很短的。
六、冬雏。12月至次年2月孵化的鸡称为冬雏。冬季气候寒冷,温度长,孵化成本高。鸡是在室内培育的,缺乏阳光和锻炼,需要长时间的孵化条件和良好的管理。然而,新鸡的产蛋期较早,可从5月至7月开始。在良好的喂养和管理条件下,该年它们不会改变羽毛。第一个生物产卵年需要很长时间,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