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水产养殖鱼塘养鱼技术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池塘养鱼十大技术?(池塘养鱼十大技术是什么)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池塘养鱼十大技术?

、鱼种搭配池塘中80%的鱼主要摄食人工颗粒饲料,并且受消费者欢迎,为主养鱼。20%的鱼为服务性鱼,用于消除池塘中的浮游生物,净化水质或者是清除池塘的杂鱼。池塘规格池塘面积一般以3-20亩左右为宜,以5-10亩最佳,池塘形状为长方形,长边为东西向,宽边为南北向。鱼种池塘的水深控制在0.8-1.5m左右,商品鱼池塘的水深控制在1.8-2.5m左右,池埂比水面高0.3-0.5m左右。水源4-11月份期间应当保证有充足的水源,用于池塘换水。每次的换水量一般为10-20%左右,每个月换水1-2次。底质池塘底部应当保持平整,池底的淤泥控制在25cm以内。池塘底部呈“V”字形,有利于排污、捕捞。放养前处理在捕捞过后,清除一次淤泥,将淤泥的厚度控制在30cm以内。并且在放水过后,暴晒10-20天左右,促进有机物的**分解。使用生石灰或者是漂**进行消毒。消毒7天过后,往池塘中灌注新水。放养放养密度:N=W/(W×a),其中N为亩放养尾数,W为捕捞时期望的总重量,a为成活率,G为收获时预期的鱼平均体重。放养的鱼苗规格差异保持在10%以内,同时挑选体色鲜艳有光泽,身体健壮,光滑,有活力的鱼苗进行放养。一般在放养前需要进行试水,等过了4-8小时后,鱼苗如果能够正常生活,说明放鱼安全。放养鱼苗前,使用2-4%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左右,或者是使用10-20g/m³的漂**浸洗10分钟左右,或者是使用8g/m³的硫酸铜溶液浸洗20分钟左右。投喂量每次的投喂量以鱼吃到8成饱为宜。4月份,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2%左右。5-6月份,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4%左右。7-8月份,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4-5%左右。9-10月份,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3%左右。11-12月份,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0.5-1%左右。4月份,每天投喂1-2次。5-6月份,每天投喂3-4次。7-8月份,每天投喂4-5次。9-12月份,每天投喂1-次。每次投喂时间间隔在3小时以上。水体条件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5cm左右。浮游植物量在20-100mg/L左右,水体中,隐藻等鞭毛藻类较多,蓝藻较少。

鱼塘养鱼方法?

这个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定。鱼塘一般深度不要挖的太深,那样容易造成鱼儿缺氧。还有是在鱼塘投放鱼的数量要和鱼塘年纪大小成比例。

鱼塘养鱼有什么技巧?

  一、鱼塘修建好要消毒养护,新挖的鱼塘养鱼前一定要做好消毒处理,即清塘。 清塘的药物,最好用生石灰,使用方法和数量与苗种池的相同。鱼苗下塘前15—20天进行池塘清理消毒,最好是晴天进行,先将池塘水排干,清除淤泥和杂草等。池溏消毒可用生石灰、茶籽饼、漂**等。    生石灰消毒:每亩池塘用生灰75公斤,池底有8—10厘米的浅水,将石灰用打谷桶加水溶化并搅均匀泼洒次日,若有被**的野杂鱼必须捞净,并除尽池底表层淤泥,提高 消毒效益。对有些难以排干的池塘,或排干没有水源灌水的鱼塘,水深1米,每亩用茶饼90—100公斤,以同样的方法加水搅均匀后立即泼洒。这种方法清塘7—10天后,用活鱼放入小网箱在池塘中试水检查,池塘毒性过后,才可以放养鱼苗    茶饼“清塘”:因茶籽饼含有皂角甙,对野杂鱼、水生昆虫蝌蚪及螺蛳等有毒杀作用,但对病原体细菌则无效果。使用方法是: 先将茶籽饼粉碎,再用温水泡24小时,才加水调均匀,泼洒全池,浅水消毒,每1亩要用25—30公斤即可,如水深1米每亩要用茶籽饼90—100公斤,清塘10天即可放鱼苗。   漂**清塘:漂**含有效氯30%左右,加水后分解为次氯酸和氯化钙,其次氯酸分解中释放出初生态氧,具有较强杀毒作用。水深1米的池塘,每亩用漂**12.5—15公斤加水溶化后搅均匀,泼洒全池,清塘后5天可以放鱼苗。 也可以每立方米水体用鱼藤精2克加水稀释后,泼洒全池,7—8天药性消失即可放鱼苗。 然后适当的加入新水,鱼苗饲料,每亩可以加施发酵过的猪牛粪75公斤。   二、鱼种如何选择  养鱼一般混养比较养,上下水层活动的鱼都养点,充分利用空间。 可以主养一种或两种鱼,搭配养点滤食性质的鱼类,如鲢鱼,鳙鱼,保持水质。   首先得知道养的什么鱼,常见的草食性鱼有草鱼,长春鳊,团头鲂等,如果是草鱼的话可以用草来饲养,草鱼的牙齿可以吃完芦苇的叶子,但是有时候比较硬的秆它吃不钓的,建议把剩下的草竿即时捞出,防止其**影响水质,过分影响水中溶解氧去**分解有机物 养殖草鱼应该青饲料和精饲料搭配,抓住时机。‍

鱼塘养殖技术与风险?

池塘养鱼十大技术?

鱼塘养殖技术①首先我们搞池塘养鱼,就要懂得传统的"八字精养法"的饲养技术。这是做为一个从事池塘养鱼者,应该掌握的基本技术。"八字精养法",是我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将池塘养殖的生产技术,总结为八个字,即"水、种、饵、密、混、轮、防、管"这八个字。"水"是指养鱼的池塘环境条件,包括水源的质量,池塘的面积、水深,以及其周围环境等。优质的养鱼水体,要求水深适宜,面积适中,水源良好,水质鲜活等。"种"是指我们养殖的品种。在池塘养鱼中,我们要求养殖的品种不但要齐全,数量充足,而且还要规格合适,体质键壮,品种品质优良,有良好的遗传性能等。这样才能有良好的生产性能。"饵"是指养鱼的饵料,它不但包括我们人工投喂的饲料,还包括池塘中的天然饵料。要想鱼长得好,肯定就得保证鱼的饵料供应充足。"密"是指池塘养殖的密度要合理。放养密度过稀,生长虽然快,但是不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总产量也上不去。而放养密度过大,则有可能生长缓慢,甚至是缺氧丶泛塘等恶果。"混"是指在池塘养殖中,将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鱼,混合放养。这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以及池塘内各种饵料的有效手段。"轮"是指轮养,即轮捕轮放。这是充份利用水体空间,以及保持池塘合理养殖密度,增加池塘产量的有效手段。"防"主要是指防止鱼病,防止养殖的鱼出现逃跑,被盗,以及被天敌捕食等。"管" 是指对鱼塘以及养鱼的日常管理、巡查等。

大鱼塘养鱼的正确方法?

利用鱼池的基面种竹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庭院式生产方式。所谓“养鱼种竹千倍利”的农谚道出了竹基鱼塘的效益不错。其环境效益也很好,那么鱼塘养鱼技术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鱼塘养鱼技术  1、壮苗下塘:下塘时要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游动活泼的优质鱼苗下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鱼苗下塘的成活率。
  2、安全下塘:鱼苗下塘前必须严格检查清塘药物是否已经彻底失效。可先将几十尾鱼苗放入塘内的网箱观察一昼夜,看鱼苗活动、采食情况有无异常,如出现焦躁不安、浮头挣扎、四处串游等异常现象,说明清塘药物还有残留,应待其药效完全消失后再下塘。
  3、无害下塘:由于鱼苗较小,抵抗敌害生物侵害的能力较弱,鱼苗下塘前,必须用密眼网对全塘拉网1-2次,将水体中的有害昆虫、蛙卵、蝌蚪和野生杂鱼等可能危害鱼苗的敌害生物清除干净,确保下塘鱼苗的安全。
  4、适时下塘:下塘时间过早,鱼苗体质太弱,生命力较差,成活率不高。下塘时间过迟,鱼苗卵黄囊已被吸收完,体质较差,容易造成鱼苗下塘后死亡。下塘时间以鱼苗孵出后4-5天,能自由游动、摄取食物时为最佳。
  5、晴天下塘:最好选择在连续晴天的中午下塘,此时鱼苗适应环境快,成活率也最高。
  6、开食下塘:下塘的头天下午,每万尾鱼苗投喂2个熟蛋黄,将熟蛋黄用纱布包裹,捏碎,洗成蛋黄汁喂鱼。当天上午再喂一餐,蛋黄增至4个,中午即可出苗下塘。
  7、同批下塘:每次下塘的鱼苗,必须是同批培育的同一品种的鱼苗,严禁规格大小不一、品种不同的鱼苗混杂投放,这样会严重影响鱼苗的下塘成活率。
  8、调温下塘:对从外地运来的鱼苗,尤其是尼龙袋充氧运来的鱼苗,由于袋中水温与池塘水温温差较大,可将尼龙袋先敞开袋口,把袋放入池塘,适当加些塘水,数十分钟后,待袋内外温度基本一致时再放苗入池。
  9、看风下塘:有风时鱼苗下塘应选在上风口,切忌在下风处放苗,以防鱼苗被风吹到池边死亡。
  10、消毒下塘:鱼苗下塘时尽量采用食盐、高锰酸钾等药物的水溶液对鱼苗进行消毒处理后再下塘。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