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叉尾养殖前景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叉尾鮰的生活习性(叉尾生活环境)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叉尾鮰的生活习性

叉尾鱼怎样养殖

人工饲养技术

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河鲶、美洲鲶。这种鱼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易饲养、易起捕以及肉质鲜美等特点,是世界闻名的养殖品种和游钓对象。该鱼为大型温水性淡水鱼类,是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天然水域中,主要摄食对象是底栖生物、水生昆虫、浮游动物、轮虫、有机碎屑和大型藻类。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对各种配合饲料都能摄取,尤其喜食鱼粉、豆饼、玉米、米糠、麦麸等原料配制而成的颗粒饲料。由于其生长速度极快,所以在不同养殖时期,饲养管理必须相应跟上,才能确保养殖效益的提高。

叉尾鮰的生活习性

1、亲鱼培育期

在亲鱼培育时期,要选择体质健壮、生长性能良好的4龄~5龄鱼作为亲鱼,按雌雄1∶1的比例配组。亲鱼池面积3亩~5亩,每亩放养60尾~80尾亲鱼,约150公斤~200公斤,同时搭养少量鲢、鳙鱼种,以便改善池塘水质。

亲鱼在越冬前,要采取强化培育措施,让亲鱼积累一定的营养,这既是亲鱼怀卵的物质基础,又能使亲鱼顺利越冬。冬天只要水温在10℃以上,亲鱼尚能少量摄食,因此需适量投喂一些饲料。产前培育最为重要,即在开春后加强投喂,精心管理。

首先将池水换去一部分,加注新水,水温上升后,亲鱼摄食日渐旺盛,因此要逐步加大投喂量,并适当增加一些动物性饲料,如畜禽内脏、小鱼虾等。为了提高亲鱼池中水温,可将水位适当降低,同时注意加强冲水。

2、鱼苗培育期

鱼苗出膜后2天~3天便可进行暂养。暂养池以面积1平方米~2平方米的水泥池为好,每平方米可暂养鱼苗1万~1.5万尾。池内需有微流水,2天~3天后要投喂些适口饲料,以轮虫最好,不足时也可投喂人工粉状配合饲料。鱼苗经5天~6天暂养后便可转入专池培育夏花鱼种。

夏花培育可用有流水的水泥池或面积较小的土池培育,水深0.7米~1米,用常规方法进行消毒。药物毒性消失后施基肥培育浮游动物。鱼苗下池前用8克/立方米硫酸铜溶液洗浴10分钟~20分钟,进行消毒。流水水泥池每立方米水体可放苗8000尾,土池每亩放苗5万~8万尾。

鱼苗下池后2天~3天,由于池中有丰富的天然饵料,一般不需投饵,以后投喂人工饲料。人工配合饲料的主要成分为鱼粉、玉米粉、黄豆粉、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要求蛋白质含量为35%~40%。日投饵量要根据天气、水温、鱼的摄食情况而定,以投喂后半小时内吃完为宜。

整个鱼苗饲养期间,要经常注入新水,进水都要过滤,水中溶氧应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大约培育20天左右,鱼苗可长成体长4厘米左右的夏花鱼种。

3、鱼种饲养期

这个阶段是将夏花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将其培育为大规格和体质健壮的鱼种。鱼种池以3亩~5亩为宜,水深1.3米~1.5米。

放养方式分主养和混养两种,主养亩放夏花6000尾~8000尾,白鲢夏花1000尾左右;混养亩放夏花1000尾~2000尾,白鲢夏花2000尾左右,鳙鱼夏花500尾,草鱼夏花1000尾~1200尾。

通常以混养方式为好,因为鲢鳙鱼主食浮游生物,与鮰 鱼种混养既可避免池塘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而影响水质,又可提高水体的利用率,增加鱼种总产量。饵料以人工饲料为主,兼施少量有机肥。

饲料应加工成细颗粒状,含粗蛋白量在35%左右,日投量一般为鱼体总重的3%~5%,上、下午各投喂1次。饲养期间要注意适量注水或换水,以改善水质,保持池水溶氧在3毫克/升以上。

4、成鱼饲养期

斑点叉尾鮰成鱼养殖成活率高,时间较短,对养殖条件要求也不很严格。主要还是池塘养殖,面积3亩~6亩,水深1.5米~2米为宜。既可单养,也可混养,一般混养效果较好。适宜于与斑点叉尾鮰 混养的鱼类,主要有鲢鱼、鳙鱼、草鱼、鳊鱼和罗非鱼。

在养殖中,饲料配方和投喂技术对鮰 鱼的生长很重要,国内外都有深入的研究,并设计出各种不同的饲料配方。中国加工饲料的原料,主要有鱼粉、大豆粉、小麦粉和玉米粉等,粗蛋白含量在25%~35%之间。

饲料最好加工成沉性和浮性两种颗粒,当水温在15℃以上时,投喂浮性饲料;水温低于15℃时,投喂沉性饲料。每天投喂两次,即上、下午各1次,投饵范围应尽量扩大些。每天观察鱼的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饵率。

斑点叉尾鮰对低氧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差,为防止浮头和泛池,要经常更换池水,以保持清新的水质,鱼池中水的溶氧应经常保持在3毫克/升以上。斑点叉尾鮰也可以用网箱养殖,常采用二级放养。

第一级从10厘米长养到尾重150克,第二级从150克养到750克~1500克,也可以直接从50克的鱼种养至成鱼。8厘米~10厘米规格鱼种放养密度为350尾/平方米~400尾/平方米,150克重鱼种养殖密度为150尾/平方米~250尾/平方米。

斑点叉尾鮰性情温驯,有集群习性,易于捕捞,随着鱼体不断长大,为调节好养殖密度、提高效益,可分批起捕上市或轮捕轮放。

另外,斑点叉尾鮰疾病较多,尤以**性疾病危害较大,因此必须以预防为主,除注意常规消毒外,还要坚持不投喂变质饲料,并定期进行药物预防。肠道败血症是其常见病,各种规格鱼均易感染,可采取每100公斤饲料中加0.18公斤土霉素投喂治疗。

此外,口丝虫病和小瓜虫病是由口丝虫和小瓜虫寄生鱼体皮肤及鳃组织引起的,防止这些寄生虫应在放种时用8克/平方米硫酸铜浸洗鱼体15分钟~20分钟。

扩展资料

养殖管理

1、网箱设置选择水质清瘦、透明度100厘米左右的水域。网箱规格为3.0米X4. 0米X2.5米,有效深度为2米,双层敞口式结构,外层为有结网片缝制而成,网目2厘米,内层为7目的胶丝网片缝制而成,网箱内四个角各挂5千克的沙袋,网箱顶部覆盖遮阳布,留有投饲口,网箱内设有浮性饲料的投饲框。

2、鱼苗放养

网箱设置好后,于投放鱼苗前7天将网衣浸泡好。每只网箱放养21900尾,鱼种入箱前用3%食盐水浸泡5分钟,浸泡时用气泵充气,鱼种购买前已经驯食浮性膨化饲料。

3、饲养管理

(一)饲料投喂鱼种投放当天傍晚开始投喂,投喂全价颗粒料。驯食期用木棍敲打发出声响,使鱼种形成摄食条件反射。根据鱼种的生长调整饲料粒径,投饲量从最初两周10%一12%过渡到6%-8%,投喂次数从最初4次/日过渡到2次/日。

(二)日常管理坚持每天早晚巡视网箱,清理残饲、死鱼,发现鼠迹或摄食突然减少时,要及时提箱检查,以防逃鱼,若发现病情及时防治,若网眼堵塞则及时洗刷,保证网箱内的水体交换,并做好水温、投饲量等记录。

4、鱼病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若发现病情要立即诊断,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渔药使用应坚持“正确诊断,对症下药”的原则,不能滥用药,不能随意加大用药剂量,也不能延长用药时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斑点叉尾鮰

现在养殖业还有发展前景吗?前期投入是不是太大?大约需要多少?养殖什么东西成本低回收快?且周期短

你可以特种野猪,一般数量在10头**左右,每头1500,10头1万5,每头吃饲料450元乘以10=4500,那就是19500,如果是自己有场地的还行,一头每年产2窝,一窝10头算,就是20头,10头**就是200头小猪,你销售最低的话每头小猪1000元,200头就是20万元,这样的话你的收入就很够可以的。

养殖场如何招商引资?

所谓招商引资都是一样的 关键是要 找到对此项目感兴趣的大款!

相手蟹怎么养?如何繁殖啊?相手蟹是淡水蟹吗?可以在淡水里自然繁殖吗?

养在淡水里面就可以了,水深大约淹没螃蟹的一半。放在室内的*暗处,不要给太阳直射到。平时丢一点碎鱼虾肉,米饭粒,瓜皮菜叶,,不要放多,大约绿豆大小的几粒就够了。
繁殖你就指望了,需要在咸水或者咸淡水交界的地方才可以进行。

淡水鱼哪种好养

淡水鱼,一般分为原生鱼、热带鱼和人工鱼。热带鱼是原生鱼的一种,需要加热,使水温保持在28度左右。原生鱼和热带鱼通常需要造景,购买大量底砂水草沉木等等来布置鱼生长的环境,以防鱼打架,不适应。

人工鱼分为金鱼和锦鲤,锦鲤需要大地方大池子养,而金鱼一般一米左右的缸就能养殖,并且锦鲤和金鱼不需要加热,水温三十出头或冰层以下都能生存,所以最好养的还是淡水鱼中的金鱼。

通威鱼饲料如何改成钓饵分析

根据本人多年的实践和摸索,特推荐一款特别适合淡水底钓鲤鱼、鲫鱼、草鱼等主要鱼种的万能饵--通威饵料。
钓鱼人都知道通威饵料是鱼饲料,但把它变性作为钓饵的甚少。
1,配方:
通威鱼饲料50%+麦麸20%+麦面30%
说明:小鸡饲料可以取代鱼饲料,如果麦麸难购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用老鬼公司产的大**918或金版2#九一八代替;若不考虑添加麸类饵料,可直接只添加麦面,但配方比例应稍作更改,把通威饲料比例提高到60%-70%,只是饵料的持钩性和雾化性就相对差一些。
需要特别提醒一下,若钓位水深可以考虑适当添加少量拉丝粉,但一定要注意量。
2,配置程序:
通威饲料为硬质颗粒饵,配置前要用水浸泡至融散发软,以无硬心为宜;开水浸泡可以大大节约时间;浸泡好后直接加入麦麸和麦面即可,无需再加水。
3,浮漂调钓:
上述饵料配方有一个最大**,就是饵料比重轻;若浮漂浮力大,挂饵后和饵料雾化脱钩后在浮漂语言上反应不明显;这就需要在垂钓时尽量选用浮力小的浮漂,同时调钓关系要掌握好,适宜调低钓高,主钓钝,但钝的程度要小,一般以调平水钓一目或调一目钓一目到两目为宜。
4,鱼讯判读:
浮漂有半目黑漂或送漂即可扬竿作合。
5,底窝料的选择:
直接用通威颗粒饲料打窝。

叉尾鱼怎样养殖

人工饲养技术

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河鲶、美洲鲶。这种鱼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易饲养、易起捕以及肉质鲜美等特点,是世界闻名的养殖品种和游钓对象。该鱼为大型温水性淡水鱼类,是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天然水域中,主要摄食对象是底栖生物、水生昆虫、浮游动物、轮虫、有机碎屑和大型藻类。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对各种配合饲料都能摄取,尤其喜食鱼粉、豆饼、玉米、米糠、麦麸等原料配制而成的颗粒饲料。由于其生长速度极快,所以在不同养殖时期,饲养管理必须相应跟上,才能确保养殖效益的提高。

1、亲鱼培育期

在亲鱼培育时期,要选择体质健壮、生长性能良好的4龄~5龄鱼作为亲鱼,按雌雄1∶1的比例配组。亲鱼池面积3亩~5亩,每亩放养60尾~80尾亲鱼,约150公斤~200公斤,同时搭养少量鲢、鳙鱼种,以便改善池塘水质。

亲鱼在越冬前,要采取强化培育措施,让亲鱼积累一定的营养,这既是亲鱼怀卵的物质基础,又能使亲鱼顺利越冬。冬天只要水温在10℃以上,亲鱼尚能少量摄食,因此需适量投喂一些饲料。产前培育最为重要,即在开春后加强投喂,精心管理。

首先将池水换去一部分,加注新水,水温上升后,亲鱼摄食日渐旺盛,因此要逐步加大投喂量,并适当增加一些动物性饲料,如畜禽内脏、小鱼虾等。为了提高亲鱼池中水温,可将水位适当降低,同时注意加强冲水。

2、鱼苗培育期

鱼苗出膜后2天~3天便可进行暂养。暂养池以面积1平方米~2平方米的水泥池为好,每平方米可暂养鱼苗1万~1.5万尾。池内需有微流水,2天~3天后要投喂些适口饲料,以轮虫最好,不足时也可投喂人工粉状配合饲料。鱼苗经5天~6天暂养后便可转入专池培育夏花鱼种。

夏花培育可用有流水的水泥池或面积较小的土池培育,水深0.7米~1米,用常规方法进行消毒。药物毒性消失后施基肥培育浮游动物。鱼苗下池前用8克/立方米硫酸铜溶液洗浴10分钟~20分钟,进行消毒。流水水泥池每立方米水体可放苗8000尾,土池每亩放苗5万~8万尾。

鱼苗下池后2天~3天,由于池中有丰富的天然饵料,一般不需投饵,以后投喂人工饲料。人工配合饲料的主要成分为鱼粉、玉米粉、黄豆粉、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要求蛋白质含量为35%~40%。日投饵量要根据天气、水温、鱼的摄食情况而定,以投喂后半小时内吃完为宜。

整个鱼苗饲养期间,要经常注入新水,进水都要过滤,水中溶氧应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大约培育20天左右,鱼苗可长成体长4厘米左右的夏花鱼种。

3、鱼种饲养期

这个阶段是将夏花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将其培育为大规格和体质健壮的鱼种。鱼种池以3亩~5亩为宜,水深1.3米~1.5米。

放养方式分主养和混养两种,主养亩放夏花6000尾~8000尾,白鲢夏花1000尾左右;混养亩放夏花1000尾~2000尾,白鲢夏花2000尾左右,鳙鱼夏花500尾,草鱼夏花1000尾~1200尾。

通常以混养方式为好,因为鲢鳙鱼主食浮游生物,与鮰 鱼种混养既可避免池塘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而影响水质,又可提高水体的利用率,增加鱼种总产量。饵料以人工饲料为主,兼施少量有机肥。

饲料应加工成细颗粒状,含粗蛋白量在35%左右,日投量一般为鱼体总重的3%~5%,上、下午各投喂1次。饲养期间要注意适量注水或换水,以改善水质,保持池水溶氧在3毫克/升以上。

4、成鱼饲养期

斑点叉尾鮰成鱼养殖成活率高,时间较短,对养殖条件要求也不很严格。主要还是池塘养殖,面积3亩~6亩,水深1.5米~2米为宜。既可单养,也可混养,一般混养效果较好。适宜于与斑点叉尾鮰 混养的鱼类,主要有鲢鱼、鳙鱼、草鱼、鳊鱼和罗非鱼。

在养殖中,饲料配方和投喂技术对鮰 鱼的生长很重要,国内外都有深入的研究,并设计出各种不同的饲料配方。中国加工饲料的原料,主要有鱼粉、大豆粉、小麦粉和玉米粉等,粗蛋白含量在25%~35%之间。

饲料最好加工成沉性和浮性两种颗粒,当水温在15℃以上时,投喂浮性饲料;水温低于15℃时,投喂沉性饲料。每天投喂两次,即上、下午各1次,投饵范围应尽量扩大些。每天观察鱼的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饵率。

斑点叉尾鮰对低氧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差,为防止浮头和泛池,要经常更换池水,以保持清新的水质,鱼池中水的溶氧应经常保持在3毫克/升以上。斑点叉尾鮰也可以用网箱养殖,常采用二级放养。

第一级从10厘米长养到尾重150克,第二级从150克养到750克~1500克,也可以直接从50克的鱼种养至成鱼。8厘米~10厘米规格鱼种放养密度为350尾/平方米~400尾/平方米,150克重鱼种养殖密度为150尾/平方米~250尾/平方米。

斑点叉尾鮰性情温驯,有集群习性,易于捕捞,随着鱼体不断长大,为调节好养殖密度、提高效益,可分批起捕上市或轮捕轮放。

另外,斑点叉尾鮰疾病较多,尤以**性疾病危害较大,因此必须以预防为主,除注意常规消毒外,还要坚持不投喂变质饲料,并定期进行药物预防。肠道败血症是其常见病,各种规格鱼均易感染,可采取每100公斤饲料中加0.18公斤土霉素投喂治疗。

此外,口丝虫病和小瓜虫病是由口丝虫和小瓜虫寄生鱼体皮肤及鳃组织引起的,防止这些寄生虫应在放种时用8克/平方米硫酸铜浸洗鱼体15分钟~20分钟。

扩展资料

养殖管理

1、网箱设置选择水质清瘦、透明度100厘米左右的水域。网箱规格为3.0米X4. 0米X2.5米,有效深度为2米,双层敞口式结构,外层为有结网片缝制而成,网目2厘米,内层为7目的胶丝网片缝制而成,网箱内四个角各挂5千克的沙袋,网箱顶部覆盖遮阳布,留有投饲口,网箱内设有浮性饲料的投饲框。

2、鱼苗放养

网箱设置好后,于投放鱼苗前7天将网衣浸泡好。每只网箱放养21900尾,鱼种入箱前用3%食盐水浸泡5分钟,浸泡时用气泵充气,鱼种购买前已经驯食浮性膨化饲料。

3、饲养管理

(一)饲料投喂鱼种投放当天傍晚开始投喂,投喂全价颗粒料。驯食期用木棍敲打发出声响,使鱼种形成摄食条件反射。根据鱼种的生长调整饲料粒径,投饲量从最初两周10%一12%过渡到6%-8%,投喂次数从最初4次/日过渡到2次/日。

(二)日常管理坚持每天早晚巡视网箱,清理残饲、死鱼,发现鼠迹或摄食突然减少时,要及时提箱检查,以防逃鱼,若发现病情及时防治,若网眼堵塞则及时洗刷,保证网箱内的水体交换,并做好水温、投饲量等记录。

4、鱼病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若发现病情要立即诊断,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渔药使用应坚持“正确诊断,对症下药”的原则,不能滥用药,不能随意加大用药剂量,也不能延长用药时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斑点叉尾鮰

叉尾养殖前景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