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平菇玉米芯发酵料栽培技术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谁知道用玉米芯怎么种平菇(玉米芯不用菌种做出平菇吗)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谁知道用玉米芯怎么种平菇

  培养方法:

  1、原料处理

  玉米芯要求足干,呈黄白色,新鲜无霉烂变质,用普通饲料粉碎机或木屑切片粉碎机粉碎均可。粉碎机筛孔需用直径2厘米的钻头扩大孔径,粉碎后的玉米芯呈蚕豆、黄豆大小的颗粒状为宜。

谁知道用玉米芯怎么种平菇

  2、菌株选择

  要选用适应当地气候、转潮快的品种,菌龄以满瓶后3-5天为宜,菌丝洁白粗壮、抗杂力强。

  3、培养料配方

  玉米芯71.8%,麦麸或米糠15%,玉米面5%,过磷酸钙2%,石膏粉2%,石灰粉4%。另加0.2%的多菌灵拌料,培养料基质含水量65%,PH值7~8。

  4、装袋接种

  先将菌种掏出,放在干净容器内,将其掰成枣子大小的菌块。发菌用50-55厘米×25厘米聚乙烯筒料,用针扎三排微孔,先装好一端,放入菌种,用绳扎紧。然后再装一层菌种一层料,共三层料四层种,装满后扎紧袋口,视温度高低垒袋发菌,或堆成井形堆放,用种量一般10-15%。发菌期间,温度20-25℃,最高不可超过35℃,空气相对湿度50-65%,光线要求暗一些,发菌期间要注意翻袋和加强通风管理,约经15-20天,菌丝即可长满袋进入出菇管理。

  5、出菇管理

  菌袋经一周左右即有珊瑚状菇蕾出现,这时就可开袋进行出菇管理。要撑握好开袋时间,过早料面易干燥,造成菇蕾死亡;过晚则影响菇的质量。开袋后要增加光照。并加强通风排气,注意喷水不可将水喷在菇体上。约经5-7天头潮菇即可采摘上市。也可在菌筒出过一至二潮菇后,撕去塑料袋,用不锈钢刀削去两端老化菌丝及菇根进行覆土栽培。一层菌棒一层土,一般垒6-7层高即可,最上面做成补水槽。有条件的用补水器更好,出菇后隔2天喷一次营养液,按常规管理,生物学转化效率可高达100-150%。

玉米芯栽培平菇具体配方

玉米芯栽培平菇的效果良好。选择无霉烂、干燥的玉米芯打碎成小块,在石灰水中,即pH值为9~10,浸泡1天,并在水中加入1%的硫酸铵,1%的过磷酸钙,然后捞起过滤,再加入2%的磷肥,0.5%的素尿,3%的石膏粉,充分拌均匀。

播种时可采取"三种两料法"栽培。平菇菌种用种量一般为栽培料的10%左右。先用新农膜铺垫作底,撒上一薄层平菇菌颗粒种,种量是总用量的1/4。再放入一层5~7㎝玉米芯料,压实压紧,播种一层平菇菌种,可层播、点播、混播。

随后再铺上一层玉米芯栽培料,撒下剩余的平菇菌种,压实压平。最后盖上新鲜干净无杂菌的塑料薄膜发菌大约25天。混播是用3/4的平菇菌种和玉米芯栽培料混合均匀,铺上菌床后,再把剩余的1/4平菇菌种撒在最上面表面,压实压紧压平,盖上塑料薄膜。

发满菌需25~30天,就可以进行通风出菇管理。一般每斤玉米芯干料能产一斤左右的鲜平菇。

扩展资料

蘑菇对气体的要求,蘑菇生长期间,并及时的进行通风换气,绿色植物生长,需要二**碳气体,呼出氧气。蘑菇生长需要的是氧气,呼吸出来的是二**碳气体,和绿色植物正好是相反的,通气**的菇房,蘑菇生长慢,容易生病。当有蘑菇长出土后,菇房内的空气湿度,应达到90%左右,有利于蘑菇生长。

蘑菇对光照的要求。蘑菇不需要太强的阳光直射,蘑菇需要*暗,潮湿,温暖的地方生长,因此冬季种植蘑菇,既要保证菇房内的温度,又要减少光照。

平菇不耐高温,过去夏秋高温阶段,逐渐进入到适宜平菇栽培的季节。有不少的农民朋友,自家种植不少的玉米,经过脱粒之后,剩下的下脚料玉米芯,是很好的种植平菇的原材料,其中的营养成分可超过棉籽壳。

玉米芯生料栽培平菇,原料怎么处理?

玉米芯原料首先应该进行粉碎,粉碎成颗粒状。然后按照培养料配方进行配制。各种原料搅拌均匀。加入石灰水。搅拌均匀后,进行堆制发酵处理。待料温达到60℃以上后保持一天。翻堆。翻堆要里外上下颠倒。翻拌均匀。待温度达到60℃后,保持一天翻堆。如此进行3次翻堆后调整培养料含水量。PH值。就可以装袋播种了。

栽培平菇时,发酵料如何堆置

堆制发酵料包括建堆、翻堆与质量鉴定等项技术。
(1)拌料建堆
用于栽培平菇、草菇的发酵料多以棉籽壳为主要原料,添加2%的石灰,加水拌料,堆制而成。若在干料中添加豆饼3%~5%,或麦麸5%~10%,或尿素0.5%~1%,或适量干牛粪粉,然后加水堆制,则可获得更好的栽培效果。建堆场所最好是紧靠菇房的水泥地面,排水良好,避风向阳,且水源干净、便利。建堆时,将干抖混匀后,加足水分至培养料含水65%~70%(将堆料发酵过程中的水分损失计入其中)。混拌均匀后将料堆成宽1.0~1.3米,高1.0~1.5米,长度不限的料堆。料堆四周尽可能堆陡一些。建堆时,将料抖松抛落。堆成之后,用木棒(直径5厘米左右)在料堆上插通气孔,每隔0.2米插一孔,以利于通气发酵。建堆后用塑料薄膜覆盖,或用草帘、稻草覆盖。
(2)适时翻堆
平菇发酵料多在春、秋堆制,建堆后48~72小时应进行第1次翻堆。翻堆时仍须将料抖松,以增加料中含氧量。同时,将上下、里外的培养料互换位置,以便培养料均匀发酵。全部发酵过程历时6~8天,翻堆3~ 4次即可。时间过长,会大量消耗养分,时间太短,可能发酵不充分,达不到堆料发酵杀灭害虫、害菌的目的。
(3)发酵料质量检查
在预定时间内(建堆48小时左右)若能正常升温至60℃以上,开堆时可见适量白色菌丝 (嗜热放线菌),表示堆料含水适中,发酵正常。如果建堆后迟迟达不到60℃,说明有问题。可能培养料加水过多,或堆料过紧、过实,或因未插孔通气等原因造成堆料通气**,不利于放线菌等嗜热微生物生长繁殖,堆料不能发酵升温。遇此情况应及时翻堆,将料摊开晾晒,或添加干料至含水量适量,再将料抖松重新建堆发酵。如果堆料升温正常,但开堆时培养料呈“白化现象”,表示培养料含水太少。可在第1次翻堆时适当添加水分。必须强调一点,应在建堆时一次加足水分,中途加水是下策。万一中途补水,最好加80℃以上热水。加水拌匀后,重新建堆发酵。
发酵料进菇房时,添加棉籽壳干重0.1%的***,药料混拌均匀后,即可装袋或铺料播种。

各位食用菌老师,请问谁会玉米芯生料栽培平菇技术?

玉米芯不适宜生料栽培平菇。最好的方式是采用发酵料栽培的方式。如果有兴趣,可以通过QQ联系。

玉米芯栽培平菇具体配方

玉米芯栽培平菇的效果良好。选择无霉烂、干燥的玉米芯打碎成小块,在石灰水中,即pH值为9~10,浸泡1天,并在水中加入1%的硫酸铵,1%的过磷酸钙,然后捞起过滤,再加入2%的磷肥,0.5%的素尿,3%的石膏粉,充分拌均匀。

播种时可采取"三种两料法"栽培。平菇菌种用种量一般为栽培料的10%左右。先用新农膜铺垫作底,撒上一薄层平菇菌颗粒种,种量是总用量的1/4。再放入一层5~7㎝玉米芯料,压实压紧,播种一层平菇菌种,可层播、点播、混播。

随后再铺上一层玉米芯栽培料,撒下剩余的平菇菌种,压实压平。最后盖上新鲜干净无杂菌的塑料薄膜发菌大约25天。混播是用3/4的平菇菌种和玉米芯栽培料混合均匀,铺上菌床后,再把剩余的1/4平菇菌种撒在最上面表面,压实压紧压平,盖上塑料薄膜。

发满菌需25~30天,就可以进行通风出菇管理。一般每斤玉米芯干料能产一斤左右的鲜平菇。

扩展资料

蘑菇对气体的要求,蘑菇生长期间,并及时的进行通风换气,绿色植物生长,需要二**碳气体,呼出氧气。蘑菇生长需要的是氧气,呼吸出来的是二**碳气体,和绿色植物正好是相反的,通气**的菇房,蘑菇生长慢,容易生病。当有蘑菇长出土后,菇房内的空气湿度,应达到90%左右,有利于蘑菇生长。

蘑菇对光照的要求。蘑菇不需要太强的阳光直射,蘑菇需要*暗,潮湿,温暖的地方生长,因此冬季种植蘑菇,既要保证菇房内的温度,又要减少光照。

平菇不耐高温,过去夏秋高温阶段,逐渐进入到适宜平菇栽培的季节。有不少的农民朋友,自家种植不少的玉米,经过脱粒之后,剩下的下脚料玉米芯,是很好的种植平菇的原材料,其中的营养成分可超过棉籽壳。

平菇发酵料栽培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关键

平菇发酵熟料轻简化栽培关键技术

摘要: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平菇因栽培原料来源广泛、栽培模式多样、技术相对简单而被广泛栽培,市场也大。栽培平菇有生料、发酵料、熟料、半熟料、发酵熟料等多种模式。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原料中一般需要加入不同剂量的杀菌剂、杀虫剂,有残留风险,且老场地连续栽培易发生病虫害,生产可持续性差;半熟料生产稳定性差;熟料栽培灭菌时间长、接种环境要求严格,投资成本高;发酵熟料灭菌时间短、对接种环境要求较粗放,可以半开放式接种,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菌株选择

优良菌株标准:菌株活力强、萌发快、生长快、抗杂能力强。河南驻马店地区主栽平菇菌株有驻研1号、驻研2号、平菇99、灰美2号、特抗650、中农平菇4号(4195)。具体应当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栽培习惯、消费习惯、培养料及生产实践而定。

栽培种培养料应选棉籽壳或与木屑的混合料,这样的栽培种易成块,有利于打孔接种。

2 培养料发酵

培养料发酵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微生物类群,其中主要的微生物有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其在发酵料的腐熟过程中起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微生物分解料中的纤维素,产生小分子营养物质,利于菌丝吸收利用。细菌旺盛的代谢活动和繁殖,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堆温迅速升高,并维持一段时间,对杂菌、病原微生物和虫卵有极好的杀灭效果;嗜热放线菌产生大量抗生素类物质,其对有害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原料的材质越疏松,通气性越好,微生物活动也越旺盛,产生的有益微生物量越多,所以培养料的含水量要合理(65%),同时发酵期间及时翻堆加大通氧量。一般发酵期4~5 d,确保发酵料发酵均匀。

3 机械装袋

将发酵好的原料散堆降温,栽培袋为规格(21~24)cm×(43~45)cm×0.035 cm一端折角封口的塑料袋。用装袋机装料,装料尽量装紧实,扎口机封口,这样更省工。

4 短时灭菌

培养料在发酵过程中虽然杀灭了大量杂菌、病原微生物和虫卵,但还有一些杂菌和虫卵,再通过短时高温灭菌,可以进一步杀灭培养料内耐高温有害的微生物,来提高培养料的抗杂能力,同时进一步熟化培养料。短时灭菌关键是要把握好灭菌时间:时间短,起不到灭菌效果;时间过长,会杀灭了所有菌群,这样与常规彻底灭菌无异了(即熟料栽培模式),且无谓耗费燃料。一般灭菌时间掌握在85℃,6 h或95℃,2 h即可。

5 半开放打孔接种

发酵熟料栽培可采用半开放打孔接种方式,该方法相比解口接种省工省时,同时接种用种量少(4%~5%),比发酵料接种量(15%~20%)减少60%以上;出菇时,子实体可直接从接种孔内长出,不需要套环或另打出菇孔,且菇形较好,采菇时不会带出培养基。

料袋出锅成排堆叠码放,排与排之间留1 m间距便于操作接种。待袋温降到30℃以下时开始接种,首先布置一个封闭的接种空间,如塑料吊帐,最好2000袋以内为一个单元,将菌种、接种工具一起放入接种帐内,用二氯烟雾剂(10 g∕m3)提前8~10 h熏蒸消毒,接种前掀起接种帐一角排出部分烟雾剂,待气味散尽,人进入帐内接种。接种时先用专用打孔工具在袋两端各打一个接种*,孔径16~28 mm,然后接入菌种,菌种要掰成块,填满接种*且略高出袋面。接种后袋根据气温确定码放方式,气温低于20℃时可堆叠码放,堆高8~10层,气温高于20℃时,堆高3~4层,自然发菌。接种5~10 d菌丝开始吃料,当袋温达到30℃时,改为“井”字形码放,开始大通风,以免因袋温过高而烧菌。

6 出菇管理

在适宜温度、湿度、通风的条件下,一般发菌25 d左右,菌丝即可长满袋。菌丝长满袋,有个别菌袋开始现蕾,手拿菌袋结实有弹性,袋两端**有**小水珠,表明菌丝已生理成熟,可搬进出菇室催菇。出菇室菌袋叠放码4~6个高,行距60 cm。出菇管理要点:

6.1 拉大温差

平菇属于变温结实,温差**利于现蕾出菇。早晚气温低时,提高通风量,降低温度,拉大昼夜温差至6~8℃,以**出菇。调控温度措施有调节覆盖物、通风量、喷洒**水等。

6.2 湿度管理

出菇环境要经常喷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0%~90%,料面菇蕾陆续出现后,可向空间、地面喷雾增湿,切忌向菇蕾直接喷水,待菇蕾长到3 cm以上时可少量向菇蕾喷水,保持菇体不干燥即可;采收两潮菇后,菌袋内水分低于50%时,应给予补水以提高后期产量。

6.3 通风管理

喷水后及时通风30~40 min,尤其是高温季节,喷水后加大通风,防止菇体积水而发生病害;低温季节,一般在中午喷水后通风。通风**,特别高温高湿易发黄菇病。

做好出菇环境卫生,协调好喷水与通风,尤其每次采菇后,要及时清除袋口残留菇根,清扫菇棚,棚内加防虫网,棚外定期喷杀虫剂防虫。

发酵熟料栽培平菇,不同区域、不同原料、不同季节、料发酵程度,一次灭菌量的多少都会影响灭菌时间,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实际原料、场地、锅炉设备等先进行灭菌试验,从而找出适宜参数,灵活掌握灭菌温度、时间。该方法要求接种后20~30 d菌丝长满袋,否则不宜采用此方法。

玉米芯栽培平菇具体配方

玉米芯栽培平菇的效果良好。选择无霉烂、干燥的玉米芯打碎成小块,在石灰水中,即pH值为9~10,浸泡1天,并在水中加入1%的硫酸铵,1%的过磷酸钙,然后捞起过滤,再加入2%的磷肥,0.5%的素尿,3%的石膏粉,充分拌均匀。

播种时可采取"三种两料法"栽培。平菇菌种用种量一般为栽培料的10%左右。先用新农膜铺垫作底,撒上一薄层平菇菌颗粒种,种量是总用量的1/4。再放入一层5~7㎝玉米芯料,压实压紧,播种一层平菇菌种,可层播、点播、混播。

随后再铺上一层玉米芯栽培料,撒下剩余的平菇菌种,压实压平。最后盖上新鲜干净无杂菌的塑料薄膜发菌大约25天。混播是用3/4的平菇菌种和玉米芯栽培料混合均匀,铺上菌床后,再把剩余的1/4平菇菌种撒在最上面表面,压实压紧压平,盖上塑料薄膜。

发满菌需25~30天,就可以进行通风出菇管理。一般每斤玉米芯干料能产一斤左右的鲜平菇。

扩展资料

蘑菇对气体的要求,蘑菇生长期间,并及时的进行通风换气,绿色植物生长,需要二**碳气体,呼出氧气。蘑菇生长需要的是氧气,呼吸出来的是二**碳气体,和绿色植物正好是相反的,通气**的菇房,蘑菇生长慢,容易生病。当有蘑菇长出土后,菇房内的空气湿度,应达到90%左右,有利于蘑菇生长。

蘑菇对光照的要求。蘑菇不需要太强的阳光直射,蘑菇需要*暗,潮湿,温暖的地方生长,因此冬季种植蘑菇,既要保证菇房内的温度,又要减少光照。

平菇不耐高温,过去夏秋高温阶段,逐渐进入到适宜平菇栽培的季节。有不少的农民朋友,自家种植不少的玉米,经过脱粒之后,剩下的下脚料玉米芯,是很好的种植平菇的原材料,其中的营养成分可超过棉籽壳。

玉米芯栽培平菇具体配方

玉米芯栽培平菇的效果良好。选择无霉烂、干燥的玉米芯打碎成小块,在石灰水中,即pH值为9~10,浸泡1天,并在水中加入1%的硫酸铵,1%的过磷酸钙,然后捞起过滤,再加入2%的磷肥,0.5%的素尿,3%的石膏粉,充分拌均匀。

播种时可采取"三种两料法"栽培。平菇菌种用种量一般为栽培料的10%左右。先用新农膜铺垫作底,撒上一薄层平菇菌颗粒种,种量是总用量的1/4。再放入一层5~7㎝玉米芯料,压实压紧,播种一层平菇菌种,可层播、点播、混播。

随后再铺上一层玉米芯栽培料,撒下剩余的平菇菌种,压实压平。最后盖上新鲜干净无杂菌的塑料薄膜发菌大约25天。混播是用3/4的平菇菌种和玉米芯栽培料混合均匀,铺上菌床后,再把剩余的1/4平菇菌种撒在最上面表面,压实压紧压平,盖上塑料薄膜。

发满菌需25~30天,就可以进行通风出菇管理。一般每斤玉米芯干料能产一斤左右的鲜平菇。

扩展资料

蘑菇对气体的要求,蘑菇生长期间,并及时的进行通风换气,绿色植物生长,需要二**碳气体,呼出氧气。蘑菇生长需要的是氧气,呼吸出来的是二**碳气体,和绿色植物正好是相反的,通气**的菇房,蘑菇生长慢,容易生病。当有蘑菇长出土后,菇房内的空气湿度,应达到90%左右,有利于蘑菇生长。

蘑菇对光照的要求。蘑菇不需要太强的阳光直射,蘑菇需要*暗,潮湿,温暖的地方生长,因此冬季种植蘑菇,既要保证菇房内的温度,又要减少光照。

平菇不耐高温,过去夏秋高温阶段,逐渐进入到适宜平菇栽培的季节。有不少的农民朋友,自家种植不少的玉米,经过脱粒之后,剩下的下脚料玉米芯,是很好的种植平菇的原材料,其中的营养成分可超过棉籽壳。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