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养蝎技术难点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蝎子的养殖技术(蝎子的养殖技术及管理技术)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蝎子的养殖技术
求蝎子养殖技术
人工养蝎的技术要求:
人工养蝎就是要创造适合蝎子生长的温度、湿度环境,这些环境经过努力都能实现,不存在什么高深的技术理论,即使你不识字,经我们当面指导,短时间内即可完全掌握,只要肯下工夫、潜心钻研蝎子养殖技术,不怕吃苦受累,人工养蝎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蝎子的饲养管理
1.保持适当温度:温度低于15℃,蝎子处于冬眠状态,停止或放慢生长;温度高于40℃,蝎子拼命外窜,以至死亡。因此,温度保持在25℃~30℃为蝎子生长发育的最佳温度。
2.控制好湿度:蝎子喜干燥,怕潮湿。最佳的空气相对湿度为45%~50%。沙土的含水量在15%~20%之间,以沙土不干不湿,人不感到蝎室气闷为宜。要特别注意的是沙土不宜过于潮湿,否则蝎子会生粉螨虫病,导致死亡。
3.供足饮水:养蝎成功与否在于饮水。如果供水缺乏,蝎子过于干燥会造成相互残**亡。因此每天可用海绵吸足清水或冷水放入蝎池中。每隔3天~5天可在蝎子饮水中加入一种抗菌素类药物(土霉素、磺胺等),每片药对4千克左右冷开水,调匀后吸到海绵上,放入蝎池即可。
为什么很多人蝎子养殖失败 都哪些原因
主要原因有,蝎子养殖周期长,长得慢,养的少,技术不到位,蝎子成活率低,总体下来,不如上班
现在养蝎子前景到底怎么样啊?
现在不行了,都在走下坡了---现在推荐的那些人都是骗子
蝎子晒干可做药材,但骗子推荐的都是普通蝎子,不是可做药材的蝎子
现在能做药材的蝎子,全过都不好找
---还有,可以给养鸡场**食物,但这个你点自己联系,但大部分养鸡场都自己有饲料和骨粉,不许呀蝎子,所以,现在蝎子养了不大好卖。而且蝎子一旦越狱,容易把人吓坏了。
微控养蝎新技术是真的吗
由于蝎子的市场前景太有**力了,加上市场售价不断攀升,并且不愁销路,因此吸引了大批的养蝎爱好者前赴后继,投入到养蝎的行业中来。很多养蝎爱好者从最初的仿自然养殖法,到今天的小区单元式养殖等等,各种养殖模式是层出不穷,在众多的养殖模式中,有的己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但是,为什么养殖成功者却廖廖无几呢?据调查得知,几乎所有的养蝎者均未攻克蝎子自相残杀、流产、自食幼仔、和人工养殖密度大易发病、以及吃活食的习性这三大难关。可想而知,这三大难题不解决,就是再好的模式,再好的种蝎又有何用? 因此,采用传统方法养殖99%失败是必然的。十几年来,武汉急您思生物科技公司科研人员围绕这三大技术难题,经各种养殖模式、各个品种的实验,终于成功的探索出【微控养蝎新技术】。该技术的成功,彻底的改变了蝎子凶残的本性,让蝎子变得温柔可爱了,从此不自相残杀,不自食幼仔,也没有流产现象,成活率空前提高,最让人高兴的是:蝎子没病了,吃活食的时代结束了,不需要另外饲养活食了,让蝎子养殖变得简单了。养殖成功率从传统养殖 失败的占99%,到现在的养殖成功的占99% 可说是跨世纪的大突破。该技术可用于各种养殖模式,各类新老品种 包括野生蝎等等。
蝎子怎么养?
一、场舍建筑及设备蝎子怕强光喜*暗,蝎场应建在背风向阳、采光面大、排水良好、清洁安静的地方,同时避开有可能施用剧毒农药的地方,切忌在家禽、鸟类、壁虎、晰蝎、青蛙、老鼠等天敌出没的地方养蝎。蝎子养殖方式很多,小规模的有盆养、缸养、箱养,大规模的有池养、房养、蜂巢式养殖等。不论哪种养殖方式,基.本原则是模拟蝎子的自然生活环境,为蝎子创造舒适的生活条件。
(一)池养蝎池可建在室内,也可建在室外,普通建池尺寸为高0.5米、宽1米,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池外壁可用少量灰浆堵塞砖缝,防止蝎子从缝隙中外逃。池面内侧近顶口处,在涂抹的灰浆干燥之前,可镶嵌玻璃、瓷片等光滑材料,防蝎从顶口外逃。在池中心离四边1 5厘米左右用砖瓦、石块平垒起多层留有.1.5厘米左右空隙的垛,供蝎子栖息。
(二)箱养用木板制成或直接利用废旧的木箱、塑料箱,箱口四周围-圈塑料膜或玻璃条,防蝎子外逃。箱底铺2厘米沙土,在土上放一些砖瓦、煤渣供蝎子活动和栖息。
二、选种
选择体壮、个大、活跃的蝎子做种蝎。每平方米养殖2 ~ 3龄蝎3000只,4 ~ 5龄蝎1 500只.6龄蝎800只,种蝎600只。蝎窝内放土坯,要有空隙,以便于蝎子栖息和繁殖。
三、饲料
人工饲养蚯蚓是蝎子饲料的主要来源。挖土坑,坑内埋入牲畜肥,小动物尸体及比较肥沃的土,引入蚯蚓做种,经常浇水,使坑内保持潮湿,待其繁殖到一定数量后定期挖取出来,先用沸水将其烫死切碎后放于食盘上喂蝎。每次投喂量不宜过多.以免剩余后腐烂变质。也可以入工养殖黄粉虫和土元。在蝎子的生长期,可3天喂一次。虽然蝎子吃一次可数天不饿,但它们不是同日饥饿,同时采食,所以最好坚持天天喂料。投料量要适中,以第2天观麝略有剩余为宜。
四、繁育
人工养蝎一般仅需10~ 12个月即可性成熟。蝎子雄、雌的比例以1: 3为宜。蝎为卵胎生动物,受精卵在母体内约经40天完成胚胎发育,产出仔蝎。由于蝎是变温动物,自身不能维持体温,人工养蝎时必须加温。母蝎产仔均为一次性娩出, 平均每胎可产30只。
拓展资料:
蝎子的常温养殖
光照:蝎棚应建在地基高、阳光充足的地方。有阳光的地方,蝎子少有病害,螨虫也无法生存。
湿度:蝎体内含水量约为体重的40%,-般情况不会因缺水出现生理**变。久雨久旱空气干燥季节,可向蝎垛.上面的蓄水池内加水,使窝土湿润;大雨天气用塑料布盖上蝎棚,以免棚内有积水冲坏蝎垛。切记:蝎子靠吸潮补充水分,不适宜直接喝水。蝎子活动场地应稍偏于潮湿,空气相对湿度以80%为宜。栖息窝*湿度不要过高,冬眠要避免冻害,湿度以10% ~ 12%为宜。窝中土壤含水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蝎子的生存。
蝎子养殖技术
蝎子的引种技术 一、 引种的时间: 常温养蝎的引种时间应安排在春末夏初或秋季。其中以春末夏初引种为最佳,因为此进冬眠的蝎子已出蛰,度过了“春亡关”,并且成年雌蝎已进入孕期,能够当年产仔,引种当年能够受益。 二、 种蝎的来源: 一是就是捕捉野生蝎或购回野生蝎做种蝎。 二是到人工养蝎单位或个人处购买。对于初养者来说,以野生蝎作种蝎的做法不可取。 三、 种蝎的挑选: 引进种蝎时,要对所引之蝎有详细的了解,如种蝎的品种、蝎龄、雌蝎是否有孕等。根据需要择优选购青年蝎、成蝎或孕蝎。公蝎应挑选体格强健、体色光亮、活泼有力、性欲旺盛的作种蝎。母蝎应挑选个大、体长在4.8厘米以上,肢体无残缺,健壮,行动敏捷,静止时后腹部卷曲,前腹部肥大,皮肤有光泽的作种蝎。一般春天的母蝎,只要前腹部肥大饱满,呈浅灰色,体长在5厘米左右,产仔率都比较高,而且产期早。身体太短的母蝎,即使是腹大、色正,也不要轻易挑选作种,因为其繁殖期往往较晚,不能满足作种要求。 四、 雌雄的搭配: 部分养户引种时为了多获仔蝎而只选雌蝎不要雄蝎,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根据蝎子的交配规律,雌雄蝎比例按2~3∶1进行搭配为宜。 五、 种蝎的运输: 一般引种工具为纸箱和无毒的编织袋,装运时的适宜密度为每袋500只。运输时先将种蝎装入洁净、无破损的编织袋后扎口,再放进底部有海绵或纸板、纸团等的纸箱内,然后在纸箱内放入几块湿海绵块,以调节箱内湿度。另外,纸箱上部四周要打几个通气孔,以便通风透气。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剧烈震动。夏季运输要注意防高温,冬季要注意防寒农业大棚如何正确养殖蝎子
我也是大棚养殖蝎子,有大棚,有温室,怎么养殖蝎子
蝎子养殖技术
(一)、盆养:选内壁光滑的瓷盆或塑料盆,在盆底垫有1至2寸厚的土,拌水压平、压实,然后在土上面用砖块或瓦片或土坯垒成留有许多缝隙的假山供蝎子栖息。(二)、箱养、没有放过化学农药的废旧包装箱均可使用,大小不限,养殖方法与盆养一样,不同的是箱内壁四周钉有2寸宽的塑料布,以防蝎子逃跑,凡是光滑面,蝎子爬不动,跑不了。
(三)、池养 、用砖池或水泥池都能养殖(室外养殖要搭棚盖,以防雨水),规格视引种数量而定,一般池长1米,宽06米,高0.5米,在池底垫有1至2寸土拌水压实,压平。在压实的土上面又垒有蝎窝,池口四周边缘钉上条宽为2寸左右的塑料薄膜条。
(四)、坑养、坑养形式在北方较为普遍,建坑深度为1米,面积大小视投养蝎多少而定,挖好坑后,也要用瓦片和碎石垒于坑内,供蝎子活动,防逃方法参照池养防逃措施。坑养的优点是利用坑内适度的潮湿的空气,满足蝎子对空气湿度的要求。
(五)、架养、居住条件比较紧张的养殖户,可利用空间,饲养管理也比较方便。制造养殖架可采取任何木材作框架,规格大小根据空间位置而定,一般长3米左右,宽为0.5米,每层高0.5米,其它同池养方法一样。
(六)、墙养、房养,散养缸养参看尾面图。
(七)加温养殖
(1)、加温设备,用煤炉、火墙、电暖气、水暖气等,无论结采用那种加温方式,温度和温度都要达到要求,同时加温方式和规模取决于饲养数量,要求薄膜布封窗,不能有漏洞和缝隙,职用煤炉加温,要通过铁皮做成烟道排出烟气,为了使热量最大限度地散发在室内,管道宜长些,尽量多拐几个湾,如果饲养量大,可采用透明塑料大棚养殖,棚内用瓦片土坯等垒假山,棚体规模和构造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了加强保温,棚外可加设风障,薄膜加盖蒲帘,整个棚体要严密,蝎子对恒温要求不高,一般昼夜温差范围为5℃-8℃,根据外界气温变化及温室内的温度情况适时调节火候,增温或降温,一般白天开炉增温,晚上加足燃料即可,恒温温度在35℃-38℃,空气相对温度60%-75%(在北方加温时间长些120天-150天,在南方有的一些地方无须加温)采用加温方法,就可以打破蝎子冬眠的习性,一年四季照常生育繁殖,8-10个月仔蝎便可以长成蝎,母蝎在一年之中便可以繁殖。
(2)、常温养殖,从清明到白露是蝎子全年生长繁殖的最好时期,清明节前后气候逐渐回升,消化能力也不断加大,夏至至处暑期间活动最为活跃,是生长繁殖交配的高峰期,秋分至霜降气温逐渐下降,其间蝎子食量猛增,尽量吃饱肚子,并把所获取的脂肪性营养贮积起来,以便供给休眠期和复苏期的营养消耗,气温开始上升,蝎子开始苏醒出垫。
二、蝎子的生活习性
蝎子喜欢*暗潮湿,怕风,怕光(活动场所偏湿些,栖息*窝稍干燥些),昼伏夜食,下午6-8时左右活动觅食,生长繁殖的最佳温度35℃-38℃,空气相对湿度60-75%,5℃以下处于休眠状态,(零下25℃的地方,只要蝎子在窒内养殖或在1米深的**坑养殖,都不会冻死),蝎子的寿命8-9年,生育能力6年左右,每平方米密度为800只左右。
三、饲养管理(一)、
(1)、春管:春季要注意惊蛰前后的管理,这时气温较低蝎子虽然开始复苏,但是活动能力差,消化能力不强,过早给食往往使蝎子消化**一般5天供食一次。
(2)、夏管:夏季是蝎子的活动旺季,除注意供给足够的食物外,还要注意卫生,发现腐烂的尸体及没吃完的腐饲料清理出去,每二天投食一次,并要给水喝,把碗口大的海棉用水浸湿放在窝内或用砖头瓦片浸湿放进去都行,在养蝎室在无风的天气,应打开窗门,以便通风。
(3)、秋管:八九月份产出的幼蝎,入冬前要做好分群工作,多喂动物性饲料,增强体质,储备体内能量,其它各龄也是如此以便越冬,并要注意降低活动场地的温度。
(4)、冬管霜降以后,随着温度下降,钳蝎停止活动和吃食,开始进入冬眠,冬眠后要注意防冻工作。
(二)、不同蝎龄的管护:
(1)、幼蝎的管理,小蝎出生后约5天(当35℃-32℃时)在母背上蜕第一次皮,成为二龄蝎,再经5-7天离开母背,刚离开母背的小蝎,食欲大振,投食必须充足,小蝎在48小时内便可以吃掉约20毫克的小虫,以后吃的次数减少,大约1个月内可吃小虫约6只(每只按8-10毫克计)小蝎体重增加24毫克,一般投喂小黄粉虫,小地鳖虫,或蝇子类等。
(2)、成蝎的管护,在生长的产仔的过程中,成蝎对饲料的质量和量要求比较高,这时一般以昆虫,肉食为主,增加供料的次数,7-8月母蝎陆续产仔,产后成蝎要雌雄混养便于交配。产仔时温度一般在35-38度,在这样的温度范围内,不但产仔快,产后幼蝎成活率也高,母蝎产仔前不要受到惊挠以便顺产。
(3)、蝎子交配在一窝蝎子中,要求比例1:2即1公2母,实际蝎子交配生理是一条雄蝎1次只能和1条雌蝎或二条雌蝎子交配,蝎子生太平衡本身就公少母多,原因是在交配过程中雄蝎有时被雌蝎咬死。
四、蝎子的繁殖蝎子为卵胎生,受精卵在体内约40天完成胎胚发育,产出仔蝎,蝎在胎胚发育过程中需要温暖的环境,在临产时,第三,四足伸直,第一,二对足向内合抱,头**及前腹部向前倾斜近于地面,栉板下垂,生殖打开,小蝎依次产于两步足合抱内,一般不接角地面,每产4-5只为一批,小蝎刚娩出时,附肢和尾部折叠于腹部,形成一个椭圆形,像大米料一样,当小蝎体表的液体干后,便伸展活动,沿着母蝎的头**和触肢爬至母背上,环境适宜,母蝎每间隔半小时左右产仔一次。蝎子一般一胎可产30-50只不等,也有产20多只的,一般平均产30只左右, 在产仔时如受到干绕,有的母蝎将小蝎抛掉,产完小蝎,最后还产下几粒高粮米大小的黄褐色颗粒,这是死胎,有时所产的小蝎长时间不见活动,这是死籽,主要是环境长期于燥在临产前受到损伤或其它物理性伤害所致。蝎子在负籽其间不吃不动,全神贯注在临护着它的幼仔,免受意外伤害,若小蝎离去,母蝎会用强大的触肢将小蝎轻轻的钳住,诱导它重新返回背上,特加别在产仔前一定要母蝎吃饱。小蝎在母背阶段,不吃不喝,靠体内的卵黄为营养,一龄小蝎体重长一厘米,*白色,体胖有规则地排于母背上。
五、交配和产后管理蝎子在交配期能量消耗较大,因此在交配前,对雌雄蝎供给充足的,营养丰富的食物,促使蝎子受精后的胚胎迅速发育成长,雄蝎继续能给其它母蝎交配。雌蝎在产仔前,进食量小,不爱活动,母蝎产后的负仔期间,一般不吃不动,伸出两只触肢,竖起尾刺,保护着背上的仔蝎,这时要保持一个安静环境,不要惊动,产后7至10天左右,仔蝎离开母背,**生活,这时给于充足的食物,使母蝎恢复体力,为再次繁殖打基础。当仔蝎离开母体后,发现有前腹部干瘦的母蝎外出活动这即是繁殖后的母蝎,用夹子或竹筷夹出来,连续几个晚上可将大小蝎分离出来,也可利用自动分离滑梯,就是指大蝎池前面设一玻璃档板,玻璃档板与小池地面留一细缝,只有小蝎能通过细缝进入大蝎池,从而使大小蝎分离。蝎子产仔时,把临产蝎放在一个容器,随时观察,发现产下仔蝎爬上母体背部及时用筷子或夹子在母蝎尾巴上一夹,放在另一个养殖器内,养殖器内垫土,上面放几个小石块或小纸团盖上纸板,作用是进出的背仔蝎行走放便,不易掉背,同时要投放饲料让母蝎子吃,这样过10-15天小蝎子脱离母体**生活,投放小饲料,并把大蝎排出放在大群内。
六、蝎子的饲料来源
(1)、透捕鲜活虫,可采用荧光灯或黑光灯,灯下装积虫漏斗,漏斗下口通入集虫箱,诱虫季节一般从谷雨到霜降,诱虫时间在晚8-12时。
(2)、食饵诱捕法,此法多用来诱获鼠妇虫,凡在*暗潮湿并有食物碎屑的地方,都有大量晒息潮虫,所以在潮虫经常出没的地方,将搪瓷盆卧放到**,沿口和地面相平,内放炒熟的黄豆粉,麦或食物碎屑、菜叶等,每晚都能诱到一定数量的潮虫。
(3)、地鳖虫饲养方法,用砖池或木箱在饲养在池或箱的四周钉塑料布条的一圈,以防虫子逃路,池内填入10-13厘米厚的肥沃的土,将地鳖虫或,卵鞘分别引入池内,池上加盖防雨遮光,池中土经营保持湿度,使卵鞘自然孵化,每隔3-5日往池内投放适量的青饲料一次,视其繁殖,生长状况,定期筛迁收获后投放于各龄养蝎器内,任其自山采食。
(4)黄粉虫的养殖方法(面包虫),成虫:长椭园形,背面为黑褐色腹面为赤红色,幼虫:长圆筒形,体壁光滑,有弹性,黄褐色蛹:初为*白色,双后逐渐变为**,经常浮在饲料表层,黄粉虫从卵产出到性成熟约70天。0℃以下休眠,25℃-32℃生长发育加快,幼虫经蜕皮8次变成虫蛹,蛹在25℃左右经一周后变为成虫,蛹期需放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黄粉虫属杂食性,吃麦夫、玉米皮、面、谷物类、蔬菜瓜果,梧桐叶,豆科植物经及各种昆虫体等。养殖设备用塑料盆,或做长0.6米,宽0.5米,高0.15米木箱,底部用纤维板或交合板,在箱的四周钉上塑料布条,或用油漆涮光滑,以防逃跑.需要木箱数量视其养殖黄粉虫多少而定,投放饲料如表皮的厚度应在1寸以内,因黄粉虫本身饲养密度大产生热量,太厚易发热,投放饲养要看吃完没有,如吃的都拉成屎(颗粒状)应及时筛出去再加喂饲料。成虫的养殖木箱与幼虫的木箱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成虫养殖箱底部钉铁网,网孔2-3毫米,使成虫将卵产于网筛下面,网筛下面垫一层接卵纸,过一周孵化出来小虫子再倒入养殖器内投喂饲料,幼虫、蛹、成虫,要分开饲养,以免相互殊杀。对于死去的幼虫,成虫,蛹要及时清理出去。以免腐烂变质,并及时清理筛掉幼虫的蜕皮壳和粪粒。
(5)稻草育虫,把稻草切成2-3厘米长,晒干用开水浇汤,然后埋入15厘米深的土坑,盖上6厘米厚的污泥,再用污泥土封好封严,每天堆上浇一次水,半月左右,翻开采集,采集完照常封好,再浇水,可连续用4-5次。
(6)其它方法还有牛粪育虫,人工养殖蚯蚓,人工养殖蝇蛆等,各类动物肉及下脚料等。
(7)植物饲料,糖、麦夫,面类,这类饲料不能直接投喂,像蒸馍一样蒸熟。弄碎和动物饲料混合在一起或炒熟混合投喂。
七、种子的引进及投放方法在北方以春夏秋引种为宜,在南方一年四季除元月份外,其余时间都能引进,引进蝎种时最好引进近年优化的品种,到外地引进主要向人工养蝎的单位和个人购买;如引进的种蝎不同一场所,需在种蝎合群前一周内,各喷洒有同一气味的物质,以便合群后互相认可,避免撕杀,咬斗。
八、蝎子的病害防治及天适敌
(1)黑腹病,蝎子患此病后导致前腹部变黑而死亡,其病多系蝎子吃过不清洁发臭的食物或水而引起的,防治办法,主要是讲究卫生,清除烂泥或污水。
(2)黑霉病,因窝内湿度过大所致。主要症状表现为:足步不能紧缩,后腹不能蜷曲,全身柔软,行动呆滞,不吃食物,前腹面有小黑斑点。可用0.25克的金霉素片,研粉加水400毫克,夹着病腹强迫其饮用药水,连续3-4天。同时用0.1%高猛酸钾喷洒。
(3)干枯病,蝎子患此病后,尾巴枯萎发白,无光泽,主要原因因为蝎窝内缺少水份,过于干燥,长时间得不到水,防治办法,应及时采取给蝎供给水份,并保持窝内一定的湿度。
(4)消枯病,蝎患此病后,常表现身体干燥无光,不爬行,失去平衡,遇食**呈恐惧装,主要原因是窝土过干,蝎子过份饥饿后暴食引起的,可用酵母3片和土霉素1片研粉加水,夹着病蝎后腹部强迫饮其药水,每天两次,持续3-4天。
(5)天敌有鼠,蚂蚁,壁虎等,在养蝎场所内不能有老鼠及壁虎,蚂蚁的防治方法,用开水或农药,肥皂水灌入蚁*,并捣毁。如在墙缝里,可用针管注入***用水泥堵塞。也可用氯丹粉50克加粘土25克,用水调成浆状,用毛笔或刷子蘸上后,在蝎子栖息的周围划一条线即可。也可用肉骨,糖屑等诱杀。
九、蝎子的采收与加工
(一)采收池养、坑养、箱养和架养的采集方法是:用笤帚将蝎窝内的蝎子扫入铁小簸箕内,倒入塑料盆或桶内,再将窝内的瓦片逐块掀起全部扫出来,然后再按原样放好,再把选留的种子投进去其余的都可加工。大型养殖及房养的收捕办法是:用喷雾器将白酒洒喷于蝎房内,关闭好门窗,仅留墙基脚两个出气孔,经过半小时左右,蝎便会从出气孔逃窜出来,在出口处放一个大塑料盆,蝎子鱼贯而出,掉入盆内。
(二)加工
(1)淡全蝎的加工方法:淡水蝎也叫清水蝎,首先把蝎子倒在盆内,加凉水把蝎子淹没为止,过4小时后捞出,倒在开水锅内,水的多少淹没蝎子为止,用沸水煮25分钟左右,捞出晒干或*干,然后装在纸箱或无毒的袋内待售。
(2)咸全蝎的加工方法,咸全蝎也叫盐蝎,先把食盐用沸水容解待凉后把活蝎子倒进去盐水淹没为止,浸泡6小时左右(每10斤蝎子用食盐3斤),然后把盐水及蝎子同时倒入锅内,用沸水煮20分钟左右便可捞出,摊在草席上,放在通风处*干待售,不能放在阳光下暴晒这样会起盐霜。
十、蝎子蜇伤后的处理方法
(1)用浓肥皂水或洗衣粉浸洗伤处5分钟,疼痛感便会减轻,再继续泡半小时,则痛感会消失。
(2)用浓度较大的高酸钾水浸洗伤处。
(3)用活蜘蛛或蜗牛捣碎敷伤处。
(4)用清凉油涂伤处。
(5)用活蝎两条捣烂,拌菜油或花生油涂敷。
(6)用中药附子磨碎后加醋凋成法涂敷。
十一:提取蝎毒方法简单的取毒方法是:用一金属夹紧紧夹住两个触肢中的一个,但不要夹破触支,这时会看到尾刺处有毒液排出,但最好用电**取毒。可用常用的药理生理实验多用仪,使用连续感应电**档,调频率到128赫兹,电压6-10伏特。用一电极夹住一个触肢,一个金属镊夹到蝎子尾第二处,用另一电极不断接触金属夹。若不起反应可在电极与蝎体接触的部位滴上生理盐水,然后用50毫升的小烧杯收集尾刺所排出的毒液,将毒真空浓缩成干品。干毒呈灰白色。266只蝎产毒91.5356毫克。每只蝎产干毒0.3443毫克。隔半月取毒一次,在自然温度下,4-9月份为采毒旺季,气温低时,蝎子排毒量很少或不排毒。(提取蝎毒最好购买一台提毒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