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网箱鳙鱼养殖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网箱养鱼每平米产多少斤鱼(网箱养鱼产量多少)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网箱养鱼每平米产多少斤鱼
网箱养鱼(cage culture):将由网片制成的箱笼,放置于一定水域,进行养鱼的一种生产方式。网箱多设置在有一定水流、水质清新、溶氧量较高的湖、河、水库等水域中。可实行高密度精养,按网箱底面积计算,每平方米产量可达十几至几十千克。主要养殖鲤、非鲫、虹鳟等,中国还养鲢、鳙、草鱼、团头鲂。网片(网衣)用合成纤维或金属丝等制成。箱体以长方形较好。每只网箱面积为数十平方米,箱高2-4米。设置方式有浮式、固定式和下沉式3种,以浮式使用较多。
几十斤吧,太大会缺氧的撒
鱼沉底不动是什么情况
一、不适应环境
大概很多鱼友都遇到过这种状况,新鱼在袋子里活蹦乱跳,但小心翼翼过温过水后,一进缸就僵化了一样,半天才动一动。
大多数新鱼入缸都会有一段适应期,它决定了观赏鱼会不会出现应激反应。我们要停食静养几天,没事别在鱼缸前又蹦又跳,给它们安静舒适的环境,过两天会恢复健**色。
二、夜行鱼
有朋友抱怨家里的七星刀行为怪异,一开灯就跟挂了一样,沉在水底一动不动,晚上关灯之后才有模有样的活动几下,这样根本没什么观赏机会可言,还不如养金鱼实在。
我看过它的鱼缸,纯正空气缸,通透得明镜一样,里面没有遮蔽物。七星刀赤**的横在里面,白天也确实一动不动。但它体表完好,也没有生病的迹象,确定不是生病了,那原因可能是七星刀的习性。这是一种夜行鱼,喜*不喜阳。白天有阳光漫射也就罢了,不给它点遮蔽物,当然一动也不敢动了。
三、气温低
观赏鱼是变温动物,受温度影响明显。一旦气温降低,新陈代谢也相应放缓,当然不爱动弹。一旦气温降到临界点,观赏鱼动弹得少,也不怎么喜欢吃东西。如果喂得多了,还可能消化**。
四、睡觉
鱼会睡觉,是已经得到验证的事实。但鱼没有眼睑,不会跟人一样眨眼,所以我们很难看出它们某时的状态是不是睡觉。鱼的睡觉时间特别短,往往只有几秒钟时间。在短短的时间内,它悬在水里一动不动,好像雕像一般。
但几秒之后,观赏鱼又恢复往日的生机跟活力。一般观赏鱼的睡觉时间并不固定,除睡觉之外,有时候累了也趴在缸底一动不动。休息舒服了才懒洋洋的游动。这样的观赏鱼不在少数,有些鱼懒得不爱游,还会侧躺着休息。
五、鳃病
如果观赏鱼浮在水面不动,可能是患上了鳃病。这种病症比较严重,会导致观赏鱼呼吸困难最终窒息而死。鳃病的治疗方式比较麻烦,首先爆氧是必须的,其次用广谱抗生素吊着命静养,有一定几率脱离危险。
六、水质动荡
水质动荡也可能造成观赏鱼动作缓慢或呆滞,进一步的症状是应激反应,也有一些鱼直接水质中毒。想避免观赏鱼真的水质中毒,发现他们在角落不爱活动,要早点检查水质进行排查。
跪求网箱养殖鳙鱼的饵料!急!!!!大家一定要帮帮忙呀!
是花鲢吗?我们这都是混养四大家鱼。花鲢靠肥水和吃颗粒饲料的碎末。希望对你有帮助养花鸟鱼虫分别有什么寓意?
就是生活中充满了花鸟鱼虫的生活 一般是指退休了的人,闲来无事不需要忙的意思 每天可以种种花,养养鸟,或者是虫子 有耐心的人,还可以去钓鱼,怡然自得的生活网箱养殖草鱼要怎样过冬,饲养有什么要注意的?
北方冬季养鱼要“三防”一、防浅水
冬季雨水少,易造成鱼塘水位降低;还有些养鱼户喜欢将鱼塘水放浅,欲使鱼能在浅水里晒到太阳而达到取暖的目的。其实,冬天塘水浅、水温变化快、温差大,对鱼生长不利。
二、防缺氧
正常情况下,缺氧泛塘大都发生在夏秋高温季节。而冬季则少见。但有几种环境在冬季也易发生缺氧死鱼:一是肥水鱼塘;二是深潭死水鱼塘;三是网箱养殖。应和夏秋季一样加强防范、遏制缺氧泛塘死鱼现象发生。
三、防冻害
寒冷的冬天常常使越冬的鱼种受到冻害,可采取如下五种方法来避冷增温:1、设障避害。在鱼塘北边用木竹棍打桩围上编织袋或稻草秸秆,设置人工屏障来抵挡北风。2、施粪升温。每亩水面投施畜禽粪便500公斤左右。利用肥料发酵、分解、释放出热量来升高水温;3、烟熏制暖。每逢白天北风呼啸就是夜晚有霜冻的前兆,可将湿稻草、柴禾堆放在鱼塘岸边生火熏烟来制造暖和气氛、减弱霜冻程度;4、投放水草。冬季往鱼塘投放一定数量的水草,让鱼在草丛中取暖驱寒;5、注水增温。在气温较高的晴天午后将浅水面的经日晒升温的浅水注入鱼塘。
冬 季 养 鱼 增 氧 四 法
冬 季 鱼 塘 水 位 低 , 特 别 是 冰 封 水 面 时 , 池 水 容 易 缺 氧 , 严 重 时 会 导 致 鱼 窒 息 死 亡 。 越 冬 期 间 应 因 地 制 宜 采 取 增 氧 措 施 , 确 保 鱼 安 全 越 冬 。
1� 生 物 增 氧 在 冰 封 前 向 鱼 池 注 入 富 含 浮 游 植 物 的 肥 水 , 注 水 量 不 超 过 五 分 之 一 , 利 用 浮 游 植 物 进 行 光 合 作 用 释 放 出 的 氧 气 给 池 水 补 氧 。 如 果 池 水 清 瘦 , 每 亩 各 施 尿 素 和 过 磷 酸 钙 0. 5~ 1公 斤 , 不 能 施 有 机 肥 。 施 肥 时 间 不 宜 过 早 , 最 好 在 临 封 冻 前 进 行 , 以 免 水 藻 过 早 繁 殖 , 降 低 后 期 水 体 含 氧 量 。
2� 注 水 增 氧 越 冬 期 间 鱼 塘 缺 水 或 缺 氧 , 可 以 直 接 引 水 入 塘 。 如 水 源 中 的 含 氧 量 较 低 , 可 使 水 流 经 过 一 定 的 流 程 和 落 差 , 提 高 含 氧 量 后 再 注 入 塘 内 , 以 提 高 增 氧 效 果 。 含 铁 质 过 多 的 水 不 能 直 接 注 入 鱼 塘 , 必 须 经 过 一 定 时 间 日 晒 , 氧 化 和 沉 淀 后 才 能 少 量 注 入 池 塘 内 。 注 水 补 氧 宜 早 进 行 , 防 止 因 缺 氧 而 一 次 注 水 过 多 或 注 水 时 间 过 长 , 导 致 池 塘 水 温 急 剧 变 动 。
3� 充 气 增 氧 用 气 泵 将 空 气 压 入 设 置 在 冰 下 水 中 的 胶 管 中 , 在 胶 管 顶 端 连 一 沙 滤 器 , 或 直 接 在 胶 管 上 刺 许 多 小 孔 , 让 空 气 呈 很 小 的 气 泡 扩 散 到 水 中 , 提 高 空 气 与 水 的 接 触 面 积 , 增 加 池 水 含 氧 量 。 必 要 时 利 用 氧 气 瓶 直 接 将 纯 氧 通 过 胶 管 送 到 冰 下 水 中 进 行 补 氧 急 救 。
4� 化 学 增 氧 温 室 内 的 水 池 和 水 箱 等 小 型 水 体 , 越 冬 期 间 发 生 缺 氧 时 可 以 加 入 化 学 药 品 增 氧 急 救 。 适 用 化 学 增 氧 剂 有 过 二 硫 酸 铵 、 过 氧 化 钙 和 过 氧 化 氢 等 。 过 二 硫 酸 铵 每 立 方 米 水 用 10克 , 对 鱼 体 无 害 。 过 氧 化 钙 及 过 氧 化 氢 每 立 方 米 水 加 10~ 20毫 升 即 可 , 用 量 不 能 过 大 , 以 免 对 鱼 体 造 成 危 害 。
雄鱼和花鲢鱼的区别
没有区别,是同一种鱼。雄鱼:
中文学名鳙鱼,又叫花鲢、胖头鱼、包头鱼、大头鱼、黑鲢、麻鲢、也叫雄鱼。是淡水鱼的一种。属脊索动物门、辐鳍亚纲、鲤形目、鲤科、鳙属、鳙鱼种。
形态特征:
鳙鱼体侧扁,较高,腹部在腹鳍基部之前较圆,其后部至*门前有狭窄的腹棱。头极大,前部宽阔,头长大于体高。吻短而圆钝。口大,端位,口裂向上倾斜,下颌稍突出,口角可达眼前缘垂直线之下,上唇中间部分很厚。无须。眼小,位于头前侧中轴的下方,眼间宽阔而隆起。鼻孔近眼缘的上方。下咽齿平扁,表面光滑。鳃耙数目很多,呈页状,排列极为紧密,但不连合。具发达的螺旋形鳃上器。鳞小。侧线完全,在胸鳍末端上方弯向腹侧,向后延伸至尾柄正中。
背部及体侧上半部微黑,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点;腹部灰白色。各鳍呈灰色,上有许多黑色小斑点。
扩展资料
生活习性:
鳙鱼性温驯,不爱跳跃,行动较迟缓。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具有河湖洄游习性,平时多生活在有一定流速的江湖中。滤食性,主要吃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如剑水蚤)等浮游动物和原生动物,也吃部分浮游植物(如硅藻和蓝藻类)和人工饲料。鳙鱼的鳃毛较大主要以水中微生物为主,有时鱼虫小虾也照吞不误。
分布:
分布水域很广,从南方到北方几乎全中国淡水流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鳙鱼属于滤食性鱼类,对于水质有清洁作用,一般鱼池、水库多于其它鱼类一起混养所以有人送它雅名“水中清道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鳙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胖头鱼
花鲢吃饲料吗?
花鲢是吃饲料的。花鲢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主要吃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如剑水蚤)等浮游动物,也吃部分浮游植物(如硅藻和蓝藻类)和人工饲料。花鲢鱼食欲与水温成正比。鲢鱼喜高温,最适宜的水温为23℃~32℃。炎热的夏季,鲢鱼的食欲最为旺盛。
要想养好鲢鱼要先知道花白鲢专用饲料,同时投人畜粪,提高肥力。
扩展资料:1、饲料
花鲢人工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应在30%以上、脂肪应在4%以上。饲料蛋白原料需要一定比例的动物性蛋白原料和植物性蛋白原料,动物性蛋白原料以鱼粉为佳, 植物性蛋白原料以花生饼为佳。
在饲料加工工艺方面,饲料原料最好采用超微粉碎, 原料经过粉碎后90%可以过80目的筛为佳,这样可以提高花鲢的消化吸收效率和生长速度。
在饲料粒径方面,花鲢饲料分为粉料和膨化浮性饲料,花鲢规格小于100g,可投喂粉料;花鲢规格大于100g,可选择粒径0.3mm的膨化浮性饲料;花鲢规格大于250g,可选择粒径0.5mm的膨化浮性饲料;花鲢规格大于500g,可选择粒径1mm的膨化浮性饲料。
2、投喂
如果花鲢与其它吃食性鱼类混养,为了提高鱼类的摄食效率,建议对花鲢和草鱼进行分区投喂。分区投喂,也称分台投喂。
分区投喂需经驯化才能形成草鱼和花鲢分别在各自的区域吃食的习惯。
首先用草鱼料投喂草鱼半小时后,再投喂花鲢粉料或膨化浮性饲料进行诱食,草鱼投喂区与花鲢投喂区间距在20米以上为好。一般通过7~10天的驯化,即可实现分区投喂。
花鲢的投喂量主要根据水温、浮游动物生物量、放养密度、鱼的摄食情况来调整,正常的花鲢的投饲率建议为0.5%~1.5%。
花鲢为滤食性鱼类,通过不停地过滤池塘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和其它饲料进行全天候摄食。考虑到花鲢的摄食方式,同时根据池塘的放养密度,建议增加配合饲料的投喂频率,每天喂4~5次为宜。
花鲢放养密度越高,投喂量也越大。一般推荐混养草鱼、鲫鱼等鱼类的池塘中,花鲢的放养密度在60尾/亩以下,可以少投料或者不投料;花鲢放养密度达到100尾/亩以上,建议加大饲料投喂量,否则会影响其生长速度。
花鲢在水体表层摄食饲料,投料时要注意避免浪费,手撒时,每次投喂的量不要多,投料的速度要慢,每次投喂时间不低于1小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花鲢
本人从事网箱养殖,网箱中河水为三米多深,养殖胖头鱼,在喂饲料时请问饲料沉到3米处时胖头鱼仍会去吃吗
沉底的话比较难,但是不排除会去吃的尽量选择较浅处。
打个比方:假如饲料在沉下去的过程中,就会在沉淀的过程中就会被鱼吃掉。
而沉底的饲料会和粪便啊,比较脏的垃圾在一起。所以可能不是十分饿得话就不会去吃。
养殖花鲢鱼生长周期是多长时间?
人工养殖(不加温)需时两年 头一年是鱼种养殖(到年底时约3两到5两左右) 第二年成鱼养殖,可长至2-3KG。饵料充足的话,当年鱼可长到500~800克,三龄鱼体重可达3~4千克,自然水域中有很多可以生长到30至40公斤。
1、放养前的准备工作:鱼种池的面积要求较大,一般为4-8亩,水要较深,一般1.5-2米。放养前应施有机肥料以培养,对于花鲢基肥应适量施用,控制车轮虫高峰期下塘。
2、夏花放养:放养时间一般为5-6月份,放养方式有单养和混养两种,一般采用混养,因为这个阶段鱼类的习性逐渐显示不同,对外界的环境要求也不同,根据各种鱼类的习性和对水质的适应性不同进行搭配混养,不但给予各种鱼类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也充分地发挥了水体的利用率和对食料较经济的利用。鱼种池一般是2-3种混养,本实验混养少许白鲢、鲤鱼。
3、饲养管理:此时花鲢还是主要以浮游生物为主要食料,池水要求肥沃,浮游生物量要多,池塘除去放养前施基肥外,夏花放养后还要施绿肥及熟粪肥,结合定期注新水使水保持褐绿色。饲养时人工投饲注意“四定”原则,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以便提高饵料的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此时投饵数量要少一些。
4、日常管理:每天早晨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和鱼的动态,经常消除池边杂草和水中**杂物,清扫食台和进行食台、食物消毒。以保护池塘卫生;拉网检查不仅利于肥水,而且便于检查鱼的生长鱼病等情况,从而合理确立投饵量和鱼病防治方法,做好防逃、防盗和鱼病、敌害防治工作。
5、并塘和越冬:秋末冬初,水温下降至10度以下,鱼已不摄食,这时须将鱼捞出,集中蓄养在较深的鱼池中越冬,主意在并塘前一周停止投饲,选天气晴朗的日子拉网出塘,并塘时拉网和操作必须小心细致,以免鱼体受伤和在越冬期间发生水霉病,蓄养池水深在2米以上,向阳背风,少污泥,并塘后应在结冰时防止缺氧,严防水鸟的危害。
如何培育夏花至一年龄的花鲢鱼苗
一、混合喂养法在鱼苗下塘前3天,每亩水面施粪肥300公斤,培育轮虫等天然饲料。鱼苗下塘后几天,每亩水面每天投豆浆2公斤或饼粉3公斤,以补充天然饲料不足,以后每3天施肥1次,每次每亩水面施腐熟堆肥150公斤。喂养1周后,池水中大型浮游生物数量若不能满足需要,除投喂精饲料外,还要增加些浮萍或嫩草,堆放在池塘四周的浅水处,供部分草食性鱼苗摄食。二、饼粉喂养法将豆饼、棉籽饼、菜籽饼及花生饼磨成干粉喂鱼。其用法是:将干饼粉均匀撒于水面上即可,干粉在池中漂浮的时间长,利用率高,每亩水面每天用干饼粉2公斤,每日投喂4次即可。
三、草浆喂养法将各种含纤维少的鲜嫩草打成浆喂鱼,以青代精,适于培育花鲢、白鲢鱼苗,可降低成本18%左右。全池泼洒草浆,每天2次,每亩水面每天泼洒草浆60公斤~90公斤,或按每万尾鱼苗每日投草浆15公斤~20公斤,均匀泼洒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