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有机猪猪场怎样建设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怎样养猪,养猪场的建设(养猪场怎么养猪)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怎样养猪,养猪场的建设

随着养猪专业户数量不断增多,养猪业科学技术日益普及,专业养猪业也逐步巩固和繁荣。如何设计建造一个现代化养猪场就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就机械化养猪饲养工艺,猪场的功能和生产建筑、辅助建筑和猪场机械化等规划设计进行概要介绍。

(一)场址的选择

在现代养猪生产中,科学地选择场址的意义,非常重要。猪场环境的好坏不仅能直接影响到养猪生产中的整体水平和猪群的健康状况,还会对周边环境和人的居住条件产生**的影响。一般说来,养猪场的位置应该选择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向阳有缓坡的地方。过于狭窄和长条形的地形都不适宜用来建场。猪场对周边的环境也有严格的要求,最好是远离主干道、村镇和工厂等3公里以上,以减少相互间的干扰。猪场的地理位置应在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口。猪场生产区面积大致可按繁殖母猪每头4~5平方米或者上市商品育肥猪每头3~4 平方米计算。一般情况下,一个万头规模的现代猪场的建筑总占地面积需要1.2~1.3万平方米。

怎样养猪,养猪场的建设

但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猪舍内、猪舍之间、和各种生产区之间都要留出足够的空间,这不仅是为了美观,还是要保证各种区域之间的空间间隔,提高猪群生活的舒适度。所以 提倡猪场总的建筑面积应该不少于百亩以上。现代养猪生产的耗水量较大,一头成年猪每天需要25~30千克的水,一个万头猪场每天用水总量100~150吨。因此 在选址时,一定要考察水源的供水能力,水库和其他大水体的水原则上都是可以供猪场使用的 但是取水口和排污口不能相距太近,应在100米以上,如果取水口在下游,则至少要在500米以上,并且取水口的1公里范围内,也不能存在其他的工业污染。现代养猪场的用电量也比较大,比如饲料的加工,通风换气,仔猪的加温保暖,特别是夏季,猪舍的降温和供水绝对不能中断。因此一般的万头猪场都单独假设50~80千伏安以上的三项专用电路。为了防止停电 还要准备小型的发电机组。猪场是一个生产单位,每天都要有物流往来,要求交通方便,设有专用道路,主干道距离猪场最好要有1公里以上的路程。进出场区的道路按功能划为四个出入口,一个是供人员和生活物质进入的,两侧分别设有值班室,沐浴室,消毒室和**室等,一个是专门进饲料的,从外面进来的饲料原料只能进入到加工仓库的门口,经过加工后的饲料再由另外通道送到各个生产车间去,第三个是出栏猪的专用通道,肥猪仔这个消毒后,在围墙的外边被接走,第四个是排出各种污物的,包括各种粪便和垃圾。每个出入口的大门口都设有专门的消毒池,车辆和人员进出都要经过消毒

(二)猪场的平面布局

猪场建设时,平面布局通常是划分为管理区、生产区、生活区三个部分。管理区既要方便对内部的管理又要负责对外界的联系,一般都设在猪场前面(大门出入处),依次排列着的是职工的生活区和饲养生产区。生产区内各**舍的分布事先也要经过安排,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区、仔猪保育区和生长育肥区。中间用围墙隔开,也可以选用绿化带隔离。**区再细分为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等几个部分。按照不同的生理阶段,将猪安排在不同的猪舍。粪污处理处应该是猪场风向最下方和地势最低处,距离生产区应该保持50米的距离。一般在围墙的外面。

(三)猪舍的种类

目前在我国规模化的养猪场里,多是建成双坡式猪舍,跨度是8~12米,可以采用各种材料的梁架。猪栏的排布可采用多列士或者双列式,做分娩舍或保育舍时,通常另加有吊顶,主要是为了加强保温和隔热的效果。若按建造结构划分,又可分为半开放、全开放和全封闭式三种。

1.全开放式猪舍:蓝外设有运动场,猪可以自由进出,这**舍透光和通风性好,舍内卫生容易维护,猪可以得到适当的运动和日照,适应性强,有利于健康。但保温性能差,虽然冬季可以在上面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仍不能够当做产房和保育舍,多是作为**舍。

  2.半开放照射:一种是三面的或者两面的实心墙,向阳的一面通常只有半截墙体,也有的是南北两面都是半截墙;一种是四面都没有墙,他们有的是窗户有的是利用长轴的卷帘进行遮拦,用电机将长轴上的帘布自由进行卷起或放下,这样通风、透光和保温都可以随意控制,这是目前我国国内比较普及的猪舍

  3.全封闭式猪舍:四面都有墙,只开设几个应急时所用的窗户,舍内的温度、光照和通风全靠人工进行调控,能为各**群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但是由于土建、设备的投资较大,维护的费用也比较高,因而在我国很少被采用,

  (四)猪场排污体系的建设

猪场的排泄物绝大多数是可再利用的宝贵资源,但是再生产过程中包含了大量的化学成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必须经过处理才能进行排放。猪场的污染源主要是猪的排泄物和冲洗消毒用水,过去猪场在冲洗消毒时全靠用水冲洗,这样虽然可节省一些劳力也比较干净,但排出的污水量比较多,处理起来也比较困难。随后人们逐步改进了生产方式,采用干清粪的办法,就是在打扫猪舍时,先将栏内猪粪铲出,送到专门的集粪场集中处理,其余的冲污水再和猪的尿液一同排到排污沟进行处理。此外 再将场内其他的生活污水和自然降水与污水分开排放,这样就是需要处理的污水负担大大减轻了。

排水体系的建设是和猪场的整体规划紧密相连,本文仅介绍几种常见的类型以供参考

1沉淀净化法:先将生产区的污水集中到一个沉淀池中进行沉淀,沉淀物定期清理送到干粪场,上层的污水流入封闭的大池内,经过厌氧发酵后,再进入几个分层的露天池内进行暴晒,这时的水已基本洁净,可以流出生产区。在几个土建的池塘里进行生物**,使水中的有机物绝大数分解,污水已完全得到净化便可以达到排放的标准了。

2湿地净化法:先将生产区的污水引入沉淀池,经沉淀过滤后流入一个较长的人造湿地,湿地内种着耗粪能力较强的植物,如菖蒲等,流入的污水经植物的分解与吸收滤去大部分的有害物质,再经过几级的发酵暴晒、充氧净化过程达到可以排放的标准。

3机械设备净化法:将污水集中到一个大池内,通过机械设备将固体和液体直接分离,之后固体送至集粪场,液体则进入几级分解池,加入生物催化剂并用机械对其进行曝光和充氧加速分化,过滤后再将其排到大的土建池塘内,进一步进行生物净化,达标后排出场外或循环利用。

4生物发酵加工法:将粪便污物运到粪便加工场,加入大约等量的锯末等物质进行混合搅拌,并根据需要加入其他的元素,均衡其营养成分,然后进行发酵处理,将充分发酵后多余的水分进行蒸发,其中所含的寄生虫卵、细菌等病原体被杀灭,最后就成为特定领域专用的有机复合肥。

如何建设养猪场

现代养猪场一般都是规模化建设,农村散户由于环境问题都不让养了,政策上对于大规模化养殖也有养殖设备购买扶植政策,加上近年来猪肉价格一路上扬,大家都知道,利润前景都很可观,怎么建设现代规模养殖,出来选址位置便利,有足够的空间。还需要各种相关设备:饲喂、饮水、栏位、通风换气畜牧人养殖专用风机、排污.、还要做好母猪各种孕育相关设备。整个猪场从规划建设、设备安装、到调试使用,是一项大工程!我有一家亲戚,原来没啥经验,开了个养猪场,经朋友介绍选择一家养猪场专业服务商,一站式搞定设计、安装、服务等各个环节。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郑州玖牧和畜牧设备股份,很专业!

猪舍有几种建法?怎么建?

经营花鸟鱼虫在工商注册时属于哪个行业类目?

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时就写花鸟鱼虫
就可以,或填写资料
时问一下工商局的人

小型养猪场应该如何设计?

小型养猪场设计图,养猪场设计图,大养猪设计图库 选择场址应注意: 1.要求地形整齐、开阔,以便于充分利用场地和合理布置建筑物,减少施工前清理场地的工作量。要求地势高燥、南向、平坦或有缓坡。 2. 粪尿最好通过附近的农田、果园、渔塘等自然消化,它是很好的肥料;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3.交通要便利,否则会给生产、职工的生活及产品的销售等带来困难。 4.应建在离城区、居民点、交通干线等较远的地方。 5.水源和电源方便并且成本较低。 猪舍建筑应注意: 1、圈舍朝向,坐北朝南偏东15-30度最好。 2、配套设施齐全,有进场人员消毒设备,有足够的病死猪处理去处等。 3、猪舍对环境的可调控能力,保证猪舍温度、湿度、空气质量饲养密度。 4.结合实际预定养猪生产的可能指标来设计工艺流程。 建场前业主应考虑: 1.育肥猪或**或苗猪的销售渠道。 2.猪场占地面积、使用面积及预留地等充足。 3.排污通畅。 4.资金充足。 5.饲料原料有保障。

大棚发酵床养猪猪舍应该怎么改造?

利用大棚建造成猪舍,用农* 盛*乐发酵床养猪,有口皆碑。现在北方地区很多都是利用大棚改造猪舍来建造发酵床的。这样可以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果。建造的时候首先要以良好的通风和保证垫料池充分发酵为原则,按新建单列式猪舍方案改造,最大可能地扩大圈舍面积,充分提高原猪舍的利用率。改造后的单舍面积不得低于40平米。同时做好夏天降温防暑和冬天的保温除湿。改造时均首选单列式最佳,目的是以保证足够的宽度要求。

设计图:

⑴ 每栏面积以40平方米左右为宜,便于垫料的日常维护;

⑵ 发酵床面积为栏舍面积的70%左右,余下面积应作硬化处理,成为硬地平台,供生猪取食或盛夏高温的休息场所;

⑶ 垫料高度以保育猪40-50cm、育成猪60-80cm为宜,一般南方地区可适当垫低,北方地区适当垫高,夏季适当垫低,冬季适当垫高;

⑷ 育成猪养猪密度较常规养殖方式降低10%左右,便于发酵床能及时充分的分解粪尿排泄物,能保持健康养殖环境;

⑸ 垫料进出口的设计要满足进料和清槽(即垫料使用到一定期限时需要从垫料糟中清出)时操作便利;

⑹ 加湿装置应保证后期垫料养护加菌时能共用;

⑺ 通风设施完整,南方夏季加温时要考虑加湿帘。冬季应定时开启排风扇,避免猪舍湿度过大。

希望可以帮到你。

养猪场选址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猪场场址的选择,应根据猪场生产特点、生产规模、饲养管理方式及生产集约化程度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地势、地形、土质、水源,以及居民点的位置、交通、电力、物质供应及当地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科学规划设计。

(1)地域与地形地势

猪场应选地势高燥、平坦或有缓坡,背风向阳的无疫区内,土壤通透性好,**水位低,无洪涝威胁,通风良好,切忌把大型养猪场建到山洼里,以免因污浊空气的积聚,导致场区常年空气环境恶劣。

选址首先要确定面积。要综合考虑生产、管理和生活区的实际需要与今后扩建、加工、屠宰、粪便处理、牧草种植与发展的需要,要充分留有余地。

(2)猪场场址的生物安全性

猪场场址的选择必须符合人畜相处的公共卫生和生物安全要求。应选择在城镇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为了避免气味、废水及粪肥堆置而影响居民区环境,必须距离村镇居民点、集贸市场以及工厂或其他畜禽场1000米以外。要避免人畜争地,可选择荒坡闲置地。最好选择场址周围有广阔的种植区域,可保证较大的粪污吸纳量及建设配套的排污处理设施场地,使有机废弃物经过处理达标后能够循环利用。禁止选在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人口密集区、水源保护区、国家基本农田保护区、环境公害污染严重的地区及国家规定的禁养区。

出于防疫考虑,新建猪场不宜选在发生过疫病的旧场或附近疫情复杂的地方。

(3)交通便利

在保证交通方便的情况下,应合理确定猪场场址与交通道路的距离。要求猪场距铁道和国道的距离不少于2000~3000米,距省道不少于2000米,县乡和村道不少于500~1000米,与居民点距离不少于1000米,与其他畜禽场的距离不少于3000~5000米。周围要有便于生产污水进行处理以后(达到排放标准)排放的水系。猪场通过专用道路与公路相连,避免将养殖区连片建在紧靠主要公路的两侧,避免噪声和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如果利用防疫沟、隔离林或围墙等屏障将猪场与周围环境分隔开,则可适当减少这种间距,以方便运输和对外联系。

(4)水源水质

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水源水量必须满足场内猪群饮用、绿化、防火及生活等的需要。场址的选择应远离化工厂,以免水源受到污染。场内饮用水必须经过卫生检验后才能使用。

一般来讲,饮水品质涉及三大指标,感官性状及一般化学指标、细菌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在建场之初就必须进行抽样检查和定期抽样控制,以确保水质符合饮用标准,避免水质的污染。

建设一个500——1000头的小型养猪场需要多少资金和占地面积

500头母猪自繁自育的情况下,最初的投资成本就需要1000万左右。

首先关于母猪的投资成本,若平均每头母猪需要投资2万元的话,那么500头母猪就是1000万,这其中就已经包含了基建+环保+母猪+饲料+动保+水电+人工+流动资金等方面。

若是试行自动化的养殖模式,那么每只母猪的投资成本就会相对提高,而总成本自然而然就会增加,所以如果想要通过500头母猪自繁自育的模式来进行创业投资,那么最好准备的启用资金大概在1000万左右。

这样的一个小型养猪场占地面积是375平方米左右。

扩展资料:

设计规划:

1、规划问题

猪场规划设计中易忽视的问题有:缺乏科学规划,没有综合考虑选址、环评、地理等要素;粪污处理设计或工艺运用不合理;不能做到整栋或整个单元全进全出;忽视环境控制;设备、**、饲料、人员、资金等不配套。

2、规划危害

猪场的规划设计不合理将给以后生产带来很多麻烦:

①投产后不能正常高效生产。猪舍只能带猪消毒或转出后部分圈栏消毒,不能做到全进全出,猪场就难以实现高效益。粪污沟整栋相通,降低了消毒效果,增大了病原体传播的风险。

水冲粪、水泡粪式工艺,不仅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而且给粪污处理带来难度,对社会造成公害,给自身带来污染。

②不能满足通风与降温的要求。在冬季进风端温度过低,造成舍内空气质量恶化,形成通风、保温、排湿之间的矛盾。

③造成猪场定位不明确。由于规划不够科学、严谨,引种混乱、饲料配合不规范、设备不齐全、人员职责划分不清、甚至流动资金不充足,投产后不能正常运转,给生产带来很多困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养猪场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