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计算猪场分娩率表格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怎么计算每月的受胎率和返情空怀率(情期受胎率计算方法)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怎么计算每月的受胎率和返情空怀率
我们场里的计算方法是:以预产期计算(114天后),分娩率=当月分娩胎数除以当月总配数(当月分娩胎数=当月总配数—当月返情空怀流产数)分娩率和你所说受胎率有点区别,受胎率应该包含了流产数,现在大都猪场追求的是分娩率不是受胎率,返情空怀率=当月返情空怀数除以当月总配数,都以预产期月份计算 查看原帖>>
怎样编制小型猪场的生产计划?
猪场生产计划包括的内容较多,现将主要的几种分述如下:
(1)猪群周转计划 主要是为了确定各类猪群的头数、猪群的增减变化、年终保持合理的猪群结构。它是制定其他计划的基础。
表5 猪群周转计划
(2)配种分娩计划 该计划阐明计划年度内全场所有繁殖母猪各月交配的头数、分娩胎数和产仔数。它是组织猪群周转的主要依据,也是实施选种选配计划的必要步骤。
编制方法:根据能繁殖母猪的头数、母猪上胎的产期以及后备母猪本年开始配种的时间,具体制定母猪年内配种、分娩和仔猪断奶计划。
(3)猪舍利用计划 根据猪群周转计划,对圈舍全年各月份的利用做出全面安排。
采取封闭式猪舍密集饲养,每头肉猪所占猪舍面积约1米2;空怀母猪和妊娠期群养母猪每头占2~3米2。
(4)劳动工资计划 根据猪群周转及其他条件,确定各月份用工量、劳力来源及付酬办法。
劳动定额因圈舍、饲料类型及饲料工艺不同有很大差异。在采取封闭猪舍密集饲养和饲喂全价配合饲料条件下,肥肉猪可按每200~300头配备1个劳力,母猪每25~30头配备1个劳力(产仔哺*期,母猪视产圈条件另加劳力)。根据劳力定额和工资定额编制劳动工资计划。
(5)物资供应计划 包括垫草、设备、用具、能源、运输、药品及防疫等,都要预先有所计算和安排。
常见的养猪生产工艺流程有哪几种?
现代化养猪生产一般采用分段饲养、全进全出饲养工艺(图19),猪场的饲养规模不同、技术水平不一样,不同猪群的生理要求也不同,为了使生产和管理方便、系统化,提高生产效率,可以采用不同的饲养阶段,实施全进全出工艺。现在介绍几种常见的工艺流程:图19 养猪生产的工艺流程247226(1)三段饲养工艺流程空怀及妊娠期→泌*期→育肥期。
三段饲养两次转群是比较简单的生产工艺流程,它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养猪企业,其特点是简单,转群次数少,猪舍类型少,节约维修费用,还可以重点采取措施,例如分娩哺*期,可以采用好的环境控制措施,满足仔猪生长的条件,提高成活率,提高生产水平。(2)四段饲养工艺流程空怀及妊娠期→泌*期→仔猪保育期→育肥期。
在三段饲养工艺中,将仔猪保育阶段**出来就是四段饲养三次转群工艺流程,保育期一般5周,猪的体重达20千克,转入生长育肥舍。断奶仔猪比生长育肥猪对环境条件要求高,这样便于采取措施提高成活率。在生长育肥舍饲养15~16周,体重达90~110千克出栏。(3)五段饲养工艺流程空怀配种期→妊娠期→泌*期→仔猪保育期→育肥期。
五段饲养四次转群与四段饲养工艺相比,是把空怀待配母猪和妊娠母猪分开,单独组群,有利于配种,提高繁殖率。空怀母猪配种后观察21天,确定妊娠后转入妊娠舍饲养至产前7天转入分娩哺*舍。这种工艺的优点是断奶母猪复膘快,**集中,便于**鉴定,容易把握适时配种。(4)六段饲养工艺流程空怀配种期→妊娠期→泌*期→保育期→育成期→育肥期。
六段饲养五次转群与五段饲养工艺相比,是将育肥期分成育成期和育肥期,各饲养7~8周。仔猪从出生到出栏,经过哺*、保育、育成、育肥四段。此工艺流程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饲养营养,环境管理的不同需求,充分发挥其生长潜力,提高养猪效率。
以上几种工艺流程的全进全出方式,可以采用以猪舍局部若干栏位为单位转群,转群后进行清洗消毒,这种方式因其舍内空气和排水共用,难以切断传染源,严格防疫比较困难;所以,有的猪场将猪舍按照转群的数量分隔成单元(图20),以单元全进全出,虽然有利于防疫,但是使夏季通风防暑困难,需要经过进一步完善;如果猪场规模在3万~5万头,可以按每个生产节律的猪群设计猪舍,全场以舍为单位全进全出;或者部分以舍为单位实行全进全出,是比较理想的。
图20 单元式饲养泌*母猪舍平面布置图248227(5)以场全进全出的饲养工艺流程大型规模化猪场要实行多点式养猪生产工艺及猪场布局,以场为单位实行全进全出,其工艺流程如图21。
图21 以场全进全出的饲养工艺流程249228以场为单位实行全进全出,有利于防疫,有利于管理,可以避免猪场过于集中给环境控制和废弃物处理带来负担。
现代猪场管理指标有哪些?
(1)存栏指标 ①成年母猪存栏数:从配种开始及以后胎次的母猪。②后备母猪存栏数:已选定进入种母猪群(自繁或外购)、未配种的母猪。③产房仔猪存栏数:出生后未转出到保育舍前的仔猪。④保育舍仔猪存栏数:保育舍饲养的未转出到生长育肥舍前的仔猪。⑤生长育肥期存栏数:保育舍转出到生长育肥舍后选留后备前的猪。⑥怀孕母猪头数:配种后未复情、流产、空胎、分娩的母猪。⑦哺*母猪头数:分娩后未断奶的母猪头数。(2)配种指标 ①母猪淘汰数:包括淘汰的后备母猪和成年母猪数。②母猪死亡数:包括死亡的后备母猪和成年母猪数。③后备母猪配种数:指后备母猪开始配种到第一胎分娩前各情期的配种头数。④成年母猪配种数:指第一胎分娩后的所有成年母猪配种头数。⑤复配数:指复情、流产、空怀后母猪配种数。
(3)分娩指标 ①经产母猪分娩窝数:指2胎(含)以上胎次的成年母猪分娩窝数。②初产母猪分娩窝数:指后备母猪的分娩窝数。③总活仔数:指出生后用于饲养的仔猪总头数。④总死仔数:指分娩时产的死胎总头数。⑤总木乃伊数:指分娩产的木乃伊总头数。⑥总淘汰仔猪数:指分娩后未饲养的畸形和弱仔总头数。
(4)断奶指标 ①断奶窝数:指母猪断奶头数。②断奶仔猪数:指母猪断奶后同期离*的仔猪数。③断奶仔猪平均个体重:指仔猪离*时的平均个体重。
(5)生长育肥指标 ①生长期死亡数:指从保育转入生长期阶段至约60千克或大猪分栏时中小猪的死亡头数。②育肥期死亡数:指约60千克以上大猪育肥期阶段中大猪的死亡头数。③猪苗销售数:指25千克(含)以下的小猪销售头数。④中猪(**)销售数:指25~70千克(含)间的生长育肥期猪销售头数。⑤大猪销售数:指70千克以上的生长育肥期猪销售头数。
哪个国家的母猪年产窝数最多
哪个国家的母猪年产窝数最多?年产窝数越多,则母猪非生产天数越少,相应减少因此产生的损失(少产的仔猪+饲料**浪费等)。9国中荷兰和美国的母猪年产窝数最多为2.37,丹麦的最少为2.25。
300头母猪4周批次生产怎么设计
第一计划不对啊,300头母猪不太够啊,应该要325左右.第二是只有一间产房共60个床位?那么提前上床3天,平均断奶天数得控制在20天以内了,断奶当天仔猪即转走,冲栏空栏5天。
第三你只给出了预设的母猪更新率,没有给出预设的配种分娩率,后备母猪利用率,年均胎次,失配猪只如何处理,失配猪只利用率等。60/28*365/年均胎次=基础母猪平均存栏,60/配种分娩率=每批次配种窝数,基础母猪平均存栏数*30%=年参配后备母猪数,365/28=每年批数(后备母猪引种批数),年参配后备母猪数/每年批数=每批补充后备参配数,年参配后备母猪数/后备母猪利用率/每年批数=每批后备母猪引种头数,每批次配种窝数-每批次补充后备母猪数=每批次参配断奶母猪窝数。假设分娩率按照92%,每批次配种约65头。那么你大约在2周后就要开始给第一批参配的后备母猪喂药了,然后过18天配种,这样配5个批次,第6个批次开始就是断奶母猪+后备母猪了
怎样利用猪的存栏数和占栏数来计算猪舍面积
1、总占地面积、生产建筑面积及辅助建筑面积 按年出栏一头商品育肥猪所需面积计算,总占地面积为2.5~3.0,生产建筑面积为0.8~1.0,辅助建筑面积为0.12~0.15。2、按基础母猪每头60-70或年出栏育肥猪3.5-4计算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按每头基础母猪20计算。一般中小型猪场生产区的面积按每头能繁母猪40-50计划,建筑面积按每头母猪16-20平米计算。
3、采用三点饲养工艺,如果间隔50-80m,600头母猪需要13h左右。
猪舍加温设备,选,吉.顺
养猪场如何进行精准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看你什么猪场,是养肉猪的还是养**的,或者是原种场甚至出口场等。还有你在猪场中的岗位如何。不同类型的猪场和不同岗位的管理侧重点也有不同。就我个人经验总结,猪场管理和其它企业一样,无非是管人和理事。以制度管人,以流程理事。其中理事问题应该不是很大,主要还是在于管人。我个人认为猪场的员工管理与其它企业的员工管理的不同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猪场因为有防疫需要,所有对员工的外出都会有所限制,所以与员工的沟通和活跃猪场的气氛相对于其它企业就更重要;2、猪场生产不同于其它企业的生产,猪场的生产周期相对较长,所以很多生产成绩以及指标的东西不一定能及时反应出来。而且猪场除了防疫类的问题,很多生产中的问题不一定会有明显的表现。例如以配种为例,待配母猪的饲养管理好坏,怀孕母猪的产仔水平,怀孕母猪的膘情、体况的好坏都只有等到4个月后才能看到具体的数据。那么在这4个月中间,你就只能凭借你自身的经验和参与现场管理的时间来判断和确定。在猪场经验不足可以边干边学,但一定要紧密参与和关注“现场”的工作。3、猪是有生命的东西,如果是母猪的话还要循环利用7胎以上,那么猪场生产就和其它企业生产有所不同:A、例如工厂,一台机器坏了多半就只影响这一台机器或者一个车间,影响的范围不算大,但是猪不同,一头猪出了问题,很有可能影响到整个猪场,比如公猪质量或者疾病防疫问题。所以在猪场中有很多地方要求做到“零犯错”;B、猪的生长期长,**还要循环利用,那么某一个阶段的某一个小问题就会影响到这个猪最终的生产情况或者生产成绩,所以对于管理人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速度、能力都是很大的考验;4、猪场员工的执行力:如前所述,猪场生产数据很多时候是反应的几个月前的问题,那么在几个月前的工作中除了管理者的经验和勤奋之外,员工的自觉性和执行力就尤为重要-毕竟管理者不可能时时刻刻监督到每一个员工;5、员工的经验和人员培养:和工厂生产不同,猪场生产中经验也很重要,特别是一些关键岗位,比如配种员、公猪饲养员等岗位,需要有丰富的经验,而这些岗位人员要靠我们长期去引导和培养,有的岗位培养的时间超过一年甚至两三年,那么猪场中控制员工的流失和人才培养和人员梯队建设就十分重要,不然和可能会出现滥竽充数的情况;6、成本控制:养殖业利润相对于工业厂矿产品相对较薄,根据行情,生产成本能占到60%到90%,那么成本控制就很重要,要避免出现生产成绩好而经营效益差的现象。建设养猪场,在设计中没头猪应规划多大面积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的建筑规模和对建筑设施的技术要求,确定了猪场建设的基本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中、小型集约化自繁自养的综合性商品肉猪生产场。其他种类的养猪场建设可参照本标准。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7823—1999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兽医防疫工作规程
GB/T17824 2—1999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经济技术指标
GB/T17824 3—1999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设备
GB/T17824 4—1999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环境参数与及环境管理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 1 集约化养猪场
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实行高密度、高效率、连续均衡生产的专业化养猪场。
3 2 自繁自养的商品猪场种公猪及后备公猪从**场引进,后备母猪可从本场所产仔猪中选留培育,其主要任务是生产商品育肥猪。
4 建设规模
4 1 集约化养猪场的建设规模以该场年出栏商品猪头数表示。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的饲养量按 GB/T17824 2执行。
4 2 养猪场的建设项目按功能分为:
a)生产建筑:配**舍(含种公猪),妊娠猪舍,分娩哺*猪舍,培育猪舍,育成猪舍,育肥猪舍和装卸猪斜台;
b)辅助生产建筑:**、淋浴消毒室,兽医、化验室(含病猪隔离间),饲料加工间,变配电室,水泵房,锅炉房,仓库,维修间,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及焚烧炉;
c)生活管理建筑:办公室,生活用房,门卫值班室,场区厕所,围墙大门等。
4 3 养猪场的生产建筑面积按年出栏一头育肥猪需0.8-1.0平方米计算。
4 4 养猪场的辅助生产及生活管理建筑面积应符合表1的规定。
生活用房按劳动定员人数每人4平方米计。
5 场址选择
5 1 根据节约用地,不占良田,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选择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便于排污的地方建场。
5 2 在城镇周围建场时,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城镇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
5 3 禁止在旅游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和环境公害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5 4 场址应选择在位于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以防止因猪场气味的扩散,废水排放和粪肥堆置而污染周围环境。
5 5 养猪场总占地面积参数应按年出栏一头育肥猪不超过2.5-4.0平方米计算。
6 总体布局
6 1 猪场生产区按夏季主导风向布置在生活管理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和病死猪焚烧炉按夏季主导风向设在生产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各区之间用绿化带或围墙隔离。
6 2 养猪场生产区四周设围墙,大门出入口设值班室,人员**消毒室,车辆消毒通道和装卸猪斜台。
6 3 猪舍朝向一般为南北向方位、南北向偏东或偏西不超过 30 ,保持猪舍纵向轴线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呈 30-60 角。
6 4 猪舍间距一般为7-9m,猪舍排列顺序依次为配**舍、妊娠猪舍、分娩哺*猪舍、培育猪舍、育成猪舍和育肥猪舍。
6 5 场区清洁道和污染道分开,利用绿化带隔离,互不交叉。
7 猪舍建筑
7 1 猪舍建筑形式可选用开敞式或有窗式两种。开敞式自然通风猪舍的跨度不应大于15m。
7 2 猪舍的饲养密度用每头猪占猪栏面积表示,各类猪群饲养密度均不应超出表 2的规定。
7 3 猪舍的栏面积利用系数用猪栏总面积与猪舍总面积之比表示,各类猪舍的栏面积利用系数应不低于下列参数:配种、妊娠猪舍,65%;分娩哺*猪舍,50%;培育猪舍,70%;育成、育肥猪舍,75%。
7 4 猪舍围护结构应能防止雨雪侵入,保温隔热,能避免内表面凝结水气,猪舍内表面应耐酸碱等消毒药液清洗消毒。
7 5 猪舍屋面必须设隔热保温层,猪舍屋面的传热系统 k应不小于 0.23W/(平方米·K)。
7 6 各类猪舍内小气候环境按 GB/T17824 4执行。
7 7 猪场防火等级按我国民用建筑防火规范等级**设计。
8 饲养设施
8 1 饲养管理设备的选型配套应符合 GB/T17824 3的要求。
8 2 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最大限度降低人为传染的危险,应尽量选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饲喂设备。
8 3 任何种类的猪舍,都必须设有通风换气设备。
9 劳动定员
9 1 养猪场的劳动定员按每人每年平均可生产商品猪头数确定:小型猪场为 225-250头 /(人·年);中型猪场为 275-300头 /(人·年)。其中饲养员应不少于全场定员总数的 70%。
9 2 养猪场一般可按年每出栏2500头商品猪配备一辆机动装载车计算全场需配备机动车的数量。
10 公用工程
10 1 养猪场可选用水塔、蓄水池或压力罐给自来水管网供水,保证供水压力为 1.5-2.0kg/cm2。
10 2 养猪场平均日供水量按表3给出的参数估算。
10 3 场区内的生产和生活污水采用暗沟排放,雨雪等自然降水采用明沟排放。
10 4 养猪场粪尿排泄量计算按日饲养的繁殖母猪总头数乘以48kg/(头·日),即为全场平均日排泄量的估算值;计算每栋猪舍平均日排泄量按该舍养猪总活重乘以 0.065kg/日估算。
10 5 养猪场电力负荷等级为民用建筑供电等级**。电力负荷计算采用需用系数法,需用系数为 0.4-0.75,功率因数为 0.75- 0.9。
11 防疫设施
猪场防疫设施按 GB/T17823执行。
12 环境保护
猪场环境应符合 GB/T17824 4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