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丝瓜种植成本和利润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丝瓜怎么种植(丝瓜怎么种植发芽快)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丝瓜怎么种植
丝瓜是一种四季生长的作物,但是在定植的时候要根据所在地区的环境和温度来确定定植时间,同时还要做好水肥施入和田间管理,及时施入水溶肥,这样才能保证丝瓜的优质、高产。
丝瓜四季均可种植
春季种植丝瓜一般选择在清明节以后,这个时期气温逐渐回暖,是比较适合丝瓜生长的,如果在南方则可以提前到立春前后种植。
夏季种植丝瓜可以选择在5-6月份,因为夏季气温比较高,所以还是选择耐温比较好的品种进行种植,避免高温带来的环境差异导致减产。
秋季对于丝瓜来说是比较适宜的,这个时候种植丝瓜可以在前一批作物收获完之后就进行播种,这样能在低温来临之前完成一次采收。
冬季的丝瓜种植基本都在大棚内进行,时间在11月左右,冬季种植丝瓜要注意棚内温度和湿度保持,给丝瓜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做好施肥和管理
丝瓜在定植前要做好浸种催芽,丝瓜种子在播种之前需放置太阳处晒2-3天左右,然后将种子浸泡在磷酸三钠中消毒,大约15分钟左右,再放入70℃左右的温水中,将种子搅动,等水温降至25℃时浸泡5小时左右即可。
播种完成之后,丝瓜的追肥很重要,我们除了日常的水溶肥施入之外,还可以加入一些微生物菌剂,这样能够改善土壤环境,让丝瓜的根系得到很好地生长,最终表现在植株上的就是高质高产。
最后,丝瓜播种后要适当降低温度,及时进行浇水,后期则要做好田间管理,防止各种病虫害的发生。
怎样种丝瓜?
一、培育壮苗保全苗(一)选种。选择早熟,适宜密植,抗病,丰产,耐老化,商品性佳,前期产量高,长棒形的丝瓜品种种植。
(二)种子处理。将种子放在30℃温水中浸种3个小时,捞出后再用0.1%的高锰酸钾液浸泡30分钟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置于通风条件下自然催芽,种子露白后播种。
(三)播种与苗期管理。进行营养杯育苗,将熟化土壤和少量优质鸡屎混合均匀后装杯摆好,淋透水,每杯播1—2粒发芽种子,盖回少量细土后,用***1000倍液喷雾。然后用遮盖物遮档苗床,以防烈日暴晒,大雨冲打。育苗期间要注意保持苗土湿润,但不能水分过多,以免引起徒长。移栽定植前7天,喷施1—2次2%磷酸二氢钾,促进瓜苗叶色深绿,茎杆粗壮,根系发达。
二、定植和田间管理
(一)整地施肥。定植前10天结合整地,每亩施人腐熟鸡、鸭、猪粪1500公斤,饼肥1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公斤作基肥。
(二)定植。瓜苗达4—4.5叶时,抓紧时间定植大田。采用密植栽培,2米开厢,每厢栽2行,株距25—30cm,每亩栽植2200—2500株。
(三)搭架整枝。丝瓜属攀缘性植物,须于抽蔓前搭好平棚,如用竹杆搭架,即每株一斜杆与厢内对面一竿组搭成高2米左右的斜搭架后,在架顶纵、横间再分别用竹竿或塑料织带或铁线拉结成网,丝瓜放蔓后及时引蔓,绑蔓辅助上架,使其蔓叶在架上分布均匀。未上架前的侧蔓应全部摘除,上架的侧蔓待出现2—3个瓜蕾时应及时摘心;并剪除过多的雄花,尔后,在主蔓上端留2个侧蔓,余者摘除,当这2个蔓长至10叶左右时,也摘心去雄,并注意抹除主蔓下部部分老叶,减少养分消耗,确保田间通风透光。此外还要经常理瓜,使瓜重挂于棚内生长,植株调整工作,宜于晴天下午进行以免损伤蔓叶。
(四)肥水管理。缓苗后淋一次稀薄粪水提苗,以促进新根生长,当第一雌花授粉坐果后,距根部两侧各30厘米左右开*,每亩施尿素20公斤,浸泡3天以上的饼肥50公斤,三元复合肥25公斤作果肥,促进瓜果膨大。第一批瓜采收后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作接力肥,也可在喷药防病虫的同时结合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宝等营养液。盛果期每采收1—2次,约7天追一次粪水,施人粪尿水中每50公斤粪水可加尿素100克。如发现畸形果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干旱后下雨引起畸形果增多,影响商品效益。
三、适时分批采收。丝瓜以嫩瓜食用,所以采收适期弹性较小,从开花至商品瓜熟一般10天,生产上以果梗光滑,果实稍变色,茸毛减少及果皮手触有柔软感,嫩瓜果面有光泽时即可收获,若不及时采收,不但丝瓜纤维老化,丧失食用价值,而且还会影响后期坐果。采果时以早晨用剪刀齐果柄剪断较佳。
四、病虫防治。丝瓜的主要病害有**病,霜霉病和**病,发生时可用甲霜灵,**酮喷雾防治,每隔7天喷一次,连喷2—3次。虫害主要是蚜虫、瓜消螟,皮守瓜等,防治上可用乐果800倍液,5%卡死克1000倍液喷杀。
现在蔬菜大棚一亩地一年纯利润大概是多少
在农村种植哪些农作物,利润会比较高呢?
这是一个粉丝的问题,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农民来说,现在正是计划春天播种的时候。那么,在当前的农村,种植什么农作物利润高、成本低、稳赚不赔呢?根据目前市场情况,我这里推荐一些项目,仅供用于市场调研参考。土豆红薯
这两种农作物种植就是成本低,几乎能做到稳赚不赔。这两种作物较抗旱,生长期内基本不用浇水过勤,省电费水费;一般不需追肥,比较省肥料钱;病虫害发生几率小,不用打药,省农药钱;只是买秧苗和种苗花钱,适量的底肥花钱,磷钾肥为主,不适合多施氮肥。播种时浇水或墒情好即可。土豆多为做菜食用,红薯可做菜、食用,还可烤红薯售卖食用。烤红薯价格近年来多在每斤4~5元,当时市场价格每斤6元或以上。所以,这两种农作物种植,建议可以考虑。
南瓜
这也是一种不错的种植项目,南瓜是短期经济农作物,种植相对简单些,管理也比较容易些,投入也不大。从开始播种到收获也就三个月左右,用的化肥、农药没多少,如果收购价能有个5毛钱一斤那就有小赚,如果在1块钱以上那就大赚,像有一段时期,市场上南瓜收购价达到了1.4元一斤,种南瓜的农户赚大发了。所以,这个项目也可以考虑种植,那就是利润高、成本低。
辣椒种植
辣椒应该算是经济作物,但也可以说是农作物的一种。目前辣椒在市场非常受消费者欢迎,它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而且加工成辣椒制品,出口到世界各地,为我们换来大量外汇,因此,这种辣椒根本就不愁销路。在辣椒产区,每年秋天一到收获季节,农村每天收购商是络绎不绝,交易场景十分热闹火爆。记得去年辣椒成交价是九元左右,今年也差不多,干品每斤十元,稍次一些的也在九块四五左右,经济效益非常不错的。
生姜种植
疫情过后的生姜,田间价格一度飙到10块钱左右的价格,这也是空前的高度了。对于一亩地可以产一万斤以上的生姜,这也是空前的收益了,赶上这样的年份,那就是暴利。值得一提的是生姜的生产投入方面,是要有个4000块钱以上的成本的,在正常年份,但是在一亩收入十几万的情况下这投入也是少得了。所以,这个种植项目,那也是利润高,赚大钱。
qq农场金土地每天得经验最多的农作物是什么?我不需要金钱要经验升级的
以前是牧草现在是有机白萝卜,每小时3点经验,没有再高的了
温室大棚蔬菜种植,如何做好土、肥、水管理?
温室大棚栽培的兴起,突破了季节的限制,实现了果蔬的周年供应。但在种植管理过程中 ,有许多根深蒂固的错误做法,如不重视土、肥、水的协调发展,不但对土壤环境造成重大破坏,而且蔬菜的产量低、品质差。而合理的水肥管理,不但可以节省水肥的用量,还是高产和优质的前提。因此,今天我们就详细来说一说温室大棚蔬菜栽培中的土、肥、水肥管理。一、做好土肥水肥管理的重要性
在温室大棚蔬菜栽培过程中,和三个方面的因素是密不可分的,那就是栽培、土肥水、植保。这其中栽培是基础,土肥水是手段,植保是保障。要想产量高、品质好,靠的还是土、肥、水。
在土、肥、水当中,土壤是承载一切的基础。因此,无论哪种的蔬菜栽培,土壤环境一定要好,土壤环境不好,蔬菜种植后的管理难度就大大增加;肥料是手段,是增产的本质,是重中之重。但施肥并不是越多越好,肥料是**剑,用好了会增产,过多了不但提高了生产成本和对周围环境的破坏,而且还有可能造成减产,适时、适地、适量的施肥方式,才是合理化施肥;浇水是整个管理的灵魂,蔬菜要想高产,离不开水。撇开施肥质量的好坏,施肥谁都会做,但要想浇好水,并没有那么简单。因此,会不会浇水是判断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
二、温室大棚栽培的土壤管理
在温室大棚蔬菜栽培过程中,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蔬菜定植后,不使劲追肥,秧苗就不长。因此,为了促进蔬菜植株的生长,菜农朋友是每水都带肥,而且是一年比一年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说到底,问题出在了肥料利用率上,在土壤日益恶化的情况下,根系没有适宜的生长环境 ,施肥是一个概念,根系能吸收多少又是另外一个概念。
越施肥,土壤盐渍化就越严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想要从根本上改善化肥等的施用量,首先要保证蔬菜根系有健康的生长环境,让根系下扎,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根系最多只能下扎10厘米。土壤环境不好,即使你施用再多生根的肥料,根系也不会下扎,因此,改良土壤比生根要重要的多。
改良土壤的办法:温室大棚土壤改良最有效的办法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在整地时直接用秸秆替代粪肥,秸秆在发酵的时候可以吸收盐分,降低土壤盐渍化,秸秆用的越多,土壤就越疏松;第二步是施用土壤改良的菌肥,调节土壤的环境;第三步是控制追肥量,少用肥,用好肥。
三、温室大棚蔬菜栽培的肥料管理
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6种。其中碳、氢、氧可以直接从大自然中获得,一般不需要人为补充;所需的大量元素有三种氮、磷、钾;中量元素有钙、镁、硫;微量元素铁、锰、锌、铜、钼、硼、氯。
1、大量元素氮、磷、钾
一说到施肥菜农朋友首先想到的就是氮、磷、钾,当前许多菜区对于氮、磷、钾的依赖,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土壤盐渍化特别厉害的原因。一般只要是三年以上的菜地,拿去检测机构化验,氮、磷、钾基本都不缺,甚至是含量超标,但肥料用的是越来越多,蔬菜长的却是越来越差,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土壤出了问题。土壤环境越来越差,导致根系的吸收能力变得越来越弱。
管理措施:土壤的改良需要从两个方面去入手,一是改善土壤环境,前面已经提到了;另外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减少肥料的用量并提高肥料利用率。通过活化土壤,把土壤中固定的氮、磷、钾利用起来。提高肥料利用率把握的一个原则是追肥少量不多次,学会浇空水。这和我们实际操作中又有不同,菜农朋友经常听到许多专家在讲,施肥要随水少量多次,这是一个误区,因为我们所使用的化肥,都是无机盐,用多了土壤就会出现盐渍化。
减少化肥用量的同时,要提高肥料的质量。所有的复合肥都不建议用来冲施,追肥根据自身情况,有条件的可以选择进口的水溶肥,我国水溶肥的起步只有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在品质上和进口的(那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贴牌货除外)确实存在不小的差距,这是不争的事实;条件差的也要选择国产品质好的水溶肥。
品质好的水溶肥标准是什么?不能含硫酸根(SO₄²⁻)、钠离子(Na+)、氯离子(Cl-),要有***型或者磷酸二氢钾。许多**厂家直接把含有硫酸钾或氯化钾的复合肥粉碎了,就当做水溶肥来卖,这就是为什么水溶肥在价格上相差很大的原因所在。因此,选择品质好的水溶肥,品质提上去了,用量自然就会减少。
如何简单判断水溶肥品质的高低?在购买水溶肥时,没有办法辨别水溶肥的质量,也是困扰菜农朋友的主要问题。除了闻气味、选择品牌知名度高的厂家的同时,可以用简单的办法进行初步的判断,具体的做法是:拿一个矿泉水瓶,抓一把所要购买的水溶肥进去,然后注水,如果溶液变浑浊,那一定是复合肥;溶液澄清放几天有少许沉淀,中等水溶肥;如果放一周还是清澈的,基本可以判定是品质较好的水溶肥。
关于肥料种类的选择,把握一个原则:前期平衡肥,中期高钾肥,后期养根调秧肥。需要强调的是,高钾型的肥料前期千万别用,必须要用,就选功能型的钾肥,否则容易伤根和引起早衰。许多菜农朋友在购买钾肥时,觉得含量越高越好,对果蔬类而言,35个含量的钾就最高了,再高也是浪费,而且,钾越高,越容易引起早衰和缺钙现象的发生,在施用高钾肥时,一定要配合含钙、镁的肥料一起用,除非是功能性的钾肥。
在具体的栽培管理中,施肥次数见后面的水分管理。
2、中微量元素
对于中微量元素的补充,意识高的菜农朋友已经开始补了,而存在的问题是补的方法不对。蔬菜对于中微量元素需要不了多少,如果是高质量的水溶肥,里面含有的是螯合态的中微量元素,就基本够用。常常看到菜农朋友从市场上购买一大袋的中微量元素肥料,那都是骗人的,大袋中的中微量元素多以离子形态存在,施在地里也不会被蔬菜吸收。
在温室大棚的蔬菜栽培中,我们用的硫酸钾居多,因此,土壤不缺硫。一般北方的土壤不缺钙和镁,南方的土壤对钙和镁存在欠缺。或许菜农朋友就要反驳,你说不缺,为什么还会表现出缺素症状?这是我们人为因素引起的,如氮肥和钾肥施的太多,就会引起拮抗,尤其是钾,用多要么缺钙要么缺镁,因此,前面就说了,不管什么蔬菜,高钾肥不单用,要用一定要加螯合态的钙、镁肥。
管理措施:选择质量好的中微量元素肥料,施肥次数也不是越多越好,没必要。底肥一次,追肥两次,一共三次,足够蔬菜正常生长所需。有的菜农朋友在苗期或者第一次膨果就用,其实这一时期根本就用不着,在第二次、第三次膨果的时候再补充。总的用量一亩地100~200克,保证吸收利用率即可。
三、温室大棚蔬菜栽培的水分管理
温室大棚的蔬菜栽培,要想获得高产,离不开水的管理。不管是果菜类还是叶菜类蔬菜,都是喜水作物,但蔬菜既喜水又怕水。如果水浇大了,就会对蔬菜的根系造成伤害而沤根;另外,越冬茬蔬菜的栽培中如果浇水过大,还容易导致地温过低从而出现沤根。因此,如果根系出现问题,首先要排除是不是浇水过大的原因。
浇水过多也会导致肥料的浪费,肥料是溶于水中的,浇完水后,水带肥走,水下渗多深,肥料也跟着下渗多深。根据实际的栽培经验来看,浇水深度10~15厘米,正常情况下壤土水分会下渗30~40厘米;要是浇水深度为20厘米,水分下渗深度50~60厘米。水越大,肥料随水下渗的就越深,因此,肥料浪费也越多。
根据蔬菜生育期的生长特性,我们一般分为定植前、定植、开花坐果期、膨大期和采收。对于温室大棚蔬菜栽培水分的管理,前期的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从定植到开花前,这一时期是蔬菜整个生育期当中打基础的阶段,蔬菜的生长以营养生长为主,只要把前期的基础打牢了,我们的蔬菜管理起来就变得简单多了,包括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因此,有“三水定乾坤”一说,这一时期的需水量占到了整个生长期总需水量的30%~40%。
1、蔬菜浇水之“三水定乾坤”
所谓的“三水”指的是定植水、缓苗水和花前水。做好了这三水的管理工作,后期管理起来就轻松的多。这三水所有人都浇,但大多菜农朋友不知道真正的作用。因此,对于许多菜农朋友,对前三水不重视或者不知道如何重视,导致的结果就是后期的管理工作加大,而且效果还不是很好。
(1)定植水(养菌改土水)
定植水的作用不仅仅是促进幼苗的成活,在保证成活的同时还有更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养菌改土。因此,我们把定植水也叫养菌改土水。通过浇定植水,改变土壤生物性状,缓解物理和化学性状的恶化。浇好定植水,会有两点明显的改善:一是土壤当中的绿苔、红霜现象会减轻;二是因重茬引起的病虫害会明显减轻。但普遍的现象是菜农朋友对定植水的管理十分随意。蔬菜要高产,管理很简单,三个核心要把握。
养根:在蔬菜的整个生育期,都是以养好根系的前提下追肥的,养根工作贯穿整个生育期。促花:好花才能出好果,尤其是果菜类。膨果:蔬菜在坐果后,要让果实合理的膨大。菜农朋友一提到膨果,想到的就是激素。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激素是补救措施而不是必要手段,能不用就不用。正确的做法是要通过合理的水肥及其它措施的调控,让蔬菜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正常膨大,这才是我们该做的。
在实际栽培管理中,很多菜农朋友有促根和养根的概念,但是不科学。根系要好,前提是根系的生长环境也就是土壤环境要好,而普遍的做法是过度讲究生根和促根,很少有人去改良土壤。土壤环境不好,用多少生根的产品,都是舍本逐末,因此生根的前提是改土。另外,许多菜农朋友在促根的时候,喜欢用含有激素的产品,如萘乙酸、吲哚乙酸,这是不可取的,激素促根是以牺牲地上部抗逆能力为代价的,能不用就不用,否则,后期必然会出现早衰等现象。
因此,在浇定植水时,不建议浇白水,在浇水的时候,冲施菌剂或者菌肥。菌肥和菌剂的意义不是生根,在于改土。许多肥料经销商说是生根,这都是骗人的术语,真正生根的肥料是腐殖酸、氨基酸、海藻酸这一类。菌是活性的,通过不断繁殖和活动来改良土壤,因此能不能起作用很关键,一般菌在土壤中存活一个月以上才能真正起作用。
我们从市面上买来的菌肥都是休眠状态的菌,如果土壤条件不好,菌根本活不了多久。有研究表明,单纯冲施菌剂,一般在土壤中只存活7~15天就都死了,因此,核心不是菌不好,是存活问题。所以,在冲施菌肥或者菌剂时,一定要搭配菌群调理剂,保证菌群的存活。
(2)缓苗水(促花水)
蔬菜一般在定植水浇后的10~12天,要浇一次缓苗水。缓苗水是促花水而不是生根水,生根是后面我们要讲的花前水。要想坐好果,首先花要好。而蔬菜的缓苗期也是花芽分化的重要时期,等到开花时再促花,就已经晚了。促花建议施用含有水溶性磷酐的肥料。所有开花坐果类的蔬菜都要促花,尤其是连续开花坐果的,分两次,一次是浇缓苗水时,另外一次是生长中期,这样,**促花和地上促花结合起来,花芽分化就没有问题。
(3)花前水(生根水)
花前水是为了缓解植株早衰最核心的措施。从蘸花到膨果水的间隔太长,通过浇花前水来过度。膨果水如果浇的太早,会导致果实坐不住果,而且秧苗容易徒长。花前水一定要浇吗?不一定!无论是浇水还是施肥,在这之前我们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浇水和施肥的目的是什么?是否浇花前水要根据土壤的墒情来确定。如果土壤墒情好,就可以不用浇花前水。
花前水不是必须的,但花前生根是必须的。如果不浇花前水,就要将生根的管理提前到缓苗。另外,在浇花前水的时候,许多菜农朋友喜欢使用大量元素水溶肥,这是不对的,会造成徒长,导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调,生育期推迟,肥料建议施用生根肥,如前面提到的含有腐殖酸、氨基酸、海藻酸类的肥料,而且在浇水时,要浇小水,越小越好。由于前期已经对土壤进行了改良,因此,花前水稍微用点生根类的肥料,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这也是防止早衰的关键措施,根系不好,早衰是必然。
浇前三水这一时期,是蔬菜生育期的开始,也是基础。三水的作用次序不能错,只要弄明白了原理,用的肥料用好,效果就绝对差不了。
2、温室大棚蔬菜栽培后期水分管理
“三水定乾坤”做好了,后期的水分管理,就相对变得简单起来。开花坐果后的水分管理把握一个原则:小水勤浇,施肥少量不多次。但有一种情况可以浇大水,那就是夏季温度特别高的时期,浇大水可以缓解干旱的同时,能够降低地温。
(1)浇水量的确定
如果采用的是滴灌或微喷,夏季一亩地10~15立方水;冬季6~8方水。如果是漫灌,一亩地20~25立方水就足够了,但是不建议采用大水漫灌,尤其是果菜类,大水漫灌对土壤结构本身就是一种破坏。
(2)水肥次数的确定
种菜高手会浇水,这里指的是会浇空水,如果土壤恶化比较严重,浇空水不浇白水,也就是带养根的肥料。无论哪种蔬菜,前期浇水带肥必须是平衡肥,越早用高钾肥料,越伤根,秧子也就越早衰。
茄果类(番茄、黄瓜、茄子、辣椒):原则上浇三次水,两次带肥,一次浇空水,空水可以带养根肥。豆类(豇豆、菜豆、豆王等):豆类的根系较弱且有连续开花结果的特性。原则上三水一肥一空水。第一次带平衡肥;第二次空水带养根肥;第三次带促花肥。西瓜、甜瓜:原则上浇水两次,两次都带肥。带肥时第一次平衡肥,第二次高钾肥。叶菜类:叶菜类前期不追肥,除非苗子长势弱,可随水施一次提苗肥,前期的管理核心就是养根控旺,生长中期,两次肥水解决问题。莴笋、芹菜生长中期,连着两次肥水,每隔7天一次就可以了。在温室大棚蔬菜的栽培过程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如恰当的土壤、肥料、水分管理和植保措施,不但能够节省成本,避免土壤恶化,还能够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丝瓜黄瓜苦瓜能在一个架上长吗
不行,成熟时,丝瓜也会变苦。丝瓜怎么施肥
1、在丝瓜的育苗期,为保证花芽的正常分化、花芽分化的数目和营养体的生长,应该在适当多施氮肥的同时,适量的增施磷肥、钾肥。相关的研究表明:在高氮水平下,增施磷肥,能促进提早开花结果。因此,在育苗期应该施用高氮、足磷的肥料,如:20-9-11含硫复合肥等类似的高氮复混肥比较适合于丝瓜育苗期选用。在施肥时,还要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水平,适量的配合施用有机肥,以保证丝瓜在育苗期健康茁壮生长。2、在丝瓜的大田生长阶段,这个时期是丝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也保证丝瓜高产的关键所在。这个时期丝瓜生长需要大量的氮素营养和钾素营养,但是也要注意不要过量施用氮肥,如果氮肥施用过多,植株会徒长,延迟开花结果。因此在这个时期应以基肥为主,分次追肥为辅的施肥方式,基肥以 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高氮、钾复合肥,例如:17-7-17含硫复合肥等类似的肥料比较适合丝瓜大田生长期选用。追肥一般在前一批丝瓜收获后用水冲施,追肥一定要做到少量多次,以便于丝瓜的充分吸收。如果选用控释BB肥(真正的控释肥料的延伸产品,并非恩泰克等稳定剂型的产品),那么将明显减少丝瓜的施肥次数,提高丝瓜种植的经济效益。
除此之外,还要适时根据丝瓜的生长状况,合理的补施微肥,以保证其健康生长。
总而言之,丝瓜作为一种瓜果类蔬菜,其需肥量比较大。上述总结了当前相关的研究结果,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具体的施肥量还要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水平确定。但是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施肥后必须灌溉,要肥水结合,有肥无水等于无肥。在劳动力昂贵的当今时代,建议选用控释BB肥(真正的控释肥料的延伸产品,并非恩泰克等稳定剂型的产品),以便明显减少施肥次数,大大节约肥料劳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丝瓜种植的经济效益。
丝瓜是怎么样的
长长的,比黄瓜还长,这个都没见过啊?菜场和超市都有额,或者你家人总该买回家过吧。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CB%BF%B9%CF&z=3
去百度 图片 里搜下就一堆了。
现在丝瓜品种还是很多的哦。有长有短 有肥有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