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2017南美对虾养殖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如何进行池塘青虾与热带虾茬口轮养?(冬季青虾塘如何管理)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如何进行池塘青虾与热带虾茬口轮养?
青虾和罗氏沼虾或南美白对虾等热带虾双茬轮养,可显著提高池塘利用率和养殖经济效益。
(1)轮养方式
一般4~5月投放罗氏沼虾或南美白对虾大苗,至8月底起捕,完成第一茬养殖;7~9月投放青虾苗,至翌年4月出售,从而实现一年两茬轮养的目的。以南美白对虾为例,放养与收获见表5。
表5 放养与收获
注:本模式由江苏省张家港市凤凰镇高庄特种水产养殖场提供。
单位:亩放养时间 品种 数量 规格 预计产量4月中下旬 南美白对虾 8万~10万尾 虾苗 450~500千克7~8月 青虾 5万~8万尾 2~3厘米 50~60千克
(2)池塘选择与清整
面积5~15亩,池塘保持水深1.5~1.8米,单独进排水,配备增氧设施。池塘在放苗前10天,每亩用100千克生石灰干法清塘,杀灭池塘中的野杂鱼和致病菌。如新开池要求在放苗前4~5天,施发酵有机肥200~400千克,底泥肥的老池可少施或不施。
(3)饵料投喂
选用南美白对虾专用配合饲料,刚开始每亩每天500克,以后平均每天增加约150克。当增加到每亩每天10千克时,保持这个投喂量,直到养殖结束。投喂次数每天2次,第1次为5:00~6:00,投喂量为全天总投喂量的1/3;第2次为17:00~18:00,投喂量为全天总投喂量的2/3。
(4)水质调节
刚开始保持水深0.5米,后逐步加深至1.5米以上,以后只要视水的渗透或蒸发的数量补满即可。整个养殖期保持水色呈绿色,透明度20~30厘米。当南美白对虾养殖1个月以上时,逢*雨天及时开启增氧设施增氧。当养至一个半月以上,特别是高温季节,需从21:00开始整夜增氧,直到翌日7:00结束。
(5)病害防治
主要在虾苗放养前,施沸石粉80千克/亩和光合细菌8千克/亩,全池泼洒,调节水质。在南美白对虾正常养殖期间,每10天用虾病康200克拌虾饲料40千克投喂,每次连喂3天,直到养殖结束。平时,视水质情况不定期泼洒底净改善养殖水质,当发现南美白对虾有细菌性疾病时,则采取全池泼洒二**氯治疗。
(6)起捕上市
当南美白对虾养至70天以上,采取捕大留小的方法,用大眼地笼起捕规格达10厘米以上的成虾出售,至10月底捕捞结束。
(7)青虾苗种放养与养殖管理
在7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每亩放养2~3厘米左右当年繁殖的青虾苗种5万~8万尾。青虾放养并正常管理后,继续用大眼地笼起捕南美白对虾,直到10月底左右捕捞结束。南美白对虾捕捞上市结束后,继续做好青虾养殖的投饲、水质调节和病害防治等工作,以促进青虾生长。以后,视青虾长成规格逐步起捕上市,但主要捕捞上市时间为翌年清明前后,因这段时间青虾售价较高。南美白对虾早苗养殖池要求在4月前将青虾干池捕清,其余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可在5月上旬将青虾全部捕清。
如何养好白对虾
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交通方便的池塘,虾池面积2000——3300立方米,水深为1.5—2.0米,池底为泥沙底质,保水性能好,虾池四周用塑料薄膜圈围池堤,高度为1.0米,以防南美白对虾外逃和鼠、蛇、青蛙等敌害进入。进水口设60目筛绢网过滤,出水口设40目筛绢网拦虾外逃。养虾池塘要清淤、修整、曝晒,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00——150千克,化水后全池泼洒消毒。双季养殖,每季都要进行清淤、晒池、消毒,半个月后放苗。放苗前7天左右,进水50—80厘米,加盐500—600千克/667平方米,溶解后全池泼洒,把盐度调到3‰—5‰,然后施尿素2—3千克,过磷酸钙0.5千克。
坚持早、中、晚巡塘,观察水质变化,检查对虾摄食活动、生长情况,加强管理,同时做好记录。定期在池中泼洒生石灰10—20毫克/升和“三合一”水质净化剂1千克/667平方米。同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维生素、大蒜素、氯霉素等,以增强虾的抗病能力,预防虾病的发生。
扩展资料:如何增强白对虾抗病能力:
1、早期壮苗:在华南沿海,养虾户习惯于虾苗长到3厘米以上才喂幼虾配合饲料,有的虾苗投入20天后才喂饲料,利用虾池肥水的基础饵料生物养虾。如果在虾苗入池后立即加喂少量的免疫球蛋白动物性饵料,可以提高虾苗对外界**的应激能力,显著提高虾苗成活率。
2、中期防病:由于南美白对虾食量大,投饵量可按其生活习性进行调整,每天可投喂5-6餐,白天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35%,晚间投65%。每星期加喂两餐免疫球蛋白,按3%-5%拌在饲料中以提高虾体的抗病力。
3、后期催肥:在中期的养殖基础上,加大投饵量,特别是在对虾摄食旺盛的傍晚和深夜,加强高效优质配合饲料的投喂,并增加投喂次数,适当提高虾塘的池水盐度,促进对虾蜕壳和硬壳,这样可以提高商品虾的质量,增加养虾的经济效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对虾
南美白对虾怎样养殖
一、 调控水质 由于南美白对虾是海水虾,所以对池水中藻类的要求特别高,一般最适应的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形成的黄绿色或黄褐色,这些藻类是虾塘中的良性生物群落,有固氨、氮的净化作用。常讲的养虾要管好一池水,一个重要点就是采取措施使用水色调节至这一颜色。我市面上常用的方法是施有机肥,像颗粒鸡粪10-15公斤/亩.米。 南美白对虾适的PH值为7.8-8.5,若池水PH值低于7.5则需轻施工生石灰1.5-2.5公斤/亩.米,施用天数视PH值变化而定,一般在晴天上午9-10时施。 南美白对虾长至5厘米后,除使用生石灰调节水质外,最好施用光合细菌来调节水质,促进生长。但像东太湖地区,由于一般池性偏酸,每下雨一次后,须立即泼洒生石灰,同时配以光合细菌,以调节PH值,改善水质。二、严格投饲 由于南美白对虾饵料系数较低,一般为1.5-2.0,所投饵不宜过多。在对虾体长小于2厘米前,若不考虑池内的基础饵料(红虫),则日投饵料店量为150克/万尾,以后随时着虾的逐渐长大,投饲量也逐渐增加,以投饲后2小时全部吃完为标准。 投饲管理要做到相对合理,既要吃饱、吃好,又要兼顾养殖环境和节约成本,一般坚持: 1.勤投少喂(每天不少于4次); 2.傍晚后和清晨前多喂; 3.水温高于32℃,水质变劣时少喂; 4.对虾大量蜕壳的当日少喂,蜕壳1天后多喂; 5.池内竞争性生物(蝌蚪)多时适当多喂(今年这个问题较普遍)。 投饵量的多少、时间均要灵活掌握,一般养殖前期池内基础饵料较多,可少喂;中期应投优质对虾专用料;后期为了促生长,像我们吴江地区应适量投喂一些轧碎,清洗后的新鲜螺蛳,以改善海水虾淡养过程中壳薄、色淡的问题。
三、 适时增氧 对南美白对虾而言,对溶氧要求较高,一般养殖要求3-5毫克/升,因此特别要重视增氧问题。所以我们提倡在白对虾3厘米以后开始开启增氧机,从起始的每天2小时逐渐增加开启时间,对虾长至6厘米以后,每天至少要开10小时,特别是晴天中午的5小时更重要。又因我市是淡水养殖,一般池水水质不十分差的情况下,尽量不换水或少换水,强化投饲管理,以光合细菌得以调节,同时延长增氧机的开启时间,这样既改良了水质,又对增强南美白对虾的活力,提高成活率有益处,这一点去年在东太湖得到了良好的验证。当然,每5亩配3KW的增氧机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为保证南美白对虾的色泽、提高运输成活率,最好在后期适当施些食盐以调节盐度。
四、 防病 南美白对虾(特别是巴西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力,但不是说不得病,象**性、细菌性及其它营养性、真菌性疾病都有要做到积极预防,及时治疗。象常规的烂尾、黑鳃 、褐斑、红腿等只要采用普遍的杀菌消毒剂即可。这里提的重点是**性疾病,主要症状为病虾形体消瘦,甲壳变软,体色变深;胃不饱满,活动差,附着物增多,黄鳃、肿鳃,头胸甲出现明显的白色斑点。**感染后对虾不一定发病,但环境压力可诱发**,细菌的原发**染也可引起**感染。对虾**目前尚无特效方法,但淡水养殖切断了垂直传播――这一**传播的重要途径,使发病率大大降低,应做到以防为主。
南美白对虾怎样养殖
一、 调控水质 由于南美白对虾是海水虾,所以对池水中藻类的要求特别高,一般最适应的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形成的黄绿色或黄褐色,这些藻类是虾塘中的良性生物群落,有固氨、氮的净化作用。常讲的养虾要管好一池水,一个重要点就是采取措施使用水色调节至这一颜色。我市面上常用的方法是施有机肥,像颗粒鸡粪10-15公斤/亩.米。 南美白对虾适的PH值为7.8-8.5,若池水PH值低于7.5则需轻施工生石灰1.5-2.5公斤/亩.米,施用天数视PH值变化而定,一般在晴天上午9-10时施。 南美白对虾长至5厘米后,除使用生石灰调节水质外,最好施用光合细菌来调节水质,促进生长。但像东太湖地区,由于一般池性偏酸,每下雨一次后,须立即泼洒生石灰,同时配以光合细菌,以调节PH值,改善水质。二、严格投饲 由于南美白对虾饵料系数较低,一般为1.5-2.0,所投饵不宜过多。在对虾体长小于2厘米前,若不考虑池内的基础饵料(红虫),则日投饵料店量为150克/万尾,以后随时着虾的逐渐长大,投饲量也逐渐增加,以投饲后2小时全部吃完为标准。 投饲管理要做到相对合理,既要吃饱、吃好,又要兼顾养殖环境和节约成本,一般坚持: 1.勤投少喂(每天不少于4次); 2.傍晚后和清晨前多喂; 3.水温高于32℃,水质变劣时少喂; 4.对虾大量蜕壳的当日少喂,蜕壳1天后多喂; 5.池内竞争性生物(蝌蚪)多时适当多喂(今年这个问题较普遍)。 投饵量的多少、时间均要灵活掌握,一般养殖前期池内基础饵料较多,可少喂;中期应投优质对虾专用料;后期为了促生长,像我们吴江地区应适量投喂一些轧碎,清洗后的新鲜螺蛳,以改善海水虾淡养过程中壳薄、色淡的问题。
三、 适时增氧 对南美白对虾而言,对溶氧要求较高,一般养殖要求3-5毫克/升,因此特别要重视增氧问题。所以我们提倡在白对虾3厘米以后开始开启增氧机,从起始的每天2小时逐渐增加开启时间,对虾长至6厘米以后,每天至少要开10小时,特别是晴天中午的5小时更重要。又因我市是淡水养殖,一般池水水质不十分差的情况下,尽量不换水或少换水,强化投饲管理,以光合细菌得以调节,同时延长增氧机的开启时间,这样既改良了水质,又对增强南美白对虾的活力,提高成活率有益处,这一点去年在东太湖得到了良好的验证。当然,每5亩配3KW的增氧机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为保证南美白对虾的色泽、提高运输成活率,最好在后期适当施些食盐以调节盐度。
四、 防病 南美白对虾(特别是巴西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力,但不是说不得病,象**性、细菌性及其它营养性、真菌性疾病都有要做到积极预防,及时治疗。象常规的烂尾、黑鳃 、褐斑、红腿等只要采用普遍的杀菌消毒剂即可。这里提的重点是**性疾病,主要症状为病虾形体消瘦,甲壳变软,体色变深;胃不饱满,活动差,附着物增多,黄鳃、肿鳃,头胸甲出现明显的白色斑点。**感染后对虾不一定发病,但环境压力可诱发**,细菌的原发**染也可引起**感染。对虾**目前尚无特效方法,但淡水养殖切断了垂直传播――这一**传播的重要途径,使发病率大大降低,应做到以防为主。
南美白对虾与罗非鱼混养的好处?
通过罗非鱼和南美白对虾混养模式,可以有效地克服罗非鱼价格起伏和虾的疾病多、风险大的缺点。利用鱼虾混养技术原理,推广罗非鱼—南美白对虾复合养殖模式后,珠海平沙罗非鱼养殖基地罗非鱼平均亩产1630千克,同比增长28%,鱼虾总产值6600万元(其中,罗非鱼产值约5300万元,南美白对虾产值约1300万元),同比增长31%,鱼虾总利润约1800万元,平均亩利润3300元,每户纯收入普遍达到2万~5万元。技术要点:
(1)放养模式
罗非鱼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模式(其中,南美白对虾采用一次放苗、二次放苗、三次放苗的模式),具体的放养密度、方式见表1。罗非鱼的放养时间为3月底、4月初。
表1罗非鱼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新生态模式
罗非鱼放密度(尾/亩)罗非鱼放苗规格(体长)(厘米)对虾放养密度(万尾/亩)对虾放养间隔(天)对虾规格(厘米)罗非鱼亩产量(千克)虾亩产量(千克)净利润(元/亩)21.7~2.2分三次放苗:第一次放苗1.5第二次放苗1.0第三次放苗1.0比罗非鱼提早20天间隔70~80天放养间隔60~65天放养1.5~2.01.7~2.2分两次放苗:第一次放苗2.0第二次放苗1.5比罗非鱼提早20天间隔70~80天放养1.5~2.01.7~2.2一次放苗:放苗量3.5比罗非鱼提早20天1.5~2.0966(2)主要管理措施
①放养前的准备:年底收获鱼虾后进行晒塘。放养前进行池塘消毒,有干法清塘和带水清塘两种方法:一是干法清塘,修整鱼塘后,池底只留8~12厘米深的水,全塘泼洒茶麸4~5千克/亩或生石灰50~80千克/亩,经3天曝晒后回水,注水经40~60目网过滤除杂;二是带水清塘,全池泼洒漂**(有效氯30%左右),用量为20克/米3;或每米水深用生石灰80~100千克/亩全池泼洒。放养苗种前经“试水”,确认毒性消失后才可放苗。
②投饲:以配合饲料为主,辅以饼粕、糠麸,前期日投饲量为鱼体总重的3%~5%,后期为鱼体总重的2%~3%,上、下午各投1次。注意观察摄食情况,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投饲量,*雨天或鱼浮头时应停喂,不需对南美白对虾专门投喂饲料。
③日常管理:每天早、晚注意巡塘,观察鱼的摄食情况和水质变化。每15~20天注水1次,高温季节可视情况增加注水次数。保持池水透明度30厘米左右,水色较浓时可泼洒生石灰进行水质调节,用量为15~20千克/亩。每2~3亩水面配1台增氧机,每天午后及清晨各开机1次,每次2~3小时,高温季节要24小时开机。(3)起捕
按鱼体出池规格要求,确定出池时间。当水温下降至15℃时,所有罗非鱼均应捕完。对虾的起捕采用笼捕的方式,达上市规格后,按市场的需求不定期捕捞上市。(4)经济效益分析
罗非鱼—南美白对虾复合养殖模式可降低养殖风险,提高池塘的养殖效益。以养殖效益为评价指标,每隔60~80天放养南美白对虾苗,共放养三批次,可有效提高罗非鱼—南美白对虾混合养殖模式下的经济效益,比单养罗非鱼提高了50%。
适宜区域:适宜养殖罗非鱼的沿海地区,要求有一定的盐度(5~10)。
注意事项:放养罗非鱼苗种时,水温稳定在20℃以上;南美白对虾比罗非鱼提早20天放养。
南美白对虾对养殖水体温度的要求如何?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南美白对虾适宜水温可在16~35℃(渐变幅度),最适生长温度25~32℃。相关研究显示,1克左右的幼虾,在30℃时生长速度最快;而12~18克的大虾,在27℃时生长最快。南美白对虾养殖最低温度应在18℃以上。水温15℃以下,南美白对虾减少或停止摄食;9℃以下出现侧卧或死亡;35℃以上的高温,南美白对虾的摄食与生长受到较大影响。营养的概念及重要性
营养是指人体消化、吸收、利用食物或营养物质的过程,也是人类从外界获取食物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的过程,包括摄取、消化、吸收和体内利用等。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动植物,从水中生活到陆地生活,所处的环境不同,生态各异。因之,所需要的养料和摄取养料的方式也不相同。
营养学即是研究食物对生物的作用的科学。营养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包括食物进入机体内的变化,如参与生化反应和结合到组织细胞中;还包括指导人们如何选择食物以保障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与繁殖。所以营养学除了有其生物学意义外,还有其社会经济意义。
扩展资料:
必需营养素包括维生素,无机盐,氨基酸,脂肪酸以及作为能量来源的某些碳水化物。
非必需营养素是指机体能从其他化学物合成的营养素,尽管它们也可以从膳食中获得。
营养素是指食物中能被吸收及用于增进健康的食物基本元素。某些营养素是必需的,因为它们不能被机体合成,因此必须从食物中获得。营养素可分为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营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营养学
南美白对虾养殖水体的15项指标是什么?
南美白对虾一亩地放多少苗
大规模养殖南美白对虾一亩放3.5-4.5万尾。 因为从养殖周期来看,放养密度为3-7万尾/亩之间时,随着密度的增加,养殖周期呈延长趋势。结合第一次的起捕规格,当放养密度小于4万尾/亩时,养殖周期较短,而且第一次的起捕规格较大,平均为41尾/500g,说明了此密度下的池塘水体未得到充分地利用,所以最终的亩产量也是最低的。当放养密度为4-7万尾/亩时,第一次起捕时规格差异不大,平均规格在50-53尾/500g左右,这与市场要求联系紧密,因为一般的对虾出售规格很少小于60尾/500g。 从日增重来看,4-7万尾/亩的放养密度范围内对虾日增重变化不大,趋于平稳,但结合成活率来看,却是随密度上升明显下降,考虑密度与成活率两个因素后发现,存塘虾的数量基本维持在3.7-4.3万尾/亩,说明了池塘环境能承受的容载量也在此范围之内。 亩产量的变化也可验证上述结论:当放养密度在3-7万尾/亩之间,并且逐步增大时,亩产量随之上升;且当放养密度在3-5万尾/亩时,随密度的升高,亩产量的增加更为显著;密度在5-7万尾/亩间增加时,亩产量的增加并不明显。这也说明了单位养殖水体存在一个最适的养殖容量,当放养密度小于最适养殖容量时,随放养密度的增加,亩产量会快速上升;当放养密度超过最适养殖容量后,亩产量变化不大,而养殖周期却延长。 放养密度的改变必然会引起池塘饲料的投喂量、池水中浮游生物的组成、浮游生物的生物量等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养殖周期、成活率、饵料系数和亩产量等相应的变化。在对虾土池养殖中,当放养密度较低时,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而高密度放养条件下,蓝球藻和*甲藻的生物量占绝对优势,甚至超过总浮游植物生物量的一半以上,这两种藻类能分泌毒素抑制其它藻类的生长,这对池塘水质的管理及对虾天然饵料的补充上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也为对虾养殖的日常管理造成了困难。 而且,低密度养殖时,水体中浮游植物占优势,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则浮游动物占优势,这是因为高密度养殖条件下,水体有机污染严重,而在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水体中,藻类的光合作用和生物量都会降低,从而引起了水难肥、水质变化剧烈、在天气变化时易发生水变等严重的后果。 结合上面的分析,放养密度结合苗种质量来考虑,初始放养密度×预计成活率控制在3.5-4.5万尾/亩最适宜南美白对虾对养殖水体pH的要求如何?
南美白对虾一般适于在弱碱性水体中生长。最适pH范围为7.8~8.6,pH的波动范围应小于0.5;pH低于7时,就会出现个体生长不齐,且活动受限制,主要是影响蜕壳生长。浮游藻类生长繁殖旺盛或过量石灰使用,可使水体pH升高;浮游藻类生长繁殖**或暴雨后,可使水体pH降低。水体pH过高,会增强氨氮毒性;pH过低,则会增强**酸盐和硫化氢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